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任驰骋 英雄碧血化长虹
——红军“小师政委”方永乐的战斗传奇

2022-09-24 01:11赵东云
军事文摘 2022年17期
关键词:永乐大别山敌军

赵东云

巍峨大别山,英雄气凛然。革命战争年代,在这片沟壑纵横、岭峻峰秀的红色土地上,涌现出无数英雄俊杰、革命志士,他们驰骋沙场,浴血奋战,身前叱诧风云、轰轰烈烈,为革命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身后却籍籍无闻,事迹鲜有人知。方永乐,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红军英雄。3年游击战初期,年仅18岁的方永乐率部东进,与高敬亭部会合,并共同创建了红28军。此后,方永乐率部转战鄂豫皖边区,驰骋千里,飘忽游击,经历了许多苦战、恶战,打出了红军军威,书写了红军战争史上罕有的传奇,为“大别山红旗不倒”作出了卓越贡献。最终,他倒在这片深爱的红土地上。青山不老,精神永存,“方永乐”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名字,应该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

方永乐画像

1916年,对中国而言是一个特殊年份,袁世凯称帝闹剧,护国战争掀起,北洋军阀争权夺利,正是这一年,方永乐(原名方云辂)来到这个纷纷扰扰、腐朽黑暗的人世间。出生地六安县九公山北麓石板冲(属六安市裕安区),属大别山东麓,紧邻着淠河,那依依清澈的河水,似乎永远洗涤不净时代积淀的罪恶。方永乐兄妹4人,祖父方模聪业塾师,父方广修长于雕塑,母亲张氏勤于耕作,一家人终年辛劳,也难过上温饱生活。幼年的方永乐曾随祖父读私塾两年,因生活困顿被迫辍学,跟着父亲干活,但家境并未因此得到改善。父亲忍痛将祖传的田地和仅有的3间破屋变卖,然后举家迁往石板冲砚瓦池生活。沉重的盘剥和债务,依然压得方家喘不过气来。方永乐的父亲多次被官府关进大牢,终被折磨致死。旧社会的种种罪恶和灾难,在少年方永乐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国民大革命的狂飙,土地革命战争的枪炮声,极大震慑了陈腐黑暗旧统治,给灾难深重的皖西人民带来了重见天日的希望。1929年11月,震动大别山的六霍起义爆发,方永乐的家乡距离起义的首发地独山镇不远,方永乐与少年伙伴们一道,满怀激情地投身革命运动,不久,随当地游击队编入红军33师。自此,年仅13岁的方永乐开启了传奇的革命征程。

1931年,方永乐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已担任少共六安县委书记的方永乐,率皖西少先队向湖北红安转移路途中,多次与敌交战获胜,显露了出色的指挥才能。1933年,方永乐转为中共党员,此后分别担任皖西北道委少共书记、红25军75师少共书记、鄂东北道委少共书记等职。

“信使”东进助建军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召开常委会,决定省委将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人周恩来的指示,率红25军实行战略转移。由于情况紧急,没有能够及时通知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前来参加会议,有鉴于此,省委特意给高敬亭留下一封指示信,要求他将现有“部分红军武装再组红28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而担负传达这一重要任务的“信使”最终选择了时任中共鄂东北少共道委书记的方永乐身上。

当时,鄂东北距皖西北二三百里,为千山阻隔,沿途道路蜿蜒崎岖,更有大批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反动武装据守、拦截,交通艰难可想而知。为完成“送信”这一艰巨任务,方永乐亲率刚刚组建的鄂东北独立团,从经扶县(今河南新县)乌头尖出发,前往皖西寻找高敬亭。东进路上跋山涉水,绕过据点,越过封锁线,沿途多次遭遇敌军,幸亏指挥得宜,部队损失不大。

直到1935年2月1日,方永乐才在抱儿山(今金寨境内)终于找到了高敬亭。皖西北此时形势极为严峻。一个多月前,皖西北红军主力红82师和3路游击师在筹集物资的行军路途中,遭到敌人突然袭击,师长周世觉壮烈牺牲,部队损失惨重。高敬亭将剩余部队组建成红218团,而皖西北道委会所在地熊家河又遭“清剿”,根据地残破不堪,红军几乎无立足之地。

