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2022-10-06 03:33任航于澎郭洪臣赵旌宇
农业与技术 2022年18期
关键词:林种靖宇县有林地

任航于澎郭洪臣赵旌宇

(1.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2.伊通满族高级中学,吉林 四平 136000;3.吉林市亚桥中学,吉林 吉林 132000)

引言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区域气候等重要作用,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1]。我国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数量大,树种类型多样,居世界前列,但存在森林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人工林发展速度快,有扩大森林资源面积的趋势,要加强对宜林荒山荒地的人工造林,增加树种多样性、不断调整森林结构[2]。靖宇县森林资源是当地药材、木材生产,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物质保障,准确掌握其现状及变化情况,对于靖宇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靖宇县隶属于吉林省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于长白山余脉的山间小盆地。东接抚松县,南连白山市江源区,西临辉南县,北靠桦甸市。研究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07d,光照适中能够满足一般农作物生长需要,年平均降雨量749.7mm。有土壤类型55种,种类比较复杂,土壤总体呈酸性;植被种类多样属长白山植物区系[3]。

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2002年和2012年靖宇县林业局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变更数据,数据用Excel进行图表制作和统计,运用数理统计、比较方法对靖宇县森林面积、林木蓄积量、优势树种等因子进行客观分析,并用Excel进行图表制作和统计进行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靖宇县森林资源概况

掌握靖宇县森林资源的面积、蓄积量、优势种等指标,是对其进行合理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也为区域内旅游、木材加工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本文受数据的限制,通过对2012年靖宇县森林资源的概况进行介绍,以供下文研究资源的动态变化。

3.1.1 森林面积概况

2012年,全县森林总面积4.39×104hm2,森林覆盖率为53.44%。国有林地面积1.98×104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5.1%;集体林地面积2.41×104hm2,占林地总面积的54.9%。在林地各地类中,有林地面积最多为3.78×104hm2,占林地总面积的86.0%;未成林造林地面积858.2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0%;宜林地面积262.2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6%;其他林业用地面积5011.1hm2,占林地总面积的11.4%,2012年林地各地类面积见表1。

表1 2012年林地各地类面积

3.1.2 林木蓄积概况

2012年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38×106m3。其中,有林地蓄积量2.31×106m3,占总蓄积量97.3%。散生木蓄积量5.12×104m3,占总蓄积量的2.2%;四旁树蓄积量1.36×104m3,占总蓄积量的0.5%。在总蓄积量之中,国有活立木蓄积量占56.2%,共计1.33×106m3,集体活立木蓄积量占43.8%,共计1.04×106m3。县内几个较大国营活立木林场森林资源丰富,封山育林又促进了林木生长,使得靖宇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3.1.3 有林地优势树种(组)概况

(1) 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之为____________,实验的变量应该是____________。

全县有林地优势树种(组)为阔叶混交林,林地面积达2.48×104hm2,蓄积总量1.67×106m3,占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的65.68%和72.16%,总体来看,天然林面积占比接近70%,蓄积占比77%,皆高于人工林的百分比数量,且阔叶混交林面积和蓄积量都接近70%,说明天然林种从整体上来看保持尚可,独自成林的天然林种类占比较高的为地区标志树种落叶松,人工林除混交林外较突出的树种有3种,最高的为落叶松,其次为红松和云杉,此三者皆为长白地区的地方种。落叶松人工种植面积为天然林的23倍,云杉人工林面积为天然林面积的85倍,而天然林中却未有红松单独成林的数据,可推测红松、云杉、落叶松3种树种曾遭到破坏,如今正在人工恢复之中。

3.1.4 林种结构概况

全县按林种可划分为用材林和防护林。其中,用材林面积2.07×104hm2,蓄积量1.00×106m3,分别占林种面积和蓄积面积的53.5%和43.4%。防护林面积1.80×104hm2,蓄积量1.31×106m3,占林种面积和蓄积的46.5%和56.6%。

3.1.5 龄组结构概况

靖宇县林地按龄组结构可划分5种类型,分别为幼龄树、中龄树、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龄组结构的变化从林地面积和林地蓄积2个方面来体现,2012年有林地龄组结构见图1和图2。

