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前 重任在肩
——国网山阳县供电公司助力包扶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综述

2022-10-17 11:02国网陕西商洛山阳县供电公司
农电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五味子国网白马

■ 国网陕西商洛山阳县供电公司 王 森

白马村,地处山阳县杨地镇东南13 km处。东南与湖北郧西县相连,西南与镇安县相望,名副其实的秦头楚尾,素有“一脚踏两省,鸡鸣三县听”之美誉。秦楚文化在这里有机融合,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这里,有着童话般的美丽传说。据传有一匹白马,踏遍神州选择在这里修行。阳春三月得道后,留下智慧与勇敢,晴空一声霹雳飞驰而去,才有了世代相传的白马沟和卧马石,有了如今白马人勤劳、顽强和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

白马村全村478户1605人,受地理条件和气候所限,粮食作物主要以传统的玉米、土豆、甘蔗为主,适宜生长连翘、五味子等中药材。2018年以前,这里是山阳县确定的深度贫困村,按照县委、县政府“两联一包”统一安排部署,2016年,国网山阳县供电公司定点包扶杨地镇白马村。山阳县供电公司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重大政治任务,集全公司之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兑现承诺。2018年,白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4户413人。2019年脱贫31户40人,2020年脱贫5户5人。截至2020年2月底,全村实现脱贫摘帽,山阳县供电公司承担的脱贫攻坚任务全部完成、指标全部达标、目标全部实现,贫困户纷纷奔向小康之路。

鼓起腰包奔小康 产业扶贫展新景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一直以来,山阳县供电公司把做优做大白马村集体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把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作为帮扶共建重点,因地制宜有计划发展产业。紧密结合生态效益型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建立“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乡村旅游+贫困户”“互联网+贫困户”多种依托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的脱贫模式,指导全村产业扶贫脱贫。在3年多的帮扶过程中,累计投入资金61万元,扶持白马村发展了甘蔗酒厂、榨油厂、五味子基地、连翘基地等5个适合地域特色的产业,并逐步产生效益,带动贫困户175户。

2019年,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山阳县供电公司投入资金45万元,建立了白马村五味子产业基地,该项目受到了村委会及广大群众的极大拥护。2020年12月,项目如期完成,栽种五味子9.8万株,套种红油香椿7.6万棵。预计2022年年收益200余万元。该项目的运营,在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的同时,使参与土地流转的群众后期将有一项稳定可靠的收入。

2021年,山阳县供电公司捐助资金49万元,以白马村峡口组为中心建立魔芋基地。公司全面抓好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带动魔芋初加工发展,增加包扶村群众的就业机会,带动运输业,餐饮业等其他产业发展。力争4年内,在全村范围内推广种植,并在原有种植基础上发展魔芋豆腐等深加工,努力做好包扶村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金色的阳光铺洒在杨地镇白马村,在宝山甘蔗酒合作社,一缸缸刚出窖的甘蔗酒香气沁人心脾。清风扫过落了叶的五味子苗,村民夏勤汉夫妇正在为五味子苗阔盘、除草,望着一大片五味子苗,夫妇俩乐开了花:“我们土地入股,种苗、化肥、人工等费用由供电公司用项目资金支出。产出后,按照群众70%、村集体30%的比例分红,明年挂果后,就这片地,收入不下10万元,我们比蜜甜的日子不再遥不可及”。

“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住得好,看病也有保障”。看着眼前的连翘,60多岁的村民吕万满心里踏实极了,生活更有奔头了。

截至2022年7月底,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关怀支持下,山阳县供电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60万元,建成2个村集体企业、3个中药材基地,全村集体经济实现可分配收入2000余万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25万元,同比增长10.3%。

品牌引领成亮点 探索扶贫新路子

2021年12月16日,在白马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库房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包装分发油松籽、香菇等农特产品,眼前这些产品即将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这些山货能走出深山销往全国各地,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供电公司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白马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夏有山深有感触地说。

