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三都水族马尾绣鱼纹与蝴蝶纹的图形纹样研究

2022-10-29 05:11许凌
西部皮革 2022年18期
关键词:水族马尾白族

许凌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1 概述

黔南三都水族起源于睢水流域,“饮睢水,成睢人”一说在水族口口相传,因此水族自称为“睢”。黔南三都水族所处之地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质条件适宜养马,马匹质量高,所以水族人大多喜欢养马。端节中的“赛马”,祭祀中的“敲马”,都体现了水族的马文化的历史悠久。因马匹质量优良,马尾毛自然也受到了水族人民的重视。马尾毛有纤维长、拉力强、耐磨耐湿,不易折断等特点。马尾非常适合作为刺绣的原材料,马尾绣因此而流行。马尾绣,是流传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传统艺术,其特点是将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的刺绣工艺。马尾绣是黔南三都水族的代表文化,是水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

2 水族鱼纹、蝴蝶纹的起源

水家流传一句谚语,“水家鬼多”。水族的多神观正是水族人民与自然对抗、适应自然和改变自然的方式。所以,在水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将民间信仰当作一种解释生活、解释事物现象的世俗观,每天都在上演。他们用民间信仰来理解万物的起源、生命的产生,邻里及自我的不同文化行为和生活方式。

2.1 水族鱼纹的起源

2.2 水族蝴蝶纹的起源

据说在古时候天上有九个太阳,水族妇女用背扇背着孩子去干活,热辣辣的太阳晒得孩子几近晕死。这是,飞来一只巨大的蝴蝶,展翅为母子遮挡住了太阳,孩子因此得救。母亲认为蝴蝶是祖先来保护水族子民,为了纪念,她把蝴蝶绣在了孩子的背扇上,让蝴蝶守护孩子。从此,蝴蝶纹成了水族的吉祥物,成为保护孩子成长的“神”。

3 水族鱼纹、蝴蝶纹的文化寓意

3.1 水族鱼纹的文化寓意

水族人忌荤不忌鱼,认为鱼是祖先的化影。水族人民将对“故土”与“祖先”的怀念之情寄予鱼纹之上。据水书记载,鱼的繁殖能力强盛,一鱼多子,蕴含多子多福的寓意。且在水族的传统观念中,“男孩为鱼,女孩为虾”,鱼代表男孩,是生育的象征。“鱼”即是水族的古老纹样之一,也是水族的重要祭品之一,被水族人民视为祖先与保护神。因此,鱼纹是马尾绣的常见纹样,这源于水族的图腾信仰,认为鱼具有超自然的生命力,能给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

3.2 水族蝴蝶纹的文化寓意

蝴蝶纹起源于神话故事,体现了水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与对生活的向往。在神话故事中蝴蝶是水族祖先的化影,保护了水族的子民。因此在水族文化中,蝴蝶代表着水族祖先对子民的庇护,是水族子民的保护神。“蝴蝶”即体现了水族人民对祖先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水族人民对子孙美好祝愿。神话之后的蝴蝶纹具有趋利避害、追求吉祥的寓意,作为马尾绣常在水族婴童用品中出现,代表着水族人民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4 水族马尾绣纹样的造型特征与色彩搭配

在历史上,汉族对待少数民族时常抱有一种歧视的态度,因此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施加礼节和约束,水族服饰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发展空间受到了严格限制。但是水族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巧妙地运用色彩与独特的造型进行装饰,并在加工工艺上取得突破,水族服饰反而更能彰显民族特色。

4.1 水族马尾绣纹样的造型特征

水族马尾绣纹样十分丰富,构图上讲究中心对称与协调统一,布局上由边框、中心和骨架构成,图形多为对称图形,分布均匀,疏密有致,视点集中。水族马尾绣的构图具有平面化的特点,主要以平面图形为主。如蝴蝶纹(图1),以铜鼓为中心,四周环绕着夸张变形的蝴蝶纹样,整个作品中心明确,框架明朗,风格统一且具有水族特色。即体现了蝴蝶纹的文化寓意也展现了马尾绣的独特韵味。如鱼纹(图2),以铜鼓纹为中心,鱼在四周环绕,中心对称分布,鱼翅鱼尾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虽是平面图形,但立体的马尾与巧妙的构图,使整个马尾绣图形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水族人民对鱼纹的热爱。

图1 蝴蝶纹

图2 鱼纹

水族传统马尾绣独特且别致,与中国传统刺绣的细腻和写实的风格迥然不同,其重在写意,重在表达情感,图案简洁明了,造型夸张变形甚至抽象,极具想象力。水族马尾绣以一种水族古老吉祥纹样为主图形,四周以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环绕,整个绣品主次分明,主体突出,表达了水族对图腾的信仰与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外与追求。水族马尾绣的纹样体现了水族妇女的智慧,对大自然的感悟与回馈,因此,在马尾绣纹样中常见各种大自然中的元素。

