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和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双性同体诗学隐喻

2022-11-01 04:45◎殷
今古文创 2022年37期
关键词:男青年伊丽莎白莎士比亚

◎殷 喆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 重庆 408000)

一、引言

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强调了对人的关注与赞美,诗人在描述人身体时倾向于与当时广泛流行的传统西方宇宙理论相联系。因此,学者大多以天人对应的视角来解读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的身体叙述,而较少关注另一种修辞文化——双性同体。双性同体一词来源于希腊文(аndrоgуnу),它的原型可追溯到古希腊神话,赫马佛洛狄忒就是双性同体的典型代表。在基督教《圣经》中,上帝耶和华也被描绘成双性同体,它表现为个人的内在和谐、完美思想状态。此外,尼伦伯格指出斯宾塞《仙后》中双性同体意象代表着作者和谐、思想统一。威廉·斯莱特也认为双性同体意象是“完整,和谐,永恒”的诗学象征。随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文学理论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被正式提出,并指出两种性别思想融合的状态是最完美的。

双性同体意象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歌中有所渗透,诗歌中的男青年就是双性同体意象的典型代表。虽然有学者已关注,但谈论的维度比较单一,他们大多从同性恋视角去解读。莎士比亚在戏剧中也尝试过对双性同体意象的运用。譬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及《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的“男扮女装”形象,戏剧中的女性角色不仅忠于爱情,而且品德高尚,她们的“男扮女装”形象凸显了男性气质。她们的形象是超越性别的理想代表,体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因此,在解读十四行诗中的双性同体意象时,不能单纯地以同性恋的角度去解读其中的情感描写,读者应当回归到伊丽莎白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才能更好地领悟到双性同体意象的内涵。双性同体意象作为一种诗学隐喻,它代表着一种和谐的文化思想,是一个关于“哲理、神学思想、道德涵义”的修辞表达,这种和谐的思想内涵渗透到当时社会道德、风俗、婚姻政治的方方面面。

一、双性同体的诗学隐喻

隐喻不仅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辞手段,而且它具有广泛和重要的文化属性,它是一个哲学、文化学问题,它涉及一切语言学、美学、诗学、哲学、文化学问题。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隐喻这个论题,并确立了它在诗学中的地位。他认为,“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他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隐喻式的思维、神话式的思维活动存在于人类的头脑中,这种思维依靠隐喻手段,借助诗歌叙述与描写来表达观点。所以,诗人会适时地运用隐喻手段,通过运用引用词语,使不相干的本体与喻体;通过一定的语境,使它们进行具有意义的空间转换,以此来阐释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文艺复兴时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中就运用了大量的隐喻,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认知方式,表达出了他的认知和想象。其中,他在《十四行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双性同体的修辞隐喻,以其新颖的方式再现了诗歌中有关作者审美,以及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的深刻内涵和寓意。

二、道德境域下的双性同体内涵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延续了欧洲十四行诗歌中关于友情和爱情的传统主题,他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又对此进行了创新。他的诗歌打破了意大利十四行诗作家彼特拉克所歌颂的主题局限性,不仅仅是单纯地赞美对女性的爱情,还包括对同性的爱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一共有154首,实际上,前126首都是赞美同一位年轻人,他声称朋友是美的化身。莎士比亚诗歌的创新之处在于,他运用赞美女性的词汇来描绘男青年的外貌,并以爱人的口吻来表达他对友人的欣赏。在诗行中,他多次用“bеаutу”,“bеаutеоus”来描述男青年人,突出他的女性气质。诗歌中的友人既拥有女性的面庞,又有着女人美丽的外表和温婉的心。诗人用挑选最美好的词来突显其友人的美貌,称他是“美的玫瑰”,“世界上鲜艳的珍品”;他的眼睛明亮得足以“把一切看到的东西镀上了黄金”。

