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农粳11号”的肥料利用率研究初报

2022-10-19 07:40吴英英杨溢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利用率籽粒养分

吴英英 杨溢

(1常熟市耕地质量保护站,常熟 215500;2常熟市海虞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常熟 215500)

为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农业生产上的化肥减量理念,更加有力、有效地落实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有关化肥减量增效的要求,加快科学施肥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夯实化肥减量增效的基础,笔者于2021年在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两种不同施肥方式下“常农粳11号”对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研究,以期进一步优化水稻生产上的施肥方案,达到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科学进行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式的目的。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年在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大河村稻麦生产基地进行,试验地块平整,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供试水稻品种为“常农粳11号”,前茬作物为小麦“扬麦16号”。供试土壤为黄泥土,质地为重壤,土壤基础养分情况为有机质含量34.3 g/kg、全氮含量2.12 g/kg、有效磷含量42.8 mg/kg、速效钾含量292 mg/kg、pH 7.2。

1.2 供试肥料

供试肥料为4 4%水稻专用配方肥(N-PK=20-9-15)、三元复合肥(N-P-K=15-15-15)、46%尿素、12%过磷酸钙、60%氯化钾,其中,磷肥和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

1.3 试验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包括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配方施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常规施肥。其中,测土配方施肥为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主推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肥料施用量与施肥结构,常规施肥为农户习惯施肥用量与施肥结构。各处理小区面积均为20 m2(4.0 m×5.0 m),为防止小区间肥水渗漏,小区周围起埂并用黑色塑料薄膜塑封。各处理肥料运筹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及肥料运筹情况 (单位:kg)

1.4 试验过程

试验于2021年5月20日进行基质育苗,6月14日移栽,每667 m2栽插密度为2万穴,每667 m2基本苗数为6.4万苗,10月27日测定理论产量,10月28日按小区单独收割测实产。各处理按试验设计进行肥料施用,其中基肥、分蘖肥、保蘖肥、穗肥的施肥时间分别为6月14日、6月22日、7月8日、8月7日。水稻整个生长期正常进行病虫害防治。

1.5 项目调查

试验前采集试验田块耕层土壤,测定土壤基础养分含量。收获前,测定水稻理论产量,调查每小区有效穗数,并调查每穗粒数、空秕粒数、千粒重;烘干秸秆和籽粒,称草谷重,测定常规施肥区和配方施肥区各处理的籽粒和茎叶中氮、磷、钾的含量;最后实收小区谷物产量,同时测定籽粒含水量。计算公式:化肥利用率=[(氮磷钾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缺素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养分施入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础地力产量

由表2可知,配方施肥区无氮、无磷、无钾处理的每667 m2基础地力水稻产量分别为463.66、598.96、600.63 kg,常规施肥区无氮、无磷、无钾处理的每667 m2基础地力水稻产量分别为435.67、551.66、534.00 kg。

表2 各处理水稻籽粒、茎叶产量及养分含量比较

2.2 土壤养分供应量

由表3可知,配方施肥区土壤的N、P2O5、K2O养分供应量每667 m2分别为11.52、9.55、11.21 kg,常规施肥区土壤的N、P2O5、K2O养分供应量每667 m2分别为9.65 kg、6.65、10.06 kg。

表3 各处理水稻养分吸收量比较

2.3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由表4可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常规施肥处理的每667 m2水稻产量分别为435.67、551.66、534.00、579.80 kg,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配方施肥处理的每667 m2水稻产量分别为463.66、598.96、600.63、629.86 kg。对水稻产量构成进行分析可知,常规施肥处理比相应的无氮、无磷、无钾区每667 m2有效穗数分别增加8万穗、4万穗、2万穗,配方施肥处理比相应的无氮、无磷、无钾处理每667 m2有效穗数分别增加6万穗、减少1万穗、减少2万穗。

表4 各处理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比较

2.4 籽粒养分吸收量

由表5可知,配方施肥无氮区形成100 kg水稻籽粒的吸N量为2.48 kg,配方施肥无磷区形成100 kg水稻籽粒的吸P2O5量为1.59 kg,配方施肥无钾区形成100 kg水稻籽粒的吸K2O量为1.87 kg;配方施肥区形成100 kg水稻籽粒的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95、1.64、2.16 kg。常规施肥无氮区形成100 kg水稻籽粒的吸N量为2.22 kg,常规施肥无磷区形成100 kg水稻籽粒的吸P2O5量为1.21 kg,常规施肥无钾区形成100 kg水稻籽粒的吸K2O量为1.88 kg;常规施肥区形成100 kg水稻籽粒的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93、1.27、2.05 kg。

表5 各处理每100 kg籽粒养分吸收量比较

2.5 肥料利用率

由表6可知,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40.38%、15.12%、45.25%;常规施肥区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9.64%、11.16%、30.51%。

表6 不同处理水稻对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情况

3 结果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无氮、无磷、无钾处理的每667 m2基础地力水稻产量分别为463.66、598.96、600.63 kg,常规施肥区无氮、无磷、无钾处理的每667 m2基础地力水稻产量分别为435.67、551.66、534.00 kg;常规施肥区土壤的N、P2O5、K2O养分供应量每667 m2分别为9.65、6.65、10.06 kg,配方施肥区土壤的N、P2O5、K2O养分供应量每667 m2分别为11.52、9.55、11.21 kg;配方施肥区当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0.38%、15.12%、45.25%,常规施肥区当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9.64%、11.16%、30.51%。因此,在常熟市高地力、高水平的水稻生产区,优化施肥方案和氮磷钾肥配比,仍有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空间,这对当地水稻生产具有很好的实践和指导意义。今后,可进一步优化区域内水稻生产上的施肥方案、加强肥水田间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水稻生产上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利用率籽粒养分
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2020年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同比下降0.8%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基于EDEM 的洛稻籽粒堆积仿真研究
养分
晶胞参数及空间利用率的相关计算突破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