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员走进社区利用法律故事现身说法的思考

2022-10-17 02:19谢立志
成才之路 2022年30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社区

谢立志

摘要:法律故事走进社区,会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法律知识的学习中,让法律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文章主要研究开展新型法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学员讲故事,法律进社区教学实践的意义;教师引导学员准备法律故事,制作PPT动画或VCR(视频)故事;法学学员以法律故事为桥梁,与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达到法律进社区的目的;学员讲故事,融入生活,使法律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员讲故事,法律进社区实践教学方法的优势。

关键词:法学学员;法律故事;实践教学;社区

中图分类号:G77;G4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0-0045-04

法学对于一些人来说,会感到非常抽象,理解起来很困难。如果教师单纯进行讲解,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法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方法,即通过引导学员自己准备法律故事,并将一般电子稿的法律故事制作成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PPT动画或VCR(视频)形式,然后以法律故事为桥梁,让法学学员与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增进他们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深入基层一线的实际工作能力,达到创新法学实践教学方法的目的。而且法律故事走进社区,会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法律知识的学习中,让法律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从六个方面对此进行研究,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对法律产生兴趣进而学好法律。

开放教育的法学教学与其他大学的法学教学活动一样,是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围绕知识的传授和吸收、能力的培养和应用而展开的双向活动。不过,开放教育法学教学的要求和学员本身独特的特点,也导致开放教育的法学教学活动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尤其在开放教育法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其特点,达到培养一名自身信仰法律且知法懂法,并能用法律知识保护基层群众利益的普通法律工作者或者有法律知识的劳动者的目的。

现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大学教育正处于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的时期,而法学专业又基本上是大学普遍设置的专业,这就使得法学专业大学生过多,进而增加了法学实践教学的难度。如果法学实践教学都将学员派到公检法司单位去实习或者到律师事务所实习,就变得难以实现或者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依法治国逐步深入,基层居民社区、广大农村的普通群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生活中越来越需要法律知识来规范和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而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做法就是让法律深入社区、农村。可见,开放教育的法学实践教学在新时期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创新法学实践的方式方法,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即通过讲法律故事的形式让法律进社区、农村,以达到好的效果,进而达到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的。

当今,法律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想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关乎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离开法律,人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杂乱无章,没有依据可循。虽然社区的居民学法意识高涨,但法律比较抽象,而且所规定的内容非常细,他们单纯进行知识的记忆不容易记住。因此,学员讲故事可以使法律更好地融入居民生活中,让法律知识更具有趣味性,让居民记忆深刻。学员讲故事,法律进社区教学实践是对教学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把教学与居民生活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讲故事可以带动居民积极参与进来,更加容易吸引居民的注意力,让居民参与其中,增强参与意识。比如,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时候,教师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在一次上班路上,一辆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我差点被撞倒,是一位好心的大叔帮我挡了一下,结果我安然无恙,大叔却被撞伤,腿部流着血,并且那辆肇事车辆逃之夭夭。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去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保护见义勇为行为,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且侵权人逃逸,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这一规定,让我茅塞顿开,我主动跟父母联系,让父母马上赶到现场带大叔去医院进行检查。通过民法典,我们对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更透彻。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了民法典的人性化,也体会到民法典就在我们身边,充满生活每个角落,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孤单,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冷漠,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单调。民法典让我们的生活有了依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这样,居民就会从中感受到民法典是多么有用,就会和自己身边的小事联系起来,主动去学习法律。因此,教师只有对教学进行创新,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才能更加贴近居民生活,调动起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笔者经过多年的法学教学实践,摸索出卓有成效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并已经在法学实践教学中运用。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在第三个学期的开学之初,法学责任教师利用在前两个学期已经搭建好的平台(班级QQ群)上,布置学员每人写一个电子稿的法律故事。接着助学辅导员教师在平台(班级QQ群)将班上的学员分组,一般是四五个学员一组。两个星期以后,法学责任教师安排每个组的学员将自己写的法律故事拿出来在组里讨论,让学员在讨论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寫好了法律故事的法学学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用充足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来证明自己法律故事中的法律内涵及故事趣味性。然后各个组员对该法律故事进行分析和辩论,提出自己对该法律故事的观点和看法,达到理不辩不明、法不钻不深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法学学员学习法律的兴趣,也使学员对法律故事中蕴含的法学理论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最后每个组评出自己组的优秀法律故事,将优秀法律故事拿到班级中再讨论,看看哪个学员写的法律故事新颖动人,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哪个法律故事中突出了哪些法律知识点,是否将所有的法律知识点都着重阐明讲清了。同时每个组选出一两个有生活实际意义的、法律知识点丰富的法律故事,再由法学责任教师收集法学班级各组交上来的法律故事,在班级QQ群里进行法律故事点评讲解,指出法律故事中反映的法律知识点,评选出较优秀的法律故事,并将各个法律故事发回各组,让各组对每一个法律故事进行精细修改。

