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

2022-09-26 07:31王晓燕孔庆悦于慧娟于晓华胡冬青谭奇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循行腧穴经脉

李 洋 王晓燕 孔庆悦 于慧娟 于晓华 胡冬青 谭奇纹※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科,山东 济南 250011)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后续学习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利用二维图谱、模型或投影演示等教学工具辅助课堂学习,而经络、腧穴具有抽象性,其内容繁多,层次错杂,难记易忘,对很多学生来说,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理论课学时数逐年压缩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实训课程开展好经络腧穴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理论与实训脱节的情况,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针灸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中医的子午流注、天人合一理论为基础,形象地展现经脉循行规律和腧穴空间位置的一套教学软件,其配备了VR头戴式设备、VR解剖学与经络模块、VR十四经穴、断层动画、取穴示教模块、VR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奇穴、微针模块等系统,经专家评估和学生试用,具备开展实训教学活动、课外辅导活动的能力。本研究将“虚拟仿真”这一新概念、新设备投入教学实践中,将经络腧穴理论与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探讨其在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及效果,以期弥补传统实训教学的不足。见图1。

图1 虚拟针灸教学系统主界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招募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级针灸推拿(康复医学)专业学生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名。2组学生中医基础理论和正常人体解剖学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学生中医基础理论和正常人体解剖学成绩比较 分)

1.2 授课方式 所有学生均进行16学时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授课,教学进度保持一致,2组教材均选择《经络腧穴学》“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

实验组:引入针灸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教师佩戴VR头戴式设备,操作手柄,在大屏幕上投放佩戴者视角,示范和讲解经脉循行及腧穴定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使用VR设备进行个体化学习,加强经脉循行和腧穴定位记忆练习,随后用记号笔在每位组员身体的具体部位标记经脉循行和腧穴位置,教师检查并解答疑问。

对照组:采用传统演示方法教学,教师使用普通人体经络腧穴模型示范描画经脉循行和腧穴定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并用记号笔在每位组员身体的具体部位标记经脉循行和腧穴位置,教师检查并解答疑问。

1.3 教学效果评价 (1)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考核成绩(百分制)。经脉循行:每位学生随机抽取十二经脉中的一条经脉,要求准确背诵经脉循行原文并在人体上进行描画,分值为20分。腧穴定位:每位学生随机抽取5个腧穴进行考核,其中常用腧穴3个,非常用腧穴2个,要求描述腧穴归经、定位,并在人体上准确指出所在位置,每个分值为16分,共80分。首次考核于教学结束后进行,1学期后再次以相同方式进行考核。

(2)学生满意度调查。针对使用针灸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实验组学生开展满意度调查,参考相关文献[2]自行设计问卷,问卷调查项目包括趣味性、交互性、接受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2 结果

2.1 2组学生2次实训考核成绩比较 分别于教学结束和1学期之后对2组学生进行实训考核,初次考核成绩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考核2组成绩均较前下降,但实验组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学生初次和二次实训考核成绩比较分)

2.2 实验组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向使用虚拟针灸教学系统的实验组学生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持满意态度,其中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见表3。

表3 实验组30名学生满意度调查

3 讨论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指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现代高科技手段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人机接口与计算机进行交互,从而在仿真环境中产生真实世界的体验,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及构想性等特点[2]。VR技术最早运用于航天和军事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其在通讯、医疗、教育及工业等方面有了更大发展空间。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提倡高校建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使VR技术的研究热度逐渐上升[3],在医学教育领域呈现出独特优势,例如应用于外科腹腔镜、关节镜等手术训练,解剖,心理[4]和口腔[5]、心肺复苏实训课[6]、中医护理实训教学[7]等教学领域,还应用在医学生业务水平的测试[8]等。

经络腧穴学实训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准确在人体上描画经脉循行路线,描述并标记腧穴的归经和具体定位,掌握取穴的方法和技巧,熟悉腧穴的断层解剖结构。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循行路线十分复杂,腧穴是基于体表定位并由“天、人、地”三部构成的立体结构,且数目众多,学生在学习时存在难以理解、记忆、掌握的问题。如何让枯燥乏味的知识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变繁为简,方便记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难题[9]。

本研究所使用的针灸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利用VR技术模拟出1∶1的全仿真人体,涵盖了经络循行路线和气血流注规律的动态演示,腧穴的体表定位及断层解剖,主治和操作,皮肤、肌肉、骨骼、神经、血管、淋巴等系统,具有设计美观、操作简便、趣味性强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临床应用,实现情境学习和知识迁移[10];同时根据是否常用和难易程度对全部腧穴进行分段,满足不同学生针对性、个体化自主学习。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针灸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实验组学生实训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P<0.05),且1学期之后再次考核,实验组仍然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本系统能够帮助强化短期和长期记忆,有效提高学生成绩。

综上所述,针灸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转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满意度高,同时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相长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循行腧穴经脉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督脉循行考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中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