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长塘水利枢纽鱼道内部水流条件数值模拟分析

2022-09-27 02:19廖智颖黄春华
陕西水利 2022年10期
关键词:消力池流场流速

廖智颖,黄春华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11)

1 引言

长塘水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洛清江一级支流西河干流上,拟建坝址在永福县永福镇长塘村西河峡谷出口附近,距桂林市约54 km,距永福县城约7 km。长塘水库工程由水库工程、输水工程和灌区工程三大部分组成,是一座以供水、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库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1],也破坏了河流连通性[2],必须采取针对鱼类的生态补偿措施[3]。竖缝式鱼道作为协助鱼类上溯的生态补偿措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5]。

2 长塘水利枢纽短鱼道工程

2.1 目标鱼类基本情况

长塘水利枢纽工程确定大刺鳅、圆吻鲴、大眼华鳊、大鳍鳠、波纹鳜、黄颡鱼、光倒刺鲃等为主要的过鱼对象,个体大小约为10 cm~30 cm。根据过鱼种类的洄游特征[6],过鱼设施运行时间暂定过鱼季节主要为4月~7月。

鱼类突进游速是竖缝式鱼道设计中的重要参数[7],是推测目标鱼类能否通过鱼道竖缝上溯的关键,鱼道竖缝设计流速应小于鱼类的突进游速[8]。根据现场鱼类游泳能力测试试验结果,大刺鳅、圆吻鲴、大眼华鳊、大鳍鳠、波纹鳜的突进游速分别位于 0.33 m/s~0.49 m/s、1.09 m/s~1.32 m/s、0.85 m/s~1.11 m/s、1.34 m/s~1.70 m/s、1.10 m/s~1.50 m/s。根据汪玲珑、田凯等人[9-10]的研究,光倒刺鲃的临界游速为(1.13±0.25)m/s,瓦氏黄颡鱼临界游速约为0.98 m/s,一般而言突进游速大于临界游速。因此7种过鱼对象的突进游泳速度范围在0.42 m/s~1.50 m/s间,建议长塘水库的短鱼道竖缝流速设计值取1 m/s。

2.2 鱼道设计方案及相关参数

综合考虑西河鱼类需求及各类过鱼措施的过鱼效果[11-13],本工程采用短鱼道+固定门架启闭机提升过坝方案来实现过鱼。

短鱼道由诱鱼系统、进口、普通池、休息池、赶鱼栅池、集鱼池和消力池等组成,见图1。短鱼道总长58.40 m,进口闸门控制段长5.4 m(i=0),直线段长21.6 m(i=2.5%),后接132°的转弯段,随后上游集鱼槽均为平坡段(i=0)。消力池池宽2 m,池长7.4 m。

图1 长塘水库工程位置示意图

鱼道池室结构采用同侧竖缝式,竖缝宽0.365 m。根据本工程目标鱼类情况,鱼道宽度取2 m,鱼室长度为2.7 m,沿程共设7个鱼室。

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为:潜水泵引水管从尾水渠引水,水流顺鱼道流向下游,最终由鱼道诱鱼口流出。鱼类进入诱鱼口沿鱼道上溯游入赶鱼栅池;通过赶鱼栅将鱼类赶入集鱼箱;利用集鱼池上部排架的电动葫芦带动自动抓取设备,将集鱼箱提升并运至运鱼轨道始端的运鱼车上,运鱼车沿着运鱼轨道将鱼运至坝脚,再由坝顶的固定门架启闭机,吊运集鱼箱至坝前运鱼船,由运鱼船将鱼运送至上游库尾,将鱼类放生,完成鱼类洄游过坝的需求。

图2 短鱼道立面图

2.3 设计运行水位

鱼道进口底板高程为142.0 m。为保证过鱼效果,鱼道内需保持一定水深,143.0 m为最低运行水位。泄洪期间鱼道不运行,故机组满发时水位即为设计最高运行水位,根据坝址流量-水位关系及机组满发流量,确定最高运行水位为143.64 m。

3 模型构建

3.1 控制方程

本文研究的问题属于不可压缩流体的湍流流动,数值模拟选用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VOF模型追踪自由液面,控制方程如下:

式中:ρ为流体密度;k为湍流动能;ui为速度张量;ε为湍动能耗散率;eff为扩散系数;Gk为湍动能 k的产生项;C1ε、C2ε均为经验常数;ak、aε为常数 1.39;t为时间;xi、xj为坐标张量。

B:VOF方程:

式中:F为流体体积分数;Ax、Ay、Az分别为对应 x、y、z 方向的微元面积;u、v、w对应 x、y、z 方向的流体速度;为坐标系数,且= 0;FDIF为体积分数扩散项;FSOR为体积分数密度源项;R为系数,采用直角坐标时为常数;UF为扩散系数;CP为常数,是紊流施密特数的倒数;是动能消散系数。

3.2 计算典型区段及网格划分

本次仅对过鱼设施的涉水建筑物部分进行模拟计算,该模拟区段包括短鱼道7个过鱼池、赶鱼栅池、集鱼池和消力池,见图3。三维模型X方向0~50.61 m,Y方向0~28 m ,Z方向0~17.79 m,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离散求解,能大大减少网格数量,采用六面体结构化网格,设2个网格区块(图3),区块 1 单元尺寸 0.05m, x∶y∶z=1∶1∶1,共计 9004800 个网格;区块 2 单元尺寸 0.1m, x∶y∶z=1∶1∶1,共计 6048000 个。