图1 各林地面积中的龄组结构

图2 各林地蓄积中的龄组结构

按龄组来看,全县有林地面积中,幼龄林面积最多1.78×104hm2,占47.0%,其次是中龄林面积为1.69×104hm2,占44.9%,过熟林面积最少为15hm2,仅占比为0.04%,幼龄树和中龄树占据了靖宇县有林地用材林面积中的主体为3.47×104hm2,占比高达91.9%,而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三者加在一起只有3061.1hm2,仅占比8.1%。在蓄积量方面,中龄林蓄积量最多为1.45×106m3,占65.2%,幼龄林蓄积量为4.48×105m3,占20.1%,成熟林和过熟林占比分别为2.98%和0.06%,相对较低。综合2012年靖宇县林地面积和林地蓄积量可以看出,靖宇县林木龄组结构不合理,幼龄树和中龄树占比高,当前可以砍伐利用的林木资源有限,但后备资源十分充足。

3.2 靖宇县森林资源变化

森林资源的变化体现在森林总蓄积量、林地面积、龄组和林种等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指标的变化都会对森林的种群体系产生影响,本文将针对2002—2012年森林资源变化进行研究,掌握靖宇县森林资源的变化,为森林管理者经营政策的调整提供积极参考。

3.2.1 森林资源消长变化

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可反映森林资源总蓄积量的增减情况,主要反映在比率变化以及林木量变化上,见表2、表3。

表2 年比率变化情况表

表3 年林木量变化情况表

2次调查对比年总情况比率如表2所示,总消耗率在下降,总量呈现正增长趋势,年林木量变化情况见表3,年总生长量增加了5.2×104m3,年总消耗量减少了1.64×105m3,年净增长量5.1×104m3,具体原因如下。

由于上期样地地类为未成林造林地15块和幼龄林样木不够检尺样地38块,本期为有林地且大部分样木达到检尺标准,占消长量计算样地的6.4%和16.2%。本期幼龄林和中龄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91.0%,树木生长正处于最快速期。技术标准改变,前期树干不通直2m以上的杂木不检尺,本期要求杂木5.0cm以上的检尺,进界木,新增样木大幅度增加。政策方针的转变,2004年开始实施公益林区划,2007年成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生态林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在经理期内林地保护得到了加强,采伐量大幅度减少,总体上消耗率下降,净增率提升。从消长量来看,森林资源总体发展趋势良好,森林资源得到了恢复与发展,质量提高。

3.2.2 龄组变化

森林资源龄组结构的变化反映森林质量和潜在生产力的情况,体现在面积和蓄积量2个方面的变化,靖宇县10a间各类林地龄组变化情况见表4。

表4 2002—2012年各类林地龄组变化表

幼龄林面积减少1091hm2,蓄积增加5.76×104m3,主要是一部分幼龄林成长为中龄林;但仍有部分幼龄林遭到人为破坏变成林业其它林地;采伐方式的改变、采伐强度的减弱和封山育林管护,为幼龄林林木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状态,致使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有大幅度的增加。

中龄林面积增加1438.1hm2,蓄积增加4.71×105m3。主要由于部分幼龄林成长为中龄林,以及中龄林自身的蓄积增长。

近熟林面积增加2204.9hm2,蓄积增加2.34×105m3。面积和蓄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中龄林的自然生长晋级到近熟林,上期中龄林面积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44.5%,所占比重较大,因而经过10a的自然生长晋级到近熟林的面积也很大,蓄积也随之增加很多。此外,由于近熟林主要的经营方式为管护砍伐现象极少,且近熟林中林木处于生长旺盛期,导致了近熟林本身蓄积的自然增长。

成熟林面积增加299.6hm2,蓄积增加4.63×104m3,有2点原因,近熟林通过自然生长变为成熟林,以及自身蓄积增长。近10a全县采伐限额造减,加上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以即近熟林的管护经营方式为生长为成熟林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成熟林自身面积和蓄积的保持创造了条件。

过熟林面积增加了230.9hm2,蓄积增加1449m3,大部分为成熟林通过自然生长形成。

3.2.3 林地面积变化

靖宇县2012年的有林地面积较2002年增加非常明显,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或弃耕行为以及县内清收收回一部分林地,具体来说,未成林造林地自然生长达到有林地标准;部分无立木林地因为自然生长或人为促进变为有林地;部分灌木林地经人工改造或自然演替成为有林地;部分沼泽地由于自然生长或人工造林变为有林地;疏林地自然郁闭变为有林地。由于调查技术标准的改变,宜林地面积也相应增加。但未成林造林地、非林地、林业其他用地面积减少,这是经自然生长的结果,同时采伐方式的改变与退耕还林等人为措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随着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长期进行及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靖宇县林地面积将继续增加。

