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试验区背景下“景漂”根植意愿的实证研究

2022-10-24 09:42王明升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景德镇试验区意愿

王明升,黄 勇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一、引言

作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是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景德镇陶瓷及其所蕴含的陶瓷文化更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现实载体与文化符号。2019 年,国家发改委和文旅部印发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国家试验区、《实施方案》)为景德镇及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实施方案》指出助力国家试验区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加强陶瓷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并留住“景漂”等高层次人才。目前,活跃在景德镇的“景漂”已达3 万余人,相当于景德镇主城区常住人口的5%[1]。在景德镇的城市发展历程中,他们不仅作为城市发展资本,为陶瓷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大量新血液,并且为陶瓷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理念,促进了陶瓷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创新[2]。

吸引并留住“景漂”是使其长期助力景德镇及国家试验区发展的首要问题,而“景漂”根植意愿则可以较好地衡量该问题。“景漂”根植意愿反映了个体持续在景德镇生活和工作下去的意愿,它更加注重“景漂”的主观感受与行为,可以较好地衡量区域对人才的保留能力。因此,积极研究“景漂”根植意愿的作用机理并有效提升其根植意愿,对于中国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与国家试验区发展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国家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引入人才根植意愿的概念,基于“景漂”群体的实地调研数据,从人才政策、陶瓷艺术文化、经济生活三方面出发,对“景漂”根植意愿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丰富“景漂”及人才根植意愿相关研究文献,并为国家试验区建设提供数据论证与新思路。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1.“景漂”的研究

“景漂”是景德镇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它所涉及的人员类型复杂、行业广阔。目前,对于“景漂”的研究已有许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对“景漂”历史脉络的研究。郭建晖等整理了汉、隋唐、北宋、元、明、清时期“景漂”现象的形成脉络[1]。二是对“景漂”现象成因的研究。齐彪认为“景漂”现象多是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以及生活压力较低等方面的原因[3]。三是对“景漂”群体特性的研究。朱辉球将“景漂”分为体验型、候鸟型和常住型三类,并且认为其带有自发性、广泛性、融合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4]。

在“景漂”群体的定义上,大多数是从陶瓷艺术的角度出发的。景德镇市政府则将“景漂”定义为户籍不在景德镇市但来景创业及就业的各类人员。本研究将“景漂”界定划分为狭义的与广义的,狭义的“景漂”是指户籍不在景但在景从事陶瓷相关行业的工人、商家、毕业生与艺术家、不定期来景研修创作的学者与艺人以及陶瓷发烧友和热爱陶瓷及文化创意的游客。广义的“景漂”则为户籍不在景但在景工作的各类人员。在国家试验区背景下,为了更具针对性,本次研究将“景漂”群体定位于外来景德镇且从事陶瓷及相关产业的各类人员。

2.人才根植意愿的研究

人才根植意愿发端于人才聚集过程,由于工作机会和经济状况的不同,人们会从一个区域转移并聚集到另一个区域。人才聚集程度的提高会带动区域人才吸引力增强。随着聚集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区域特征就会加重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5]。Florida[6]通过实证研究后提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对人员自身的需求因素。在国内人才根植意愿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胡蓓、翁清雄,他们主要分析了区域环境对区域内人员持续工作和生活的意愿(人才根植意愿)的影响[7]。目前,关于人才根植意愿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针对产业人才集聚开展的研究,主要通过实证分析,讨论企业内或是产业集群内的经济状况、人才政策、生活环境、企业文化等人才环境对人才根植意愿的影响[8]。另一类则是对城市或区域人才根植意愿的研究,该类研究也是主要从经济、生活、文化、人才政策等区域人才环境出发的[9]。

通过梳理发现,相比较产业集群等方面,对于城市人才根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现阶段对人才根植意愿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并且“景漂”既根植于陶瓷及相关产业又生存于景德镇市,因此本研究将人才根植意愿引入到“景漂”研究中,整合陶瓷产业与城市发展两视角,对“景漂”根植意愿进行探讨。

