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点睛

2022-10-20 04:21
民主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村建设文化

着眼“小”问题推动奶产业大发展

宁夏是中国重要的优质奶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生鲜乳主产区。2022年以来,全区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奶牛存栏和生鲜乳产量两项指标持续向好。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一是智慧奶业发展滞后;二是疾病防控水平较低;三是利益联结机制薄弱;四是优质饲草供应不足。

1.以数字化建设为引领,助推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开放、共享的全区大数据云平台,将精准数据运用到奶牛养殖、食品安全、温度控制、环境保护等与乳制品行业相关领域,为全产业链品质安全的全程可追溯体系保驾护航。联合国内良种繁育企业,开展OPU-IVP(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示范推广,提升种源自给能力。创建国家级奶牛核心育种场,加快良种繁育、生产性能测定等技术推广,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和水平。

2.以高效可靠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为保障,护航奶产业发展。严格实施动物疫病防控考核制度,源头上降低感染风险,加大对目前在岗兽医的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使基层畜牧兽医掌握较为系统的动物病理解剖理论、实验知识,学习最新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在基层投资建设兽医实验室,引导基层自主开展动物疫病防控。以控制化学类药物的使用为准则,科学指导用药,强化动物用药管理,禁止对人体有害的兽药投入生产。

3.以建立互利多赢的利益联结为依托,擦亮宁夏奶产品优质名片。发挥好宁夏奶产业协会平台作用,进一步规范生鲜乳生产收购秩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乳企与合作牧场实现利益共享。建立由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发展基金,建立产业风险补偿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做好“宁夏牛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申报工作,提高“黄金奶源”宁夏品牌知名度。

4.以优质饲草料为基础,确保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地定畜、以种定养,扩大南部山区饲草料种植,充分利用自有土地、流转土地或订单生产等方式,签订饲草料收购订单,建立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饲草料生产基地,稳定供应。加大高产优质苜蓿、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示范基地建设力度,推广“黑麦草+青贮玉米”等一年两茬种植模式,实现饲草种植和奶牛养殖配套衔接。

(宁夏民进)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乡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乡村振兴的长远和系统规划、分类管理等滞后,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不完善。二是产业发展有瓶颈,主导产业不优,产业带动不强,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投资农业的各类要素动力不足,农民致富增收存在一定困难,农民就近就业率较低。三是环境整治有差距,农村垃圾治理有观念和资金两方面的难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动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四是精神文明重视程度不均衡,陈规陋习积年难改,文化产品供应不足,缺乏对历史文化的有效挖掘保护与创新利用,乡村建设呈“千村一面”趋势,乡情特色不鲜明;乡村治理乏力,村规民约作用下降。

1.规划先行、统筹推进。要对各地农村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家底,从而明确近期需要搬迁进入社区安置的村庄和长期保留的历史文化村、特色村,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统筹各地各个涉农部门项目规划按照景区理念来规划、项目建设按照景点的要求来建设,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最大限度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突出土味、农味、野味,保持乡村的鲜明特色,体现乡愁记忆。

2.分类实施、示范带动。制订美丽乡村建设长期规划,既要注重局部突破,又要注重整体推进;通过局部求精抓示范,兼顾一般实现面上普惠。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统筹谋划、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片区。

3.生态治理、科学保护。用经营的理念建设农村,把农村垃圾、污水、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垃圾处理的关键在推行垃圾分类和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农村污水能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应尽量接入管网统一处理,不能接入管网的可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就地生态处理。村庄绿化外部实施森林围村,内部辅之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里外绿化美化,加强水流、大气的监管,建设生态文明,为农村打造宜居环境。

4.市场主导、产业支撑。坚持市场主导作用,把产业培育当作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民宿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文明公益等新型业态,不断增加群众收入。通过乡村振兴,增加农民就近就业率,发展农村经济,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农村变“输血”为“造血”,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5.要素创新、文化引领。把文化建设运用到乡村振兴之中,深层次挖掘农村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盘活文化资源,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创新文化形式,发展优秀文化传承,利用好农村现有的文化阵地,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传承文化,宣传文化,传播正能量,提升乡风文明程度和自我治理的能力。

(邓曙光)

猜你喜欢
农村建设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年味里的“虎文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赞农村“五老”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