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人口城镇化与18岁乡村汉族学生体型30年的变迁
——以某高校1990~2020级甘肃籍乡村生源18岁大一汉族学生为例

2022-09-29 12:59立,胡
关键词:胸围汉族甘肃

苗 钟 立,胡 有 宏

(甘肃农业大学 体育教学部,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言

甘肃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农村人口多居住于祁连山脉狭长沟壑之中,地貌复杂多样,总面积42.59万平方千米,排名全国省份第7位。省内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导致气候干旱,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当地人饮食以面食为主,喜欢吃牛羊肉,并伴有较重的温热性调料。由于甘肃地形结构复杂,气候干旱,交通封闭、经济落后,致使民风纯朴,性格略显保守。农村人口长期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生活条件艰苦,大部分曾属于贫困人口,因此体格较大,体型偏瘦。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20年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甘肃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4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没有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的真正脱贫,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小康。由于生活条件的迅速改善,本地乡村人口体型特征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青少年体型变化较大,平均身高和体重增加,腰胸围变大,肥胖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人类社会学认为居住和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受当地自然环境各因素的长期作用, 并以某种方式遗传下来,必定会使该地区人口体形的总体特征留下地方烙印[1]。

二、1990~2020年甘肃省人口成份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农村,成为大批输出劳务的民工生力军,不仅促进了劳务输入城市的发展和人口交融,也带动了甘肃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而高考鱼跃龙门仍然是寒门学子走出大山的最好出路,所以,甘肃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是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甘肃省常住人口和乡村人口数量变化

由于自2010~2020年甘肃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与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误差较大,小普查的男女比例、出生率、人口分段占比等数据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男、女人数,出生、死亡人数和人口年龄分段人数都会发生较大变化。以往研究人员多数研究结论是正确的,如甘肃省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社会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持社会保障的需要,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基础更加薄弱,老龄化问题突出,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先老未富”的现象[2]。而甘肃省人口自2010年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到2019年人口达到2647.43万人是有误的,实际上自2010年后甘肃省人口持续缩减,到2020年常住人口降到2501.98万人,稍低于2000年的人口水平。如图1所示,截至2020年末,甘肃常住人口由1990年的2237.11万人稳步增长到2010年2557.53万人达到甘肃省人口顶峰,平均每年增长约16万人。

图1 1990~2020年甘肃常住人口与城镇、农村人口变化走势图①

由于人口生活成本增加和农民生育观念的变化,由“越穷越生,养儿防老”到“优生优育, 男女都一样”的转变,以及育儿成本的迅速提高,使甘肃乡村生育水平逐年下降。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甘肃常住人口2501.98万人,比2010年常住人口减少了55.55万人,相当于每年减少约5.5万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在甘肃正式实施后并未能扭转少子化趋势,2017年出生人口比2016年增长约2万人,出生率稍有提高为12.55‰。但2018年却又回落到11.58‰的甘肃历史最低水平,2020年更是又创新低,出生率仅有10.55‰。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几乎完全消失,人口缩水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外流。要想提高生育率,就要解决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减少人口外流就必须要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只能靠人才支撑才能促进甘肃的可持续性发展。

199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26.41%,逐年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转化为城镇居民,到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达到9.02亿,占总人口63.89%[3]。如图2所示,1990年甘肃农村人口1744.15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83.73%,城镇化水平为16.27%。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甘肃农村人口1195.2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7.77%。从1990~2002年,甘肃农村人口每年以平均0.04%的增长率增加至2001年的1944.05万人达到农村人口数量的顶峰,而农村人口总占比率仍持续下降,说明城市人口增长率远大于农村人口增长率。此后,自2002年甘肃农村人口持续加速城镇化,平均以每年31.4万人的速度转化为城镇居民,到2020年城镇居民1306.73万人,占总人口的52.23%,仍低于全国城镇化率63.89%的11.66个百分点。专家预计到3年后的2025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5%[4],甘肃的城镇化发展如何走上快车道,促进经济加速发展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难题。同时,也说明中国最贫困省份之一的甘肃城镇化率刚刚超过小康社会城镇化率50%的最低要求。

