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平等诉求背景下中国女性体育研究进展

2022-10-31 13:15邹佳辰王智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7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员体育

邹佳辰 王智慧

(1.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体育系 四川成都 611731;2.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 北京 100872)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通过CNKI 数据库高级检索,选择SCI、北大核心、CSSCI 后呈现出与女性体育主题相关的文章共有290篇,其中体育、新闻与传媒、戏剧电影与电影艺术3 个学科分别占74.92%、4.70%、3.76%,运用最多视角为女性主义、社会分层、身体、历史及媒介等视角。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少有从社会文化视角出发,因此该文将在现有基础上结合社会文化视角对女性体育公平性范畴开展研究。

近年来,我国女性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的惊艳表现越来越多,特别是东京奥运会后,奥运首金杨倩、跳水天才全红婵、举重大宝贝李雯雯等众多年轻且优秀的女性运动员成为比赛场上的靓丽风景线,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然而,在看似公平的背后,却是女性近两个世纪以来一直抗争的结果。女性曾没有参与体育的权利,伴随着3次女性主义运动,社会的禁锢才逐渐被打破。3 次女性主义运动分别围绕以下3 个维度展开。(1)女性争取平等的政治权利以及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无疑是中国女性觉醒、摆脱传统秩序的第一步。虽然女性权利意识得到启蒙,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传统性别角色规范并没有得到太大改变。(2)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力,对女性屈从地位进行批判性解释。这一阶段致力于消除因性别刻板印象而产生的性别气质差异,努力发展气质从而超越生理上的差距,最终目的是消除两性之间的不平等。(3)核心议题集中于身体政治,反对改变女性气质从而依附由男性主导的规则,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平等,应做到身心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很难界定是哪些具体的事件促进了女性体育发展,但女性体育发展总是伴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蔡元培曾提出“若要将人培养成‘完全人格’,那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缺一不可,而体育则是成为‘完全人格’的基本”。女性更应该通过健康的体魄,铸造独立的人格,摆脱对男性的依赖。张汇兰认为,应把体育视为一个培养道德与塑造人格的场所,女子应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品德和完整的人格。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推动,国人思想逐步开放,形成了提倡女性接受教育、女性追求体育运动、女性追求平等权利三大阶段。这一切变化都体现出女性从单一的附属角色转变为有更多社会参与和互动的独立人格的角色。

既往研究中,围绕竞技体育展开的女性研究大多集中在女性参与权利不平等,大众媒体对男女性的报道侧重点不平等等方面,很少关注女性自身性别气质和生理变化,以及在社会大环境下所处环境和舆论的压力。在群众体育范畴,研究多集中在女性体育选择、体育参与、体育观念等方面,少有研究女性体育的社交功能及认同构建、女性与体育消费。因此,在女性体育中该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1)女性将如何重新拥有身体的掌控权;(2)女性如何提升自身地位,缩小社会距离;(3)女性如何实现性别平等的自我实践。

2 主流性别观念主导下女性体育的生存困境

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女性个体的发展之上,而杨广承等人认为,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与西方正好相反,其本质是为了追求与男性的和谐发展,个体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女性三从四德、贤妻良母的形象,以及女性体育发展历程前期作用也是强国强种、保家保国,完全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女性身体被添加了更多的政治色彩。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推进,女性体育发展才逐渐回归到女性自身层面,以女性本位的视角强调体育对强健身体的作用,以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且在形式上开始追求男女平等。

2.1 女性体育边缘化

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映射出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能一定程度被社会文化现象所同化。由于女性长期受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制度的影响,因此她们在参与体育及社会活动时都与男性存在着差异。

