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演达瑰奇的一生(九)

2022-10-11 08:39刘南燕
前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委会工作

刘南燕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后,始终把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积极开展了组织、宣传、民运和军事工作。

组织工作。临委会提出组织工作“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一个集结革命力量的组织,形成新的革命势力;建立一个行动的组织,随时随地能发动起来去斗争;建立一个短小精干的组织,每个分子都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牺牲的决心。要整理原有组织(原中华革命党的组织),重新甄别党员,以确实能工作为原则建立新的组织,按“忠实、决心、认识、能力”等条件吸收一批基本党员,训练一批党务工作人员,“从斗争中去健全组织,扩大组织”。邓演达对党员有严格要求:政治上要忠实党的纲领;行动上要作革命群众先锋;生活上要和农工平民大众不相悬殊。

临委会在中央之下,设立了大区组织,每个大区按地域辖若干省市组织,省之下有县市组织,基层组织为小组。中央区以上海为中心,辖上海、南京、江苏、浙江、安徽;北方区以北平为中心,辖北平、天津、山东、山西、河北、绥远、察哈尔、西安、兰州;南方区以广州为中心,辖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香港地区。地方组织每月须书面向中央报告工作。中央用《通告》《指令》指导地方工作,必要时向地方派出通讯员或特派员传达命令,指导工作,中央和地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临委会的中央机关一建立,即有严格的工作制度。每周一由邓演达亲自主持,举行各工作部门的联席会议,由组织、宣传、民运、设计、侨务、财务、训练7 个委员会负责人汇报上周的工作执行情况,提出本周的工作安排,讨论后作出决议。

1930 年9 月1 日,中央机关刊物《革命行动》创刊,邓演达主编。

宣传工作。临委会成立后,把宣传工作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邓演达认为:“中国工农业都很落后,必须唤起广大民众。而又应以知识分子为核心,要着重向知识分子阶层作积极宣传。”中央宣传委员会制定的《宣传大纲》,把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作为最主要的宣传内容。经常性的宣传资料是《政治通报》,每期都有对“国内形势”“国际形势”的扼要分析和评论,其目的是使全体党员“深切的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的转变形态,以便对任何政治或经济现象作有系统的讨论。”

1930 年9 月1 日,临委会中央机关刊物《革命行动》创刊,这是“发表平民的呼声与斗争的意志”的大16 开杂志,每期约六七万字,由邓演达主编。其宗旨是“唤起全国被压迫被剥削的平民群众,在我们的革命纲领下面团结起来,准备向仇敌斗争。”主要内容是“阐明临委会的《政治主张》,评述国内外的政治事件。”由设在愚园路612 号的大同印刷所印刷发行。该刊物从“发刊词”开始,每期都有邓演达写的一篇带头文章。邓演达注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每当国内外有重要事件发生,他都抓住问题的要点分析、批判,并提出自己的观点。1930 年,中原大战后,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等在北平召开“国民党中央扩大会议”,选出了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和以阎锡山为首的“国民政府”。临委会对此发表《对时局宣言》,指出“北方政府”是反动叛徒与最腐朽的北洋余孽及官僚政客相勾结的军阀官僚统治,是企图与南京政府作屠杀人民掠夺人民的比赛,它和南京政府一样是人民的仇敌、是革命的仇敌,必须根本推翻它人民才有出路。同时,邓演达发表《中国到哪里去》一文,揭露“北方扩大会议”的一伙都是革命的对象,我们决不能因为它反蒋而轻视了宽恕了它的反动本性。邓演达文思常如潮涌,运笔快捷若飞,万言长文一气呵成,字迹龙飞凤舞,颇有唐人描写怀素狂草“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之风。成文后常找人清稿以便付印。每每他一人所为之文,往往二三人抄之而不及。从回国到被捕前的15 个月里,邓演达于百忙中起草的文件、宣言及论文计20 多篇,近20 万字。《革命行动》旗帜鲜明,内容新颖,文字犀利,切中时弊,出版后影响极大,发行量剧增。但发行到第四期,即被国民党当局勾结租界的帝国主义者予以查禁。第五期改用《银行周报》为封面继续出版,仍被查禁。1931 年4 月,为继续展开宣传,临委会又在上海创办了《革命行动日报》作为中央的机关报。邓演达具体指导《革命行动日报》的编辑出版工作。《革命行动日报》主要登载国内外要闻和政治评论,宣传反帝、反封建、反蒋。它刊登的国内外新闻和时事评论在国统区其他报刊上很难看到。群众争相传阅,发行量激增,就连国民党政府立法院和监察院里也有不少人看,有的人甚至不惜高价求购。《革命行动日报》在邓演达被捕后被迫停刊。

