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2022-10-10 01:18孟书静秦殿菊
循证护理 2022年19期
关键词:住院用药因素

孟书静,张 强,成 帅,秦殿菊

承德医学院,河北067000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1]。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导致其衰弱状态和抑郁状态发生改变。衰弱是老年人由于生理储备和功能下降而在应激源面前变得更加脆弱的一种状态[2]。抑郁通常指情绪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3]。老年人的衰弱和抑郁情况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调查社区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现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社区开展相对应的老年护理提供科学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7月—2021年8月承德市某社区医院27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60岁及以上;②知情同意并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视听功能障碍者;②有精神疾病者;③意识障碍者。样本量按照问卷条目数的7倍,再加上10%的流失量,确定为27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收集

由课题组的培训合格成员收集数据,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发放279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

1.2.2 研究工具

①自制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设计,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教育水平、睡眠问题、多重用药等问题。②衰弱筛查量表(FRAIL):此量表由2008年国际营养、健康和老年工作组专家提出,适用于筛查衰弱人群[4]。每个问题计0分或1分,以总得分来评价衰弱状态,总分0分为无衰弱,1~2分为衰弱前期,3~5分为衰弱。③老年抑郁量表简版(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15):量表共15个条目[5],总分0~15分,≤4 分为正常,5~8分为轻度抑郁,9~11分为中度抑郁,≥12分为重度抑郁。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

社区老年人衰弱者占14.8%,衰弱前期者占41.6%,无衰弱者占4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平均月收入、吸烟、饮酒、睡眠问题、住院史、患病数量以及多重用药在无衰弱、衰弱前期、衰弱老年人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龄、睡眠问题、住院史及多重用药是老年人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社区老年人衰弱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 社区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31.2%,其中轻度抑郁者占11.9%,中度抑郁者占13.7%,重度抑郁者占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平均月收入、吸烟、饮酒、睡眠问题、住院史、患病数量、多重用药在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及重度抑郁老年人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睡眠问题、住院史及多重用药是老年人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4。

表3 社区老年人抑郁的单因素分析(n=270) 单位:人

表4 社区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 社区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用Spearman法分析衰弱和抑郁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二者呈正相关(r=0.68,P<0.05)。

3 讨论

3.1 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生率为14.8%,衰弱前期发生率为41.6%,高于以往文献研究[6-7]。性别、年龄、睡眠问题、住院史以及多重用药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首先,老年女性的心理功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大脑功能退化,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功能也下降,骨骼肌减少,导致机体的脆性增加,应激能力减退,会促使衰弱的发生发展[8-9]。第二,睡眠质量影响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较差的睡眠质量会给身体带来负面的变化[10],如抵抗力下降、躯体运动功能降低等,长此以往老年人的衰弱状况会出现不容乐观的现象;睡眠以抑郁为中介变量对老年人衰弱产生影响。第三,住院史与衰弱有关[11],在医院里活动范围受限,环境压抑,住院史每增加1次,其心理负担就会增加。最后,多重用药是衰弱综合征的表现,研究表明其与2倍高的衰弱风险相关,是造成衰弱的主要因素[12]。老年人机体功能退化,机体调节功能减退,药动学和药效学改变明显,会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衰弱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以往研究指出,相较于无衰弱老年人,衰弱前期的老年人在1年半内进展为衰弱的风险增加4倍[13]。本研究中衰弱前期老年人已达41.6%,所以,社区相关工作者要注意筛查这部分老年人,对此采取个性化措施以降低其向衰弱发展的风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3.2 社区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31.2%,高于其他社区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14]。年龄、睡眠问题、住院史以及多重用药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外出活动和社会交流的机会也随之减少,可导致老年人抑郁的发生和发展[15]。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下,社区工作者应多关注老年人抑郁方面的筛查,以更好地进行预防性干预。第二,良好的睡眠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关键,人一生花费在睡眠上的时间约占三分之一。睡眠对于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短时间的低质量睡眠状况会导致注意力涣散,长此以往会导致不合理的思考等异常情况。睡眠也是影响情绪的重要指标,低质量的睡眠状况易使人有发生抑郁的趋势,抑郁情绪是睡眠障碍和衰弱的中介变量,改善社区睡眠障碍老年人的抑郁情绪有助于延缓衰弱的发生[16]。第三,住院史是老年人抑郁的另一危险因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每位病人只允许留一位陪护家属,缺少亲情的陪伴,孤独感就会产生。有研究表明,有孤独感的老年人中83.8%会出现抑郁症状[11,17]。心理状态是影响机体整体状态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能使机体呈现良性循环状态。最后,多重用药是影响老年人抑郁的又一因素,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15],多重用药在全面治疗疾病的情况下,也应该考虑机体是否能够正常代谢,否则治疗方案对病情效果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3 衰弱和抑郁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的衰弱和抑郁之间呈正相关,结果与其他研究[18-19]一致,或许与二者存在相似的病理学基础有关[20]。通过预防抑郁来降低衰弱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预防衰弱来降低抑郁的发生[21]。社区工作者应注意衰弱和抑郁二者的相关关系,在给予卫生服务时,要尽量提供兼顾2方面的卫生服务措施,引导老年人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对机体的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

4 小结

社区老年人普遍存在衰弱和抑郁问题,且衰弱和抑郁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在为这类人群提供卫生服务时,应重点关注女性、高龄、有住院史、多重用药及有睡眠问题人员。本研究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区照护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以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建议将衰弱或抑郁等的疾病筛查项目纳入老年基础体检项目中,以尽可能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衰弱前期的老年人群,医护人员应采取措施并加以重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变化。

猜你喜欢
住院用药因素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风,沙哑地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