“体育是男人的战场”这种观念依旧普遍存在,女性参与体育总是容易受到社会诟病,并且女性体育被边缘化现象也在方方面面体现出来,如喜欢体育参与的女性往往被冠以“女汉子”的称号;女性体育比赛受关注度也非常低,收视率或上座率都无法与男性项目相比;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男子比赛奖金大多高于女子项目,且也存在组别设置时没有女子组的情况;用于发展女子项目的资金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男性审美更偏向于“柔弱”“纤细”身材的女性,而不是有运动经历的“结实”“健美”的女性。因此,绝大多数女性都会将减肥作为“终身事业”。种种现象均把矛头指向了社会文化观念,体育运动中展示出来的往往是一种开放、激情地追求力量与速度之美,与中国的文化审美和身体审美大相径庭。随着社会文化越发开明,传统审美观念得到一定好转,但自古以来传承的文化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太大改观,因此,让女性体育进入主流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他代指男性,她代指女性,它代指生物,然而将上述三类归为一类时,却用他们一词来概括。这表明在人们普遍认同的文化体系中就由男性占主导地位,女性往往被客体化,这一观念渗透在体育文化中表现为体育一直是属于男性的一块领地,也是保证父权制发挥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场域。周财有认为,女性体育被边缘化受到以下3种因素影响:一是生理机能的差异;二是受文化建构影响;三是社会分工有别。社会学中,角色理论认为,女性的家庭或工作的双重角色一旦发生冲突,家庭角色往往会服从工作角色,就像传统思想认为相夫教子、贤良淑德才是女性正确的选择。在这种自我矛盾中,女性往往牺牲自己的工作角色,即放弃运动员身份而回归家庭。人根据自然属性的身体结构划分为男性或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又有了社会属性划分,也就是社会所期待的男性和女性分别扮演的角色,由此女性又失去了选择角色扮演的机会。

2.2 女性身体的征用

2.2.1 金牌战略背景下对女性社会地位和身体的不公

夺得奥运会金牌已经成为提升国际话语权,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1995年,国家体委提出“奥运争光计划”,目的在于用小、巧、难、女、少5 个方面项目,即大力发展小球项目、技巧型项目、难度系数较大项目、女子项目以及小众项目,取得更多的国际赛事奖牌。因此,在金牌战略背景下女性竞技项目成为夺得奖牌的一大突破口,弥补奖牌总数量,女性的身体也由此被征用为奖牌制造机。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对于项目的选择往往也揭示了社会分层的本质。那些主动或被动参与竞技项目,特别是重竞技项目的女性运动员,多来自贫困地区,即社会底层。她们期望通过竞技体育来改变命运。此时,她们的竞技水平与比赛的名次成为最重要的因素。重竞技项目比赛大多需要女性运动员根据战略、战术改变自己的体重,脱离自身的意愿,这一过程便体现了身体政治化的倾向。

2.2.2 牺牲性别差异,寻求所谓平等

性别差异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社会角色文化期许和男权主义共同期望下形成的。男性参与体育的动机多倾向于自我欣赏,而女性的动机则是出于取悦男性。在男权主义思想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体育和女性是没有关联的,女性就应该保持娇弱的形象,且女性身体也应该是纤细的、苗条的。如今,社会大众价值观念产生了变化,女性也意识到了自身的身体权利,不仅开始参与体育,还一改曾经病态的审美观,健康美、健硕美成了女性新的追求。

长期以来,女性体育参与都是由男性的意识形态所塑造,因此,在竞技体育中除了体操、花样游泳等为了展现身体美的项目依旧保持着鲜明的女性特征外,其他项目特别是重竞技体育,运动员都尽可能地改变自己的形态特征,迎合男权主义市场的需求,致使女性形象颠覆。特别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新增了女子拳击项目,更是突破了传统观念,使得男女性在运动项目的平等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有学者指出,女性把身上的肌肉当成了身体资本,她们珍视身上的肌肉,羡慕那些强壮的女性,这样的现象在女性重竞技项目中成为常态。其目的往往都是更接近男性气质,从而拥有女性气质中所没有的竞争性和攻击性,牺牲性别差异以取得更好的竞技成绩。拉康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我们的一切欲望就是找寻自己缺乏的东西,即我们在遭遇“想象界”和“象征界”之前的那个整体性的自我。女性在体育领域中展现出视觉上的生理形象与其期望的目标形象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求得自我认同,女性运动员做出各种努力以符合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形象。因此,一些女性运动员通过长期锻炼而达到了肌肉线条明显,体型彪悍的效果,且为模仿男性而剪成短发,穿衣风格以运动休闲为主,尽显男性化特征,以达到自我认同中的强者形象。

