不同品种和生长期嘉宝果叶片酚类及挥发性物质研究

2022-09-21 13:00邱珊莲林宝妹吴妙鸿洪佳敏郑开斌
核农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沙巴老叶嫩叶

邱珊莲 林宝妹 吴妙鸿 洪佳敏 郑开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 漳州 363005)

嘉宝果(Myrciariaspp.)俗称树葡萄,为桃金娘科拟香桃木属常绿灌木,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和阿根廷[1],目前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重庆等地均有种植。嘉宝果具有较高的观赏及食药用价值,植株及果实广泛应用于园林、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嘉宝果植株叶片富含酚类物质。酚类是植物中最常见和广泛分布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2-4],能有效预防高血脂[5-6]、高血糖[5,7-8]等慢性疾病,在医药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植物挥发性成分具有抗氧化[9]、抗抑郁[10]、杀虫[11]、镇静镇痛[12]、抗肿瘤[13]、抗菌[14]等药理活性以及净化空气[15]等生物活性,能直接或间接地保护人身体和身心健康。如蒎烯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16-17];β-石竹烯具有抗炎、镇静、抗肿瘤作用[18-19];桉叶油醇具有抗菌、抗炎作用[20]。大多数桃金娘科植物叶富含挥发性成分[21-22]。嘉宝果叶片中挥发性物质含量丰富且生物活性多样,在医药、农药、化妆品、食品领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嘉宝果是南美洲等地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全世界已知的约有99种[23],仅极少数被用于研究叶片活性成分。本研究选择国内较常见的沙巴、四季早生、福冈等9个嘉宝果品种的叶片为试材,采用比色法、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GC/MS)技术,检测老叶及嫩叶中的酚类物质、精油含量与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旨在筛选出多酚、精油、活性挥发性成分含量高的品种,明确活性成分富集的生长期,为嘉宝果叶片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供试品种为沙巴、四季早生、福冈、阿根廷、大红钻、乔尼尔、白艾斯、大巨红晶和艾斯卡,均从我国台湾引进。9个嘉宝果品种的叶片均采集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国家闽台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24°33′7″ N,117°44′24″ E),海拔20 m,树龄12年,气候、土壤及栽培管理措施一致。每个品种选3棵树,每棵树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选择生育期一致的健壮枝条各摘取相同质量叶片。采集时间为2021年3月15日上午9时,嫩叶位于枝条顶部,质地柔嫩且叶脉不清晰,叶片红色或偏红;老叶质地较硬且叶脉清晰,叶片绿色。样品采集后迅速装入已经编号的自封袋中,放入干冰中封存,带回实验室室温阴干,磨粉后过40目筛备用。

福林酚试剂,美国Sigma公司;没食子酸、芦丁,纯度均>98%,日本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无水乙醇、氯化钠、碳酸钠、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等均为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氮气、氦气、氩气(纯度≥99.999%),漳州市新兴气体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BS110 S型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集团;RE-52A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L5S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挥发油测定器、DRT-TW/2 000 mL电热套,广州市东征化玻仪器有限公司;TriPlus 300 顶空自动进样器、Trace1300-TSQ 9000气质联用仪,美国赛默飞公司;KQ-3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总酚和总黄酮测定 取嘉宝果叶片粉末适量,按照料液比1∶80(g∶mL)的比例加入60%乙醇,于提取功率120 W、温度40℃条件下提取10 min,6 000 r·min-1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于50℃减压旋蒸至无醇味,真空干燥得到提取物粉末,测定前复溶。

总酚提取和含量测定参考Lu等[24]的方法。取0.5 mL样品于试管中,再加入2.5 mL 0.1 mol·L-1Folin-Ciocalteu试剂和2 mL 75 g·L-1碳酸钠溶液,摇匀,45℃水浴反应15 min,于765 nm波长处测吸光度值。按照上述方法,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根据没食子酸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总酚质量浓度。

参考Xu等[25]的方法提取和测定总黄酮含量。取1 mL样品液,加入0.3 mL 5%亚硝酸钠溶液,混匀,静置6 min后加入0.3 mL 10%硝酸铝溶液,摇匀静置6 min,然后加入4 mL 4%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0 mL,静置15~20 min,于510 nm波长处测吸光度值。按照上述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根据芦丁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总黄酮质量浓度。

样品中总酚、总黄酮含量用每克干燥叶片中所含的相当于标准品的量进行计算:样品中总酚(总黄酮)含量=[液体样品总酚(总黄酮)质量浓度×复溶体积]/提取物粉末对应的干叶片质量。

