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胃肠炎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2022-09-23 13:35符伟民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西药胃肠炎病牛

符伟民

(永清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廊坊 065600)

随着牛肉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也使得牛养殖数量及规模随之增加与扩大,但在牛养殖过程中,受饲养技术与饲养管理等因素影响,会增加牛疾病的发生率。牛胃肠炎属于常见的内科病,主要表现为胃肠机能障碍,对牛健康状况及养殖利益均造成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牛胃肠炎进行治疗。基于此,本文选取78 头患有牛胃肠炎的病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展开治疗,并对其疗效予以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4 月期间某牛养殖场明确诊断为牛胃肠炎的78 头病牛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各39 头。两组病牛临床症状、病程、日龄、体质量等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1)致病原因牛胃肠炎多发于寒冷季节,有多种致病因素,主要为胃肠受到刺激导致胃肠黏膜受损引发,多与饲养管理不当相关,如在饲养过程中喂食了变质或者冰冻的饲料草料等,或牛误食了有毒性或刺激性的化学药品,此外采食过量以及饮用了受到污染的水也会导致牛胃肠炎的发生。牛舍潮湿、光照及卫生条件差、舔食了被病原污染的粪尿与饲料也是诱发牛胃肠炎的因素。还有在长途运输时,会使牛因缺乏休息而降低机体抵抗力,使胃肠道内致病菌增强毒力,进一步引发胃肠炎。

2)发病机制在致病因素的刺激下,会使牛胃肠道的正常机能受到影响,出现白细胞浸润、黏膜充血以及纤维蛋白性渗出等情况,过多的液体渗出导致腹泻症状的出现,而腹泻严重又会对吸收营养物质造成影响,腹泻还会使牛机体流失大量水分,引发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可导致自体中毒及心力衰竭。炎症的发生还会对机体屏障机能造成破坏,使细菌进入至血液中,进而发生炎症转移,出现肝炎、心内膜炎等。

1.3 临床症状诊断方式

1)临床症状牛胃肠炎症状多表现为精神状态差、不喜进食、食欲及进食频率下降,增加饮水量。病牛眼部分泌物增多,且内膜有出血现象,口腔与鼻腔干燥,呼吸带有刺激性气味,舌苔增厚。触压牛瘤胃部位,牛疼痛感明显,大部分病牛会出现踢打腹部及难以站立等情况。部分牛在感染牛胃肠炎后会出现急性腹泻情况,粪便糊状或水状,部分病例粪便中伴有肠道组织或血块,机体无法自主控制排便,失禁情况严重。此症状发生原因为机体肌肉抽搐,进而难以控制肛门部位。若炎症发生部位在胃部或小肠时,则排泄物较少且干燥,粪便中混有黏液,病情发展后会发生脱水现象,使牛眼球凹陷,难以站立,腹部肿大且腹部皮肤发红,在发病后期,因肾脏受损易引发尿毒症。

2)诊断方式依据饲养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牛症状表现可进行初步诊断,若需进一步确诊,则可采用实验室诊断方式及解剖方式,对病死牛解剖,可见其肝脏肿大明显,质地脆,颜色呈铜绿色;肠道中有黄白色内容物及大量气体;心脏有结节且心包膜有渗出物。此外,进而可对病变组织进行研磨培养,其菌落颜色为粉红色及浅粉色,外观呈水滴形或圆形,对两种菌落进行三糖铁培养基穿刺试验,菌落颜色则变为黄色与黑色,则可判定是由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引发的胃肠炎。

1.4 预防措施

1)强化疫病防控工作在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注重疫苗接种环节,以此方式强化牛机体免疫能力,还需定期对饲料槽、水槽、墙壁、圈舍进行清洁消毒;此外,应对粪便进行合理处理,避免滋生细菌。

2)优化饲养管理优化饲养管理工作对疫苗预防促进牛健康生长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应保证饲料质量,依据牛日龄及机体状况合理选择饲料,保证为牛提供足够的营养,并且可采用少食多餐的形式喂食,避免因采食过量对胃肠造成刺激,进而引发炎症。保证饲料营养及喂食次数的科学性后,还需保证牛可饮入充足的水分,因牛活动量较小,其机体消耗的水分较低,进而主动喝水的频次较低,对此,养殖人员可将水槽安置在饲料槽旁,引导牛多饮水。

3)注重日常观察为有效减少牛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情况,养殖人员应密切观察牛的采食、排便以及活动情况,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对于病情初恢复的牛,需继续隔离观察,确保完全痊愈后在进行混合喂养;此外,养殖人员应该对每次的胃肠炎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若发生病情反复现象,及时找出原因,并与之前记录相结合进行有效治疗,提升疗效。

1.5 治疗方式

西药组:将0.9%氯化钠溶液1000mL、维生素C 注射液1000mL、10%安钠咖注射液10mL、0.5%地塞米松注射液1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20mL 充分混合,对病牛进行静脉注射,每日1 次,连续治疗5d。

联合组:在上述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组方为:猪苓、甘草各20g,秦皮、泽泻、黄连各25g,黄柏与厚朴各30g,苦参40g,麦芽、白头翁、神曲与仙鹤草各80g,将上述药物煎熬去渣后灌服,每日1 次,连续治疗5d。

1.6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牛疗效。将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治愈:腹泻症状消失,精神状态、进食频率、食欲等均恢复正常;显效:腹泻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状态、进食频率、食欲等明显改善;有效:腹泻症状明显缓解,精神状态、进食频率、食欲等有所好转;无效:上述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牛疗效对比

采用中西药联合方式治疗的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西药组治疗有效率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牛疗效对比(n/%)

3 讨论

牛胃肠炎是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疾病,是牛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炎症的过程,因胃与肠机能及结构具有关联性,因此在胃或者肠发生机能紊乱情况时会互相影响,使炎症相继或同时发生,牛患病后会使自身消化机能遭到破坏,使其生长受限,并使养殖人员遭受经济损失,对此,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药联合方式治疗的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西药组治疗有效率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中西药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治疗牛胃肠炎。分析原因为,联合组中药组方中的猪苓具有利尿作用,利于促进电解质的排出,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秦皮具有收涩止痢、清热燥湿之功效;泽泻适用于肠炎泄泻之症;黄连可有效治疗肝胃不和之症,有泻火解毒之功效;黄柏是治疗湿热泻痢症状的常用药物;厚朴具有下气除满的功效,可治疗脘痞吐泻之症;苦参对便血、热痢具有较好的疗效;麦芽具有健脾开胃、消气行食之功效;白头翁具有止痢凉血、解毒清热之功效;神曲可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呕吐泻痢之症;仙鹤草可止血止痢。将上述药物合用于牛胃肠炎的治疗中,可起到止泻健脾、止血凉血、固涩渗湿的作用,可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牛胃肠炎养殖人员需强化防控,掌握致病因素以及症状表现等,在牛发病后,及时进行精准的诊断与治疗,提升防治效果,进而促进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中西药胃肠炎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晚秋
浅析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优质护理
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制药工程中西药与中药相结合的探索
分析中西药联合使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