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HFNC治疗效果及CT参数变化分析

2022-09-26 06:17梁金排赵红玲刘淑红肖翠君闫锡新柴书坤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容积呼气呼吸衰竭

梁金排, 赵红玲, 张 冰, 刘淑红,肖翠君*, 闫锡新, 柴书坤, 刘 莉

1. 衡水市人民医院老年病二科, 河北 衡水 053000;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3.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4.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患者气道受损同时出现气流受限,随着炎症反应加剧多数患者合并呼吸衰竭,增加了患者病死率[1]。老年COPD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储备能力较差,严重影响治疗预后,积极改善氧合、纠正呼吸衰竭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但是传统的吸氧方式会导致患者鼻腔黏膜损伤,形成结痂和出血,对痰液排出也会产生影响[2]。近年来,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HFNC)在临床广泛应用,该设备可以对氧气流量进行调节,对氧浓度进行精准调节,有助于改善患者氧合状态,减少死腔通气,对患者气道的纤毛清除能力具有提升作用,同时患者舒适程度显著增加,依从性更好[3]。CT检查一直是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的评价方法,但是目前应用于COPD患者HFNC治疗中的研究较少,临床多以肺功能、炎症因子指标变化评价治疗效果。本文进行分组研究,探讨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HFNC治疗效果,并分析CT相关参数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轻度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后实施。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5岁;根据2018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病史,近期上述症状加重,肺功能测试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FVC)<70%;患者pH≥7.35且PaO2<60 mmHg;45 mmHg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应用抗菌药物、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化痰药物等方法治疗,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均给予无创通气治疗,仪器:澳大利亚瑞思迈呼吸机公司提供的无创呼吸机,安放面罩在患者的口鼻周围,通气模式选择S/T模式,呼吸频率12~16次/min,氧流量:2~5 L/min,IPAP:8 cmH2O,ERAP:4 cmH2O,根据患者适应情况调节压力参数,实现最佳人机配合。

对照组:采用低流量氧疗,经鼻导管吸氧,氧浓度25%~30%,患者每天吸氧时间16 h以上,对患者氧饱和度进行监测,确保在90%左右。

治疗组:采用HFNC方式治疗,仪器为新西兰费雪派克公司的呼吸治疗仪,氧浓度维持在30%,每天吸氧时间16 h以上。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在胸前固定好通气管道,鼻导管固定在鼻腔前部,参数设置:初始温度37 ℃,流量30 L/min,相对湿度100%,氧流量:1~3 L/min,对患者氧饱和度进行监测,确保在90%左右。

1.3 CT检查

采用Brilliance 256层螺旋CT仪(飞利浦公司),患者仰卧,在最大吸气末期从胸廓入口处扫描至膈肌层面,扫描范围要求包括整个肺野。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s,准直128×0.625,螺距0.915,层厚和层间距均为5 mm,矩阵512×512,FOV 35 cm×35 cm,图像采取1 mm层厚进行重建。以肺部尖为起点,以底部为止点,测定最大吸气末异常容积(Cvin)、最大呼气末异常容积(Cvex)、肺体积、肺横径,同时计算吸气相CT低密度区占肺容积百分比(LAA%-950insp)、呼气相CT低密度区占肺容积百分比(LAA%-856exp)。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氧饱和度(SaO2);检测并分析CT定量参数:最大吸气末异常容积(Cvin)、最大呼气末异常容积(Cvex)、肺体积、肺横径、吸气相CT低密度区占肺容积百分比(LAA%-950insp)、呼气相CT低密度区占肺容积百分比(LAA%-856exp);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改进的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治疗1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O2、PaO2/FiO2、SaO2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PaCO2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CT参数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vin、Cvex、肺横径、LAA%-950insp、LAA%-856exp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CT参数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CAT评分、mMRC评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AT评分、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CAT评分、mMRC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COPD随着病情进展炎症细胞浸润会导致腺体增大,黏液分泌过多,一旦发生反复破坏会导致气道结构发生重塑,最终可以引发不可逆气道阻塞,增加患者呼吸肌做功,一旦出现失代偿会导致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研究发现,COPD患者呼吸气流受限等情况会造成肺脏组织过度充气,呼气末肺泡残留气体过多,最终导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发机体形成高碳酸血症,患者由于出现吸气的负荷加重导致呼吸肌做功效率降低,临床体征呈现进行性加重[4,5],给予氧疗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缺氧状态,但是常规的方法并不能对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改善,因此对碳酸血症的改变效果一般,而且盲目纠正缺氧可能造成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不利于体内二氧化碳排出[6]。

本研究采用HFNC方法开展氧疗,该方法通过无需密封的鼻塞导管将高流量的气体传输给患者开展氧疗,可以迅速地改善氧合[7,8]。本研究中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O2、PaO2/FiO2、SaO2测定值高于对照组,而PaCO2测定值低于对照组,说明HFNC对患者的氧合状态改善效果更佳。对于COPD患者,HFNC提供湿化装置气道湿化效果更好,通过高流量的气流能够对气道的死腔进行冲洗,形成低水平的气道正压来对抗内源性气道正压,更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9]。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8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HFNC可使气体流量高于患者吸气峰流速,既可以保证给氧浓度稳定,通过提供适合的温度(37 ℃)及湿度(100%)气体,维护纤毛功能从而减少患者不适感,通过对痰液的稀释便于痰液排出,显著提升了患者呼吸功能,同时舒适程度更佳[10]。

本研究还采用CT对患者肺脏变化情况开展了分析,发现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vin、Cvex、肺横径、LAA%-950insp、LAA%-856exp测定值低于对照组,说明在CT上患者肺脏功能发生改变,CT参数可以反映对肺气肿情况,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肺内空气潴留加重,因此肺容积会增加,而且气流受限会造成患者肺脏功能减退,本研究中HFNC治疗后患者CT相关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提示了一方面HFNC可以改善患者通气效果,另一方面采用CT观察上述指标变化可以了解患者治疗效果[11]。研究发现HFNC有助于降低呼吸频率,通过潮气量的增加改善患者肺在复张过程中的氧合状态,同时还可以对患者心脏功能进行改善[12,13]。本研究中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AT评分、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采取HFNC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HFNC可以对咽部生理死腔进行冲洗,降低鼻咽部阻力,放大了纤毛清除作用[14]。有学者分析根据COPD患者不同氧疗方式的效果,其中观察组使用HFNC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PaO2、PaCO2、SaO2、心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比使用湿化瓶吸氧的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尤其是在呼吸功能和气道湿化效果的改善方面更佳,同本研究结果一致[15]。

本研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轻度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HFNC治疗,证实该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氧合状况,同时采用CT指标分析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可信性更强,而且为老年这一特殊群体采用和缓医疗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案选择。但是,本研究未能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开展分析,同时缺少对长期疗效的观察,此外,虽然分析了CT参数变化,但是未能利用CT结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层研究,还需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论证。

综上所述,经鼻HFNC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CT肺部扫描可有效观察经鼻HFNC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对于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容积呼气呼吸衰竭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巧求容积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