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游诗的群德之善

2022-10-19 08:36付泓霖
今古文创 2022年39期
关键词:陆游爱国诗人

◎付泓霖

(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

一、陆游诗内容上的群德之善

刘熙载《艺概》卷二中写道:“诗品出于人品。人品悃款朴忠者最上,超然高举、诛茅力耕者次之,送往劳来、从俗富贵者无讥焉。”他认为诗应抒发真情实感,是品德和胸襟的自然流露,不做无病之呻吟。陆游是一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人,以报国爱民为己任,其诗风具有大气磅礴、英雄气概和热情洋溢的特点。从道德品格持守的角度讲,能使诗中具有坚韧不屈的抗敌救国之感,其作者本身就必定具有崇高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文如其人,陆游诗中也处处彰显着群德之善。面对以秦桧为首主和派的打压,陆游虽是小人物,但他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怀和刚正不阿的品格持守,体现了群德之善。陆游的遭际,使他在全国爱国氛围的感染和强大外力的威压下,发出了收复国土的时代最强音。

陆游出生在一个有着文学底蕴的官僚家庭,他的高祖陆轸到祖父陆佃再到父亲陆宰都曾出入官场,并在政治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陆游也想考取功名、为国效力。无奈受奸相秦桧的打压,陆游考试屡屡落第,到了而立之年才被赐进士出身,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此后官运也一直不畅。虽然他的一颗爱国之心在现实官场中屡受打击,但仕途的坎坷及腐败的官场并没有消磨陆游的壮志雄心,他依旧在朝廷上不断地劝谏君王要抗敌救国、收复国土,这进而得罪了主和派的官员和宋高宗。晚年的陆游穷困潦倒、一贫如洗,但他的爱国意志却丝毫未减,依旧热情激昂,可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之精神相比美。

面对着政治仕途理想的不顺、残酷的现实环境及个体生存的苦闷,陆游用坚贞的爱国情操继续持守,在诗作中寻找心灵寄托。如《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是陆游爱国诗中的绝笔诗。陆游在弥留之际仍希望朝廷能收复国土、平定中原。很遗憾诗人看不见那一天了,但他后世的子孙能够看到,他深切的嘱咐儿子,待到黄师平定中原之时,一定要在坟前告诉自己这个好消息。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悲伤凄凉之情,万事都会随着生死一并消散,诗人对于生死无所畏惧,第二句的“悲”和“不见”抒发了诗人对家国沦陷的沉痛心情,生前没有看到祖国统一让诗人心中隐隐作痛。第三句的“北定”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收复疆土的殷切期盼之情,诗中的情调逐渐由沉痛转为激昂。第四句的“家祭”和“无望”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能收复疆土的坚定信念,死后也希望后世子孙能把收复中原的好消息带给自己,作为遗嘱,诗人没有提及半分家事,心中装着的只有拳拳的爱国之心,其中也隐含着对主和派历来污蔑的辩白。诗人在国家危难之时,没有束身寡过,依旧怀着“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雄”的舍己报国之心,“群德之善”的痕迹处处可寻。

群德之善在《秋兴》这首诗中也有所体现。“朝先鸣鸡兴,夕殿栖鸦还。符檄积几案,寝饭于其间……岂无一杯酒,吾事何时闲?”这首诗是诗人在严州任职时所作。严州地贫民脊、经济萧条,诗人来此的目的就是恢复和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从“鸣鸡兴”“栖鸦还”“积几案”可以看出诗人在任职期间以人民为中心、克己奉公、每天晚睡早起勤勤恳恳的工作,舍己为民、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诗人对老百姓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在养病休假期间,也不忘关怀地方治安,怕老百姓的财产遭受损失,如:“颇闻闾里间,比夕多狗盗……卧病岂敢安,起立掷吾帽。”这里的“岂敢”体现诗人对老百姓放心不下之情,让人深受感动。

