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绣技艺价值与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2022-10-08 00:31郑丽娜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潮绣刺绣受众

郑丽娜 郝 丽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潮州刺绣(潮绣)与广州刺绣(广绣)总称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发源并流行于现在的潮汕地区,始于唐代,风格形成于明清,晚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清康熙《澄海县志》记载,”妇女之俗“:百金之家,妇女不尽出,千金之家,妇女不步行,勤于女工,帛虽盈箱,不弃其治麻,“潮州珠娘免落田,银针绣出半年粮”“,可见古代潮绣兴盛时期,女子忙于刺绣劳作的景象,并可以看出潮绣刺绣品是当时重要的经济来源,潮绣不仅占有国内市场,还远销东南亚一代。

潮绣于2006 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工艺之一。

一、潮绣的艺术特色与价值分析

(一)潮绣构图与纹样特点

潮绣绣品的题材选择比较广泛,除了很多代表中国传统图案纹样的人物、花鸟、鱼虫、器皿之外,还会刺绣具有岭南特色的荔枝、菠萝、佛手等瓜果的纹样。潮绣的纹样在装饰性的基础上兼具了自然美,如潮绣作品《金牡丹》,色泽莹润明亮、牡丹花朵饱满立体,其纹样具有传统牡丹的形式感又有较强的规整感和装饰性,金色的牡丹在深色的背景上衬托的熠熠生辉,别具特色。在构图上讲究构图饱满匀称,针法种类繁多,图案纹理清晰,大多数以金银线镶,色彩厚重浓艳,装饰感强,在众多刺绣种类中具有较强的辨识度。

潮绣的作品主体物明确,主体物一般处于中心构图位置,次要的物体体积较小并且是围绕主体物周围,这种主次分明又不重叠,显得井然有序;纹样都有明确的朝向性,通常是朝向中心纹样,观看时可将人们的视觉引导到主体物上面,如潮绣代表作品《九龙屏风》,在屏风中有九条金色的龙腾跃于深邃幽蓝的云海之中,波涛喧嚣的云海被激荡起层层浪花,画面正中心是一条龙正踏着一个绣球,其它剩下的八条龙的头都是朝向画面中心龙身上;第三点是潮绣并非像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突起带有浮雕效果。

(二)潮绣工艺特色

潮绣绣法独特,针法分为绣、垫、贴、拼、缀五种二百余种针法。其中以“立体垫高”和“金银结合”两大特点,用色明快、对比强烈、华美艳丽、富有装饰性和立体质感。

特色的垫高绣工艺复杂,对技术要求高,流程讲究,首先在构图制作前准备纸丁、棉线、棉花或者棉絮一类的垫高填充物,再将这些材料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制作底稿分布排列,之后将其固定,在这个此过程中,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调整高度和层次,然受根据刺绣的需要进行覆盖性的绣制过程,于是就制作出层次丰富的凹凸有致的浮雕效果。但凡垫高后绣出来的图案便会带有立体凸起的效果,原本平面的绣布立马富于变化,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潮绣的手艺人已经将这种工艺运用得游刃有余,根据刺绣的需要和期许的表现效果,将立体垫高调整到有序地分布于画面的底、中、高不同层次的高度,足见其智慧和工艺技艺的娴熟。

(三)潮绣技艺的文化内涵

非遗潮绣大师林智成先生就曾这样形容过:“潮绣的创作法则与潮州金漆木雕相当接近,都有‘密密、满满、通通’的特点。”绣品具有细密而不重叠,集中却不松散,画面虚实变化富有节奏感,这与中国传统的追求圆满的观念有关,圆满即可生生不息,“满满”的体量感寓意吉祥富贵之意。

