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下血液净化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控制率观察

2022-10-10 01:18
循证护理 2022年19期
关键词:满意率监护净化

陈 丹

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 225200

血液净化是临床常用于治疗肾衰竭的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该疗法涉及大量仪器设备,且操作较为困难,再加上肾衰竭病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弱,治疗期间极易出现不良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治疗效果[1]。因此,临床对肾衰竭病人开展血液净化治疗时,需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干预,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护理管理模式,可通过全方位管理的方式完善护理内容,促进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20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病人进行研究,分别对其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和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并对2种护理干预方法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血液净化时间≥6个月;经肾功能或影像学技术检查确诊为肾脏疾病者;临床资料完整者;自愿参与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病人。排除标准:合并颅内压升高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精神疾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代谢性疾病;合并免疫性疾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开展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予基于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的护理干预。①组建全方位质量控制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质量控制员和责任组长,共3名。需建立5个小组,包括消毒隔离组、基础护理组、危重护理组、护理文书组和护士素质组。质量控制小组成员需在每个星期检查一次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治疗环境的卫生情况,及时明确血液净化护理干预现存的问题,并统一在月底进行反馈,尽快找出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通过开会的方式商讨解决措施,及时整改不足之处。②加强感染控制:医院在设置血液净化治疗室时,需将设置在安静、独立性强的场所内,质量控制小组需全方位加强对血液净化治疗室的清洁管理,嘱咐血液净化治疗室工作人员每天做好清洁工作,同时还需按时开窗通风,每日通风次数不得少于2次,且每次通风时间需在30 min以上,同时还需要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至适宜范围内,另外还需配合紫外线杀菌处理,保持室内的无菌性,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理念进行操作,并通过分区的方式对病人进行管理。如将血液净化工作场所划分为急诊区、普通区和隔离区3个区域。针对血液净化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透析专机和消毒设备,还需贴上专属标识。血液净化结束后,护理人员还需加强对透析专机和消毒设备的清理消毒,同时每日按时帮助病人更换床单被套,确保床单被套干燥舒适。③专业技能培养:医院需加强对血液净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并在每个月对其实践操作进行考核,主要考核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及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还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血液净化中的不良事件。

1.3 质量控制

本研究干预方案制订得到肾脏内科医师、护理专家的悉心指导,其可行性得到进一步完善。干预过程中,两组病人均不了解各自分组情况。本研究由肾脏内科护士长担任质量控制员,负责监督医护计划的落实,确保各项医护干预措施顺利进行。

1.4 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量表对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进行调查,测评维度包括健康教育、病室管理以及整体护理等,分值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服务质量越高[4]。另采用本院自拟的护理问卷表评价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内容有医务人员服务水平、环境、护理效果等,评分0~100分,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60分及以下为不满意[5]。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病人出血、热源反应及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记录其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单位:例(%)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单位:例(%)

2.4 两组住院时间和监护时间(见表5)

表5 两组住院时间、监护时间比较

3 讨论

血液净化主要是通过对流和滤器吸附的方式,将病人体内多余的代谢物质排除,同时采用通透性高级、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滤器为病人输送置换液,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病人的内环境,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6]。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净化的操作较为复杂,再加上病人的身体机能较弱,若治疗环境卫生条件差,极易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下降。因此,只有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干预,改善医疗卫生环境,才能达到提高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7]。既往研究中,临床主要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对病人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常规护理内容较为局限,未能结合科室情况和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干预,整体作用有限[8]。

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主要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小组的方式加强对血液净化护理工作的管理,及时解决不足之处,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前提,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9]。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小组的方式,加强对血液净化护理干预工作的全方位检查,可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在月底对每个月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反馈,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可进一步优化护理内容,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率方面意义重大[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果表明,基于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病人开展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率进一步提升。通过分区管理的方式,将血液净化治疗区域划分为急诊区、普通区和隔离区,并加强治疗室的卫生清洁和消毒管理,对血液净化仪器设备的清理消毒,保持治疗室的整洁、干净,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血液净化治疗区域的卫生合格率[12-13]。在对进行血液净化的病人进行护理时,开展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可有效保证卫生的合理性,避免病人治疗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通过全方位质量控制的方式,加强对血液净化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理念,可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出血、热源反应或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避免病人治疗后监护时间延长,有助于进一步加快病人的恢复速度,进而达到缩短其住院时间的目的[14-15]。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5.00%,对照组则高达16.67%,且观察组病人的住院和监护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说明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不仅能够保证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有效,还能进一步提高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而达到缩短其监护时间的目的,有助于促进病人尽早出院。

4 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病人,基于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对其开展护理干预,一方面能够提高血液净化的安全性,避免不良事件频发;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卫生的合格率,不仅能够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病人的监护时间,使其能够尽早出院,护理质量较为良好。

猜你喜欢
满意率监护净化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我国民法典有关成年人自主监护的规则亟须体系化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净化水泵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多功能净化机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