1.3.2 精油提取与成分测定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26]测定得油率。取200 g粉末,放入2 000 mL的圆底烧瓶,按水叶比为4∶1的体积质量比加入水,再加入氯化钠,使氯化钠质量分数约为15%。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挥发油测定器的上端口接冷凝管,用电热套炉对烧瓶进行加热,水沸腾后蒸馏2 h。从挥发油测定器上端放出精油,所得精油用乙醚萃取,取乙醚层,把乙醚挥干即得叶片精油。吸取3 mL嘉宝果叶片精油立即放入20 mL的顶空瓶,用含硅胶垫的铝盖密封。每个品种的精油样品设3个顶空瓶,放入自动顶空进样器进行HS-GC/MS测定。顶空条件:炉温85℃,腔温95℃,传输线温度135℃,瓶静态平衡时间3 min,压力平衡时间0.1 min,进样时间0.5 min,进样体积1.0 mL。气相色谱条件:TG-5SILMS,30 m×0.25 mm ×0.25 μm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He(99.999%),体积流量1.2 mL·min-1,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30℃。柱温箱起始温度50℃,保持5 min,然后以5℃·min-1升温到160℃,再以10℃·min-1升温到250℃,保持5 min。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电子轰击式离子源(electron impact,EI),离子源温度300℃,接口温度280℃。扫描质量范围为30~550 amu。挥发性成分分析:各组分质谱经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检索,再经人工谱图分析以确定各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挥发性成分相似率参照王华夫等[27]的方法计算。

1.4 数据分析

通过SPSS 22.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用Excel 2007制作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嘉宝果老/嫩叶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

由表1可知,不同品种嘉宝果老叶与嫩叶之间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嫩叶中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老叶。18个样品中,总酚以沙巴嫩叶含量最高,达到叶片干基的31.87%,适用于提取酚类物质;四季早生嫩叶次之,含量为27.15%;大红钻老叶含量(8.77%)最低。总黄酮则以阿根廷嫩叶含量最高,为24.81%,适用于提取黄酮类物质;大巨红晶嫩叶次之(21.34%),大红钻老叶含量(6.28%)最低。

2.2 不同品种间嘉宝果叶片挥发性成分差异

由表1可知,嘉宝果不同品种叶片之间精油含量整体差异显著。沙巴老叶精油含量(2.78%)最高,其次为沙巴嫩叶(2.42%),故沙巴叶片适于提取精油。由表2可知,从9个品种老叶精油中检测出相对含量在0.05%以上的化合物有31~44种,其中共有成分13种,各品种间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由表2和表3可知,老叶挥发性成分包含萜类、酯类、醇类、芳烃类以及酮类五大类,其中均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体成分,含量在80.85%~96.05%范围内,四季早生老叶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福冈老叶含量最低。9个品种样品中,酯类、醇类和酮类均以福冈老叶含量最高,分别为12.08%、2.40%、1.87%;芳烃类以大红钻老叶含量最高,为0.81%。由表4可知,沙巴老叶单萜类(单萜烯+单萜含氧衍生物)含量(68.90%)远高于倍半萜类(倍半萜烯+倍半萜含氧衍生物,24.08%)。福冈、阿根廷、大红钻单萜类含量略高于倍半萜类。其余5个品种(四季早生、乔尼尔、白艾斯、大巨红晶、艾斯卡)萜类物质以倍半萜类为优势成分,其成分个数和含量明显高于单萜,尤其是艾斯卡和乔尼尔,两者老叶倍半萜的相对含量达到87%以上。大巨红晶的单萜类主要由单萜含氧衍生物组成,乔尼尔的单萜烯和单萜含氧衍生物含量相当,其余品种单萜烯含量远高于单萜含氧衍生物。所有品种的倍半萜以烯烃类为主,其含氧衍生物含量较低。

表1 嘉宝果叶片总酚、总黄酮与精油含量Table 1 The contents of total polyphenols,flavonoids and essential oil of leaves of Jaboticaba

从9个品种嫩叶中检测出相对含量在0.05%以上的化合物有28~40种,其中共有成分11种,各品种嫩叶间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由表2和表3可知,嫩叶挥发性成分包含萜类、酯类、醇类、芳烃类以及醛类五大类。同样均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体成分,含量范围在92.91%~97.67%之间,并且以沙巴嫩叶含量最高,乔尼尔嫩叶含量最低。9个品种样品中,酯类以沙巴、白艾斯嫩叶含量最高,为0.25%;醇类以白艾斯嫩叶含量最高,为1.12%;芳烃类以大红钻嫩叶含量最高,为0.39%;醛类仅在大巨红晶和艾斯卡嫩叶中检测到少量。