传统的潮州刺绣初视为一种饱满充盈的视觉效果,厚重、浓密,这与手艺人一直秉承着图有寓意,意必吉祥的创作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潮绣的题材有人物、植物、动物、器皿四大类,大部分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意在满足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潮绣作品《郭子仪拜寿》展现了尊老尽孝的祝寿场景,一片其乐融融、德行德能、子孝父荣的祥和大家景象。提及博古类题材的刺绣以选取花果器皿中谐音的祥意寓意为多,鱼代“裕”,意指“富裕”;佛手谐音“福”,有“弘福”之意;于花瓶中安插如意的“平安如意”,也有取所绣物品内涵的,如寿桃的“长寿、祝寿”;荷花的“纯洁、出淤泥而不染”、松鹤意在“长寿”、牡丹寓意“富贵”等等,潮绣基本都赋予图案工艺以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潮绣技艺的传播现状分析

(一)潮绣传承人的老龄化结构

潮州有潮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 名,省级2 名,市级 7 名。2006 年至今,潮绣成为各级展览演示交流活动不可或缺的项目,这对潮绣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3]。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潮绣作为传统的优秀技艺也日渐失去原有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需求,大量技术人员流失,传承人日趋老龄化,因此潮绣的传承仍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和传承发展的考验。

目前非遗传承人主要以刺绣工坊、与研究机构联合培训部分工艺技术、讲座形式的传播。例如非遗传承人康惠芳,在潮州著名的牌坊街设立了康惠芳大师工作室,设置了刺绣作坊,制作了技艺精良的潮绣作品。以绣坊的形式进行传承是大多数传承和手艺人的主要传播方式,可以掌握精湛的技术能力,但是受众面窄,对于传承的作用较大,但是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相对力度小。

(二)自媒体平台的传播

以抖音、B 站、小红书、视频号为研究平台,潮绣传播数据分析来看,“潮绣—少林绣品有限公司”以商业性的传播者粉丝在1.2 万,其他如潮绣世家、潮绣娴姿娘、凤袍潮装、府城潮绣、传世潮绣、95 后潮绣老哥哥潮绣等账号粉丝数基本在3000—24(2022.08 月前统计)

之间,可见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目前没有较多的受众,传播者身份和传播内容单一、文案主要是传承人对产品以及工艺的介绍、宣传,画面缺乏形式和视觉美感,基本无情节展示。

(三)教育系统的工艺研究与设计传播

从知网的论文发表数据来看,近3 年关于潮绣的发展传播的学术论文有天津工业大学林齐斌的《潮绣的传承发展与产品创新设计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梁剑珍的《非遗潮绣在初中“设计应用”领域的校本课程开发》,期刊论文有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和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的《互联网+5G’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方法—以广东潮绣为例》,从期刊和学术论文的研究来看,教育系统有对潮绣的学术和传播的研究,但是数量寥寥无几,尤其是当下新颖时尚的传播方式研究相对较少。

某些高校也启动了非遗的传承研究,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立了“大师工坊”,工坊开展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手工艺“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多层次活动,开展工艺的创新,设计各种类型的文创产品,对潮绣的传承起到了传播传承的作用,助力了广东地区的推广。

三、潮绣短视频平台的时尚传播思路

文化消费是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如优美如画的风景和为之动容的艺术品。美国行为激励学派心理学家奥德费(C.P.Aldefer)于1969 年在《人类需要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把人的需求按照其性质分为三种,即生存需要(existence wants)、相互关系的需要(relatedness wants)和成长发展的需要(growth wants),简称ERG 论。其中阐述了当人们的基本生理需要满足后,势必会追求身心、精神、完善自我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由此得出,消费理念已经由满足基本需求转化为精神消费需求、享受和发展消费层次,故文化消费正是这样的消费形态。

2022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锚定了我国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中,主张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相对于传统的潮绣传播方式,如博物馆、绣坊、教育系统的文创传播,自媒体对于潮绣的传播具有更多的优势,自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可以助力地方传统文化打破区域的局限,拓宽传播领域,增加受众人群。

