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学子将科学元素带进社区

2022-09-28 02:42周旭
中华环境 2022年9期
关键词:服务团志愿航天

文|周旭

今年7月20号上午,南京工业大学“e朝夕”志愿服务团(以下简称志愿服务团)前往南京永宁街道张圩社区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分别从科普小实验、航空航天、垃圾分类等方面向中小学生们讲解其中的知识和原理,丰富中小学生的暑期第二课堂。

“科技+”——进行科学实验,感受科技魅力

为响应国家科技强国的号召,同时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志愿服务团成员把科技元素带进社区,带领大家开展了少年儿童科学实验活动。通过原理讲解、动手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互不理睬的气球”“漂亮的彩虹雨”“不会湿的纸”“自制简易电话”等趣味实验活动,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并进行成果展示。

实验环节中小朋友们都“玩”得不亦乐乎。“两个小纸杯竟然能做出一个电话,之前喝水的时候还浪费了不少纸杯呢,下次我要留着‘玩’!”“放水里的纸竟然不会湿唉,好神奇啊!”孩子们既好奇又新奇地惊叹着。

“太空+”——聚焦国家航天,培养航天兴趣

7月21日,志愿服务团小分队开始了本次科技宣讲的第二项活动——科普航空航天知识。

为让孩子们深刻感悟什么是“载人航天精神”,了解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他们爱祖国、爱航天事业的情怀,志愿服务团成员开展了“航天探索”专题知识讲座,通过播放航天动画、宇宙空间视频等向大家讲述了宇宙的奥秘;随后向他们介绍了火箭设计、升空原理、神舟十二号的升空和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发展等,让大家了解国家最新科技的伟大成就,孩子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环保+”——关注社区生态,培养环保意识

志愿者们为响应社区提出的传播垃圾分类环保知识的要求,7月23日,志愿服务团成员们开设了垃圾分类环保小课堂,向大家介绍了垃圾分类的标准、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以及不正确的垃圾分类会带来怎样的危害,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切身体会垃圾分类的意义。活动旨在通过孩子们的参与,提高整个家庭、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意识,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为了增强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志愿服务团队成员们还开展了“垃圾分类对对碰”“垃圾分类连连看”等游戏活动,让小朋友们在快乐玩耍的同时还学习了环保知识。

“辅导+”——解决学习难题,共度美好假期

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还发挥学业特长,针对一些家长提出的作业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解决困难,充实地度过暑假。

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主要以辅导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学业帮助,了解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会针对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并进行知识延拓,以此来帮助小朋友们在更快更高效地完成作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

实践活动中,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还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观看了红色影片,通过幻灯片叙述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恢弘历史及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让爱党爱国之精神在孩子们心中不断地扎根生长。

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e朝夕”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聚焦科学探索领域,打造智慧创新课堂;弘扬“航天精神”,埋下“飞天梦”的种子;提升环保意识,保卫绿水青山;发挥专业优势,真诚服务奉献。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科技的力量、航天的信仰、红色文化的血脉在青少年中进一步发扬,志愿服务团成员也用实际行动向孩子们传递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愿青少年们茁壮成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发光发热,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猜你喜欢
服务团志愿航天
在“试点”上为科技服务团“搭台”
以志愿,致青春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逐梦航天日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山西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剪影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梁家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