方永乐的战友高敬亭

从方永乐送来的信件上,高敬亭获知省委已率红25军打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号离开了鄂豫皖根据地。高敬亭的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五味杂陈,他知道边区的斗争形势将更为严峻。由于追兵逼近,高敬亭、方永乐率部一路转战,于2月3日进抵太湖县西北角的凉亭坳。凉亭坳一带,位于大别山腹地,周围群山遮掩,植被茂密,小集镇上有百十户人家,还有一条小街。当晚,高敬亭、方永乐在汪胡氏宗祠召开干部会议。会议决定:将方永乐带来的鄂东北独立团和皖西的红218团合编,重新组建红28军,高敬亭担任军政委。红28军下辖红82师,下辖244团和1个特务营,师长罗成云,方永乐任师政委。由于方永乐年仅19岁,战士们亲切地称其“小师政委”。另成立军直属的手枪团,全军共1300余人。

翌日雪霁初晴,当军首长将重建红28军的消息向排列整齐的部队正式宣布后,指战员们欢呼跳跃,高呼口号,声震山谷,士气大震。凉亭坳会议的召开和红28军重建,是鄂豫皖3年游击战争时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又形成了统一的领导和指挥”。

红28军军旗

桃花山战斗遗址

游击战场建殊勋

3年游击期间,作为边区主力红军的第二号领导者,方永乐不仅参与重大事务决策,还经常亲自率领红军与敌作战,在游击战场上飘忽不定,屡建奇功。同时,他还协助军政委高敬亭,为发展红军、组织便衣队、开辟和巩固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1935年5月下旬,高敬亭、方永乐率红28军西进,在杨平口越过平汉铁路。军首长原本计划率红28军追寻红25军。敌人探悉红军战略意图后,急忙调兵遣将,令敌25路军独立5旅跟踪追击红军。5月28日,红28军进抵泌阳县境内的五道岭一带,因前方是宽达100多千米的大平原,加之敌军大队人马阻挡去路,红28军召开会议,决定回师大别山。但敌独立5旅一直紧紧尾追,沿途多次战斗。为摆脱困境,高敬亭、方永乐等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决定利用桃花山有利地形设伏,狠狠打击独立5旅。

6月1日上午8时战斗打响。红军在华石嘴、螺丝臼毙伤大批敌军后,向桃花山阵地收缩。敌军连续发起3次冲锋,均被击退,但顽固的敌人依仗强大的炮火支援,依然向我阵地进攻。战斗至下午2时,我特务营和手枪团一部投入战斗,以猛烈火力打乱敌人作战队形,接着向其两翼攻击,244团在团长梁从学率领下,冲出工事杀向敌群,双方展开白刃格斗。战斗至下午3时,敌人终难抵挡,遗尸遍地,余敌狼狈逃窜。

此战,毙伤敌600余名(其中营、连级军官12名),缴获机枪1挺,步枪200余支,子弹15000余发。这次战斗给骄横的独立5旅以沉重打击,为红28军重返鄂豫皖边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次战斗的胜利,除了地形有利、士气旺盛等原因外,方永乐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农红军28军坚持鄂豫皖边区3年游击战争史》将此战列为“经典战例”,并特别指出方永乐“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亲临一线参加战斗,率部与敌肉搏”,显示了“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1936年春,方永乐带手枪团到蕲春、太湖交界的铜山冲整顿便衣队,住在一个小山村里。深夜,哨兵来报敌情:发现敌军的别动队,正分两路进山、已逼近村庄了!这个别动队,是敌25路军总司令梁冠英为对付红军而专门组建的,配双枪,待遇好,堪称敌军“特种部队”,有较强战斗力。而小山村,背倚大山,面对小河,只有一条山径直通小村。情况紧急,怎么办?