图3 短鱼道+升鱼机涉水部分三维整体模型

3.3 边界及初始条件

区块1的Xmin、Xmax、Ymin、Ymax均采用对称S边界,Zmin为墙体边界,Zmax为空气压力边界,给定大气压标准值;区块Xmin为压力出流边界,根据不同工况控制水深分别为1.64 m和1.00 m。Zmin为墙体边界,Zmax为空气压力边界,Xmax、Ymin、Ymax均采用对称S边界。进水端,补水管采用DN500管,在该处设置源,给定入流流量。为加快模型计算收敛,在区块2范围设置初始水体区域,初始水体水深与鱼道进口处水深一致。

图4 模型边界设置

3.4 模拟工况

工程为从电站尾水处抽取水体对鱼道内进行补水。为形成鱼道内较好的水流条件,补水流量应根据鱼道进口处水位进行调整。本次主要分析鱼道进口处水位分别为机组满发时水位143.64 m与鱼道最低运行水位时143.00 m的鱼道内部水流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三维模拟计算工况

4 结果分析

为详细了解鱼道内部流场情况,根据水深情况本项目对工况1、2按Z=4.8 m进行流场进行剖切,对工况3按Z=4.4 m进行剖切。短鱼道、赶鱼槽、集鱼槽及消力池三维整体流速分布见图5。

图5 工况1三维整体流速分布

4.1 机组满发时鱼道流场分析

(1)工况1

3台机组满发,当补水流量为0.80 m3/s时,模拟段最大流速为4.21 m/s,主要分布在消力池中。该流量下,消力池与集鱼槽隔墙上方水深厚约0.10 m,集鱼槽部分流速较小约为0.3 m/s~0.4 m/s,紊动能为0.02 m2/s2,集鱼槽道赶鱼槽的突变段紊动能为0.06 m2/s2~0.05 m2/s2(图8),一般认为紊动能0.05 m2/s2对鱼类的影响较小。赶鱼槽水流较为平顺,与鱼道连接段水流无明显突变。而短鱼道中竖缝的流速最高达1.3 m/s,其它多处于1.20 m/s,高于设计流速1 m/s,且流线不平顺,竖缝处水有对冲墙体现象,不利于鱼类洄游上溯。

图6 工况1切片流场

图7 工况1短鱼道切片流场

图8 工况1赶鱼槽、集鱼槽及消力池切片流场及紊动能分布

(2)工况2

3台机组满发,当补水流量为0.65 m3/s时,模拟段最大流速为3.43 m/s,主要分布在消力池中。该流量下,消力池与集鱼槽隔墙上方水深厚约0.05 m,有一定的跌水现象。集鱼槽部分流速有所增大,约为0.7 m/s~0.8 m/s,紊动能为0.02 mm2/s2~0.04 m2/s2,集鱼槽道赶鱼槽的突变段紊动能为0.06 m2/s2~0.05 m2/s2(图11)。赶鱼槽水流较为平顺,与鱼道连接段水流无明显突变。短鱼道中竖缝的流速最高达1.10 m/s,其它多处于1.00 m/s,与设计流速1m/s相符,流线相对完整,有利于鱼类洄游。机组满发下,补水流量0.65 m3/s较为理想。

图9 工况2切片流场

图10 工况2短鱼道切片流场

图11 工况2赶鱼槽、集鱼槽及消力池切片流场及紊动能分布

4.2 最低运行水位时鱼道流场分析

下游水位为143 m时是鱼道运行的最低水位,通过设置补水流量0.65 m3/s,分析内部流场特征。由图可知,此时模拟段最大流速为5.73 m/s,由于流量较小,消力池与集鱼槽间出现跌水现象,此处的流速最高。集鱼池部分流速有所增大,达为 2.7 m/s~2.8 m/s,紊动能为 0.24 m2/s2~0.28 m2/s2,但主要集中在表面(图14)。赶鱼槽水流较为平顺,与鱼道连接段水流无明显突变。短鱼道中竖缝的流速最高仅0.8 m/s,其它多处于0.7 m/s,流线相对平滑,水深也基本满足鱼类洄游需求,该工况下补水流量0.30 m3/s较为理想。

图12 工况3切片流场

图13 工况3短鱼道切片流场

图14 工况3赶鱼槽、集鱼槽及消力池切片流场及紊动能分布

5 结论与建议

(1)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计算,鱼道在电站满发水位运行时,补水流量宜小于0.65 m3/s,此时鱼道竖缝最大流速为1.10 m/s,多为1.00 m/s,流线较为平顺,有利于大部分过鱼对象上溯;鱼道在下游最低运行水位143 m运行时,补水流量宜为0.30 m3/s,此时竖缝最大流速为0.80 m/s,多为0.70 m/s,流速平顺,除大刺鳅外,可兼顾本工程的所有过鱼对象克流上溯需求。综上,鱼道的运行补水流量应维持在0.30 m3/s~0.65 m3/s间。

(2)同时,因大刺鳅的突进游速较小,游泳能力较弱,仅0.42 m/s,与其它过鱼对象的游泳能力差异太大。设计工况下的竖缝流速对其会形成流速阻碍,建议专门制定大刺鳅过坝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消力池流场流速
车门关闭过程的流场分析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巩固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对池长的影响研究
底流消能平底和跌坎突扩消力池水力特性三维数学模型计算比较研究
Loss of cavin1 and expression of p-caveolin-1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ossible role in neointima formation
爱虚张声势的水
红石嘴枢纽冲砂闸水毁加固方案设计
基于CFD新型喷射泵内流场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