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圆仓稻壳粮面压盖储粮技术应用试验报告*

2022-10-11 07:45张延隆刘长生张春禄高树成
粮食加工 2022年5期
关键词:粮温稻壳仓房

张延隆,刘长生,张春禄,李 佳,杨 辉,赵 旭,梁 浩,高树成

(1.中央储备粮盘锦直属库有限公司,辽宁 盘锦 124102;2.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沈阳 110032)

浅圆仓具有单仓仓容大、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是我国粮食储藏的主要仓型。在应用浅圆仓储粮实践中发现,夏季上层粮食容易出现发热、结露、生虫等问题,主要原因是仓顶隔热效果不理想,夏季仓顶吸收并传入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储粮技术人员常采用粮面压盖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稻壳具有导热系数低、轻质、透气性好、容易获得及成本低等优点,是优良的稻谷储粮仓粮面压盖材料。为了验证稻壳粮面压盖效果,我们开展了浅圆仓稻壳粮面压盖实仓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仓房及储粮情况

试验仓为中央储备粮盘锦直属库14号浅圆仓,仓内直径25 m,总高30 m,檐高24 m,装粮高度24.0m。仓顶为圆锥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颜色为灰色。仓房内安装WPV4型粮情检测系统。仓内储存当地产稻谷6 484.262 t,入仓水分14.1%,杂质0.7%。

1.1.2压盖用稻壳

选用当年新加工稻壳,要求稻壳无霉变、无储粮害虫。按粮面压盖0.3 m厚稻壳计算,单仓压盖用稻壳计算用量147.26 m3。

1.2 方法

1.2.1稻壳准备

用10目清理筛清理稻壳,去除筛下物及无机杂质。晾晒,使稻壳水分不大于14.0%。用磷化铝药剂密闭熏蒸4周。

人工或用专用设备,将稻壳输运到粮面上。

1.2.3稻壳铺设

为使粮面稻壳更均匀平整,可以采用专用稻壳成型模具,将稻壳均匀平整布置在粮面上,用模具压实,完成后稻壳厚度30 cm,成型模具尺寸:2.0 m×1.0m×0.05 m。

1.2.4布设取样管

取样管采用ϕ108×2的PVC管,单个取样管长度60 cm,取样管下侧插入粮面下10 cm,上侧高出稻壳20 cm,上端设置管冒。根据取样数量要求布设取样管,试验仓布置5个取样管,四周均匀分布4个,距离仓壁1.5 m,粮面中心布置1个。

1.2.5粮面压盖的管理

(1)夏季密闭仓房,对仓上孔洞做必要的隔热和密闭处理。

(2)采用粮情检测系统每天检测粮温。

本研究中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组小鼠体质量增长最慢,抑瘤率(53.91%)最高,这与HE染色后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组坏死最明显的现象相符。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d4~d6血管正常化时间窗联合DDP对肿瘤的抑瘤作用最强,d4~d6是抗肿瘤作用的最佳时相。结合前期研究结论,预测在血管正常化时间窗期间,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通过纠正肿瘤内部排列紊乱的血管、改善血管壁渗透性、改善肿瘤内部乏氧环境,增加肿瘤内药物递运量,而增强抗肿瘤药物疗效[7-9,18]。

(3)每周入仓检查粮面压盖状态1次。主要检查粮堆高温区、水分偏高区、通风死角区、杂质聚集区等特殊部位压盖物上下是否发热、结露、生虫。

(4)定期取样检测稻谷水分、脂肪酸值。

(5)密闭期间,减少仓房门窗的开启次数和时间,减少仓内照明和其它用电设备使用。如果粮堆上层粮食局部温度快速升高到22℃以上时,开启空调器控制仓温和粮温升高,空调设定上限温度23℃。

(6)10月气温低于20℃时,仓房解除密闭,采用轴流风机排出仓内积热,控制粮温升高。后续储粮操作与未压盖仓房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粮温、仓温变化情况

图1是14号浅圆仓2020年温度变化曲线图,由图1可以看出,夏季全仓平均粮温最高10℃,上层粮温最高22℃,低于25℃,实现准低温储粮;全年仓内空间温度与大气温度比较接近,说明仓顶的隔热效果较差;4月~8月,仓内空间温度明显高于上层粮温,经计算,4月~8月二者平均温差5.6℃,5月~7月二者平均温差7.0℃,说明夏季粮面压盖起到显著的隔热作用。9月以后,随着气温的降低,仓内空间温度与上层粮温的差值逐步减少,到了11月机械通风之前,仓内空间温度明显低于上层粮温,也说明粮面压盖起到显著的隔热作用。

图1 2020年14号浅圆仓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2是14号浅圆仓2019年温度变化曲线图,由图2可以看出,由于2019年没有开展粮面压盖,仓内空间温度与上层粮温全年都比较接近。

图2 2019年14号浅圆仓温度变化曲线图

2.2 稻谷水分变化情况

14号浅圆仓2019年、2020年稻谷水分及品质数据见表1。由表1可知,2019年3月~9月,全仓稻谷水分降低0.1%,2020年3月~9月全仓稻谷水分降低0.2%,考虑扦样及检测偏差,两年夏季稻谷水分变化不明显。

表1 14号浅圆仓2019年、2020年稻谷水分及脂肪酸值数据统计表

2.3 稻谷品质变化情况

由表1可知,2019年3月~9月,全仓稻谷脂肪酸值(KOH)升高2.4 mg/100 g,2020年3月~9月全仓稻谷脂肪酸值(KOH)升高0.2 mg/100 g,2019年夏季稻谷脂肪酸值升高值明显高于2020年,说明采用稻壳粮面压盖,对保持稻谷品质效果明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浅圆仓采用稻壳粮面压盖技术,夏季上层粮温最高22℃,实现准低温储粮。

(2)夏季粮面稻壳压盖起到显著的隔热作用,5月~7月仓内空间温度比上层粮温平均高7.0℃,11月机械通风之前,仓内空间温度明显低于上层粮温。

(3)粮面稻壳压盖后,夏季稻谷水分降低0.2%。

(4)粮面稻壳压盖,夏季稻谷脂肪酸值(KOH)升高0.2mg/100 g,明显低于没有粮面压盖的2019年。

3.2 建议

继续开展稻壳粮面压盖技术实仓试验研究,研究稻壳不同压盖厚度、不同仓型、不同压盖形式的储粮隔热效果和稻谷保鲜效果。

猜你喜欢
粮温稻壳仓房
稻壳兴衰史
堆积燃烧清洗稻壳制备SiO2特性
田字型不同方位仓房传热情况对比分析
浅圆仓不同通风方式降温效果和耗能对比*
浅圆仓东西面靠墙粮温变化研究*
浅谈新型仓房设计及建设*
华南地区准低温储藏大米覆膜试验
高温高湿区大直径浅圆仓不同风机组负压通风试验
扮演一天稻壳猫
脱贫攻坚重庆在行动
——青年记者“走转改”水墨画般的村庄书写着别样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