由表4可知,沙巴、阿根廷、大红钻嫩叶单萜类含量明显高于倍半萜类,其余品种萜类物质以倍半萜类为优势成分,其成分个数和含量明显高于单萜。尤其是大巨红晶和艾斯卡,两者嫩叶倍半萜的相对含量达到94%以上。9个品种嫩叶中单萜类和倍半萜类的主体成分均为烯烃类,单萜含氧衍生物相对含量最高的为福冈,仅为5.93%,倍半萜含氧衍生物相对含量最高的为大巨红晶,仅为5.00%。

2.3 嘉宝果老叶与嫩叶间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

除福冈和白艾斯外,其余品种老叶与嫩叶之间精油含量差异显著(表1)。由表2~4可知,沙巴、大红钻、大巨红晶3个品种老叶和嫩叶间的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老叶与嫩叶的挥发性成分相似率分别为73.82%、81.93%、85.68%;阿根廷、四季早生、白艾斯、艾斯卡、乔尼尔、福冈6个品种老叶和嫩叶间的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小,相似率分别为99.14%、96.50%、96.09%、95.32%、94.72%、94.03%。沙巴老叶与嫩叶之间相对含量差距最大的主香成分是桉叶油醇、β-蒎烯、β-石竹烯和β-胡椒烯。大红钻老叶与嫩叶之间含量差距最大的主香成分是β-蒎烯、桉叶油醇、β-胡椒烯和α-蒎烯。大巨红晶老叶与嫩叶之间含量差距最大的主香成分是桉叶油醇和β-石竹烯。其余品种老叶与嫩叶主香成分含量虽不同,但差距相对较小。

表2 不同品种嘉宝果叶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Table 2 Relative content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leave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jaboticaba /%

表2(续)

表2(续)

表3 嘉宝果叶挥发性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Table 3 Volatile composition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jaboticaba leaves

表4 嘉宝果叶萜类物质组成和相对含量Table 4 Composition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terpenoids in jaboticaba leave

2.4 不同品种嘉宝果叶片主香成分组成

由表2可知,9个品种叶片的主要成分组成及含量差异较大。如图1所示,各样品的优势成分组成差异较大,α-蒎烯、β-蒎烯、桉叶油醇、β-石竹烯和β-胡椒烯5种成分的相对含量以沙巴最大。沙巴老叶以α-蒎烯(24.55%)和桉叶油醇(23.91%)为最主要的2种成分,沙巴嫩叶以α-蒎烯(29.48%)和β-蒎烯(32.93%)为最主要的2种成分。β-胡椒烯是四季早生老叶(41.10%)与嫩叶(30.30%)、大巨红晶老叶(24.75%)与嫩叶(23.82%)、艾斯卡老叶(41.37%)与嫩叶(30.15%)的最主要成分。福冈老叶(25.30%)和嫩叶(31.81%)以β-石竹烯为最主要成分。β-蒎烯是阿根廷老叶(26.31%)和嫩叶(26.09%)、大红钻嫩叶(29.81%)和白艾斯老叶(15.82%)的最主要成分。大红钻老叶和白艾斯嫩叶不存在优势特别明显的1~2种主要成分。大红钻老叶中α-蒎烯、β-蒎烯、桉叶油醇、β-胡椒烯相对含量较高,在11.85%~15.77%之间;白艾斯嫩叶中β-蒎烯、β-石竹烯、β-胡椒烯相对含量较高,在10.61%~12.88%之间。乔尼尔老叶和嫩叶以β-石竹烯、β-胡椒烯为最主要的2种成分,老叶相对含量分别为17.54%、19.00%,嫩叶相对含量分别为25.08%、17.40%。

2.5 不同品种嘉宝果叶片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分析

分别对老叶、嫩叶相对含量大于10%的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得到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表5)。结果表明,老叶PCA1、PCA2、PCA3和PCA4的特征值分别为5.781、2.357、2.185和1.537,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4.470%、18.133%、16.804%和11.821%。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1.229%,说明这4个主成分基本上反映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符合分析要求。

不同品种嘉宝果老叶和嫩叶Old leaf and tender leaf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jaboticaba图1 9个嘉宝果品种叶片主要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Fig.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in volatile components in leaves of nine varieties of jaboticaba

表5 老叶香气主成分的特征值及贡献率Table 5 Eigenvalues,contribution,and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in old leaves