“小师政委”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计上心来。他对大家说:“不许打枪,我们从屋后上山,要是敌人住下来,就太好了!”说罢,方永乐带着战士们向后山走去。当时,天正下着濛濛细雨,山路又陡又滑。战士们手脚并用,攀登后山,上了山顶,向山下观望。

别动队进村了,手电筒灯光忽闪忽闪的,还隐隐约约传来一阵乱糟糟的吆喝声。一番折腾后,并没有发现红军,敌人就在村里住下来了。直到此刻,“小师政委”才说:“敌人住下了,轮到我们收拾他们了!”随即命令分两路下山,从村庄进出道口包抄,来个“包饺子”。

红28军的重要根据地

敌人在明处,我在暗处。挨屋搜查加上火力威慑,敌人无处躲藏,也无力反抗,全成了瓮中之鳖。除了几人跳河窜逃外,一百多号敌人悉数就缚,平日骄横的别动队就这样全军覆没。我军无一伤亡,还缴获了两挺机关枪、30多支驳壳枪和一批长枪。等到敌人后援部队赶到时,“小师政委”早已率手枪团越过英山,到达中共皖西特委会了。

1936年1月,雪后初霁,方永乐率部在太湖境内活动。当时,大别山形势十分严峻,梁冠英因“剿匪不力”被蒋介石就地免除职务,新调卫立煌出任鄂豫皖边区清剿总指挥,又调来善于“爬山”的贵州兵102师、103师,妄图在“最短期内彻底肃清”边区红军。敌人大搞“划区清剿”,大军压境,气势汹汹。

一天清晨,方永乐派通讯员找来营长林维先,商议对敌之策。方永乐告诉林维先,他对林维先头一天提出的“搞敌人的后方”的建议进行了认真思考,现在决定立即组织行动。方永乐说:“从表面看,敌人是很凶猛的,把兵力都压在山区,可是他的后方是在唱空城计。我们出其不意地插到后方,在他的后院放一把火……”很快,抽调精干力量组成1个加强连,方永乐令林维先率这支队伍到平原敌后活动。

2月25日清晨,林维先加强连从太湖出发,雷文学连长及1个排战士化装成敌25路军别动队,以方便行动,然后直奔浠水、黄岗平原地区。当天,在浠水团陂拔掉敌军一个据点,端掉伪区公所;随即部队西渡巴河,在徐家湾附近截获敌1个运输队,智擒敌25路军秘书长,缴获大批文件、公函、信件、地图及军用物资。接着,加强连化装成敌秘书长一行,智取黄冈县东北重镇上巴河,解除敌军1个连的武装。26日,加强连在黄冈马鞍山歼敌1个连后,为调动敌人,虚张声势,加强连在新洲镇周围大肆活动,使敌人顾此失彼。接着,加强连到大崎山、李家山一带活动,在地下党配合下,发动当地群众,镇压了一批恶霸,并开仓放粮,搞得热火朝天。3月2日夜,加强连从大崎山出发,行军一百多里,奔袭下巴河镇,击溃敌守卫部队,焚烧敌25路军的后勤仓库。不久,在获悉敌军正从大别山抽调部队往回赶来救援后,加强连迅速撤离,返回大别山苏区。

梁从学中将,曾任红82师244团长

加强连下山到平原地区灵活游击,把敌人的后方搅得天翻地覆,极大震慑了反动当局,大大减轻了鄂豫皖苏区的压力。方永乐、林维先及时总结了此次到平原地区活动的经验,认为这种游击方式是可行的。在不久后召开的柴家山会议上,军首长将这种游击方式称为“敌上山、我下山”,并将其推广到红28军各部队,为红军有效打击敌人、坚守大别山边区,起到了积极作用。

壮烈牺牲树丰碑

方永乐生得浓眉大眼,身材不高,但身板结实,国字形面庞既威严又带有一点稚气。他平日待人随和、热情,开会发言不用讲稿,却条理分明,言辞恳切,让人心悦诚服。干部、战士对方永乐既敬畏又喜爱,平时都亲切称他为“小师政委”。

作为师政委、边区红军第二号领导人,方永乐既注重军事训练,更重视部队政治工作。在频繁的战斗间隙,方永乐常常带着战士们进行军事训练。大别山石头多,红军子弹有限,经常会用石头袭击敌人,他就带战士练习扔石头,向山上扔、向空中扔、向水面扔,看谁扔的远,以此训练臂力;大别山田坎多、山沟多,行军打仗不得不过田坎、山沟,他就组织大家爬田坎、跳山沟、跃涧溪,以此锻炼腿力。有时,方永乐见山势险峻,还组织“登山抢红旗”竞赛:在山峰树枝上悬挂红旗,战士们列队下山,然后一声令下,大家迅速向山顶冲去,一路攀爬,谁最先登临山巅、取下红旗,谁就是获胜者,就可以得到表扬和奖励。方永乐对战士们说:“不苦练,就不能战胜敌人”,“我们一定要练出一副铁脚板,对付敌人,战胜敌人!”

