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对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2022-09-30 12:15张文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理念幼儿园

张文文

(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中心幼儿园 山东东营 257000)

学前教育活动有效性地提升离不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前教育活动应该以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重点,以提升幼儿认知能力和自主参与学习能力为教学关键点,贯彻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提升学前教育活动的教学效果,并且通过生活化、智能化的教育模式为幼儿提供自由、轻松的教育环境和愉悦的学习氛围。此外,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也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通过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行为、兴趣等特点,以开放、通透、直观、体验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善于发现、乐于观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及教学目标

1.“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寓教于乐”理念最早在亚里士多德著作《诗学》中提到,而在1840年的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正式指出寓教于乐的现实意义,鼓励将游戏融合到幼儿教育中[1]。“寓教于乐”是“教”与“乐”并重,部分教学活动偏重娱乐作用而忽视了“寓教于乐”中的教育作用;事实上,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不是简单营造娱乐的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核心做法是在于帮助幼儿脱离枯燥的学习,尤其对于幼儿群体,以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处理教学、环境、快乐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发现学习的意义从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2.“寓教于乐”教育理念中的教学目标

“寓教于乐”教育理念中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教师以活动目标为基准点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学前教育涉及健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语言以及艺术教育,而“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融合要求幼儿教育目标在这些学科教育中应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语言表达、社会情感和科学认知等标准,提升幼儿未来在社会生存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二、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现状分析

1.学前教育活动创新性不足

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现阶段创新力度不足,根据文献调查显示,部分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教育活动时采用的活动还以老鹰捉小鸡、狼来了为主要的娱乐教学活动内容,在剪纸活动、阅读活动等方面也没有融合新时代媒体教育方式方法,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课程设置方面的深入程度不够,创新度不足[2];特别是在农村偏远地区,因教学软硬件条件发展欠佳,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并没有充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设置教学活动,而是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幼儿实际的成长与发展与活动目标相脱节。传统学前教育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教育作用,但是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要求和当今社会环境发展过程中,幼儿学前教育活动应该考虑当代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要求和时代所需,考虑到未来社会环境发展背景下对现幼儿成长发展的要求。因此,创新发展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2.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发展重视不足

幼儿学前教育活动的设置,教师应该从导入、参与、互动、效度以及反馈评价等维度入手设置现代化幼儿学前教育活动。但是就目前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学前教育活动还是偏重于教师的主导地位;虽然幼儿缺乏自觉,意志力、注意力、理解力还在发展和完善中致使多数教学活动要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进行,但是教师也应该注意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学前教育活动的设置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机械地完成指定任务或活动,而是要给予幼儿充分地发挥空间,释放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团队活动、亲子活动中成为主要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这样才能真正践行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真谛。

3.教学媒体在学前教育活动中应用不科学

多媒体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设置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具。但是,现代教学媒体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并不科学,即使现代多功能教学媒体能帮助教师更加独立完成教学活动的目标,但是失去对学生现状发展的考虑,教学媒体的运用也只能是饮鸩止渴。部分教师在运用教学媒体时完全忽略了幼儿亲身探索体验环节,加之多媒体信息传导的是间接经验所以导致了幼儿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脱节,甚至部分幼儿在接受媒体教学这一类新事物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和不安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教学媒体的不合理运用和设计,看似精美的课件和视频画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也引起了幼儿的兴趣,但对于幼儿来说也属于“走马灯”,不能参与体验的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而言也是徒劳。

4.儿童的关键经验在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中缺失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其核心要素之一在于服务于儿童未来生活的现象。就文献研究表明,现部分幼儿学前教育活动从活动内容到活动目标都忽视了幼儿现有的关键经验;也就是忽视了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幼儿日常活动中真实自然的教育经历[3]。部分教师在设计幼儿学前教育活动时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思路开展活动,或部分活动设计中的活动目标过于理性化、活动内容超过了幼儿理解承受的范围。如:教师设计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掌握医疗器材图片,卡通图片形象逼真、趣味横生,但是研究者发现幼儿对于这些符号完全是陌生的并且是排斥的。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就失去了寓教于乐的意义。

