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肿瘤切除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2022-10-09 03:29胡志平郑钟刘庭富陈彦蓉周珍贵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入路颅脑血清

胡志平 郑钟 刘庭富 陈彦蓉 周珍贵

脑肿瘤又称颅脑肿瘤,其发病人群年龄限制不大[1]。脑肿瘤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晕、视力模糊及癫痫等,多不明显,医师在进行临床诊断时易误诊,从而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2]。当脑肿瘤发展至晚期,患者会出现癫痫、剧烈疼痛等症状,但此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无法预知[3]。目前,临床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显微外科手术将脑肿痛切除,显微外科手术为现代科技产物,其手术切口面积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轻,能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4]。有报告显示,在进行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脑肿瘤的位置选择手术入路,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5]。现如今对于脑肿瘤患者检查和诊断的方法主要还是选择影像学检查,但关于血清指标在脑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监测中的报道却鲜有报道,有学者通过检测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重组人E26 转录因子1(Recombinant Human 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 1,ET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的表达水平,发现其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者,认为血清指标可能与手术治疗疗效存在一定相关性[6]。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脑肿瘤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探讨其不同入路途径对治疗效果,同时分析血清MBP、ETS-1及NSE 等指标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民医院脑外科接受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84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 例、女性36 例;平均年龄为(46.37±8.51)岁;病灶部位:小脑肿瘤患者25 例、脑桥小脑角肿瘤患者20 例、岩斜区肿瘤患者17 例、颅前窝底肿瘤患者13 例、丘脑-基底节区肿瘤患者6 例、蝶骨嵴脑膜瘤3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颅脑肿瘤诊断标准[7],且经影像学检查支持该诊断;②具有头晕、头痛、恶心、视力模糊及癫痫等临床表现;③无精神系统及认知功能障碍;④生化检查显示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含量升高;⑤患者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无功能障碍;⑥未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执行,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①小脑肿瘤患者25 例,手术入路途径选择在枕骨下旁边正中,以肿瘤外缘皮肤行直切口,颅骨开窗大小为30 mm×30 mm,使用电凝将小脑皮质分离,而后镜下摘除肿瘤。②脑桥小脑角肿瘤患者20 例,手术入路途径选择经乙状窦后入路。在20 例患者中,肿瘤全切术19 例,大部分切术术1 例。③岩斜区肿瘤患者17 例,手术入路途径选择改良版乙状窦前入路,在岩上窦的正下方与乙状窦前弧形两组之间的硬膜切开,范围在130 mm~150 mm 之间,抬起小脑,引流出脑脊液,暴露肿瘤并切除。在17 例患者中,行肿瘤全切术患者16 例,1 例行肿瘤大部分切除术。④颅前窝底肿瘤患者13 例,手术入路途径选择患者右额眉或眉上切开入路。所有患者均行肿瘤全切术。⑤丘脑-基底节区肿瘤患者6 例,手术入路途径选择在肿瘤边缘行弧形切口,开骨窗后使用电凝行皮质切口,待肿瘤充分暴露后行切除术。在6 例患者中,5 例患者行全切术,1 例行肿瘤大部分切除术。⑥蝶骨嵴脑膜瘤3 例,手术入路途径选在患者右侧眉间上或眉上行直切口40 mm,颅骨开窗大小范围在20 mm×20 mm 的骨窗,而后将额叶抬起,切开外侧蛛网膜,引流出脑脊液,待肿瘤充分暴露后行切除术。3 例患者均行肿瘤全切术。

1.3 评价标准

①评价选择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1 级切除:肿瘤及周围黏连组织、骨组织均完美切除;2 级切除:肿瘤完整切除,但肿瘤周围黏连组织给予电灼;3 级切除:在行肿瘤切除术后,未切除干净,仍存在少量肿瘤组织。肿瘤切除率为(1 级切除例数+2 级切除例数)/总例数的百分比。②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③评价选择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3 天疼痛程度[8],将疼痛评分为10 分,0 分表示无痛、1~3 分表示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为中度疼痛、7~10 分表示为重度疼痛。④比较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及手术治疗后3 d 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

1.4 实验室检测

于空腹状态下采集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5 mL,常温静置2 h 后,离心5 min(4℃,1 500 r/min),离心半径为12 cm,保存上层血清至-80℃冰箱。采用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检测样品中IL-8、MBP、NSE 及ETS-1表达水平,仪器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的UniCel DxI 800 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试剂盒购自福建迈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由专人严格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3.0 对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位置的颅脑肿瘤切除率结果描述

本次研究患者中肿瘤总切除率为92.85%,其中颅前窝底肿瘤、蝶骨嵴脑膜瘤切除率高达100%。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肿瘤切除率见表1。