(一)短视频的“交互逻辑”增加平台受众

就当下自媒体平台的潮绣短视频的传播身份而言,传播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多为潮绣的组织者、潮绣技术工艺的鉴别者,从播内容来看,基本上以潮绣作品的介绍、工艺特点分析、绣品展示为主,身份的特殊性和传播内容的特点使得目前潮绣的传播形式更倾向于单向传播方式。

“非遗”受众群体传播指向的“信宿”,信宿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并非只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身份。如何调动受众群体自发成为潮绣技艺的二次或者更多次的传播者,这个受众群体的扩散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因此对于如何让受众群体转化“角色”,成为传播者和受众者的双重身份,是关键所在。据用户活跃度高的主流媒体抖音用户群体特征分析2022(短视频受众群体画像分析报告)中整体人群画像数据展示,男性用户占比52%,女性用户占比48%,其中19 至35 岁的占比为61%,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的占比为64%。因此年轻受众群体是自媒体平台的主力群体,作为年轻的推动潮绣传播的生力军,本身具有接受能力强、信息反应速度快,分享传播意愿强等优势,应当被赋予此群体传承传播与发展的角色。

潮绣可以通过传播主体身份转换、传播内容的创新吸引年轻力量为主的受众群体,这个过程然不能使用简单的画面推送,无趣的内容铺陈、单一的传播方式,与此同时,应该关注传受双方的动态交互过程中,如何实现受众向主动传播方的演变既是短视频传播的内驱动力,也是不断扩大潮绣力度的有效途径。

(二)打造潮绣“符号”标识

符号首先是一种象征物,用来指称和代表其他事物。其次符号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发出的信息,一方面它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

品牌具有辨识度和标识性非常重要,对于潮绣而言具有明显的工艺的辨识度,但是却欠缺这门刺绣技艺的“符号”标志。潮绣作为刺绣技艺,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因此可以通过短视频的制作,植入大众对潮绣的文化价值的符号意义,譬如某类绣品植入大众一种健康、长寿的符号,又如植入大众富贵吉祥的寓意。可以借鉴民俗故事、传统诗文等,从大众熟悉的内容中选择,从而赋予产品独特的含义,吸引受众了解,追加文化价值。随着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品牌的独特性格是其存活的重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传播工艺特点达到的,而是赋予其更重要的文化意义。

(三)”艺术加工“塑造潮绣技艺新形象

康德在其《人类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想象力是具有生产性的,想象力被赋予一个最重要的机能,那就是对精神领域的感性、知性和理性加以综合。“它是一种艺术、一个过程、一个任务、一个建造。”由此可见基于想象力的创造力就是对直观进行综合的能力或艺术。

短视频的制作过程离不开艺术加工,目前自媒体平台上潮绣短视频对比中稍显“中规中矩”,虽然达到一定的绣品和工艺的传播,但情节、视觉吸引力不足。短视频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加工,将传统手工艺与情怀、故事、视觉等融合,赋予潮绣新的形象,时尚、古典、浓烈、雅致等具有风格化的艺术品,增强现代审美下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加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粘性,是目前自媒体推广平台追逐的关键。艺术润色后的短视频易于用户粘性,视频才能保证粉丝数的增长,潮绣的传播才能在良性循环中盘活。短视频大多时长较短,符合当下的大众的消费模式,可以通过连续性、系列性的短视频推广,激发大众的好奇心理,实现用户粘性。

四、结语

在文化强国的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文化消费市场活跃的巨大的背景下,深入挖掘潮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内涵,通过艺术的加工助力,强化精神层面的消费理念,借助时尚传播这一主流的传播方式将文化资源本身进行转化和开发,充分利用自媒体短视频平台这一优势资源,推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潮绣在新文化生态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及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潮绣刺绣受众
文化创意视角下潮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传承潮绣文化 开拓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新模式
清新唯美的刺绣
浅谈潮绣的特点与其在新时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浅谈潮绣的特点与其在新时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