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山林,傲骨嶙嶙
——陶塑《虎啸山林》的外貌形态及内涵分析

2022-10-19 03:26班怀宁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虎啸山林内涵

班怀宁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动物”是陶塑作品中一种重要的类型,也是人们一开始制作陶塑时经常采用的素材。“动物”陶塑的制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年间,当时已经有了“鸡”、“牛”等家畜的陶塑,而且具备了一定的韵味。在明清时期,“动物陶塑”无论是在形象还是制作工艺上都达到了鼎盛阶段,大量陶塑作品的出现将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虎”在所有的“动物陶塑”中颇具代表性意义,虎本身就有着灵性,通过对虎的塑造也能反映出作者个人的情感以及心态追求。因此,我们在欣赏此类作品的时候也必须渗透自己的主观思考,与作品进行一次精神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艺术的奇特魅力,领悟陶塑的奇幻天地。

一、陶塑《虎啸山林》的外貌形态分析

陶塑《虎啸山林》与其他动物陶塑有着明显的区别,一般的动物陶塑选取的素材都是牛、羊、鸡之类的家禽。对于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来说,这些动物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是“虎”却有所不同,虎本身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在当时许多人只听说过虎,知道虎的凶恶,却并没有真正见到过虎,所以以虎作为陶塑的素材制作成的作品必然会让人耳目一新。

陶塑《虎啸山林》(见图1),整个虎身显得十分修长,比例协调、色泽鲜艳,黄色的毛发中带着一条条黝黑的条纹,格外醒目。观其头部,第一眼望去,赫然是额头上所呈现的“王”字,之后就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带着几分杀气,还有那笔直的白色虎须,尽显着丛林之王的强大气势。往下看去是强壮且有力的四肢,肌肉迸发,四只爪子紧紧地扣在岩石之上。陶塑虽然是死的,但却给人一种“以假乱真”的感觉,仿佛随时有可能跳跃而出、向人扑来。最后,我们再来观其躯体和尾巴,作者在“虎”的身体形态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很好地控制了“虎”的身形,没有像牛一般的臃肿,也并无羊一般的消瘦,而是恰到好处,显露出了“虎”敏捷的特征,而且“虎”的尾巴塑造得也恰到好处,粗壮的尾巴直接垂到地面,与身体相映衬,摆出了一幅随时准备战斗的姿态。从上述形态特征中就充分反映出了作者的用心良苦,最大化地还原了“虎”真实的形态,栩栩如生,乍看一眼就使人难以忘怀。当然,作品中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如“虎”的步伐、眼睛所望的方向等都有一定的讲究,这就需要我们对作品进行更细心的观察。

图1

二、陶塑《虎啸山林》的意义内涵分析

任何一个陶塑作品都有着其象征意义,也就是内涵。合理分析陶塑的内涵以及作者想要传递的精神,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作品,发现作品的价值所在。对于陶塑《虎啸山林》来说,其主要的意义有如下三点:

1.权势与威严

在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虎”就是王,是统治阶级的象征,作为普通的百姓生活在一个地区就要服从统治者的命令。而在民间也流传着“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的说法,所以如陶塑《虎啸山林》之类的作品经常会被摆放在达官显贵的家中。

2.英勇与无畏

虎有着威风凛凛的气质,在古代的军队中象征着军人的勇敢、不畏强敌,一些战功显赫的将士就会被赋予“虎将”、“虎士”的美称,而且一些兵符也会以虎作为雕刻的图案,它们被称为“虎符”。让我们以此为视角,重新来赏析陶塑《虎啸山林》,这时许多人就能感受到作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伟气魄,荡人心弦,仿佛浑身的热血都得到了激发。英勇无畏,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拥有许许多多具备这种精神的英雄人物才能长久不衰,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因此,观赏该作品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必须磨练自身的意志,让自己的精神变得更加强大,可以直面一切困难,顽强抗争。

3.吉祥与祈福

吉祥与祈福也是陶塑《虎啸山林》中所蕴含的重要价值之一。对此,我国古代有着许多传说,虎既代表了力量,又是正义的象征,能够驱除人可能会遇到的灾难。人们都希望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希望每一天都大吉大利,所以经常会在家中摆放与虎有关的物件。陶塑《虎啸山林》也存在着这方面的内涵,将其摆放在大厅之上,犹如正义的天神降临,怒视前方,任牛鬼蛇神都必须绕道而行。

三、结语

陶塑《虎啸山林》是所有陶塑作品中的佼佼者,拥有着许多象征意义,虽然时代在变迁,这些陶塑作品也已经成为了过往,但是其精神一直不灭,值得一代代人去传承。作为新一代陶塑研究者,我们不仅要会欣赏陶塑,还要能读懂其中的内涵,主动发掘其价值,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研究,来创造陶塑的明天,走向陶塑多姿多彩的未来。

猜你喜欢
虎啸山林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枫 叶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山“虎啸”?
学生习作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两岸皆故土 山林寄乡愁
观武警某部战术训练有感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