图2 1990~2020年甘肃和全国平均城镇转化率趋势图①

从甘肃人口性别比变动来看,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甘肃0~4岁人口性别比为1.08:1,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0~4岁人口性别比为1.19:1,明显高出正常范围;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0~4岁人口性别比为1.18:1,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0~4岁人口性别比为1.09:1,有一定回落。1990年甘肃常住人口男性1151.9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1.75%,女性人口1102.72万人,男性比女性多出49.23万人;到2020年甘肃男性人口1270.0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0.76%,女性人口1231.89万人,男性比女性多出38.20万人。如图3所示男女比例情况有一定好转,但仍处于男性占比较高水平。出生性别比明显偏高将会对社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影响,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将来同期群人的婚姻挤压,进而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需要理性看待和谨慎应对。尽管如此,男女比例的下降也说明近年来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2020年甘肃男性比女性多出38.20万人,也揭示了甘肃农村婚嫁彩礼居高不下,农村男性单身难题仍将得不到有效改善的实情。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从图3 看2020年甘肃人口各年龄段比例情况,未来甘肃老龄化程度将会进一步加深。随着出生率的下降,0~19岁的年轻人口比重将会越来越低,未来10~20年内,甘肃将有超过总人口32.1%劳动力人口进入老年人口序列,老龄化程度将会临近顶峰,养老问题更为突出。2019年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1.26%[3],按照联合国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10%或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数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人口老龄化率)。2020年甘肃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达12.58%,超出老龄化社会标准(7%)约5.6个百分点,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7.0%,超过老龄化社会标准(10%)约7个百分点,并明显表现出老龄人口占比在今后的20年里将会是越来越大的趋势。

图3 2020年甘肃人口分年龄段占比和男女比例①

人口老龄化表面上看是老年人口变多了,本质上是生育率的下降和寿命延长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个人生活成本急速增加,经济通货膨胀加剧,导致生育意愿降低,老龄化社会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现阶段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急剧变化的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建国70年来遇到的新问题,必须总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提早着手提高养老护理服务能力,加快养老机构建设等相关问题。从图3可以看出,65岁前的甘肃人口不同年龄段男性都多于女性,65岁后女性人数多于男性,也证明了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

冯乐安和宋文姬认为:“只有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也才能有效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甘肃农村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年轻人都去了城里打工,传统人工种地的农民已经老去,尤其在甘肃,贫瘠的坡地和山地多,肥沃的可现代化种植的水地少。广大甘肃农村地区都将面临较为迫切的耕作和养老问题,如何流转农村耕地,开展新型乡村养老模式,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

(三)甘肃省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到1990年,甘肃的出生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4显示,1990年后甘肃出生率超越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迅速增长到2010年达到峰值。然而,2009年甘肃出生率已经下行低于全国水平,并保持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逐渐凸显。2020年65岁以上人口314.63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2.58%。自2009年以后,随甘肃经济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死亡率开始下降并低于全国水平。

图4 1990~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甘肃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趋势①

甘肃出生率稳中有降,2020年高于全国人口出生率2.03个百分点。2015年国内部分省份试行“二孩政策”,从2016年全国放开,全国人口出生率开始了一个短暂的提升后又加速下滑,2020年直接逼近死亡率。全国出生率也在2020年达到新低,仅仅比全国人口死亡率高出0.15%(自然增长率),我国已进入人口低速增长时代。

三、1990~2020年甘肃省乡村经济收入变化

如图5所示,在1990前后,全国人民的经济收入差距较小,甘肃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430.98元,全国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686.31元。经过30年的经济不断发展,到2020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全国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31.5元,而甘肃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0344.3元,差距较大。甘肃20%的中间户平均收入8510元稍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的小康标准线,贫富差距却进一步拉大,甘肃乡村20%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1929元)是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6049元)的3.5倍,全国乡村20%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8520元)是甘肃乡村20%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4倍,全国城镇20%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96062元)是甘肃乡村20%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9倍[5]。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如何降低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就需要政府坚持正确的路线和指导方针去完善各种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来降低贫富差距。

图5 1990~2020年甘肃乡村经济可支配收入趋势①

四、1990~2020年甘肃乡村生源18岁汉族学生体型变化

首先对甘肃各地乡村生源18岁大学一年级汉族男女学生刚入校后的体测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通过身高、体重和胸围三项身体形态指标的30年变化,分析甘肃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30年带给甘肃人民健康水平和社会文化的巨大变化。