主成分载荷矩阵反映各变量指标与各主成分之间的关系,载荷系数绝对值越大,表明该变量与对应主成分的关联程度越大。由表6可知,对老叶PCA1贡献较大的指标有单萜含氧衍生物、α-蒎烯、单萜烯、β-蒎烯,载荷值分别为-0.983、0.962、0.891、0.754;对PCA2贡献较大的为α-芹子烯,载荷值为-0.625;对PCA3贡献较大的为β-石竹烯,载荷值为0.820,对PCA4贡献较大的为β-芹子烯,载荷值为0.593。PCA1和PCA2的累计贡献率达62.604%,超过了总共贡献率的一半。说明单萜含氧衍生物、α-蒎烯、单萜烯、β-蒎烯、α-芹子烯是导致不同品种间嘉宝果老叶香气差异的主要成分。依据主成分分析得出的因子得分和特征值计算出主成分得分,以PCA1得分为横坐标,PCA2得分为纵坐标作主成分样品分布图(图2)。结果表明,9个品种样品老叶归为四大类,沙巴、福冈归为一类,在第1象限;乔尼尔、大巨红晶、艾斯卡归为一类,在第2象限;四季早生单独一类,在第3象限;大红钻、阿根廷、白艾斯归为一类,在第4象限。

表6 老叶香气主成分载荷矩阵Table 6 Loading matrix of first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in old leaves

图2 老叶主成分样品分布图Fig.2 Sample distribution diagram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in old leaves

由表7可知,嫩叶PCA1、PCA2和PCA3的特征值分别为6.453、2.281和1.404,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3.771%、19.005%和11.699%。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4.475%,基本反映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符合分析要求。

由表8可知,对嫩叶PCA1贡献较大的指标有倍半萜烯、单萜烯、β-蒎烯、α-蒎烯,载荷值分别为0.990、-0.982、-0.968、-0.944;对PCA2贡献较大的为β-石竹烯,载荷值为0.956;对PCA3贡献较大的为β-芹子烯,载荷值为0.751。PCA1和PCA2的累计贡献率达72.776%,超过了总贡献率的一半。说明倍半萜烯、单萜烯、β-蒎烯、α-蒎烯、β-石竹烯是不同品种间嘉宝果嫩叶香气产生差异的主要成分。主成分样品分布图(图3)显示,9个品种样品嫩叶归为四大类,乔尼尔单独一类,在第1象限;福冈单独一类,在第2象限;沙巴、大红钻、阿根廷归为一类,在第3象限;白艾斯、艾斯卡、大巨红晶、四季早生归为一类,在第4象限,其中艾斯卡与大巨红晶距离最近,表明这两者间香气较为相似。

图3 嫩叶主成分样品分布图Fig.3 Sample distribution diagram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in tender leaves

表7 嫩叶香气主成分的特征值及其贡献率Table 7 Eigenvalues,contribution,and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in tender leaves

表8 嫩叶香气主成分载荷矩阵Table 8 Loading matrix of first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in tender leaves

3 讨论

植物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功能,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近年来,关于天然来源植物多酚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医药中的开发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前人研究发现沙巴嫩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体内外降糖活性[7-8],其酚类物质含量高于四季早生、福冈和阿根廷3个品种[28]。这与本研究结果结果一致,即9个品种老/嫩叶中酚类物质含量以沙巴嫩叶最高(31.87%),高于高海荣等[29]报道的12种茶叶茶多酚含量。因此,沙巴嫩叶在医药领域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

植物挥发性成分具有绿色天然、健康安全、成分复杂、生物活性多样等特性,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研究中,9个嘉宝果品种的老/嫩叶挥发性物质均以萜类为主体成分,该特征与已报道的结果[30-34]一致。萜类包括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萜烯包括单萜烯和倍半萜烯,萜烯含氧衍生物包括单萜含氧衍生物和倍半萜含氧衍生物。本研究中,18个叶片样品萜类主要成分为萜烯,含量在68.58%~96.89%之间。其中,沙巴及阿根廷老/嫩叶和大红钻嫩叶单萜烯含量高于倍半萜烯,其余13个样品反之。所有样品萜烯含氧衍生物含量均明显低于萜烯含量。Henriques等[30]发现Myrciariafallax、M.acuminatissima和M.bombycina叶片主要挥发性物质分别为倍半萜含氧衍生物(86.5%)、单萜含氧衍生物(35.1%)、单萜烯(53.0%),M.glabra和M.multiflora主要挥发性物质为倍半萜烯;Apel等[31]报道的4个嘉宝果品种叶片中,均以倍半萜含氧衍生物为主要成分;Pino等[32]报道的M.dubia单萜烯含量>85%;Schneider等[33]报道的M.tenella单萜烯含量>60%;Tietbohl等[34]报道的M.floribunda以单萜含氧衍生物含量最高(48.6%)。由此可见,不同品种间叶片中挥发性物质存在共性,如主体成分均为萜类成分,但萜类的组成类别存在明显差异。