二、陆游诗艺术手法上的群德之善

诗需反映社会生活状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求语言精练和节奏韵律。诗的创作离不开艺术手法,艺术手法能够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艺术手法与文章内容相互联系,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常见的艺术手法有描写、讽刺、抒情和议论等。在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陆游作为一名心系国家的爱国诗人,他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环境,鼓舞人民去从事抗敌救国的伟大斗争,所以陆游的诗更易表达出一种克己奉公、舍己为国的大爱之情,也就是群德之善。

在《十月二十八日夜风雨大作》中群德之善的境界有所体现,“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辛勤艺宿麦,所望明年熟。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这首诗作于宁宗庆元六年冬,诗人在山阴三山用劳动来维持生活,在从事农事的过程中,诗人与农民患难与共,对农民的不幸与贫苦感同身受。诗的前半篇极写“风雨大作”,后半篇则写自己和相邻遭受的灾害,通过写诗来为受苦的农民发声。“风怒”“雨暴”描写风很猛、雨很大,风怒和暴雨互文,通过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诗人心中的愤怒。“辛勤”“所望”则展现诗人在付出辛劳之后对麦子成熟的期待,也为下文的失望埋下了伏笔。“艰”“穷”通过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诗人处境之艰难和生活之穷苦。“未赎”“甑复空”诗人通过正面描写南邻母子家没有粮食蒸饭,只能相抱哭泣的生活状况来直抒心中的同情与不忍。诗人对于朝廷的腐败无能和社会环境的黑暗表示愤慨,对百姓背井离乡,饱受战乱之苦感同身受,抒发了诗人的关怀之情。诗人自己的温饱都没解决,却一直在为老百姓着想,确实有一种“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舍己为民的大爱之情,体现了群德之善。

时隔一个星期后,诗人又做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诗人以诗纪实、以虚拟写感想,通过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来直抒胸臆。这首诗作于光宗三年,当时诗人已经68岁了,两鬓的头发早已斑白,诗人的爱国情怀依旧不减,每天都在思念着报效祖国。但天不遂人愿,在孝宗十六年时被罢官,诗人只能闲居在山阴农村,即使空有一副报国之心,加之年迈与弃用,已显得力不从心,对当局者的失望和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达,只能希望求入梦来抒发报国之心。“僵卧”用描写的方式表现环境的阴冷和诗人的年迈,“孤村”和“哀”字通过融情于景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铁马”和“入梦来”则用想象的手法表现诗人渴望以身报国、投笔从戎的豪壮理想。诗人的豪壮理想和壮志难酬的相互冲击,致使他越悲愤,对理想的执着就愈强烈,这种悲愤难抑的情感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诗人写这首诗时年事已高,但他心中仍希望为收复国土做出贡献,表现了诗人不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仍希望为国家防卫边疆的英雄气概。这首诗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诗人坚强不屈的品格和舍身为国的大义,彰显了群德之善。

陆游诗中善用侧面描写、融情于景与直抒胸臆的艺术手法,抒发自己内心之情和救国为民之志,其笔下的物象在艺术上和现实中有紧密的联系,直接表达一泄而出的率真之情,给读者以直接的视觉情感冲击,通过陆游艺术化的处理,使得其诗在抒发胸臆时彰显了飘逸豪放与沉郁顿挫之感。

三、陆游诗风格上的群德之善

“豪放”是合成词,由“豪”与“放”两个字组成。清代杨廷芝在《诗品浅解》中解释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豪”有气魄大、直爽痛快之意。“放”有解脱约束、得到自由之意。豪放派在情感表达上要求境界宏大、汪洋恣意、崇尚直率。他们善于将人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的结合,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写得雄浑而悲壮,这与群德之善的美学特质也是非常相符合的。敢为天下先的人的人生道路必然是孤独的,其人生经历必然是雄浑而悲壮的。