身高、体重和胸围是人体形态三个基本外部特征指标,可以反应人体的生长发育水平,是衡量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及其身体健康状况水平的最基本的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生长发育的状况及其身体的健康状况。比如胸围的大小可以反映人体的呼吸机能,MBI指数可以客观的评价人体的胖瘦程度,偏瘦型的体型可以反映人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偏胖或肥胖型的体型则隐藏很多血液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对于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异常发育情况,都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婚姻带来严重的影响。柳伯力在1989年对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汉族城乡男女青年学生19~22岁的体形指标材料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人口身体形态呈现出总体差异性,即表现出北高南低,北壮南瘦的体型特征[1]。自2014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部署开展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年提升,优良率较高的地区为东部经济发达和沿海地区。全国16~18岁男生身高比2014年平均增长0.95cm,女生身高平均增长0.80cm;男生体重平均增长2.52kg,女生体重平均增长2.99kg;男生胸围增长0.82cm,女生胸围增长1.38cm[4]。

(一)甘肃乡村生源18岁大学一年级汉族男女学生身高和体重变化

整理分析1990~2020年每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的大一新生约6.8万人的体测中身体形态数据,甄选出年龄是18.0~19.0岁的乡村生源汉族学生2.92万人的身高、体重和胸围数据。

如图6和图7所示,1990年甘肃乡村生源18岁汉族男、女学生平均身高为169.87cm和158.64cm,30年中平均身高保持上升趋势,到2020年男、女生平均身高增长到176.48cm和163.15cm,男生身高增长大于女生增长并不断拉大差距,男生平均身高增加了6.61cm,女生平均身高增加了5.51cm,女生比男生增幅较小。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国家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5]。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补助3元营养早餐行动,甘肃农村2012年春季也开始逐步执行该计划,2013年11月几乎所有甘肃农村受义务教育学生都受惠于该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学生体质得到较大改善。2015年后18岁学生身高和体重都有了较快的提高,到2020年的5年间,男生、女生身高分别提高2.36cm和1.05cm。1990年甘肃农村生源18岁汉族男、女生平均体重为57.2Kg和50.4Kg,30年中平均体重保持上升趋势,到2020年18岁汉族男、女生平均体重增加到67.14Kg和53.87Kg。男生体重增加了9.94Kg,女生体重增加了3.47Kg,女生比男生增幅较小。男生平均体重在2015年后增长了3.33Kg,而女生在迅速控制住体重的较快增长后趋于平稳,仅增长了1.19Kg(女生以瘦为美已成趋势)。国家卫计委在《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中公布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到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而2015年甘肃18岁农村生源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74.1cm和162.1cm,平均体重分别为63.8kg和52.7kg。可以看出甘肃18岁农村汉族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cm和6.3cm,而体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kg和4.6kg。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跟踪监测表明,2019年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提高1.54cm和1.69cm,平均体重分别增加1.06kg和1.18kg[4]。因此,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是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图6 1990~2020年甘肃乡村18岁汉族学生平均身高走势②

图7 1990~2020年甘肃乡村18岁汉族男女平均体重走势②

从图6和图7可看出,甘肃18岁农村汉族男性自2014年身高和体重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自2014年到2020年,身高平均增加3.8cm,体重平均增加5.37kg。2020年1月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春节后各省进行封控清零行动,甘肃18岁乡村男性学生体重增加明显,2020年底体测数据比2019年18岁乡村汉族男生平均体重增加1.80kg,而18岁乡村汉族女生平均体重变化甚微,下降0.06kg。BMI指数2020年底比2019年底18岁汉族乡村男生平均上升0.39,而女性下降0.08。说明疫情封控期间,学生普遍活动量下降,饮食规律导致男性体重增加,也证明了新时代女性注重居家健身和控制体重,体重未增反降。

