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ODI评分的影响

2022-10-09 08:16舒海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椎弓螺钉

舒海林

(万年县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上饶 335504)

胸腰椎骨折属于常见的脊柱损伤,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的连续性破坏,导致患者出现胸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类骨折[1]。青壮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多是由于高能量损伤(如发生车祸、从高处坠落等)所致,而老年人多患有骨质疏松症,其胸腰椎骨折多是由于滑倒或摔倒等低暴力损伤所致。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是指易发生移位或复位后易再次移位的一类胸腰椎骨折。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脊柱的破坏程度较大,易出现脊柱后凸畸形、胸腰椎剧烈疼痛及脊神经损伤等情况[2]。传统的开放手术对矫正椎体畸形有良好的效果,但术中需要较大范围地剥离椎旁肌肉,易对肌肉造成损害,可能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腰背部肌肉僵硬等后遗症[3]。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是探讨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我院收治的79 例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纳入标准是: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书面协议;病情符合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4];无手术禁忌证;无严重的脊神经损伤;年龄≥18 岁。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其他部位骨折;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症;存在重度营养不良;处于妊娠期。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 组(n=38)与B 组(n=41)。在A 组38 例患者中,有男18 例,女20 例;其年龄为23 ~57 岁,平均年龄为(38.95±7.88)岁;致伤原因:重物击伤患者有10 例,高坠跌落致伤患者有12 例,交通事故致伤患者有16 例。在B 组41例患者中,有男22 例,女19 例;其年龄为22 ~59 岁,平均年龄为(40.22±7.95)岁;致伤原因:重物击伤患者有14 例,高坠跌落致伤患者有13 例,交通事故致伤患者有1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A 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将其体位变为俯卧位,保持胸腹部悬空。在C 型臂X 线机下定位骨折的椎体。对顶向前按压骨折椎体的棘突部位,完成骨折椎体的复位。以骨折椎体为中心,向上、下各延伸2 cm,在棘突处作一个竖向切口,剥离棘突和横突上的椎旁肌,显露骨折椎体上下各1 cm 的横突基底及上下关节突汇合处。确定进针点,测量钉道的长度。依次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安装固定棒,撑开压缩的椎体,矫正骨折椎体的后凸畸形,直至椎间隙恢复正常的高度。待复位效果满意后,拧紧螺帽,置管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对B 组患者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将其体位变为俯卧位,保持胸腹部悬空。在C 型臂X 线机下定位骨折的椎体。在C 型臂X 线机的辅助下,用4 枚克氏针标记出骨折椎体上下相邻的椎体,行竖向牵引,对顶向前按压骨折椎体的棘突部位,完成骨折椎体的复位。复位成功后,用空心穿刺针向椎弓根部位进行穿刺,插入导针,置入多级穿刺扩张套筒。扩张钉道。经扩张通道拧入椎弓根螺钉,安装固定棒,撑开压缩的椎体,矫正骨折椎体的后凸畸形,直至椎间隙恢复正常的高度。待复位效果满意后,拧紧螺帽,完成手术。术后指导两组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术后14 d 指导其进行腰背肌锻炼,在肌力达到三级后,可练习行走。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感染、神经根损伤、内固定物松动等)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ODI 评分[5]。ODI 包括疼痛的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等指标,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胸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分别用χ²、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B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 组患者,其术中失血量少于A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s )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s )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 术中失血量(mL)A 组(n=38) 77.25±8.59 8.04±1.32 10.52±1.45 260.57±28.43 B 组(n=41) 66.34±5.67 4.56±0.89 7.68±1.07 90.25±9.84 t 值 6.709 13.830 9.955 36.113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 评分的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ODI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 组患者的ODI 评分显著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 评分的比较(分,± s )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 评分的比较(分,± s )

注:* 与同组术前比较,P <0.05。

组别 ODI 评分术前 术后3 个月A 组(n=38) 78.56±7.21 30.89±5.24*B 组(n=41) 78.04±8.04 24.84±5.65*t 值 0.302 4.924 P 值 0.764 <0.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B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2%,A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58%,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可引起脊柱后凸畸形、胸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发生脊神经损伤[6]。胸腰椎骨折可分为稳定性骨折与不稳定性骨折两类。目前临床上对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多进行急诊手术,目的是消除脊髓压迫,减轻脊神经损伤,恢复椎管的正常容量,矫正骨折椎体的后凸畸形,维持骨折椎体的稳定性,促进胸腰椎功能的恢复[7]。用传统的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此病虽然疗效较好,但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较多,不利于其术后恢复,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后遗症(如胸腰部肌肉僵硬)。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发展,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C 型臂X 线机的辅助下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操作及定位伤椎的精准性,且术中无需过度暴露伤椎,能显著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研究指出,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后腰背部酸痛、僵硬的发生风险较低[8]。此外,该手术还针对不同的终板损伤有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上终板损伤患者,先在远端固定螺钉,后在近端固定螺钉;针对下终板损伤患者,先在近端固定螺钉,后在远端固定螺钉[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B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 组患者,其术中失血量少于A 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的ODI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 组患者的ODI 评分显著低于A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张豪伟[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减少其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缩短其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促进其胸腰椎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椎弓螺钉
经皮椎体强化术单侧穿刺方法研究进展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新技能,机器人可通过自带的 CAD数据实现自我维修
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