在发展基础产业的同时,山阳县供电公司致力于孵化强势农业品牌,并将其作为一项富农产业和主导产业来抓。2020年,针对白马村交通滞后,传统生产经营管理粗放,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扶贫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单一,发展空间狭小,产品缺乏竞争力及滞销等末端问题,山阳县供电公司拨付专项资金67万元,实施白马村扶贫产品的品牌孵化及销售项目,用于特色农产品品牌申报、市场拓展及包装销售。在公司的帮扶下,白马村打造了专属品牌——“暖阳山下”,不仅申报了“暖阳山下”的注册商标,还委托专业设计机构完善了“暖阳山下”VI系统。“暖阳山下”品牌涉及营养食用油、野生干果、特色古酒、养生茶、原生食材、名贵药材6大类,囊括葵花籽油、栗子、松子、核桃、甘蔗酒、五味子、五味子酒、五味子茶、香椿、乌洋芋、猪苓、七叶一枝花、连翘和苍术等14个特色农副产品。并完成产品质检及QS认定,助推产品流通市场,让经济杠杆解决质量和成本问题,充分发挥了建设项目的价值,真正解决造血功能,打通脱贫命脉。与此同时,根据产品的特点不断深挖产品价值,孕育品牌形象,真正让商标活起来,锻造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扶贫农产品进城出村,离不开大数据、信息化、智慧物流等现代科技手段。山阳县供电公司探索构建小规模农村电子商务供销系统,借助国网电商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销售渠道,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以科技赋能农产品展销,推动农产品销售由传统兜售向现代销售模式的根本转变。成功促成白马村与西安叮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产品顺利上架旗下叮咚严选商城和线下陕西特色农产品体验店。

2020年,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白马村农副产品150余万元,人均收入增加0.314万元。与此同时,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关怀下,2020年以来公司系统所属各部门、单位已在山阳采购扶贫农副产品121.76万元。商洛县供电公司、山阳县供电公司职工食堂与山阳县签订了长期采购扶贫产品的意向,并倡导员工自愿购买扶贫产品。

供电员工自愿购买扶贫产品

扶志扶智扶精神 素质提升显新效

山阳县供电公司围绕抓党建促脱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白马村党员活动室建设过程中,将“秦岭深处党旗红、阳光扶贫暖人心”主题贯穿于建设全过程;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改造,印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清单”;实施“青年大学生到包扶村挂职锻炼三年计划”,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开展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代言活动,培育代言扶贫产品;明确了25名结对帮扶干部的责任分工、扶贫工作计划;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为包扶干部提供党的学习、培训和工作交流场所,保证党组织生活的正常化和经常性;党委号召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参与捐款4万余元,为2户特困家庭解了燃眉之急,助力脱贫攻坚。同时,发挥共产党员服务队作用,常态化有重点的针对孤寡老人、智障残疾人进行特色帮扶,为他们捐赠衣物、棉被,免费更换室内照明线路、电灯,帮助残疾老人整修房屋、打扫卫生等。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消除精神贫困,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才能真脱贫、脱真贫。在激发内生动力和扶智扶志方面,组织开展了为留守儿童送爱心、为敬老院老人送温暖及年终的慰问活动;工会、团支部织开展了尊老爱老暨“庆三八、促脱贫”主题实践活动;邀请西安电力中心医院在白马村开展“电力情暖贫困山区,携手助力脱贫攻坚”健康扶贫义诊咨询活动;开展“扶贫济困、情暖人间”主题扶贫日活动;驻村第一书记以《结对共建守初心,决战决胜脱贫路》为题,向全村党员及帮扶干部上专题党课;在建党100周年活动中,联合白马村村委会共同表彰该村涌现出的优秀党员、“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脱贫示范户和脱贫产业大户,并为困难党员及困难儿童发放慰问金;公司班子成员与全村60名党员座谈,共同商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议题,调动全体党员积极性。

健康扶贫义诊资讯活动

暖阳山下品牌展示

凝聚全村“人心”,依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整体规划白马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驻村工作队在工作之余编写了《村规民约》制作上墙,组织开展了励志、技能培训、扶贫政策解读等12期培训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特色化、村庄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四化建设。建成了中心文化广场,在村庄主要道路两侧建立了集图片、文字、漫画于一体的文化长廊,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了该村的文明形象。

希望在前,重任在肩。作为杨地镇白马村的帮扶单位,山阳县供电公司干部员工士气高昂、信心满满,将始终坚守“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工作理念,整合资源,健全完善长效帮扶机制,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乡村建设、产业建设、文化建设等多领域齐发力,助推该村村民早日实现“荷包鼓起来、环境美起来,既有青山绿水,又有‘金山银山’”的富强梦。

猜你喜欢
五味子国网白马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素类化合物含量的HPLC法测定及差异比较分析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一匹白马驮着你(组诗)
国网今年投资27亿元 新建7.8万个充电桩
国网电动汽车推出充电桩开放项目
一匹白马
素衣白马少年时
五味子酒助眠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