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陶瓷写的草书

2022-10-09 09:12樊佳璇清华大学
大学生 2022年9期
关键词:纤维材料草书泥浆

文/樊佳璇(清华大学)

草书与瓷器,一种在尺素之上奔腾不息,一种在烈火之中身姿如玉,两种艺术看似毫无关系,融合在一起却又无比和谐,使人一见便心生欢喜。

历来在纸上纵横驰骋的草书怎样经一双巧手化为立体?又是怎样独特的巧思能用陶瓷之形抒笔墨之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亢云姝在毕业作品中为狂放洒脱的草书与雅致如玉的陶瓷创造了一场别样相遇。

对意象式东方审美的追求

将草书与陶瓷结合的想法,源自亢云姝大学生活中无纸化学习的困惑。习惯了手机与电脑,书写正在生活中日渐远去,“提笔忘字”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通过键盘输入的文字是标准化的,却也意味着冰冷而没有个性。亢云姝认为:“草书是非常能够体现书写人情感状态与情绪的,例如《肚痛帖》,即使我们不能清晰辨认出每一个字,但是能够从笔法变化、版面中,感受到书写者肚痛加剧,难以忍受之下的心理变化。”

确定了草书入瓷的主题只是开始,在正式动手创作前,亢云姝还做了许多准备。她广泛搜集了前人的作品、研究、美学观点,试图为自己的创作找到理论上的支撑。草书看似潦草,但并不是乱写。亢云姝对草书的形式、笔法、字体结构、篇章布局等艺术特征进行调研,甚至还上手临摹草书字帖,体会其中神韵,最终用陶瓷材料将草书中的笔画勾连等平面形式元素转化为具有空间感的三维实体,创设书写与空间的意境。

从传统元素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既是亢云姝一直以来的兴趣所在,也与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不断提升密不可分。回溯本科期间的学习创作,亢云姝发现对于东方审美中意象化的表达会不自觉地表现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例如,在黑陶土表面上一层浅浅的白釉,让人产生初雪后泥土的联想,她也曾尝试用釉料叠加、泼溅等技法营造独特的场景氛围。亢云姝说:“我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意象式的审美一致,这可能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

与失败和解

亢云姝的草书系列陶瓷作品有3种形态:借鉴活字印刷字块形态的立方体、碑帖形式的片状残片,以及取自草书连字成环特征的条状瓷。立方体的成型采用了石膏模具注浆工艺,又在表面用泥浆、刻绘等方式进行装饰。而为了使残片与丝带在形态上更加自由,亢云姝借助纤维材料吸附泥浆成型,这种独特的成型方式,给她的创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亢云姝在大一的某次课上接触到了这种陶瓷制作方法,将吸水的纤维材料浸泡到泥浆里,再借助模具等手段给纤维材料一定支撑,放入上千度的高温中进行烧制,纤维材料在高温中灰飞,外层泥浆转化成坚硬的瓷,同时也保留下了其他材料难以实现的柔软流动的状态。亢云姝对这种更加自由的成型方式颇感兴趣,同时觉得这种成型方式与草书的意境堪称“天作之合”,但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怎样避免双方的“关系破裂”着实让她伤透了脑筋。

不规则的长条形态极容易在干燥、打磨和烧成过程中,因收缩不均而断裂,这让整个制作流程都需要更加小心。常规的制作流程中,一件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两次烧制,才能最终变成抗腐蚀、叩之声脆的瓷器。但在第一批作品开窑后,亢云姝发现自己选择的这种成型方式存在一个致命问题——泥浆太薄,素烧出的瓷器脆得像月饼外面的那层酥皮,几乎到了“触手即化”的地步。

为了解决烧制过程中的断裂问题,亢云姝进行了种种尝试。在泥浆中添加材料,在塑造和烧成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放置方式,调整烧成的次数,虽有改良但也难以避免断裂的发生。她从最开始的难过到逐渐学会了与断裂和解:“草书入瓷,表现的主题在于对手写的怀念,崩裂也不失为一种符合主题情感的表现。”最终,亢云姝将部分断裂单体加以装饰处理保留下来,作为作品的一部分,以更完整真实地呈现主题与过程。

1.开窑后碎裂的条状瓷

2.对烧制后的条状瓷进行打磨

3.即将送入窑中烧制的小方块

4.亢云姝作品-片状残片

5.亢云姝作品展览现场

景德镇做毕设

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历史悠久、质量上乘,号称“世界瓷都”,亢云姝的毕业作品,就在这里完成。

亢云姝和同学们在景德镇生活了近两个月。导师为她们联系了当地的工作室,也时常到工作室询问进度,提出许多启发性的建议。工作室的师傅十分热心,在前期实验失败时,还陪着她们一起熬夜想办法。还有远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帮她们解决难题的老师,相互帮助和陪伴的室友……

景德镇遍布各种材料店、工作室,堪称陶瓷专业学生的天堂。街上到处都是陶瓷相关工具、材料,琳琅满目,价格低廉,“让人想把每一种都买回去试试”。亢云姝所在的园区里隐藏着许多陶瓷工作室和作坊,有时,不经意敲开一扇门就可以走进某位陶瓷艺术家的工作室,跟他闲聊攀谈。工作室的主人都很友好,看到来访的陌生学生,也会热情地回答问题。亢云姝笑称她几乎将园区里的“隐藏地图”探了个遍,在这个过程中也“偷师”了不少“野生知识”。

当然,创作的过程总是免不了失败、辛酸,前期花费了很多时间实验、选材料、试烧、解决断裂等问题,让本就不充裕的创作时间更加紧迫,同时还要完成二学位的论文工作,再加上水土不服,第一次独自在异乡租房生活的陌生感……在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亢云姝的身体发出了“罢工警告”。在线上布展交图和完成论文的紧要关头,她生了场大病,发烧、胃痛、头痛一起找上门来,眼泪止不住地流,连喘气都困难。还好在家人的支持和室友的照顾下,亢云姝坚持给作品拍完了照片、交了稿,也扛过了这场病。

毕业之际,亢云姝被选为学生代表在清华美院毕业生作品展的开幕式上发言。她的毕业创作和论文获评清华大学优秀毕业成果,还入选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让她的“用陶瓷写就的草书”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进入硕士阶段,亢云姝将继续在清华美术学院进行现代陶艺的研究创作。她说,她还想去探寻当代的东方意味,继续做更多带有传统文化韵味与东方式审美的作品。

猜你喜欢
纤维材料草书泥浆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无人能挡的“泥浆怪物”
草书与翻译
静电纺丝制备PVA/PAA/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
硫磺改性聚丙烯纤维材料及其流变行为的研究
泥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