(二)研究假设

1.人才政策的根植效应

人才聚集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它与聚集地的人才界定、人才战略等办法政策密切相关[10]。首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良好的人才政策有利于人们实现自身价值,吸引人才聚集。其次,健全的政策机制与优厚人才政策有助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11]。在本研究情境下,随着国家试验区的不断建设,大批扶持政策不断落地,推动了“景漂”的聚集,对其产生根植效应。一方面,良好的人才政策更有利于满足“景漂”群体的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成为提升其根植意愿的有力推手。另一方面,人才政策优势会加快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生活环境,不断为“景漂”厚植沃土,进一步影响其根植意愿。因此,提出假设:

H1:人才政策对“景漂”根植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经济生活在人才政策对“景漂”根植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2.陶瓷艺术文化的根植效应

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软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对人才聚集具有极大的影响。首先,区域文化的异质性会吸引人才聚集。其次,特色艺术文化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刺激经济发展,增强人才吸引力。然而,传统文化对人才聚集也有着正负两方面影响。

在本研究情境下,国家试验区进一步增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优势,不断牵引着“景漂”的流入,进而对其产生复杂的根植效应。一是传统陶瓷文化、完整制瓷技艺体系与陶瓷历史遗产赋予了景德镇独特的文化名片,特色的陶瓷文化与非遗技艺不断满足着“景漂”的审美取向与价值需求,吸引他们的流入。二是景德镇的手工制瓷业多为小作坊模式,其普遍存在观念封闭、模仿跟风、行规僵化等问题[12],对外来的“景漂”形成一定的排斥。三是陶瓷艺术文化的优势有利于带动景德镇新型人文城市与基础生活设施的建设,发挥艺术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带动景德镇陶瓷、文创、文旅及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改善了经济生活环境,提升了“景漂”根植意愿。因此,提出假设:

H3:陶瓷艺术文化对“景漂”根植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经济生活在陶瓷艺术文化对“景漂”根植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遮掩效应。

根据前文的分析梳理,本研究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

图1 研究假设模型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通过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模型中变量间关系和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的一种延伸,能够较好地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其中,数据分析通过SPSS19.0 与Amos24.0 软件完成。

(二)问卷与变量

本研究综合考虑到学者胡蓓、翁清雄、黄勇[13]等人的研究,设计出原始调查问卷。后经过“景漂”群体访谈、实地调研、专家论证等方法,不断修正完善并得到最终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人才政策量表、陶瓷艺术文化量表、经济生活量表、“景漂”根植意愿量表。其中包括年龄、性别、学历3 个控制变量,4 个潜变量以及18 个观测变量,所有量表问项均采用5 级LIKERT 量表测量。(如有需要请联系作者)

(三)样本与数据

本研究面向“景漂”群体,由于样本众多且分散,故采取便利抽样。调研采用受访者自填问卷的方式,共发出312 份问卷,收回277 份,其中有效问卷228 份。

表1 调查基本信息

四、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

(一)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问卷进行适用性检验。 结果显示,KMO 值为 0.834,同时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994.182,数值较大(P<0.001),说明符合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标准。特征根值大于1 的因子共有4 个,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8.202%,除RTP5、ESL5 题项外,其他题项都较好的载荷到各主成分上,且载荷系数均大于0.6,故将其两项删除且删除后影响不大。

本研究采用CITC 值与Cronbach's α系数来共同检验问卷的信度。结果显示,除RTP2、CAC5、ESL2 题项外,各题项均满足CITC 值大于0.5 的标准,故将其三项删除且删除后影响不大;同时各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见表2),可见本量表具有非常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表2 信效度检验结果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问卷的效度。按照各量表的平均变异萃取量(AVE)均大于0.5、组成信度(C.R.)均大于0.7 的标准。结果显示,各量表的AVE 值与C.R.值均符合要求(见表2),表明方差提取的比例较高,模型聚敛效度理想。

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潜变量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另外,相关性系数绝对值均小于所对应的AVE 的平方根(见表3),说明各潜变量既显著相关,又具有一定区分度,所以量表数据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3 各潜变量均值、标准差、相关矩阵及区分效度检验

(二)拟合优度评价

本研究根据温忠麟[14]等学者提出的拟合优度指标推荐值对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经比较后发现,本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的拟合值均在推荐值范围内(见表4)。可见,本理论模型的设定是良好的。