男青年在诗集中的形象是典型的双性同体化身,此意象在莎士比亚的创作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寓意。结合诗歌文本和文中致辞,读者可以领悟到这首诗是献给资助人,诗人对于男性青年的赞美就是对其资助人的赞美。1591-1597年,莎士比亚创作了《十四行诗》共有154首十四行诗,并于1609年由出版商托马斯索普出版。这里的资助人通常被认为是南安普敦第三伯爵亨利·里奥谢思利(1557-1624)。诗文中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美的意境,在第82首诗歌中,诗人提到“作家们把你作美好主题,写出来奉献给你的每一卷诗文”。在105首诗中,诗人明确说明他“所有的歌和赞美都用来献给一个人,讲一件事情,不改样”。

此外,莎士比亚在《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鲁克丽受辱记》的开篇,他也说明这两首叙事长诗就是献给资助人南安普顿伯爵。诗中的男青年形象就是莎士比亚资助人、庇护人的化身。通过一系列的感官描写,莎士比亚将朋友的美貌呈现出来,不仅赞扬其外表之美,也歌颂他的道德品质。除了对于资助人的颂扬,莎士比亚在诗行中所塑造,拥有一切美质、具有双性同体气质的青年,他并不单单指一个人,而是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莎翁的诗集继承了彼特拉克诗歌传统的同时,亦融合了古希腊的道德审美。他在表现上描写世俗情感时,也使爱的主题升华,使之精神化、神圣化,宗教化。

诗人对男青年的感情描写并不仅局限于世俗的感情,他的双性同体气质是一种和谐理想的化身。他在刻画青年形象时喜欢用“美”及相关的美好词汇,是为符合柏拉图关于三位一体“真、善、美”之中美的理念。十四行诗的所有主题中,莎士比亚最关注的并不只是外表的概念,他认为真正价值衡量标准是“内在”。通过对玫瑰和野蔷薇花朵进行比较,莎士比亚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观点。好像玫瑰是美的,但如果它没有香味,它的美就减少了很多。玫瑰凋谢了,它的香精还可以被提出来。

单看颜色的深度,那么野蔷薇,

跟含有香味的玫瑰完全是一类,

野蔷薇自从被夏天吹开了蓓蕾,

也挂在枝头,也玩得如痴如醉;

但是它们的好处只在容貌上,

它们活着没人爱,也没人观赏

就悄然灭亡。玫瑰就不是这样,

死了还可以提炼出多少芬芳。

玫瑰与野蔷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甜味。善良和真是决定了一个拥有完美外形的人是否是真正的美人。诗人认为形体美和内心美不是孤立的,一切美好的形象应该是两者的融合。正如诗人在第10首诗歌中宣称歌颂对象“应该像外貌一样,内心也和善”。从十四行诗歌第一首开始,美就是诗集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真”构成了诗歌的主题。这里的真并不是指真理而是意指美德。莎士比亚是一个强调道德之人,友人的忠贞品质是最吸引诗人的品质之一诗人在诗中多次曾用到了“соnstаnсу”和 “соnstаnt”来赞美青年人的美德。如诗中所述,“一切外表的优美中,都有你的份,可谁都比不上你那永远的忠贞”;“我用歌颂忠贞的诗词”,来“证实你的爱是怎样忠贞和不渝”。一个拥有形体美但内心险恶的人被称之为“甜美包藏了恶行”,“发着烂草的臭味”的“鲜花,甚至为”变做羔羊模样”的“恶狼”。而他的友人不仅外表英俊,而且他有着忠贞不渝的品德。友人在诗人眼中是至善至美的化身,他的双性同体意象在诗歌中作为完美、和谐的诗学修辞隐喻,象征着人自身的内在和谐——外在和内在美的统一。青年的双性形象已超越了狭隘的性别界限,是具有一切完美特征的代表,是世间千万美好事物的化身;真、善、美三者在爱友身上有着高度的结合,符合诗人所提出的人生的最高准则“真、善、美,就是我全部的主题,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莎士比亚通过塑造男青年双性同体的形象表达他对于完美人性的期盼认为世间的个体只有拥有美德才能促成生命本体内真正的和谐。诗人在否定黑暗中世纪时代的禁欲主义及神权的基础上,对人的真、善、美进行歌颂,双性同体意象在诗行中具有文化修辞的道德隐喻,寄寓诗人对于崇高道德理想的诉求。

