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建设与应用

2022-10-27 02:18王爱莉刘祥林
水利信息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证照水利部许可

王爱莉,郑 策,马 辉,易 娟,刘祥林

(1.水利部信息中心,北京100053;2.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53)

目前,水利部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一网通办”,达到了水利部政务服务事项全国标准统一、全流程网上办理的目标,并且通过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水利部与国务院其他部门和省区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大力推行电子证照是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和创新监管方式的重点工作[1],水利部高度重视,以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建设为试点开展推广工作[2],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为实现“一网通办”,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1 系统建设

1.1 建设思路

水利部依据 SL/T 816—2021《电子证照 取水许可证》[3]标准,建立健全电子证照制发机制,以建立统一的电子证照生成接口规范、编码体系、数据库、共享体系为宗旨,建设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实现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由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统一生成,流域管理机构和省、市、县调用统一的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服务,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数据统一汇聚,在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互通互认。

1.2 系统框架

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建库、统一开发、统一部署”的建设模式,提供电子证照签发、查询及验证等服务,同时具备将已有纸质证照转换成电子证照的功能。通过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需求调研和顶层设计研发工作,以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建设为试点,确定的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搭建的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主要包括综合管理、证照目录、统计分析、系统管理四大子系统,实现证照制作、生成、调用、下载,以及存量数据转换及有关接口服务等功能。

图1 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框架

1.3 技术对接

为使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具备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发放能力,全面启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实现取水许可证相关业务在本省(区、市)内和跨省份“一网通办”,需要完成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对接。流域管理机构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由水利部统一建设,已经部署取水许可审批系统的省份,可在取水许可发证环节与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对接生成电子证照,加盖符合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技术标准的电子印章,即可完成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生成。对于目前取水许可审批系统尚不完善,需线下办理、打印取水许可证的省份,为满足全国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推广的整体进度要求,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提供了手工录入证照信息的功能[4]。系统对接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对接模式

2 核心功能

为确保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得以实现,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以统一平台、统一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标准、资源整合共享、减证便民服务为核心进行设计。

2.1 统一平台

针对地方取水许可证管理多系统部署、数据资源分散、信息共享难等问题,水利部水资源司和信息中心依托水利部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开发部署了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为各级部门提供证照制证签发、电子印章签章、信息管理、目录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服务,实施统一身份认证,落实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电子印章管理,实现了全国统一平台服务、统一信息归集、证照互通互认,有效解决了跨区域、层级取水许可审批数据共享难和信息孤岛的问题,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取水许可电子证照体系。

2.2 统一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标准

水利部与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联合编制并印发了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标准,规范了全国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分类规则,统一了取水许可编码、信息模型、基础数据、技术、管理等安全标准,实现了许可事项基本要素在水利行业的统一。同时,利用水利一张图和河流、湖泊编码,将取水口、用水范围等空间信息整合到证照中,实现一张图显示,提升了证照智能化水平,为推进电子证照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方面的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2.3 资源整合共享

以取水许可电子证照为牵引,将取水许可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共享,解决了过去信息资源分散、资源开发底数不清的问题,可全面掌握流域或区域取水许可审批和取用水情况,实施流域或区域水资源消耗总量控制管理制度,落实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计划,进而为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

2.4 减证便民服务

企业在使用电子证照提出取水许可证申请、变更、延续等事项时,不再要求提供纸质证照或复印件。同时,在水资源费税征缴、执法检查、金融服务等领域,实行纸质证照和电子证照同等效力。用户可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移动客户端应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进行数据核验、现场亮证、自助打印等操作,助力政务服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成效明显。

另外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与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联动,实行取水许可审批信息共享,电子证照统一流转,互认共用,避免企业重复提交、部门重复核验,减证便民成效显著,可提高投资审批服务便利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

3 应用成效

水利部于 2019年5月启动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工作,实现证照制作、生成、调用、下载等功能。水利部编制印发了 SL/T 816—2021《电子证照 取水许可证》标准,搭建了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同时选择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含衢州市)和安徽等省市部署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19年11月4日,浙江省衢州市颁发了全国第1张取水许可电子证照[5]。2020年8月在试点基础上,水利部主管司局积极组织开展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全国推广应用工作[6],目前已完成与水利部政务服务平台及其电子印章系统对接,7 个流域管理机构均已具备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一站式”发放能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三级行政区全面完成证照系统对接,具备电子证照发放能力。2020年国务院将取水许可证列为高频应用的电子证照之一,截至 2022年8月全国已发放近65万张取水许可电子证照。

推行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应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取水许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水资源管理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水资源管理审批制度改革、提升监管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深入落实水利行业强监管,依法加强取用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7]。

4 结语

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是水利部第1个全面推广应用的电子证照,实现了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全国范围的电子化转化。流域管理机构和省、市、县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发放和数据信息实现统一归集管理,在建设管理、服务模式、数据共享和服务应用推广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创新,为推动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扩大应用积累了经验,为后续电子证照建设提供了依据。

今后,水利部将继续推动涉河采砂许可、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认定、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认定、一级注册造价(水利工程)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三类人”安全生产考核等事项电子证照的建设,做好全国推广的技术保障,联合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一起做好电子证照的亮证和验证的技术实现。为更好发挥电子证照应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的重要支撑保障作用[8],水利部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系统也将进一步规范电子证照制发机制,扩大电子证照的政务服务领域,丰富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证照水利部许可
淮委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要求进一步部署近期防汛工作
新建核电站项目前期的证照申请与核安全监管浅析
版权许可声明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公布第二批可在线办理的电子证照清单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本期作者介绍
电子证照系列基础标准
福州电子证照全流程应用开先河
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超八成不能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