4.2 水族马尾绣纹样的色彩搭配

传统的水族服装大多是蓝色和绿色的衬衫与长裤。在色调中,蓝色和绿色都是属于冷色调,给人以沉着冷静,睿智和智慧的感觉,这种色调反映了水族人的审美心理和个性追求。在长期被排斥和被压迫的现实中,水族人民寻求关注和尊重的民族情感,借助色彩的运用,宣泄内心的情感,寻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平衡。

水族服饰多为素色,较为单一,但水族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却并不单一,因此色彩鲜艳,情感丰富的马尾绣深受水族人民的喜爱。在马尾绣成人服饰中,主要以青、绿、蓝、黑为主色调,然后以鲜艳的暖色作为点缀。由于服装较为单一,相对而言绣花鞋就较为艳丽,各种艳丽色彩在绣花鞋上均有体现,如红色、紫色、蓝色等颇为丰富,这也是水族服饰的特点之一。在儿童用品中,色彩则十分鲜艳,主要突显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所以红、黄、绿等高明度的颜色在儿童服饰非常常见。总而言之,水族马尾绣多以单调的颜色为底,运用鲜明、对比强烈的色彩进行刺绣,使得整个作品主体突出且色彩协调。

林语堂的中西方语言及文化功底颇为深厚,同时,他在译创工作中还秉承着“读者意识”的原则。所以,在林语堂的译创作品中,西方读者能够更加准确、清晰地了解到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西方读者通过林语堂的译创作品可以充分地领略到中国智慧的独特魅力。

5 水族鱼纹、蝴蝶纹与其他民族鱼纹、蝴蝶纹的对比分析

5.1 鱼纹

5.1.1 水族

少数民族的鱼纹图样多源自各民族对于鱼的图腾崇拜,我国大多数近现代少数民族都或多或少地保有图腾文化。其中有不少少数民族将鱼奉为祖先而崇拜,例如水族,水族是一个相信万物有灵的民族,作为水族的民族图腾,鱼是水族最为重要的崇尚之物,其图腾便是双鱼托葫芦的形象(图3)。而且在水族文化中鱼常代替龙的形象与凤一同出现,来表达龙凤呈祥,这也反映出水族古老鱼图腾的崇拜。

图3 水族鱼纹(双鱼托葫芦)

5.1.2 苗族

鱼图腾作为最常见和最悠久的图腾崇拜对象之一,在少数民族文化中衍生出大量的鱼形装饰纹样,多体现在手工艺制品中,如苗族刺绣(图4)、苗绣中写实与抽象手法并用,针法整齐,线条流畅的表现鱼纹图样。内涵的表达上多体现鱼的生殖崇拜以及和其他纹饰一同出现来表达吉祥含义。

图4 苗族鱼纹(刺绣)

5.1.3 白族

白族扎染纹样(图5)中也常出现鱼的形象,大理白族人喜爱白色,扎染的鱼纹也多以蓝底百花呈现,白族的鱼纹样较为传统,多有连续的形式存在。

图5 白族鱼纹(扎染)

5.2 蝴蝶纹

5.2.1 水族

水族蝴蝶绣(图6)极具特色。蝴蝶是水族马尾绣背扇永恒的表现主题,是水族的古老图腾,是祖先的化身,体现了水族人民的美好期许。

图6 水族蝴蝶纹(马尾绣)

5.2.2 苗族

苗族认为蝴蝶是人类母性的先祖,称其为妈妈,对其崇拜。蝴蝶纹(图7)在苗族非常常见,尤其是在蜡染中,在苗族刺绣中蝴蝶纹多体现为柔美的形态,突出了苗族特色。

图7 苗族蝴蝶纹(刺绣)

5.2.3 白族

白族人对蝴蝶有着特殊的情结。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白族会举办隆重的“蝴蝶会”,在蝴蝶泉举行。白族蝴蝶纹(图8)多出现在扎染中且多为具象形态,神秘且高贵,体现了白族对蝴蝶的情感。

图8 白族蝴蝶纹(扎染)

6 结语

黔南三都水族马尾绣制作工艺独特,纹样丰富且具有深意,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在本文中笔者选取了具有水族特色的鱼纹与蝴蝶纹的图形纹样,以深入了解水族的文化蕴含。也希望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更了解这样精美的传统纹样。

猜你喜欢
水族马尾白族
打造活力满满的马尾
民族文化有传人
上帝的水族馆
扎马尾
花样云南(二)
可爱“丸”法
水族动物
白族
初访湖北鹤峰白族聚居区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