三、社会交往内涵下的双性同体隐喻

诗歌中友人的双性同体意象作为一种修辞隐喻,映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反映出当时时代所崇尚的和谐社会关系及这种关系在个人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第20首诗中,诗人称男青年是他的“情郎”兼“情女”,既“迷住了男儿眼”又“震撼了女儿魂”,称他是美貌的典范,可媲美“太阳、月亮,海陆的珍宝”,“镶天球的边儿的一切奇妙”。在第53首诗歌中,他的爱人是以海伦和阿多尼斯形象存在的,集男性和女性气质于一身的经典原型。据此,南密西西比大学学者菲利C·科林认为此诗集由一位同性恋者书写。

关于这首诗,凯西查尔斯对此描写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诗行中虽然充满同性恋色彩,但并不能以此判定作者就是同性恋。事实上,莎士比亚对于男人之爱的书写方式是对柏拉图关于友情理念的继承,友人的美丽和品德是作品歌颂的对象,认为友情高于爱情的主题常出现在作品中。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谊超越了男人与女人、上帝和人类等关系,这一观点源于古代雅典,当时的妇女社会地位比较低下比,柏拉图笔下的描写美丽的身体通常是男性的身体柏拉图在《费德罗斯与法律》中强调恋人之间“精神纽带”的重要性,强调友谊中的真爱让人通向美德,让人类看到至高无上的美好。

《十四行诗》中诗人强调与男青年之间的关系是崇高的精神之爱,文艺复兴时期男性更看中男人之间的友谊,他认为那是精神纽带比世俗之爱更长久、更加神圣。朋友这词在诗歌中出现19次,朋友指的是各种各样的监护人、庇护人或支持者,他们之间没有亲属关系,但是他们对被庇护之人的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不过在诗歌中,莎士比亚别出心裁地运用描写情人之间爱恋的手法来描绘男性之间的友谊。诗歌中的后两句“给我爱,给女人爱的功能当宝!”据休斯分析第20首诗歌的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爱的功能(love’s use)给女人,表明青年的世俗的爱属于女人,而更崇高的精神之爱属于诗人。在第75首中,诗人强调了他需要友情“像生命盼食物,或者像大地渴望及时的甘霖”。因此,男性之间的友谊在文艺复兴的年代具有特殊的含义。

斯蒂芬·奥金尔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年代,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谊对于一个人的身份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性间的友爱作为一种方式让男性在特殊的社会条件下保持自己的能力。疫情暴发时,莎士比亚受到霍尔本的南安普顿一家为其提供庇护和帮助。为了向庇护人致谢,在《鲁克丽丝受辱记》中的献词中,莎士比亚优雅而坦率地表达对资助者的感谢,写道“我对阁下的敬爱是无止境的”。在那个万事难料的时期,一个富有创作能力的艺术家或者获得朋友的支持是很有用的。在诗行中,诗人反复强调友情的重要性,表达了他对同性友人的精神依恋与信仰,颂扬他们之间的和谐的友爱关系。第29首诗就是一曲友情赞歌。

但在这几乎是自轻自贱的思绪里,

我偶尔想到了你呵,— 我的新怀

顿时像破晓的云雀从阴郁的大地

冲上了天门,歌唱起赞美诗来;