3.2.4 林种结构变化

林种结构分为防护林和用材林2类,其变化反映森林管理者对当地林地政策的调整。靖宇县10a间林种结构的变化情况见表5。

表5 2002—2012年林种结构变化情况表

可以看出,全县有林地林种面积增加最多的是防护林,面积增加1.31×104hm2,减少最多的是用材林,面积减少9.90×103hm2。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在这个经理期内,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林种调整产生的林种变化,将一部分用材林林种改变为防护林林种,故导致用材林面积大量减少,防护林面积相应大量增加,公顷蓄积量增加。

3.2.5 原生树种变化

红松、落叶松、云杉为长白山地区代表性的原生树种,靖宇县内的3种树木现阶段大部分处在幼龄树、中龄树阶段,且以人工林为主但种植面积较大,由此可预测,以该3种树木为代表的原生植被现阶段正处于恢复阶段中,如果人工干预得当,进行合理种植,未来将逐渐恢复成林,森林生态系统也将得到有效恢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相对于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的干预对于森林资源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早期森林资源开发的不合理,导致林地面积的减少、树种单一化、龄组结构不成熟、居民森林保护意识的缺乏是大部分区域森林面临的共同问题[3]。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以下讨论。

靖宇县森林早年开发强度较大,多为人工次生林,与原始森林在建群种组成上相比有区别,原有的生态系统、种间关系均发生改变。部分林场存在集中采伐现象,由此产生大片荒地,不利于水土保持。为了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针对部分砍伐方式不合理现象,改变主伐方式,采取限径择伐,不单纯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4]。

部分人工林树种单一,单一树种造林有其管理措施简单易于成林的优势,但仍有其缺点,对土壤养分的利用不够合理,所消耗成分单一,易引发土壤肥力的下降。可以通过树种种植多样化的方式,在新树补种和荒地栽种时,选取树种多样化,不单考虑大面积栽种速生树种,增加生长年限较久的树种比例,倾向于恢复原生植被[5]。

森林保护意识缺乏,居民意识还未达到一定高度,耕林过渡地带村屯存在较多非法侵占的现象,毁林开荒现象明显,以进行人参种植而进行开荒的现象比较典型[6]。应该完善林业法律法规,健全相关制度,加大对毁林开荒、盗采盗伐现象的监管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公众对环境保护森林保护的关注度,提高公众认知水平。

幼龄树占比相对较高,森林系统结构相对不稳定,抵抗外部侵害能力较弱。应加强对幼龄树的管理和保护,定期施肥、平茬、修枝,防除人畜等危害。

靖宇县森林资源调查以10a为一周期,有关部门的下次调查时间为2022年,由于无法获取数据,所以本文采用2012年靖宇县林业局森林调查报告的有关数据。

4.2 结论

通过对2002—2012年靖宇县森林资源的面积、蓄积、林种结构、龄组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靖宇县2012年森林面积为4.39×104hm2,在10a间增加77.2hm2,提高了森林覆盖率,美化环境;林木蓄积量为2.38×106m3,相对于2002年增加216m3,增加了林木总量,为林木加工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龄组结构中,幼龄树占比47%仍然较高,但相比于2002年已经降低很多,近熟林、成熟林比重明显提高,龄组结构趋向合理;在林种结构中,防护林面积为1.78×104hm2,在10a间增加了1.31×104hm2,这有利于恢复原生树种,提高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增强森林系统稳定性。伴随靖宇县林区的生态恢复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周围地区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与效益结合。

猜你喜欢
林种靖宇县有林地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有林地资源分析
宁安市国有林场有林地林分因子调查分析
鲁甸震后林业生态恢复对策探究
海伦市双河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靖宇县农发行积极落实扶贫帮困活动的实施
靖宇县农发行积极开展健身活动
北安市缸窑林场资源现状
安陆市树种资源现状及其利用
吉林省靖宇县四海泉饮用天然矿泉水勘查评价
浅谈黑龙江省逊克县新立林场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