表4 拟合优度评价值

(三)假设检验与路径分析

本研究通过中介效应逐步检验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首先,以“景漂”根植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模型1。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变量人才政策、陶瓷艺术文化得到模型2,结果显示人才政策与陶瓷艺术文化分别在0.001 与0.05 水平(双侧)上对根植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H1、H3 成立。模型3 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自变量经济生活,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01)。以经济生活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模型4。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变量人才政策、陶瓷艺术文化得到模型5,结果显示人才政策与陶瓷艺术文化对经济生活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01)。

表5 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随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际得到的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系数见图2 和表9。

图2 结构方程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

结果显示,人才政策对“景漂”根植意愿路径系数为正且显著(P <0.01),表示其直接效应为正且显著;人才政策对经济生活路径系数为正且显著(P<0.001),经济生活对根植意愿路径系数为正且显著(P<0.001),表示其间接效应为正且显著,因此经济生活在人才政策对根植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假设H2成立。陶瓷艺术文化对经济生活路径系数为正且显著(P <0.001),表示其间接效应为正且显著;而陶瓷艺术文化对根植意愿路径系数为负且不显著,表示其直接效应为负且不显著。根据温忠麟[21]等学者的研究,在广义中介效应中,将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异号的情况定义为遮掩效应,因此假设H4 成立。

表6 路径分析结果

(四)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 法的中介效应检验

学者 Hayes 和 Scharkow[15]、温忠麟[16]等人提出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 法在中介效应检验中具有更高的检验效力,本研究进行了5000次的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 抽样检验。检验显示与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一致,假设H2、H4 成立。

表7 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 检验结果

五、结论及启示

(一)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在国家试验区背景下,人才政策、陶瓷艺术文化对于“景漂”根植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才政策作用强,陶瓷艺术文化稍弱;经济生活在人才政策对根植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经济生活在陶瓷艺术文化对根植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遮掩效应。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 法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一方面,“景漂”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传统主流,其对城市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致使其实际生活水平与较高心理预期之间产生落差。另一方面,景德镇千百年来的官窑生产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本地的传统生活观念、陶瓷艺术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外来观念与创新创意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性。而经济生活方面对于“景漂”根植意愿的正向影响遮掩了这一问题。

(二)管理启示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提升人才根植意愿的建议如下: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政策优势。在国家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制定人才政策时,应充分照顾到特色产业与各类人才的不同需求,提升政策优势。例如,招才引智局、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等机构建立完善的“景漂”人才档案,根据不同需求实施相应人才政策,根据其人才评定等级提供相应人才经费资助,并且进一步扩大受众,惠及更多人才;优化部门联动,砍掉无谓证明和烦琐相关办理手续,实现人才政策的高效落地,以强化政策优势。

2.重视经济生活质量,打造便民宜居环境。在城市产业发展、国家试验区建设的同时,应就实际情况,着力改善区域经济生活环境,降低居民生活压力,多推出例如不同户型的人才公寓、免担保且免抵押的“景漂贷”等金融扶持和生活保障项目。注重各项生活设施、工业园区及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化城市交通出行路线,加快改造背街小巷,打造更多便民圈。推动如陶溪川“邑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项目建设,吸引中外名家及企业的入驻,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经济生活水平,以优良的人文环境和舒适的宜居环境吸引并留住人才。

3.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去芜存菁。在积极保护和传承传统艺术文化的同时,意识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对于人才根植意愿的正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保护好悠久浓厚的艺术文化优势,加强对御窑厂、高岭古矿、三宝瓷谷、十大瓷厂等30 多处陶瓷遗迹保护。举办陶瓷技能竞赛、全国陶瓷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培养人才,不断推进陶瓷艺术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另一方面,积极规划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陶瓷艺术村、陶瓷画廊、艺术工坊等新业态,以先进的商业理念、模式创新和文化创意不断改善小富即安、固守陈规、行规僵化的思想观念与产业模式,削弱其对人才聚集的负面效应,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利用优秀人才推动传统艺术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与创新,实现良性循环,持续推动地区发展。

猜你喜欢
景德镇试验区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探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路径
18个自贸试验区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