这样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提高了法学学员学习法律的兴趣,达到了能力培养的目的。法学责任教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了学员之间的沟通联系,让法学学员从相互不认识到彼此熟悉,到一起探讨法律故事、学习法律知识,达到了合作学习、培养能力的目的。二是培养了法学学员自觉钻研法律的精神。通过相互讲述法律故事这一兴趣点,法学学员对故事中包含的法律知识点进行钻研,达到了研深研透法律的目的。三是指明了一条法律理论和实践怎样结合的道路。这种讲故事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达到了法律深入基层群众心中的法学实践目的。

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法律故事再进行交叉精细修改,将修改稿拿回本组讨论定稿后,先利用岳阳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每个学期都举办的办公自动化知识培训机会,“恶补”计算机知识,然后汇聚全组的团队智慧将一般电子稿的法律故事创作成PPT创意动画的法律故事,有条件的学生也可以创作成VCR(视频)法律故事。这样,一是可以提高组员自己的办公自动化技能,二是可以提高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及制作PPT动画或短VCR(视频)的能力,将小组精彩纷呈又有生活教育意义的法律故事制作成PPT法律故事动画图片或者短VCR(视频)模拟法律故事图像。最后利用岳阳电大录播室的便利条件,在法学责任教师的指导下,在录播室工作人员的辅助下,每个小组的学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这些法律故事录制并保存下来。

在二次创作法律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对制作法律故事PPT动画或VCR(视频)的探究学习,学员不但可以弄清制作PPT动画或VCR(视频)的方法技巧,而且会对法律疑难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同样,在此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每个学员也能深刻领会自己的辛勤劳动及法律知识和办公自动化知识的融合效果,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法学实践教学的目的。最后法学责任教师布置每个法学学员写一篇此过程的心得体会,以加深法学学员对准备法律故事的认识。

本校主要负责农民大学生的招生教学工作,而这些农民大学生本身就是社区干部,他们对社区工作很熟悉,因此学校可利用自身优势对他们进行法学实践教学。法学责任教师和助学辅导员教师可通过农民大学生学员,联系好一个合适的社区,了解该社区群众的层次及法律知识需求,组织好社区群众。同时,法学责任教师可根据社区群众的法律知识需求确定好一个法律宣传主题,如果参加活动的社区群众主体以老年人为主,则可以多准备几个遗产纠纷方面的法律故事;如果参加活动的社区群众主体以年轻人为主,则可以多准备几个婚恋纠纷方面的法律故事。这些法律故事应以学员自己创作的法律故事资料(包括PPT动画、VCR视频和纸质宣传资料)为主,以网上下载的相关法律视频案例为辅。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法学责任教师和助学辅导员教师就带领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法学学员,约定好日期去联系好的社区。在该社区活动室和社区群众見面后,先向社区群众发放纸质的法律故事宣传资料,再播放学员创作的PPT动画、VCR视频法律故事以及下载的法律案例视频,然后法学学员口头向社区群众讲法律故事、宣传法治精神,最后法学学员与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就一些社区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解答。此过程主要是宣传法治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沟通探讨普通群众关心的社会法律问题,以达到让法学学员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锻炼法律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在与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的过程中,法学学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坦诚地和社区群众进行沟通交流。正确的做法是法学学员先营造一个和谐的交流氛围,打消社区群众的各种顾虑,再让他们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声,并说出自己的法律困惑和法律需求。这样,法学学员才能获得第一手的真实的案件情况。在此基础上,法学学员要用自己所学到的法律知识,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排解法律困惑。对于社区群众所提的不能解决的法律困惑,法学学员应该发挥亲和力,做好疏导工作。总之,法律互动的过程就是双方进行深入的法律交流和探讨,以此解决社区群众心中的法律困惑和需求。