镜中自我理论认为,别人的看法就像一面镜子,人们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人们主要通过想象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别人对自己形象的判断来认识自己。当女性运动员的男性化特征过于明显,且男性化结果趋于稳定,她们的意识形态也会逐渐改变,除了身体男性化,心理也逐渐趋于男性化特征。因此,在女性运动员群体中不乏同性恋出现。张艳芳认为,同性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女性运动员在长期的牺牲性别差异过程中,往往会进入一种角色扮演的模式,她们扮演着彪悍的、粗鲁的、暴力的不同于其他女性的角色,而逐渐进入状态。在长期的环境因素影响下,她们超越普通女性的好胜心及竞争欲望,使她们潜移默化形成了“拟男化”的结果。此时的观念更多是为了追求男女完全对等,并没有客观对待男女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对于女性运动员来讲,极易出现不能适应男性训练模式,不能达到男性训练强度的现状,开始追求差异中的平等又成为新的目标。

3 权力与媒介:女性性别平等的诉求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基本上是一段男性霸权的历史。女性作为沉默的他者,既没有权利参加比赛,也没有权利观看比赛。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明确提出,女性参加奥运会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而在女权主义思想影响下,女性不断将参与奥运会作为彰显身体平等的形式。现代政治与自由女性主义联系最密切的目标之一就是机会均等。自由女性主义革命者反对强调性别,反对由于性别差异而产生的选择,并且试图通过女性自身努力去解决现状。而激进派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受到压迫是由社会性别制度造成的,因此她们以在一个雌雄同体的社会,完全消灭性的差异作为革命的目标。并认为体育中应消除性别气质之间的差异,女性应克服天然生理上的局限而发展男性气质,最重要的是消除两性间的不平等,打破社会性别制度对于女性的压制。

3.1 竞技体育中女性地位提升的表现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女性首次以观众的身份参与体育赛事。到了第二届,赛场上终于出现了女运动员的身影,但其本质依旧是参与在男权主义引导下的社会活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女性应始终保持优雅和贤淑,因此,女子比赛仅设有网球和高尔夫两项,参赛队员寥寥无几。随着时间推进,参赛女性运动员的数量持续增加,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家参赛女性运动员已超过半数。因此,女性必须通过体育参与斗争来实现自身赋权,真正掌握体育参与的话语权,最终实现体育领域性别的真正平等。

奥运会中的平等不应只是要求女性与男性无差异的平等,而应该是一种更为理性的平等,而这里的平等不能简单化。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更是关注到了差异问题,且强调多样化的平等,于是她们开始追求差异性平等。即要认清男女性之间存在的生理或心理差异,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只有尊重差异才能促进自身更好发展。于是,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终于出现了仅有女性参加的比赛项目——艺术体操和花样游泳。女性自我存在价值、自我权力意识以及实现自我主体价值的观念极大增强。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性别平等思想也开始尊重由生理等原因而产生的客观差异,女性对自我性别和身体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

由此可见,奥运项目的发展历程能反映出在女权思潮推动下女权运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女性参与奥运项目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步被符号化为性别平等的重要进步。女性从无权利观看奥运会,到可以参与到奥运会比赛之中,再到奥运会专门开设女性项目,这便是以奥运会为载体而直接反映出的文明开化和社会进步。

3.2 传媒对女性性别气质的塑造

大众传媒可以被视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传递工具,对于男女性性别秩序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仅对女性体育是一种尊重,而且对公平与公正的体育精神也是一种回报。当今媒体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1)在体育领域,对女性的身体、外貌过于关注,实质是对女性身体的男权式构建,着重体现的是身体规训;(2)大众传媒对男女性别气质的报道偏差,也迎合了传统男权审美文化;(3)越来越多电影、电视等媒体选择女性体育题材,开始重塑女性的形象,符合中国当代价值观。

3.2.1 针对女性运动员自身报道呈两极化趋势

女性的地位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最好尺度,然而大众传媒在宣传、报道女性运动员的过程中却偏向于报道非竞技性的因素,这不得不严肃审视社会现状。