大革命时期在总政治部编译馆工作的日本友人中村农夫,将邓演达起草的《政治主张》及每期在《革命行动》上发表的文章翻译成日文在《上海每日新闻》《上海新闻》上发表。邓演达在文中抨击汪精卫反复无常,几次沉默“出亡”,都因“有奶便是娘”,唯枪杆子是从,结果屡遭军阀遗弃。汪精卫恼羞成怒,痛恨邓演达,污蔑邓演达收买了这两家日文报纸。以致在“九一八”事变后宁粤言和时,粤方拟议,提出以释放胡汉民、李济深、邓演达为条件,汪精卫极力反对释放邓演达,因此在言和条件中未列入邓演达的名字。

民运工作。邓演达认为,中国革命,必须由平民群众自己起来解放自己,要推翻蒋介石的政权,就要得到平民群众的支持。因此,临委会十分重视民运工作,积极开展工运、农运、青运、妇运和商运工作。邓演达说,中国革命之彻底完成,民主主义之彻底实现,都以民众力量为最后之决定因素。但是,在落后的中国,群众遭受政治压迫与文化剥夺的程度比任何国家都甚,故群众的兴起不是短时间所能完全达到的,这就意味着民众工作不但要主动积极地开展,而且要耐心细致地进行。为了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民运工作,中央建立了现代青年社、全国农民解放同盟、全国工人俱乐部、全国商业协会、中国教育建设协会、现代学术研究社和国民会议期成会等群众组织,并指示地方组织成立民运工作机构,组织和指导当地的民众运动。

军事工作。邓演达特别重视军事工作,强调“军事第一”,把武装斗争看作是夺取政权的根本手段。其军事思想可概括为五点:一是坚持武装夺取政权,二是反对军事投机,三是革命运动必须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四是军事必须听从政治,五是开展军事运动要两手抓——一方面建立平民群众的军队,一方面瓦解和争取蒋介石的军队。

根据上述观点,邓演达亲自拟定了《军事方针》,对现役军人、黄埔出身的、保定和各讲武堂出身的、各军事教育机关出身的以及土匪等等,都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了具体对待的办法。对全国各个部队的种类、派别、实力、驻地、训练情况、装备情况都做了切实的调查统计。邓演达回国之后,即以其个人的关系和威望积极联系各方面的军事将领。尤其是他打起“国民党”招牌,举起“反蒋”的旗帜,很具吸引力。邓演达利用其与国民党军队的历史关系以及嫡系与非嫡系的矛盾,在国民党军队中进行联络和策反工作,争取了不少人,严重地动摇了蒋介石统治的军事基础。如邓演达的老部属十八军军长陈诚,西北的杨虎城、邓宝珊,山西的冯玉祥、阎锡山,河南的郜子举,四川的郭汝栋、孙震、邓锡侯、李家钰、刘湘等,江西的陈铭枢,武汉的胡伯翰,福建的卢兴邦等,或亲自、或派代表到上海与邓演达联系,有的表示愿意响应、配合邓演达起义,有的加入了临委会。以上举措是为了“搞垮蒋介石的军队”。

为了建立平民群众本身的军队,在邓演达亲自指导下,组织了“黄埔革命同学会”。总会设在上海,下分长江流域为中央区、黄河流域为北方区、珠江流域为南方区。区之下的各省市为分会,分会之下为小组,未成立分会的叫支部。全国有北平、山西等6 个分会,四川、南京、香港等12个支部,入会黄埔生近6000 人,占全部黄埔毕业生的一半还要多,多数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担任中下级军官,大大削弱了蒋介石对黄埔系学生的控制。