(二)乡村生源18岁大学一年级汉族男女学生BMI指数变化

BMI(Body Mass Index)也叫身体质量指数, 是目前衡量是否肥胖和标准体重的重要指标。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于2002 年6 月通过中国人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的讨论,认为中国人的BMI 值小于18.5为瘦体重, 18.5~23.9为正常体重,24~ 27.9为超重,大于28(含28) 为肥胖[7]。2005年,中国有肥胖人士7000~9000万,且每年还以600~1000万的人数激增。

如图8所示,1990~2020年甘肃农村生源18岁汉族男生BMI指数平均值随时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19.82增长到2020年的21.56,提高了1.74。30年中BMI指数平均值为 20.69,体重相对提高仍属于健康体重的偏瘦状态,整体体质变好[8]。从1990~2020年甘肃农村生源18岁汉族女生BMI指数平均值随时间波动起伏总体上没有大的增幅,从1990年的20.03到2020年的20.24只增长0.21,30年中BMI指数平均值为 20.13,体重仍属于健康体重的偏瘦状态。中国女性以瘦为美的文化思想根深蒂固,尽管每年肥胖人数都在增长,而1990~2020年女性平均肥胖率仅为1.8%,远低于男性肥胖率4.7%。2018年甘肃农村生源18岁汉族男生、女生BMI指数最高达21.62和21.10,这一年男生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分别占13.6%、65.6%、14.1%和6.7%;女生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分别占4.8%、81.7%、10.75%和2.8%。总体表现为女生健康体型好于男性,个体差异明显,瘦体重男生增重不明显,正常体重男生普遍体重增加,超重男生增重幅度最大。甘肃乡村生源学生的肥胖问题并不严重,但将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发展,大学男生健康管理能力差于女生,积极增强大学生健康知识的宣讲力度,鼓励他们参加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学生自控能力的提高,以及学校对学生体育运动的重视,肥胖问题应该将成为个人问题而不是一个社会问题。

图8 1990~2020年甘肃乡村18岁男女BMI指数变化趋势②

(三)乡村生源18岁大学一年级汉族男女学生胸围变化

如图9所示,2000~2020年甘肃农村生源18岁汉族男生胸围平均值随时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男生胸围从2000年的平均79.32cm增长到2020年的平均87.18cm,增长了7.86cm,女生胸围从2000年的平均78.57cm增长到2020年的81.32cm,增长了2.75cm。胸围的增长与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成正相关关系,相对于身高与体重的大幅增长,胸围增长幅度较小,预示学生上肢锻炼缺乏,心肺功能较差。

图9 2000~2020年甘肃乡村生源18岁汉族男女学生胸围变化图②

(四)乡村生源18岁大学一年级和3年后四年级时体测数据的比较

随机选取2015级甘肃籍18岁乡村汉族大学生入校时体测数据与其2018年大四体侧数据前后比较。如表1所示,2015年甘肃18岁农村生源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74.1cm和162.1cm,平均体重分别为63.8kg和52.7kg,平均胸围分别为80.22cm和79.05cm。经过三年的大学生活到2018年10月份,21岁的男生身高、体重和胸围平均增长0.3cm、3.15kg和7.63cm,21岁的女生身高、体重和胸围平均增长0.2cm、1.16kg和0.28cm。男生入校后3年体重和胸围迅速增长,变化较大,并反超同龄城市男生的体重和胸围;女生身高与胸围变化不大,体重平均增加1.16kg。 2015年甘肃农村生源18岁汉族男生、女生BMI为21.05和20.05,这一年男生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分别占9.8%、73.1%、13.0%和4.1%;女生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分别占4.6%、87.4%、7.5%和0.5%。经过三年大学生活,男生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分别占7.24%、66.73%、18.97%和7.15%;女生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分别占4.41%、83.56%、9.92%和2.11%。大学三年学习生活,根据其他年份数据分析,瘦体重学生人数普遍会减少,而正常体重人数也相对减少,超重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肥胖人数也有一定提高,但远小于全国肥胖所占平均比例。结果提示该校应加强大学男生健康管理能力的培养,尤其督促超重和肥胖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生活方式,不断降低肥胖率。