表1 不同位置的颅脑肿瘤切除率结果描述Table 1 Description of results of resection rate of craniocerebral tumor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2.2 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变化比较

本组患者在术后其头痛、头晕、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及癫痫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变化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n(%)]

2.3 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患者在术前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scores[n(%)]

2.4 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手术治疗后的IL-8、MBP、ETS-1及NSE 均较手术前高,但不同手术入路患者间术后IL-8、MBP、ETS-1及NSE 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serum index level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s)

表4 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水平变化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serum index level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与同组干预前比较,bP<0.05。

指标IL-8(pg/mL)MBP(μg/L)ETS-1(μg/L)NSE(μg/L)时间术前术后术前术后术前术后术前术后小脑肿瘤(n=25)31.87±4.62 54.61±7.64a 1.02±0.24 2.71±0.62a 2.17±0.63 4.92±0.75a 12.83±1.62 14.54±2.43a脑桥小脑角肿瘤(n=20)32.01±4.41 55.01±7.12a 1.12±0.21 2.63±0.54a 2.48±0.52 4.81±0.65a 12.80±1.83 14.50±2.37a岩斜区肿瘤(n=17)31.42±4.27 54.31±7.75ab 1.67±0.40 2.73±0.43ab 2.14±0.46 4.90±0.62ab 12.88±1.67 14.52±2.39ab颅前窝底肿瘤(n=13)31.62±4.62 54.22±7.34ab 1.28±0.45 2.77±0.46ab 2.16±0.51 4.83±0.77ab 12.74±1.94 14.50±2.42ab丘脑-基底节区肿瘤(n=6)32.05±4.51 54.17±7.62ab 1.34±0.61 2.93±0.70ab 2.37±0.42 4.86±0.82ab 12.73±1.92 14.61±2.36ab蝶骨嵴脑膜瘤(n=3)31.73±4.55 54.57±7.37ab 1.35±0.18 2.76±0.94ab 2.29±0.39 4.90±0.87ab 12.80±1.54 14.58±2.33ab

3 讨论

颅脑肿瘤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段,属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据调查显示,在颅脑肿瘤患者中的男女性别比约为5∶4,其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害较大[9]。不良的预后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效果,且临床对于颅脑肿瘤治疗不单只通过手术治疗,还有内科治疗与放疗等方式,会导致以上治疗方式效果均不理想[10]。因此,选择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是保证其治疗效果的关键原因。

近年有研究发现,NSE 可反映出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其通常存在于神经元及内分泌细胞中,具有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而颅脑肿瘤患者因肿瘤的挤压,从而破坏毗邻组织,造成损伤,且对于颅脑肿瘤最佳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肿瘤,因此检测血清中NSE 水平,可辅助评估患者脑损伤及疾病预后[11]。IL-8 为一种炎症趋化因子,使中性粒细胞活化,从而引起炎症反应。有文献指出,ETS-1可作为评估颅脑肿瘤预后的相关指标之一,其水平波动变化与术后治疗效果有密切联系[12]。MBP 为一种呈强碱性的膜蛋白,分布于神经系统的髓鞘中,具有稳定髓鞘功能及结构等作用,当颅脑组织损伤后,其在血清中水平升高。本次研究所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根据患者颅脑肿瘤发生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入路途径进行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患者中肿瘤总切除率为92.85%,其中颅前窝底肿瘤、蝶骨嵴脑膜瘤切除率高达100%。可见根据患者颅脑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手术,可缩小手术创口面积;且在显微外科手术下,术中视野清晰,可明显地观察到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分界线及颅脑内血管与神经,同时可关注颅内细小组织,进行精细手术,有效地切除颅脑肿瘤,同时还可减少对颅内组织的损伤及手术创伤,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患者在术后其头痛、头晕、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及癫痫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表明根据患者颅脑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手术,其术后治疗效果可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水平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可见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再根据患者颅脑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手术,不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患者术后3 天的创面疼痛均有所改善,因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可缩小手术创口面积,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感染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手术治疗后的IL-8、MBP、ETS-1及NSE 均较手术前高,但不同手术入路患者间IL-8、MBP、ETS-1及NSE 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手术如路术后对患者的IL-8、MBP、ETS-1及NSE 水平波动变化差距不大。因外科手术的原因,导致IL-8 升高,同时在术中将颅脑肿瘤切除,必不可免地会损伤部分脑组织损伤,从而引起NSE、ETS-1及MBP 的升高,因此可根据患者颅脑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颅脑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与其相对应的手术入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颅脑肿瘤的切除率。

猜你喜欢
入路颅脑血清
内侧与外侧入路TLIP阻滞联合PCIA在腰椎微创TLIF术中的应用对比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