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视角下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探讨

2022-10-28 04:10朱晓云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供给办学老年人

□于 丽 朱晓云

目前,我国老年人参加老年教育的意愿和数量都在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末,我国老年大学(学校)约有7.6万多所,在校学员约为1088.2万人。相比于庞大的需求,这显然是杯水车薪。如何弥补老年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缺口,是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老年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精准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建议,为此开展了老年教育需求和供给的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及分析如下:

一、问卷调查反映的老年教育现状与问题

1.参与老年教育的老年人男女比例差距较大

在755名问卷填写者中,164人(占比21.72%)为男性;591人(占比为78.28%)为女性。如何吸引男性老年人积极参与老年教育是今后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2.线上教育逐渐被老年人接受

从调查问卷回答情况看,老年人目前接受和希望接受的老年教育的模式首选渠道是老年大学和社区学院,占比分别为91.92%和87.42%,具有绝对优势。社区老年教育模式对老年人吸引力不强,选择的比例在12.05%左右。目前参与远程线上教育的老年人占比24.9%,而希望参加线上教育的老年人占比38.68%。从调查情况看,虽然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技术有一定障碍,但对于线上教育,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未来老年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3.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大都不以获得文凭为目的

针对课题组“如果您已经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是否还希望进行第二学历(争取获得学位)的进修”这一问题,其中“不想参加以获得学历为目的的学习”的人数占比43.97%,最高;空白189人(比例为25.03%),占比第二。二者之和近70%。只有145人希望获得艺术类的文凭,占比19.21%,其他中文、法律和外语专业希望获得文凭的人数都较少,占比5%或者不到。调查数据与笔者的个别访谈也是契合的。在个别访谈中,笔者注意到学历层次高的老年人退休之后,仍在不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但是,学习目的以健康、快乐、喜欢、自由为主,要求相对轻松,不是为了获得文凭。

4.新冠疫情对老年教育影响较大

新冠疫情三年,老年大学(或社区学院)经常被迫停课,线下教育只能断断续续地开展,线上教育成为老年人继续学习的帮手。但是,网上学习对老年人来说困难重重,很多人无法坚持,甚至放弃。当课题组对“在进行互联网学习时,您遇到的挑战主要来源于哪一方面”这一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422人(占比56.04%,第一)选择“对互联网技术使用不够熟练”,258人(占比20%,第二)选择“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帮助”。从调查情况看,一方面,老年人希望进行线上学习,但同时,对互联网技术使用不够熟练和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帮助,成为制约其进行线上学习的两大障碍。

5.老年教育课程设置与老年人学习需求有一定契合度

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与老年人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在填写“您感兴趣的老年教育课程”这一问题时,文娱、保健两类课程需求最大。607人选择对文娱类课程感兴趣,占比80.40%。文娱类课程的需求有:摄影、管乐器、戏剧、时装、跳舞、烹调、旅游、油画等。352人选择保健类课程,占比46.62%。其需求有:健身、养生、中医等。

老年大学课程设置以文娱类为主,基本符合老年人的一般性需求,但是无法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如老年心理健康、生命教育、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课程通常设置较少。这一情况与老年人在这方面的需求较低有关。如针对“感兴趣的老年教育课程”这一问题调研时发现,对生命尊严类课程感兴趣的只有80人,占比10.6%。

上海虹口区北外滩街道老年学校开展书法教学

二、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建议

老年教育在我国需求侧反应灵敏,而供给侧相对滞后。但是,旺盛的需求是牵引老年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目前,老年线下教育供不应求,掩盖了需求的分类真实性。因此,要以需求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供给侧应通过设计符合老年人特点的课程、建立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教学模式等,满足需求侧,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老年教育需求的作用。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的老年教育管理机构

老年教育是终生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教育部门应在办学方面设立统一的管理部门,便于对全国老年教育多元化办学主体的正规管理。比如,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要建立明确的理论指导,建立科学统一的课程建设标准,甚至建立统一的考核评估指导标准等。