植物挥发性成分组成与品种、发育阶段、土壤、气候等因素息息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嘉宝果品种老叶与嫩叶间挥发性成分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沙巴老叶中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含量达到68.90%,主要由α-蒎烯(24.55%)、桉叶油醇(23.91%)、β-蒎烯(13.95%)等组成,与其他8个品种老叶的主要成分组成及含量相差较大。沙巴嫩叶主要由α-蒎烯(29.48%)和β-蒎烯(32.93%)组成,桉叶油醇含量为1.67%,与老叶主要成分差异明显。已报道文献中尚未发现主要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其含量与沙巴相类似的品种。Schneider等[33]报道M.tenella叶片精油中的主要成分有α-蒎烯(31.5%)、β-蒎烯(19.5%)、桉叶油醇(6.6%)等;Henriques等[30]报道M.bombycina叶片精油中α-蒎烯、β-蒎烯、桉叶油醇的含量分别为23.9%、12.4%、2.5%,这2个品种与沙巴主要成分类型较为接近,但含量相差较大。福冈老叶和嫩叶均以β-石竹烯含量最高,其次为β-蒎烯,再次为α-蒎烯。Apel等[31]报道M.edulis叶片的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21.2%)和石竹烯氧化物(18.1%),但未检测到α-蒎烯和β-蒎烯,以β-石竹烯、β-蒎烯、α-蒎烯为主要成分的品种鲜见报道。不同品种叶片主香成分差异较大,M.acuminatissima和M.fallax的主要成分分别为芳樟醇(22.3%)和α-没药醇(83.8%)[30],M.cordifolia的主要成分为没药醇氧化物A(28.0%)和β-石竹烯(15.9%)[31],M.dubia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74.3%)[32],M.floribunda的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38.4%)[34]。本研究的9个品种香气成分组成均不同于以上报道,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品种间遗传物质差异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种植地域不同造成的。例如,巴西最南部南大河州的M.tenella叶片主香成分为α-蒎烯和β-蒎烯[33],而东南部圣保罗州的M.tenella叶片主香成分为β-石竹烯和桉油烯醇[35]。巴西戈亚斯州伊德罗兰迪亚6个不同地点的M.cauliflora植株叶片主香成分组成相同,但含量差异显著[36]。本研究中β-胡椒烯是四季早生、大巨红晶、艾斯卡叶片的最主要挥发性成分,但在已有研究报道中鲜见叶片以β-胡椒烯为主香成分的品种,仅Duarte等[36]发现M.cauliflora含有少量的β-胡椒烯(0.18%~0.41%)。目前已研究的植物中发现吉林长白山和黑龙江尚志的食用龙牙楤木芽(Araliaelata)均以β-胡椒烯为主香成分,且含量均大于23%[37]。表明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主香成分可能千差万别,而不同物种间却可能存在共同的主香成分。

本研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老叶还是嫩叶,大红钻与阿根廷均归在同一类,说明两品种间香气成分组成较类似,如两者含有相同的最主要成分β-蒎烯;大巨红晶与艾斯卡也均归在同一类,同样说明两品种间香气成分组成较类似,如两者含有相同的最主要成分β-胡椒烯。

4 结论

本研究的9个嘉宝果品种18个老/嫩叶样品中,酚类和挥发性优势成分组成差异较大。沙巴嫩叶总酚含量(31.87%)最高,可用于多功能药物开发。沙巴老叶精油含量(2.78%)最高,可用于提取富含蒎烯和桉叶油醇的精油,开发抑菌消炎药物。沙巴老叶主要成分为α-蒎烯、桉叶油醇;沙巴嫩叶为β-蒎烯和α-蒎烯;阿根廷叶片、大红钻嫩叶和白艾斯老叶为β-蒎烯。福冈叶片富含β-石竹烯,精油含量较高,可用于提取富含β-石竹烯精油,开发抗炎、镇静、抗肿瘤药物。四季早生、大巨红晶、艾斯卡叶片主香成分为β-胡椒烯;乔尼尔叶片为β-石竹烯、β-胡椒烯;大红钻老叶和白艾斯嫩叶无优势特别明显的主要成分。综上,沙巴嫩叶总酚含量最高,精油含量较高,蒎烯(β-蒎烯+α-蒎烯)相对含量高达62.41%,因而沙巴嫩叶是一种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较高的材料。

猜你喜欢
沙巴老叶嫩叶
董长贵
老周
钉子
陈砚章
老 叶
日本大猩猩“沙巴尼”获得注册商标
沙巴:探索一切乐趣
柳树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