陆游是豪放派大家,陆游诗风格兼具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点,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严谨,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创造出一种慷慨悲壮的意境。豪放诗人最常见的表情达意的方法是托物言志,运用一系列的外在意象的描写来映衬诗人的志向。“夫诗本以言情,情不能直达,寄于景物,情景交融,固有境界,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玩味无致。”

在陆游的诗作中,“泪”的意象出现频率最多,多次出现在陆游的羁旅诗中,并带有浓厚的悲壮色彩。用“泪”这一婉约含蓄的意象,使得全诗呈现一种悲壮孤寂之感。在其乐府诗《关山月》“……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杀头空照征人骨……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中的“垂泪”正是诗人孤寂悲壮心境的映照。通过“垂泪”这一意象含蓄的表达出诗人对南宋朝廷无意收复国土的愁苦之情和爱国将士不能杀敌立功的苦闷之情。此诗从“遗民”“战士”“朱门”三方面对照,即豪门贵族过着奢侈腐朽的生活,将军士兵们白白的在边疆消磨岁月,沦陷区的百姓忍受着金人的奴役,使读者了解到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陆游的诗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爱国主义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对祖国、人民、家乡和优秀传统的爱,是千百年来刻在血脉里独有的最深厚的感情,如他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说:“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诗中泪意象不是单纯的物理上的意义。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寄托的情感因为诗人的心态而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并且更多的是悲愤色彩和孤寂忧愁之意。用泪的形态特色,构成了诗中忧愁悲郁之景,体现雄浑悲壮之风格。上阕的两句一纵一横、气势奔放,向读者展示了壮丽的山河,但大好山河落于敌手,让人感到无比愤慨。下阕笔锋一转,把诗境向更远的地方开拓,“泪尽”一词包含诗人无限辛酸,已经泪流了六十多年,早已眼枯见血,“遗民”也在年复一年地盼望着“王师”来解救他们,一个“又”字,延长了时间的上限,道出了曲折痛苦的心情。

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陆游契合了豪放派的雄浑豪放、慷慨悲壮、巧用意象烘托手法,从现实生活中找素材,通过描写、抒情、议论的手法把社会现实在诗中展现出来,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舍身报国之心,表现出他对本心的持守,体现出群德之善。

四、结语

陆游少时曾转益多师,虚心学习前人,博古代作家之长,善于突破创新,这使他在创作诗文的过程中能有自己独到高明之处。陆游以情入诗,他的诗具有飘逸豪放、沉郁顿挫的美感特质。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贤人君子对侵虐者的慷慨愤昂之情,体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群德之善。诗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能够持守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在面对人生的磨难和重重坎坷中仍能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这种精神值得后世学习。虽然他的爱国壮志没有实现就郁郁而终,但他诗中内含的群德之善激励着无数爱国仁人志士,提高了爱国同胞们的斗志。陆游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其千余首的优秀作品,还有其浓烈的爱国热情,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如《示儿》中拳拳的爱国之心、《秋兴》中为民服务的关怀之情、《十月二十八日夜风雨大作》中对农民的不幸与困苦表示同情之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以身报国、投笔从戎的赤子之心、《关山月》中对南宋朝廷无意收复国土的愁苦之情和爱国将士不能杀敌立功的苦闷之情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忧愁悲郁之情,无不流露出为国为民的群德之善。它就像海上的一座灯塔,给前行的船只拨开迷雾、为迷茫的世人指引出路,没有陆游这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对中国文学史和诗史来说都将是巨大的缺失和遗憾。谭嗣同死前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一不受陆游爱国情怀的影响。就陆游诗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开拓性及表现方法而言,其在整个诗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他的诗是完美的艺术性和高度思想性相结合的产物,不仅能够抒情言志、议论说理,还可用来书写时代脉搏、时代巨变与民生疾苦,抒发诗人最真挚的爱国忧民之情。

猜你喜欢
陆游爱国诗人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诗人”老爸
愤怒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除夜雪
初夏绝句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缘字诀·沈园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