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

2022-09-26 06:17梁玲娣曾延玲张田田王栋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变异性变异心率

梁玲娣, 曾延玲, 张田田, 王栋栋

柳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指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睡眠中断,使机体发生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40岁以上为多发人群,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老年人患病率更高[1,2]。SAHS临床表现多为嗜睡、头晕乏力、精神异常、头痛、打鼾、憋醒、多汗、睡眠行为异常等[3]。动态心电图(DEG)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记录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 h或大于24 h的心电活动全过程[4],临床上多用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定量诊断,以及心脏病患者的预后评价等方面,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心率减速力(DC)是一种检测自主神经张力的新技术,早期主要用来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现已应用于多个领域。随着机体的生理节奏变化呈明显波动性的现象称为血压变异性[5]。有研究显示,SAHS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系统紧密相关,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猝死,所以,尽早确诊病情可以有效控制猝死风险[6]。基于此,本文评估了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在SAHS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相关性,旨在为临床SAHS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92例疑似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确诊SAHS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余45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41~64岁,平均年龄(52.49±9.21)岁;体质量指数(BMI)为(36.9±6.5) kg/m2;高血压患者11例,贫血患者7例。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3.51±9.19)岁;BMI为(37.8±6.7) kg/m2;高血压患者9例,贫血患者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7]中的诊断标准;在夜间7 h内睡眠状态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30次;检查前未进行过相关手术治疗;临床资料齐全;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病史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依从性较差者;意识不清楚、听力及沟通差者。

1.2 方法

1.2.1DEG检查

所有受试者检测当天禁止使用对睡眠有关的浓茶及催眠镇定类药物。采用DEG记录仪进行24 h(包括睡眠时期)的连续检测。将受试时间段22∶00至06∶00设为睡眠时间段,其余的为清醒时间段。评估患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差的均方根(rMSSD)、心率(HR)及心率减速力(DC)。所有数据在计算机的系统上进行记录分析。动态心电图机(DMS300-4AL型)由迪姆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提供,详细操作步骤严格具体相关要求进行,所有检测数据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分析。

1.2.2短时血压变异检测

采用德国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Mobil-o-Graph,检测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值(24 h SBPV),检测频率维持在每次60 min。详细操作步骤严格按照具体要求进行,所有检测数据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DEG参数;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DEG参数及心率减速力、短时血压变异;分析DEG参数、心率减速力、短时血压变异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DEG参数、心率减速力、短时血压变异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诊断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UC)、置信区间(CI)、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联合诊断实施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返回预测概率logit(p),将其作为独立检验变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DEG参数对比

如表1所示,观察组SDNN、SDANN、rMSSD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HR参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DEG参数对比

2.2 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DEG参数对比

如表2所示,与轻度、中度SAHS患者相比,重度SAHS患者SDNN、SDANN、rMSSD参数水平较低,HR较高(P<0.05);与轻度SAHS患者相比,中度SAHS患者SDNN、SDANN、rMSSD参数水平较低,HR较高(P<0.05)。

表2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DEG参数对比

2.3 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比较

如表3所示,与轻度、中度SAHS患者相比,重度SAHS患者DC较低,24 h SBPV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比较

2.4 观察组DEG参数、心率减速力及短时血压变异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如表4所示,SDNN、SDANN、rMSSD、DC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HR、24 h SBPV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

表4 DEG参数、心率减速力及短时血压变异与观察组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2.5 DEG参数、心率减速力及短时血压变异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价值

如图1所示,SDNN、SDANN、rMSSD、HR、DC、24 h SBPV单项评估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AUC依次为0.671、0.783、0.738、0.722、0.871、0.736。与单项评估相比,六项联合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价值较高(AUC=0.938,P<0.05)。

图1 DEG参数、心率减速力及短时血压变异评估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ROC曲线

3 讨论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睡眠打鼾、呼吸暂停为主要表现,SAHS患者睡眠时反复发生上气道阻塞、塌陷,造成间接性缺氧、睡眠结构紊乱,严重时会出现脑血管病、心律失常、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器官系统受损[8,9]。可能是由肥胖、上气道多水平解剖结构异常、家族史、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引发,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安全有效、快捷方便的方法,提高SAHS患者早期诊断检出率,以便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10,11]。因此,本文主要研究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价值。

DEG可连续24 h及以上记录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活动全过程,DEG操作方便,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还可以对一些经常出现心血管病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断,同时可以详细了解到活动状态和静息状态的心肌供血情况,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在做24 h DEG时可以自由活动,方便了解患者日常心电图异常的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12,13]。SDNN、SDANN、rMSSD、HR是反映心率变异性的主要指标,对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猝死的预测有一定价值,HR是反映心脏跳动快慢的指标[14-16]。本研究结果显示,SAHS患者的发生可使SDNN、SDANN、rMSSD参数降低,HR参数升高。且与轻度、中度SAHS患者相比,重度SAHS患者SDNN、SDANN、rMSSD参数水平较低,HR参数较高。

DC的测定是猝死高危人群筛选的最新无创心电技术,该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有着较强的优势[17,18]。DC检测技术简单易行,记录时间短,检测时不需要另外的附加条件,检测结果可靠。DC值是通过对心动周期进行整体减速能力和趋向性分析的测定,评估患者迷走神经张力高低,从而筛选的一种无创技术。血压变异性大多数指血压不稳定,提示人体正常血压节律消失,正常人24 h血压节律呈双峰双谷,高血压患者有一天内短时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性影响人体机能自我调节,使相应器官受到损害,与许多疾病发生紧密相关[19,20]。24 h SBPV即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值,秦伟等[21]认为血压变异性与脑部不同区域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具有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DC与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24 h SBPV与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说明通过检测DC值可间接观察心动周期的整体减速能力和趋向性,从而评估患者迷走神经张力高低,而对24 h SBPV的监测可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异程度及人体机能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利用患者病情的掌握。DC、24 h SBPV在SAHS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中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还发现,SDNN、SDANN、rMSSD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SDNN、SDANN、rMSSD均是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和SDANN反映了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活动,而rMSSD反映迷走神经张力大小,其降低表明迷走神经发生损伤,对这三项指标的监测可及时掌握患者迷走神经损伤情况[22]。此外,ROC曲线分析显示,SDNN、SDANN、rMSSD、HR、DC、24 h SBPV六项联合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价值较高。

综上,本研究发现DEG参数、心率减速力及短时血压变异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DEG、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可以用于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本文纳入样本量较少,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因此还需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以期望造福于更多的SAHS患者

猜你喜欢
变异性变异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变异危机
变异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变异的蚊子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