法学责任教师先要求法学学员在本次法学实践教学活动之后,每人写一篇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心得体会;然后法学责任教师将每个法学学员写的心得体会收集、整理后,分别给予回复;最后法学责任教师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助学辅导员教师一起在班级QQ群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综合的总结讲评,这样法学实践教学活动才算圆满完成。在这次法学实践活动之后,社区群众如果有较强烈的法律需求,可以跟社区签订长期合同,派两至三位学员在该社区进行法律实习,使该社区成为法学实习实训基地。

故事通俗易懂,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故事可以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让人们在故事中去思考和学习。在社区居民身边,有许多的故事,并且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与法律有关的事,把这些事编写成小故事,既解答了居民的法律问题,也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明朗,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例如,一天早晨8点左右,小区张女士刚刚起床就听到小区内一片嘈杂声,原来是小区内一个老大爷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因为反应慢,把别人的一条小狗给压坏了,结果,狗的主人让老大爷赔,不依不饶。其实那条狗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稍微碰了一下。张女士看到这样的情形,就赶紧穿好衣服下楼,问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之后,对狗的主人说:“首先,您要出示合法的养犬证。其次,您遛狗的时间不对,规定遛狗的时间是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最后,您应该自己很庆幸,您的狗没把老大爷给吓倒了,要是吓倒了后果会很严重。”狗的主人听到张女士的解答,觉得头头是道,也感到自己理亏,说了几句话就牵着狗走了。这个居民身边的法律小故事,会让居民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让居民认识到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因此,在社区中讲居民身边的故事,讲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并将这些小故事充分与法律知识结合起来,会使法律进社区变得更加切合实际,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法律故事为桥梁,以法律服务为宗旨,让学员深入基层的实践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开放教育的法学实践教学,并具有很多优势。

一是新型实践教学方法既解决了开放教育的法学学员实践实习难的问题,又解决了社会现实问题。大学教育的普及化,让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实习很难都在公检法司开展,而在广阔的基层社区、农村,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需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现阶段,开放教育采用“学员讲故事,法律进社区”进行法学实践教学探讨正当其时,符合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体现了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宗旨。

二是办公自动化技能的掌握,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现代办公条件不断改善,开放教育的实践实习会要求法学学员较好地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制作PPT动画和VCR视频,这对每一个学员来说不但是深入学习钻研的机会,也是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机会,必然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三是讲故事形式易为基层社区群众所接受,能起到沟通双方的桥梁作用,达到培养锻炼法律人才的目的。法学学员讲述法律故事,和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的实践实习过程,就是一个与形形色色的社区陌生群众打交道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很好地培养锻炼法学学员的沟通能力。善于沟通的学员可以较快地抓住工作对象的心理,用自己的真诚和亲和力打消他们的顾虑,认真讲述事件经过和法律需求,然后运用渊博的法律知识,给予恰当的法学建议,当好社区群众的法律参谋。法学学员运用所学的法学知识,和普通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为他们服务,让他们信仰法律,并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这就是法学学员学习法律的目的。

四是团队合作精神是实践教学工作中战胜困难的法宝。开放教育的学员各个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组成团队共同做好一件事,在本次法学实践教学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有的学员擅长写法律故事,有的擅长制作PPT动画和VCR视频,有的擅长讲法律故事,有的擅长与社区群众沟通互动,还有的法律素养高能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学员们很难单独完成好实践教学任务,但他们联合起来,就能实现华丽转身。并且每个学员在实践中能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法学实践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俊杰.法制宣传进社区普法意识入人心[J].兵团工运,2019(12).

[2]李亚军.四川老年大学“宪法进社区”志愿服务获好评[J].老年教育,2021(01).

[3]钟铭佑.应用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服务进社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应用法学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之三[J].高教論坛,2008(05).

[4]张涛.法科学生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教育价值及其动力机制优化[J].法学教育研究,2017(03).

[5]罗光华.大学生社区公益法律服务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1).

Reflections on Law Learners’ Coming into the Community and Making Use of Legal Stories

Xie Lizhi

(Yueyang Radio & TV University, Hunan Province, Yueyang 414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legal stories into the community will lead more peopl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of legal knowledge and make law a part of people’s daily life. The article mainly studies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new legal practice teach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ents telling stories and law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community; 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prepare legal stories and make PPT animations or VCR (video) stories; law students use legal stories as a bridge to interact with the communit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aw into the community; students tell stories and integrate into life, so that law teaching and daily life are closely combined; the students tell stories and the law enters the community to practice the advantages of the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law student;legalstories;practicalteaching; community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社区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