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疗效的评估

2022-09-26 06:16裴戌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冈上肩袖肌腱

裴戌锋, 黄 芳, 陈 玥

1. 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急诊科, 湖北 荆州 434020;2. 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湖北 荆州 434020

肩袖损伤为造成肩部疼痛与功能障碍常见原因,在运动员中较为常见,发病率约占肩关节疾病17%~41%[1],随病程延长可产生肌肉萎缩,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3]。随外科技术与器械不断发展,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在该病治疗中应用不断增多,显示了微创、术后恢复快等特点[4]。但肩袖修补术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效果不一,如何早期判定患者疗效,据此采取针对性治疗对增加患者获益、降低医疗负担具有积极意义。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创伤、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多方位显示复杂解剖结构等特点,可清晰显示出肩袖撕裂形状大小及有无盂唇损伤、滑囊炎等,对损伤诊断及程度评估有较高价值[5]。T2mapping为MRI新技术,可测定感兴趣区域(ROI)T2值,定量评价组织损伤情况,对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价更为敏感[6]。本研究尝试探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在体操运动员肩袖损伤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疗效评估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72例肩袖损伤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肩袖损伤;体操运动员;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无外伤史;择期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符合手术指征;可配合完成有关检查;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合并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肩关节骨折、类风湿关节炎、肩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其他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疾病;合并严重感染、癫痫、幽闭恐惧症;体内有金属物;双侧肩袖损伤。

1.2 方法

(1)MRI检查。应用美国GE公司提供的HDXT型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8通道线控阵肩关节线圈。先行MRI常规序列(矢状位质子加权脂肪抑制、冠状位质子加权脂肪抑制、轴位T2加权脂肪抑制及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扫描,再采取T2mapping序列检查,T2mapping序列扫描参数:TE为10.2~81.7 ms,TR为1000 ms,Flip为90°,FOV为18 cm×18 cm,回波链长度为8,矩阵为320×192,带宽为31.25 kHz,层厚为3.0 mm,层数为18,层间距为0.6 mm,激励次为1 NEX,扫描时间为274 s,完成扫描后将所得T2mapping数据传输到GE-ADW 4.6工作站,经Functool T2mapping软件处理形成肩关节T2mapping的伪彩图。于伪彩图上测定ROI的T2值,测定区域选取冈上肌腱圆形与面积为1 mm2的部位,对中间、内侧、外侧三个区域分别进行测定,其中外侧指冈上肌腱纤维远侧的插入部位;内侧是处在外侧部位内侧方向约2 cm,超出肱骨头软骨区域;中间为外侧与内侧部位连线中点部位;若产生肩袖撕裂,则选择肌腱完整部位的中间、内侧、外侧进行测量,若产生完全撕裂,则选择肌腱回缩部位的中间、内侧、外侧进行测量。均测定两次,取平均值。所有患者扫描图片均由2位资深MRI影像学检查医师进行阅片,若有争议,一同商讨解决。

(2)治疗及疗效评价。所有患者均择期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操作,术后视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行功能康复训练。术后6个月依据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进行疗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前屈力量测试、主动前屈活动度、功能、疼痛,总分35分,依据总分分级:差:得分<29分;良:得分处于29~33分;优:得分处于34~35分[7]。将差归为不良组,良与优归为优良组。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患肩侧别、运动年限、MRI分级、肩关节评分(CMS)量表评分、UCLA评分等一般资料,其中CMS量表评价内容包括主观评价指标肩关节功能活动、疼痛与客观评价指标肩关节活动度、肌力组成,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2)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3)术前、术后6个月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与肩袖损伤患者CMS、UCLA评分。(4)术前、术后6个月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与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关系。(5)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对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评估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患肩侧别、运动年限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组MRI低分级占比显著高于不良组,术前、术后6个月CMS、UCLA评分显著高于不良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2.2 患者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比较

优良组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T2值均低于不良组(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T2值差异更大。见表2。

表2 患者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术前、术后6个月T2值

2.3 患者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与CMS、UCLA评分关系

对肩袖损伤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与CMS、UCLA评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与CMS、UCLA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患者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与CMS、UCLA评分关系

