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022-10-20 09:52刘世炜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时代经济发展

刘世炜

(成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广阔的时代背景、深厚的理论渊源、坚实的实践基础,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宏大的全球视野,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新的理论飞跃,是做好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战略安排、指导原则、根本要求、根本动力、制度保障、战略选择、工作方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发展。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领导一切,自然包括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我们党是执政党,抓好经济工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一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

领导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经济工作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在治国理政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处于基础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只有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其他工作向前发展。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成功应对发展形势变化和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的根本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现实世界中,矛盾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相互交织,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难度增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发展形势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综合作用和政治优势,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

立场问题关乎党性,是一个政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

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民作为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活动的实践主体和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作为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制度,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根本目的,因而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等重大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根本价值遵循。

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民立场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我们党“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贯穿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而且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新常态、新阶段标识了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既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锚定了新的时空坐标,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2014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发生的趋势性变化,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原因。他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新常态之所以“新”,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之所以是“常态”,是因为这些变化是长期的、稳定的。

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方式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必须立足新的发展阶段,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安排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安排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也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安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用 ‘小康’ 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时代内涵。“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也就是覆盖的领域要全面、人口要全面、区域要全面。2013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的主旨讲话中提出:“到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经过党和人民的长期努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时,我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这一战略目标提出了展望,其中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主要有: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这就使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前了十五年,既催人奋进,又符合实际。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目标包括:“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这是我国国际地位的奋斗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

五、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代我国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系统性、战略性、指导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我国先贤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这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就注重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抓住创新这个要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置于新发展理念之首。他指出:“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 ‘牛鼻子’。”在经济发展中,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创新具有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既要以创新推动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促进创新。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经济系统各部门、各领域、各环节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生产各部门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持续地进行下去。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更加注重平衡发展、协调发展,使经济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绿色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永恒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就要推动绿色发展,让绿色成为现代化的底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能量交换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促互进、共生共荣。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交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和交换的社会化程度日益加深,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和广泛,经济全球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国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我国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了,就不仅不会关上,而且会越开越大。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就是要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同志将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更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分配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彰显。

六、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也积累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从发展模式来看,由低要素成本所决定的投资、出口依赖型发展模式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既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较大的挑战;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三次产业和产业内部不够协调,尤其是农业发展基础还不牢固,产业链的总体水平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够高;从供求结构来看,供给体系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供给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有待提高,供需适配性有待增强;从动力机制来看,科技创新能力和体制机制创新还需要进一步发力。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性的、也有结构性的,既有阶段性的、也有长期性的,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加以解决。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是推动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要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最根本的是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区域、行业均衡协调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从经济发展史来看,西方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后,往往会面临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尽管其中的具体原因较为复杂,但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没能推动经济实现成功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而言,推动经济发展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比例发展等经济规律,处理好积累和消费、供给和需求、周期性和结构性、短期增长和长期发展等重大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宏观和微观,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有效应对复杂局面。

七、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反复证明,只有不断推进改革,才能使上层建筑更好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更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将改革不断进行下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既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只有通过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作为我国的“第二次革命”,不是否定和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包括经济体制在内的体制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其目的在于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我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招。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对于我国来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要靠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供给和需求是经济的两个基本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供给能力有了巨大提升,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既有供给问题,又有需求问题,但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八、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性质的决定因素。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只有通过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适应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需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按劳分配也就是按照劳动贡献分配社会产品,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上的基本实现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同时,在创造使用价值或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都必不可少,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因此,除按劳分配外,还需要实行按要素所有权及其贡献进行分配,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论是初次分配、再分配,还是第三次分配,都要体现效率和公平,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来看,就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言,市场是最有效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九、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环境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主要经济体复苏缓慢,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这就决定了必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施重大发展战略。

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优势出现了明显变化,需要将发展重点放到自主创新、扩大内需上来。

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共同的目标,但是由于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有所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我国的现代化是“并联式”的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内容,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互促互进的,城镇化要以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为重要基础,农业现代化要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为推动力量。

实施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海洋强国、知识产权强国、自由贸易区等重大战略;全面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重大举措。这些战略举措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战略性、针对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抓手和实践路径,深化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十、我国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法

领导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中国经济建设实践,在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大思维方法,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坚持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战略思维体现的是认识和把握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着眼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牢牢把握发展方向,及时提出政策措施,不断把发展向前推进。”这一重要论述,对把握和运用战略思维提出了明确要求。基于对战略思维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等。

坚持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就是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历史思维包括正确认识历史事实、客观评价历史现象、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准确洞察历史趋势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基于对历史思维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科学定位。他强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从总体上讲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这些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坚持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辩证思维的科学内涵体现在坚持用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基于对辩证思维的深刻把握,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关系,例如在改革发展中要处理好稳与改、静与动、稳与进的关系,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宏观和微观、政府和市场等重大关系。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也蕴含着辩证思维。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方法论,辩证思维贯穿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整个理论体系和内容体系。

坚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创新的实质是创造新事物或者新规则,基本内涵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破旧立新,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方法,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以更加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新的基础在于现实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产生这些体系的时代的需要。”基于对创新思维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就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基于对法治思维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经济秩序混乱多源于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因此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法治经济的本质要求就是把握规律、尊重规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经济发展,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坚持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忧患意识,这是我们坚持底线思维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基于对底线思维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事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做到有备无患,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等等。

小结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战略安排、指导原则、根本要求、根本动力、制度保障、战略选择、工作方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标识了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安排。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

猜你喜欢
时代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区域发展篇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