表1 2015级18岁农村生源男生和

五、结论与建议

(一)甘肃省经济收入稳步增长,镇化水平逐步提高,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

1990~2020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甘肃经济迅速发展期,主要表现为:第一,甘肃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甘肃乡村人口经济可支配收入30年稳步增长,但低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与全国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持平,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第二,甘肃人口数量先升后降,前20年迅速增长,后10年持续下降。出生率30年间持续下降,都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甘肃65岁以上人口314.63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2.58%;第三,甘肃城镇化水平30年逐步提高,到2020年城镇居民1306.73万人占总人口的52.23%,仍低于全国城镇化率63.89%的11.66个百分点。

(二)甘肃乡村人口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乡村学生体型变化明显,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甘肃乡村人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学生体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30年间甘肃乡村18岁汉族男、女学生平均身高分别增加6.61cm和5.51cm,男、女学生平均体重分别增加了9.94Kg和3.47Kg。而BMI指数男生增加了1.74,女生只增长了0.21,都属于健康体重的偏瘦状态。2020年,甘肃乡村18岁汉族男、女学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76.48cm和163.15cm,都高于全国18岁以上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169.7cm和158.0cm。甘肃乡村18岁汉族男、女学生平均体重分别为67.14Kg和53.87Kg,都低于全国18岁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69.6Kg和59Kg。2020年甘肃乡村18岁汉族男、女学生肥胖率分别是6.2%和0.2%,没有出现大范围肥胖问题,肥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自2012年国家开始对甘肃农村学生给予每天营养餐补助行动后,贫困乡村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较大改善。18岁乡村汉族男性学生在2014~2020年平均身高和体重是一个加速增长期,平均身高增加3.8厘米,平均体重增加5.37公斤。而甘肃乡村生源18岁汉族女生BMI指数平均值30年间稍有起伏,总体上没有大的增幅,学生平均体重属于健康体重的偏瘦状态。尽管每年甘肃肥胖总人数都在增长,但肥胖人口多为男性;第三,自2020年1月国内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各省都积极展开疫情防控行动。甘肃18岁乡村男性学生体重明显增加,2020年底比2019年18岁乡村汉族男生平均体重增加1.80公斤,而18岁乡村汉族女生平均体重变化甚微,且下降了0.06公斤。2020年底比2019年底18岁汉族乡村男生BMI指数平均上升0.39,而女性BMI指数下降0.08。说明疫情封控期间,学生普遍活动量下降,饮食规律导致男性体重增加,也证明了新时代女性注重居家健身和控制体重,体重未增反降;第四,从2000~2020年,甘肃乡村生源18岁汉族学生胸围平均值随时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男生增长幅度较大,20年间增长7.86cm,与身高体重增长成正相关。相对于身高与体重的大幅增长,胸围增长幅度较小,预示学生上肢锻炼缺乏,心肺功能较差。经过对乡村生源大四年级体测数据与其大一体测数据前后比较,男生入校后3年体重和胸围增长幅度较大,女生身高与胸围变化较小。而超重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肥胖人数也有一定提高,但远低于全国肥胖所占平均比例。结果提示该校应加强大学男生健康管理能力的培养,尤其督促超重和肥胖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生活方式,不断降低肥胖率。

(三)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管理能力

当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小康标准线较大时,居民生活水平常常难以满足儿童时代的营养摄入,对青少年的身高影响较大。当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小康标准线后,生活水平对儿童体重和胸围影响较大,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对体型影响显著,易出现肥胖问题。随着乡村文化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物质和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将对甘肃乡村青少年个体身体形态的影响程度会逐渐减弱,甘肃乡村青年的身高将会趋于平稳。今后需重视加强学生健康知识教育,鼓励他们参加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尤其要提高对超重和肥胖学生体质健康的教育与监控,督促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控制饮食,改善生活方式。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学生健康管理能力的提高,学生肥胖问题将由社会普遍问题逐渐转化为个人生活行为问题,健康生活必将成为人口和经济发展的终极追求。2021年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甘肃人口和经济发展还面临众多问题与挑战,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人口战略研究,促进人口与经济,文化与健康生活可持续性发展,努力提高精神文化追求,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注释】

① 图1-图5数据来源于《2021年甘肃统计年鉴》和《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

② 图6-图9数据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生体质测试中心。

猜你喜欢
胸围汉族甘肃
探讨假体凸度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胸围及罩杯的影响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甘肃卷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活性测定的比较
胸围革命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