军事运动的开展,也为临委会开辟了经济来源。为了支持邓演达举兵反蒋,不少国民党军政要员慷慨解囊。如李济深捐助10 万元;孙科捐15万元,并允诺一旦起兵反蒋,可助100 万元;冯玉祥2 万元;杨虎城、陈诚每月5000 元。没有各方面的经济援助,临委会是无法开展工作的。

为了解各地情况,特别是华北、东北的政治、军事情况,1931 年初,邓演达从上海搭乘日本货轮到大连,然后到鞍山、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以普通游客的身份,深入到群众中考察经济生活情况与社会、政治动向,会见了若干可靠朋友、中下级军官。

1931 年2 月,他打扮成商人模样经天津抵达北平。邓演达在北平10 天,几乎出席了每个城区的支部会议,给同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会议是在故宫博物院的会议室,身穿长袍马褂的邓演达笑容可掬地走进来,尚未介绍,他就风趣地说:“啊,你们都做起皇帝来了!”会场气氛立刻就轻松了。邓演达精辟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他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帝国主义侵华野心不可轻视,指出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已完全变成独裁统治,我们不仅要倒蒋、反蒋,而且是要推翻军阀、官僚、地主、豪绅整个的统治,要唤起民众、组织民众。我们的最后目的是解放中华民族,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他的讲话极大地振奋了同志们的斗志。

在北平期间,邓演达到石驸马大街94 号参加了三次会议:小组生活会、各小组组长参加的基层干部会、妇女会。一次出席西城区某支部会归来,在寒风凛冽的深夜,邓演达与临委会北平负责人张含清各坐一辆人力车回东长安饭店,经过天安门,望着巍峨的城楼、庄严的华表,邓演达思绪万千,忽然回过头来,若有所思地喊道:“含清,我们都担负着历史任务啊!”清越的声音在朔风中久久回响。

邓演达喜欢深入社会各阶层做调查研究,他喜欢同劳苦群众攀谈,每每低声细语地询问到最琐碎的细节。他访问过摊贩较多的隆福寺,到过北海前的金鳌玉蝀桥,并去过西山各地。

邓演达从北平回到上海,与各方面的联络更多了,关系也更加广泛。因工作需要,将原“设计委员会”改为军事委员会。由邓演达、黄琪翔、严重、邓宝珊、季方任委员,邓演达任秘书(相当于书记)。

1931 年5 月,南京政府召开伪“国民会议”。邓演达亲自起草《反对南京伪国民会议宣言》及《南京钦定的国民会议和我们所要求的国民会议》,深刻揭穿“国民会议”的欺骗性与反动性,号召人民起来反对、推翻南京反动统治,召开劳动人民群众的真正民主的国民会议。该《宣言》被投到南京的许多邮箱,寄发给全国各地机关、团体和个人。同时,临委会的成员还趁深夜潜入会场,将这两份揭穿南京反动统治真面目的文件散发到每个座位上。第二天,伪国民会议大为震惊。南京的军警、特务严厉追查此事,终无所获。

邓演达回国后,曾多次主动找中国共产党负责人进行商讨,希望同中共建立联合反蒋战线。邓演达对中国革命许多基本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分析,以及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立场,本来有可能同中国共产党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但时值李立三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他执行左倾关门主义,对邓演达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周恩来在总结这一经验教训时曾指出:“1930 年邓演达回国后,曾找我们谈判合作反对蒋介石,可是我们没有理睬他,这是不对的。”邓演达说:“看来共产党在左倾机会主义占上风的时候,联合战线是不可能实现的,将来如果毛泽东一派当了权,我们是可能合作的。”

猜你喜欢
委会工作
审判委员会改革制度的分析及完善
严冬过尽绽春蕾——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齐心协力战疫情
陕西丹凤:四举措加强检委会规范化建设
新形势下检委会改革的路径思考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关于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法律思考
国际奧委会主席圣火欢迎仪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