2.4 患者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与术后疗效的关系

以术后6个月疗效为因变量(优良=0,不良=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将MRI分级、术前、术后6个月CMS、UCLA评分等其他因素调整后,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在术前、术后6个月的T2值仍与疗效显著相关(P<0.05)。见表4。

表4 患者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与术后疗效的关系

2.5 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对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评估价值

以不良组为阳性样本,优良组为阴性样本,创建ROC评估模型,结果发现,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评估疗效不良的AUC分别为0.722、0.727、0.713,联合评估时AUC最大,为0.887。见图1。

图1 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评估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ROC曲线

3 讨论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有镜下视野清晰、创伤轻、术后粘连少、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替代开放手术,成为肩袖损伤重要治疗术[8,9]。但肩袖修补术后疗效影响因素较多,患者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寻找及时评估疗效的灵敏方法对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尤为重要。

MRI有多平面成像、操作性强、多参数、多序列、高分辨率与对比度、无创等特点,能准确检查与定位各系统病变[10-12]。研究报道,MRI能清晰显示肩袖肌腱解剖结构与盂肱关节腔、滑囊等全面、详细信息,并参考损伤程度、撕裂出现部位、裂口长度采取肩袖损伤分级,对肩袖损伤诊断与病情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3]。廉响[14]研究报道,MRI能准确判定肩袖损伤部位与程度,可作为肩袖损伤诊断的重要方法。T2mapping属MRI序列之一,应用序列是多回波中的自旋回波,可获得T2加权系列图像,形成T2mapping伪彩图,对病变进行定量分析。宋海龙等[15]研究证实,MRI T2mapping成像技术可量化评价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对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具有积极意义。张新慧等[16]研究指出,MRI T2mapping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的损伤程度,T2mapping值与患者软骨病变分级呈明显正相关。但关于MRI T2mapping成像技术在肩袖损伤中应用的研究报道尚较为鲜见。

本研究显示,优良组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术前、术后6个月T2值低于不良组,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上述时间点T2值与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CMS、UCLA)呈负相关。这表明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术后疗效有关,可为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分析机制在于,T2值与蛋白多糖、胶原、水含量、排列结构具有密切关系,肌腱胶原纤维排列与结构紊乱,则T2值较高,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及结构完整,则T2值较低。因此,测定T2值可定量评价肌腱胶原纤维的排列、结构与早期退变、撕裂情况。正常冈上肌腱中胶原纤维排列有序且结构完整,附近组织水含量适当,自由水分子活动受到一定限制,T2值较低。若肌腱产生退变,肌腱中胶原纤维排列发生变化,超微结构严密性下降,部分胶原纤维可能会产生崩解,内部水分子流动性增强,T2值随之升高。随肌腱损伤程度提升,其内部的胶原纤维崩解加剧,自由水含量进一步增加,致使T2值进一步升高。肩袖损伤退化越严重,纤维崩解越显著,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紊乱越明显,因肩袖损伤关节面产生裂隙,关节液会沿撕裂面外渗,造成肌腱中自由水含量显著增加,T2值明显升高。随着肌腱的退变过程,检测T2值会不断提高,反之若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肌腱病变得到修复,则T2值会降低,故测定T2值可为肩袖损伤治疗效果评价提供有力支持[17,18]。本研究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术后6个月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均与疗效显著相关。也进一步提示检测T2值可为疗效评价提供参考,利于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ROC曲线分析显示,应用术后6个月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联合评估患者术后疗效不良的AUC最大,为0.887,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78.85%。提示临床可联合测定患者术后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为临床评估提供更多参考信息,提升评定效能。

综上所述,冈上肌腱中间、内侧、外侧T2值与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密切相关,且可为术后疗效评价提供重要支持。但T2值测定时ROI的选取可能存在一定主观性,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且研究样本量减少,仍有待将来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冈上肩袖肌腱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MRI定量对冈上肌肌腱损伤的判定价值
冈上肌体积重建与定量分析对冈上肌撕裂术后肩关节外展功能的预测价值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肩关节镜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