杨雪研究发现,女运动员的项目选择与媒体曝光度存在直接关系,相比力量型或对抗型项目,媒体更多愿意关注女性化特征更明显的项目。此时的身体符号已超出了竞技本身的受关注度,即使运动技能再高超,只要缺乏女性气质,就不足以吸引大众。因此,那些更符合传统审美的女性形象成为受到媒体关注的隐形因素。在这一主流文化主导观念下,媒体对女性体育的报道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符合传统审美,拥有女性化身体及外貌的女性成为被消费的对象,而男性气质比较突出的女性运动员成为被媒体冷落的对象。

3.2.2 男女性运动员相关报道侧重内容有差异

大众媒体作为社会价值观的宣传阵地,对于任何因素都能起到放大的作用,更应承担社会责任,接受舆论监督,特别是展示正能量的女性形象。如今现状却是媒体对于男女性运动员的报道存在不均衡现象,报道内容侧重点也存在差异。黄婷认为,大众传媒对女性运动员的报道呈视觉化、商品化、符号化趋势。女性运动员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成为一种消费符号,其身体成了受众品评和消费的对象,媒体有意维持或特意建立了一种社会的性别秩序,从而更加固化了人们对性别的传统刻板印象。刘红等人也认为,大众传媒对女性运动员的关注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更倾向于身体美,对女性运动员的形象构建倾向娱乐化特征。媒体在报道女性运动员时过于强调竞技体育之外的“身体美”,完全是为了迎合男权文化的价值诉求,使女性运动员沦为男性观赏对象。根据大众传媒对于男女性运动员形象的宣传方式,仍然可以看出市场受男性主导。

受消费需求影响,越来越多现役女性运动员开始参加商业活动,大众传媒呈现出娱乐化趋势。媒体更是利用了部分女性运动员良好的外貌特征或独特的卖点增加其曝光度,但这反而是淡化了她们运动员的身份。由于性别意识和行为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当男女性运动员同样取得成就时,媒介的报道也会存在差异,女运动员会被附上“金花”“公主”等名号,而男运动员则会被称赞为“王”“王子”。人们在潜意识中依旧把女性定义成了弱势的符号,第一印象不可避免仍是回归到了女性的外形。刘婷等人将大众传媒与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媒介缺位、媒介错位和媒介越位,即媒介在报道女性相关信息时存在的数量偏差、内容偏差,以及报道时弱化客观信息而强化主观意愿。

3.2.3 体育中女性正面形象塑造顺应时代主旋律

即使女性在大众传媒报道中存在“劣势”,但在世界范围内依旧有不少关于女性体育题材的电视或电影,近年来火爆全球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让无数人意识到了女性参与体育的艰难程度以及其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阻碍,但即便这样也有很多女性为了改变社会阶层,为了实现梦想,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而在这个“男人的战场”中挣扎。在中国,从1957年上映的电影《女篮五号》,到2020年上映的电影《夺冠》,分别将女篮和女排的事迹带进了大众的视野,特别是《夺冠》的上映,为即将承办多个世界大赛的中国注入了更充足的精神力量,即使是在银幕面前也能感受到中国女子运动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此时她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将我国女子体育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大众传媒是一个多面性的工具,它能颠倒真伪,也能迎合国家或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对外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但是对内来讲又回到了这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女性体育到底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若想解决这一问题,应先从文化层面改变社会大环境下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等观念。

4 消费生产与认同构建:女性性别平等的自我实践

除了强身健体、构建认同外,部分女性更是通过体育消费来体现自身的地位、审美等象征价值,并且赋予了符号化的意义。

4.1 休闲体育中女性的身体展演

休闲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主要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其主要目的是调节情感,强身健体,丰富生活,而且更是体现个人发展的方式。女性并不能在工作中得到男性所能体验到的需求和满足感,因此女性需要体育休闲活动来弥补她们所需的社交、自我价值和心理满足等需求。鲍德里亚认为,大多数人对于商品的消费更加看重的是商品的符号意义而不是商品本身,而人们对于符号的消费即为了达到对符号的占有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女性对于体育的消费转变为对于体育背后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此时的体育产品便被定义为符号,似乎通过这个符号可以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价值、审美等,因此消费不应该被看作购买行为和享用,而是理念的消费、意象的消费。