我怀着你的厚爱,如获至宝,

教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

这首诗是诗人对处境的慨叹,也是歌颂友情的绝唱。莎士比亚起初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剧作家,在那个时代的社会地位卑微,当他“遭人白眼”“怨天尤人”时,只要想起他挚友的关爱和友情时,他就一切满足了。友人的爱能让在人生的低谷或者身处逆境时,给予力量。友情的力量,让诗人感觉他会像“破晓的云雀从阴郁的大地冲上天门”唱起欢乐之歌;“我怀着你的厚爱,如获至宝,教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友情被诗人视为一切事物中最美好的东西,在困难时刻,崇高的友谊给人以鼓舞力量,诗人的精神也得到了慰藉和安抚。第42首第13行诗人声称“我朋友跟我是一体”,“我赞美自己,就是赞美你”。诗人认为爱友是美质的集中体现着,内在美和外在美都集中在他爱友一个人身上;但又因二人地位悬殊,希望爱友不要在公开的场合给他以礼遇的荣幸。“最好我老不承认你我的友情,我悲叹的罪过就不会使你蒙羞”。

在第40-43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他因爱友夺走了他的情人而痛心。他以矛盾的心里批评了爱友的行为但又原谅了他的不忠。他说不会因此与友为敌,他认为失去朋友比失去情人更悲观,由此可见,诗人认为友情是高于爱情关系。诗人运用男女恋爱的手法来描写男人之间的友情,是一种创新写作手法;他的写作方式说明他即是对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爱情诗歌传统的继承,又是对柏拉图哲学理念的延续。透过字里行间,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爱友的情谊。莎士比亚在诗行中所塑造的双性同体的友人形象,是所有美质的集中体现者。

同时,诗人强调男青年所代表的“美”不属于个人,应由子孙后代继承,它属于全人类和世界。在诗中规劝爱人结婚生子,这样才能把优秀的美质传给后代;并说明一个人拥有和谐幸福的家庭才是圆满的。在文艺复兴时代背景下,友人的双性同体气质象征一种和谐思想,表达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关怀。

四、政治境域下的双性同体隐喻

据学者所述,整部十四行诗都是写给伊丽莎白女王的。第107首诗是个谜章,注释家们对它又许多不同的理解,认为诗中的词句影射当时社会发生的变动。“熬过了月蚀”中“月蚀之灾”指的是在英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因为西班牙无敌舰队在战争中采用的新月型队形;“无偿”“和平”指的是战争与和平。此外,莎学界部分学者认为十四行诗歌中的男孩实际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假称,诗人对男青年的赞美实则是对女王的赞美。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大量文学作品,来讴歌至高无上而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据胡家峦所述,莎士比亚继承了斯宾塞诗歌的传统,“斯宾塞常用希腊神话中的美惠三女神来象征宇宙或国家的和谐的,她们围着伊丽莎白(即伊丽莎白女王)欢歌起舞,以此歌颂伊丽莎白女王统一国家和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的功绩”。

1581年伊丽莎白的婚姻问题,在英格兰处理与别国的政治问题上占重要及决定性的地位。当时的贵族十分关注女王的婚姻问题,因为它随时可以触发论战和政治动荡。而伊丽莎白像父权社会中一位有名望的男性那样,以便抓牢自己的政治权利;因此她根本不可能因为婚姻而成为男人的附属品,重新回归到父权社会中弱势女性角色。结合着当时的社会政治、外交环境来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伊丽莎白女王的赞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双性同体形象其实就是女王的化身,此意象作为一种修辞表达映射出当时英国深刻的政治隐喻。如Sоnnеt7所述,“人间的眼睛就都来膜拜他这初生的景色,注视着他,向他的圣驾致敬”。第一首诗中描述了一个俏丽的女子不愿意结婚生子。诗人劝这位朋友赶快结婚生子,以便象征着他“美的玫瑰才永不消亡”,“优美的子孙就应当来承继芬芳”;从诗句中的从诗歌中的“世界”一词可以看出,此诗更像是对女王的劝婚。“你是世界上鲜艳的珍品”,“可怜这世界吧,世界应得的东西,请你为世界着想”。诗人请求她为世界着想,只有这样,她的美才会由子孙传给世界。如果她不结婚,诗人继而感叹道“啊!假如你不留下子孙就去世,世界将为你哭泣,像丧偶的妻:世界将做你的未亡人,哭不完”。