方永乐能够倾听干部战士心声和建议,善于处理统战关系,对部队纪律要求严格。一次,林维先针对敌人大举围剿,在行军路上随口说了一句“敌人搞我们的山区,我们去平原,搞他的后方”,方永乐听见后,很重视,特意找来林维先研究,后来派林率1个加强连到平原袭扰敌人后方,取得了极好的效果。1936年春,“小师政委”带手枪团两个分队从岳西到霍山,在经过1个碉堡封锁线时犯了难。巧的是,红军意外在附近村庄抓获了两名敌军士兵,方永乐与两人交谈,做通了工作,此后,红军经过这条封锁线时,由于两人的帮助,红军畅通无阻。1936年初的一天,手枪团在黄梅县孔陇镇打了胜仗,几名战士在镇上游逛,归队路途上随意用缴获来的枪弹打电线杆上的瓷葫芦,天黑后还打开手电筒东照西晃,险些造成误伤事件。方永乐知道后,十分生气,他严厉批评道:“胡来!你们的纪律性到哪里去了?革命军队没有纪律,能打败敌人吗?你们目无纪律,算什么革命战士!?”结果,“小师政委”不仅没收了他们的缴获物品,还给予严肃处分,给干部战士上了一堂生动的纪律教育课。另一次,红军在经过潜太公路时,遭遇到数千敌人的包围,紧急情况下,红军被迫从稻田中撤离,踩倒了不少稻棵,方永乐边走边对战士们说:记住这个地方,记住这片稻田,回头给老百姓赔偿,不能违反群众纪律。不久,部队又经过这里,找到当地群众,照价赔偿这片稻谷的损失,令当地群众感慨不已。

28军采用巧妙灵活的游击战术,一直活跃在大别山地区

就是这样一位可亲可敬、勇谋兼备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却在一次小规模的战事中永远离开了我们。

1936年5月中旬,高敬亭、方永乐、梁从学所率的红28军各部队在麻城、立煌交界的长岭关会合,然后北进至商城南部的马家堰,再掉头转向麻城境内活动。然而此时,敌军已经盯上了红军。5月14日上午8时,红军进至抵护儿山东北雾露塘坳口时,突然遭遇敌103师3团3营的堵截。危急关头,方永乐亲率手枪团3分队,抢占制高点,阻击敌军,掩护主力部队撤离,双方随即激战。红军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

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后,方永乐带着手枪团战士及时撤离,沿着蛇尾沟方向追赶主力部队。不料就在此时,山下村庄边敌军碉堡里射来一阵罪恶的子弹,方永乐当即倒在血泊之中。当班长李长如和几名战士把方永乐抢下火线,抬到长竹园陈家湾时,终因伤势过重,心脏停止了跳动,方永乐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周岁。

红28军军政旧址

军政委高敬亭闻讯赶来,一把将方永乐的遗体紧紧抱住,他为失去自己的得力助手而悲痛欲绝。当晚,“小师政委”牺牲的消息,才向全军正式宣布。江河呜咽,群山悲鸣。突传噩耗,全军指战员悲痛难抑,很多人失声痛哭。这些游击健儿,经历过无数硝烟战火的考验,却难以承受失去“小师政委”的锥心之痛。战友们买来一副杉木棺材,将方永乐的遗体安葬在张北湾山嘴一处向阳的山坡上。

建国后,方永乐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纪念馆要展陈烈士的遗物,可方永乐没有留下任何个人物品,即便那张悬挂的人物肖像,也是依照他弟弟的样貌摹画的。可以说,方永乐一生俭朴,夙夜在公,他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大别山、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

猜你喜欢
永乐大别山敌军
彩色笔动起来
走进红色大别山
回赠
雁群藏敌情
大雁带来的敌情
《永乐大典》流失何方
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疑案:《永乐大典》流失何方
贵阳乌当罗吏目村发现永乐公主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