社会角色的变迁推动着女性休闲体育观念和参与模式的变革,女性开始认识到休闲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随着女性独立消费能力越来越强、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她经济”一词也相继提出。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专属运动装备,社会各界开始举办更多的女性体育赛事,企业推出更多女性体育课程,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在各种健身运动场所等。特别是在2018年的淘宝“双十一”中,所有体育产品的消费者中女性占43%,比2017 年提高了10%。不难看出,女性对于体育的需求与欲求皆有所增加。需求是自然存在的,但欲求是经过文化、价值观的作用后“伪造”的需求,也就是说依旧存在女性是为了提升自身品位,得到社会认可才进行体育消费,这往往是为了造成一种看似平等的现象。当然,对于体育消费有真正需求的女性,她们将体育融入生活,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通过这一载体也得到了身体展演。

对于体育的消费,在“她经济”背景下,女性的消费结构也逐渐完善合理。有学者认为女性的有形消费总是高于无形消费,因为女性总是希望消费所得能立刻有所体现。近年来,也有学者将女性体育消费分为实物型消费、参与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并且女性逐渐成为体育消费主力军,特别是在参与和观赏体育两阶段,逐渐创造出了属于自身的价值,宣扬了追求的文化,形成了群体的认同,这才是体育消费的意义所在。

4.2 女性体育参与的群体情感与认同建构

体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女性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家庭中,女性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她们的身体被异构于体育之外,因此,女性不断地在与权利的反抗中创造属于自身的权利。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新的集体身份认同,即个体对与自己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他人的相似性认知,以及对差异性的认知,通过差异性的对比来凸显本群体的相似性。并且这一身份认同的过程也是情感诉求的过程,体育参与的场域为大众打造了互动的情境,逐渐形成一种亚文化,这种文化在这个群体中得到普遍认同和尊崇,同时会将其他文化视为“他者”。

近年来,广场舞成为女性中最为流行和普及的大众体育方式。有学者认为,广场舞实质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舞种,它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跳舞这个过程。同理,面对各种运动方式,参与选择与过程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项运动对个人的生活是否带来改变,是否通过这项运动找寻到了与自己契合的组织或集体。在情感诉求与情感交流的需求下,体育参与者逐步形成了有共同爱好,共同自我价值的群体,体育这个载体便成了她们生活中自我呈现的现实表征和群体互动及身份呈现的重要场域。在建立集体归属后,便需要在特定的情景下通过角色的互动来表达相互的认同。因此,女性除了家庭规训中的身份外,还拥有了后天的选择,在新的角色中建立了相互关系,得到身份认同,实现自我价值。

5 结语

女性作为一个国家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女性主义思潮的推动下,争取自身权利和不断抗争才是身份重塑与构建的重要路径。体育场域内,由于性别差异而导致的不平等现象虽然逐渐得到改善,但它依旧存在。女性体育参与权从无到有,仅仅只是最为表面的形式上的平等,应当由女性自己掌握身体的控制权,这才是形成平等的基础。因此,女性应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社会定位也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在体育中更是有追求美的权利,形成自己的审美。除此之外,女性可以通过体育参与缩小社会距离,在参与过程中完全平等并不是终极目标,只有意识到男女性之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异,并且尊重差异,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最后,女性应通过应将体育消费定义为符号,构建新的社会身份,搭建圈层,寻求身份认同,以此来满足自身需求。从客观来讲,社会大众意识与大众传媒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社会母系统中应从根本上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从而延伸到体育这一子系统中。大众更应监督大众传媒在体育报道和宣传中是否做到客观、公正,而不是主观引导,避免出现缺位、错位、越位等情况。

女性体育发展至今经历了从抵制到接受,再到逐渐平等的阶段,其过程非常漫长且艰辛。现阶段所拥有的成果更是来之不易,因此,该研究希望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女性体育的发展,促进体育平等。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员体育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青春正激昂 逐梦竞技场
电竞种植记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Sports Day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