三、“寓教于乐”教学理念与幼儿行为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

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在幼儿学前期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基本出发点是儿童行为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儿童行为心理学指出儿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忠于内心想法通过各种情绪表现出来,最终通过行为活动完成;而儿童教育心理学则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得到的发展阶段论等教育理论提出的一系列顺应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原则,见表1。在理清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和幼儿学前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才能更好地设置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确保寓教于乐在幼儿学前教育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表1 3-6岁幼儿行为心理特征的表现

通过上述表格内容的阐述,可以清晰地看出3至6岁阶段不同阶段幼儿的行为心理特征,教师若详尽了解这些行为心理特征便能更好地制定出适合不同层级、年龄幼儿的学前教育活动,完善学前教育活动的配适度和科学性。例如: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中心幼儿园在一次“庆三八,谢妈妈”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中,以中班幼儿学生为例,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孩子们开动脑筋,踊跃表达着自己的想法。看似简单的教学预备活动课程,该学前教育活动实则充分考虑到了中班幼儿年龄阶段的行为心理特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开发幼儿的思维,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发言中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升幼儿认知水平。

由此可见,“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看似是将教学放到一定的情景或者娱乐之下,实则要考虑到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以幼儿成长发展为中心提升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四、寓教于乐对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索

1.丰富学前教育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

幼儿学前教育活动应采取园内和园外活动并重的教育理念。于是将“安吉游戏”的课程目标和寓教于乐教育理念融合起来拓展出创新性、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对于幼儿学前教育活动的开发和创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安吉游戏”这类户外活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对于幼儿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幼儿在这类户外活动中既可以强健体魄也可以发展身心。“安吉游戏”在学前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创新中的应用开发也考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教师要在保证户外活动安全的前提下先考察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并与教学团队讨论确定活动方案及和活动主题,其次,进入实践活动、组织活动、观察指导并记录幼儿活动表现,最后总结活动成果并评定此次教学活动的优缺点汇总成意见书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依据,见图1。

图1 “安吉游戏”运用背景下幼儿学前教育活动创新设计环节

此外,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本民族幼儿园学期教育活动创新设计方案,教师应在基于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合到学前教育活动创设中,让幼儿通过学前教育活动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人文意识。例如:青海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以及幼儿行为心理特征将《文成公主进藏》《嘎达梅林》等故事进行优选片段节选[4],再以幼儿认知理解水平为依托编著符合幼儿年龄范畴的剧本,让幼儿亲身参与故事角色表演,在表演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关注学生主体,增强幼儿参与度与自主性

幼儿学前教育活动应该帮助学生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如果偏重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就会导致幼儿丧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幼儿主动学习意识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设置幼儿学前教育活动时就应该考虑到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幼儿意识观念的表达,提升幼儿的发散思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因为幼儿个体差异性和互补性,幼儿学前教育活动需要满足幼儿个性发展和个体特征,教师也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差异化,满足幼儿心理发展需求,如此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中心幼儿园应该多设置如“庆三八,谢妈妈”的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发表对活动的想法,尊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幼儿学前教育活动也应该设置具有地区特色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当地的名川秀水、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例如:可以创设“史口美食街”学前教育活动,让幼儿分组讨论决定要开什么店,准备什么材料,卖什么美食等。通过亲身感受、体验不断发展自我,了解家乡美食文化,加强和同伴的协作能力。

3.注意教学媒体功能互补特性,合理应用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的应用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保护幼儿心理发展、强化教学效果等为教学目标设计幼儿学前教育活动。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要注意取材合理、选材得当并且也要充分把握媒体教学的优缺点,合理科学地设计学前教育活动。教学媒体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引起幼儿的注意,充分调动幼儿多个感官参与。但是,教学媒体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主体地位,避免老师演示,幼儿观看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发生。

教师在设置幼儿学前教育活动时采用教学媒体应该设计多个师幼互动的教学环节,如:连连看、卡牌翻转等活动让幼儿动手参与点击、连线等活动。又例如:教师在为幼儿介绍乐器时就可以很好地利用教学媒体进行学前教育活动,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准备乐器图片,并为每一个乐器图片配备应有的乐器声音让幼儿点击乐器就能够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样既发挥了教学媒体灵活方便的作用,也让幼儿亲身参与体验教学,学习知识。

结语

“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在现代化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也必须遵循“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为幼儿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以情施教,情知交融”的教育方式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潜能,提升幼儿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教师也应该将“寓教于乐”理念融入教学活动设计中,确保学前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推动幼儿学前教育活动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理念幼儿园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