2.增加办学主体,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

前文提到,我国老年人希望参加的老年教育模式首选是老年大学(或社区学院)。但是,课题组在问到“打消您参加老年教育的原因”时,439人(占比58.15%)选择“老年大学报名困难”。可见,目前城市老年居民首选的学习方式就是进入老年大学,然而老年大学报名困难又成为阻碍其继续学习的主要原因。相比于2.6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目前我国老年大学根本无法满足数量众多的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如果老年教育都以政府投资为主,政府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因此,除政府投资办学外,可以借鉴英国第三年龄大学的经验,发展自主自治办学;借鉴法国经验,由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老年教育课程,同时,引进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等。鼓励更多办学主体参与老年教育,大力增加老年教育的供给,以此缓解老年教育供不应求的局面。课题组调查问卷中提出:“当遇到一些自己喜欢但需要付费的高质量学习资源时,您是否会选择一些资源付费学习”时,近70%的人会选择付费学习。所以,将民间力量引入老年教育领域,合理收费,也是增加老年教育供给的途径之一。多元主体办学,增加老年教育供给,并一定程度上形成良性竞争,老年教育的各种需求才会得以满足。

3.丰富老年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新模式

王逑艺术合唱团合唱《英雄赞歌》

老年教育的学习内容要满足老年人的个体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针对目前我国老年教育内容单一化问题,可以借鉴较早进入老龄化国家的办学经验,丰富内容,注重开发新型课程,如退休前教育、养老教育、生命尊严和死亡教育、老年人力资源、人文历史以及科技产业教育等。这类课程的学习对于帮助老年人发现生命的意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促进自我接纳和完善,实现“老有所为”愿望,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生活大有益处。

从教学模式来看,要开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教育、网络与面授教学的有机融合与优势互补。还可以采用演讲、对话、辩论、案例讨论等教学形式。也可采用游学的方式,将旅游与学习相结合,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边看边学,推动老年研学旅行。

4.实现老年教育的差异化、层次化

随着“60 后”的老年人逐渐退休,我国老年退休人群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有所增加。调查问卷显示,参与回答的755人(全部50岁及以上)中,大专或本科学历人数最多,占比62.38%。这反映了老年人群中高学历人数增加的情况。学历较高的老年人往往学习需求更强烈。但一般性课程很难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笔者通过个别访谈也发现,老年大学现有课程对高学历的老年人吸引力不大。只有开发高质量、个性化的课程,才能吸引这部分老年人走进老年大学。同时,高学历老年人还可客串教师角色,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会提升授课效果。还可以让有领导能力的老年人成为“学习领袖”,推进自助式老年教育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层次进行分层教学。50~60岁的低龄老年人精力较为充沛,学习欲望较高,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开设高新知识和技能类课程。60~70岁的老年人进入实质性退休阶段,教育需求侧重于休闲娱乐,针对这一年龄层次的需求,可以开展文娱类课程,如唱歌、跳舞、健身等。70岁以上的老年人学习需求侧重于养生保健、社会保障、生命尊严等方面。只有根据老年群体的具体情况,分别开展差异化、层次化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满足其共性需求的同时也尽量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5.开发统编指导性教材和统一的老年教育线上平台

编写统编教材,必将推动老年教育发展更规范、质量更高。教材编写可以从通识类开始,主要包括生活教育、医疗保健、家庭教育、科普等几大类别。通识类教材使用成熟后,可以借鉴这类教材的编写和使用经验,再编写其他类型的统编教材。

新冠疫情催生了我国网上教育的发展。大、中、小学都利用各种网上平台,开展网上教学。网上教学平台各种功能在这三年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强化。但是老年教育课程在网上资源较少,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技术也不够熟练。笔者认为,应开发统一的网上教学平台开展老年教育,共享视频等学习资源。使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网上学习课程,可以为那些受地理位置影响、身患疾病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学习帮助。再者,电视在我国城市和农村普及程度非常高,通过电视开展老年远程教育受惠面会更广。同时,也使部分应用互联网不熟练的老年人有了一个参加老年教育远程学习的渠道。

6.利用开放大学系统资源开展老年教育

开放大学系统开办老年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学习网点分布的广泛性。开放大学是系统办学,每个省市都有几十个办学网点,分布在各省市的不同地区,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开放大学可以利用自身开展远程教育多年的优势,提供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支持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通过对当下老年教育需求和供给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应加强和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以实现老年教育“以需求为基础”,提高老年人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供给办学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