由此可知,男青年就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化身,诗人对他的劝诫就是对伊丽莎白女王的劝婚。许多的传记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女王的婚姻不只是“空字谜”,而是一种政治斗争、外交游戏。1581年,伊丽莎白的婚姻更是对英格兰起到了决定和关键性的作用,她的婚姻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性、宗教信仰及她与邻国的关系。此时的伊丽莎白为了英国的稳定,不惜以自己的婚姻为政治筹码斡旋于各个国家的王公贵族之间。“当她有与欧陆国家联盟的需要时,伊丽莎白就会以婚姻为政治筹码。她会与法国皇室谈婚姻,以激怒西班牙;或者表现出喜爱奥地利的皇太子样子(西班牙国王菲利普的表兄弟)来激怒法国”。实则,伊丽莎白处在一个困窘的位置上,假如她因政治选择联姻,她最终会失去统治权。为了国家的利益,她最终选择做一位终生未嫁的“童贞女王”献身于自己的国家。对于她来说,通过自己的能力治理好国家,这远比制造一个子嗣来得更重要。伊丽莎白在1599年声明,她早已与自己的国家缔结了婚姻。伊丽莎自己将英国国土可视为男性,女王忠实于自己的国家而最终选择了与自己的国土缔结了婚姻。

此外,诗人在诗歌中不仅指对伊丽莎白的劝婚,诗中的双性同体意象还映射了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谐的政治思想。戈德堡认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身上具有的一种阳性气质,对于她那个时代的女性而言只有模仿男性的气质才能让她变得更强大。伊丽莎白也声明,虽然我有像女性一样虚弱的身体,但我拥有一个国王应该有的心和胃。双性同体意象在诗歌中代表着个人美与力量的完美结合,这种意象的塑造具有深层的政治意指,莎士比亚的诗歌与政治是不可分割的,他假借男青年的形象、借用诗歌寓言向伊丽莎白一世劝婚,反映了该剧本的政治文化语境。胡家峦认为斯宾塞与莎士比亚的看法是一致的,这两位作家都是以因英国为创作背景,并意指正义、仁爱要素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使整个社会和谐正常运转。莎士比亚在诗歌中借助双性同体的形象映射并赞扬伊丽莎白女王的双性融合和谐思想。正是因为和谐、统一的思想使得她在宗教、政治道路上实行较为温和、宽容、开明的政策,英国实现了国家统一、迎来了英国第一黄金时期。莎士比亚通过塑造完美意象,来表达对自己的爱国热情及对开明君主的赞美。

五、结语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莎翁仅有的一部由第一人称创造的作品,许多评论家认为它带有一定程度的自传性,他以特有的结构和独特的韵律,表达了个人情感和人生态度。双性同体意象是一种追求和谐、完美的理想状态,诗人通过塑造男青年双性同体的意象来表达他内在谐和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完美品德、友爱、社会、政治和谐的渴望与追求。正如,他在第六首诗歌中,“莎士比亚把琴瑟和谐的隐喻用于夫妻、后代之间,诗中他们被比喻为根根平行相处的琴弦”。父亲,儿子和母亲保持和谐的关系比作一张琴,只要各个琴弦配合一致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除了家庭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莎士比亚对于社会、政治和谐关系的期盼。他认为,“在一个国家里,君臣之家、贵族之间、臣民之间都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保持各自的等级和地位,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不能尔虞我诈,争斗不止,而要齐心协力地保卫和治理国家”。在这部诗集中,莎翁写给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诗歌来歌颂友情和爱情;具有双性同体气质的男青年也不是特指某人,在时代背景展示下去诠释,他是代表真、善、美的范本。莎士比亚的诗歌突破了彼特拉克的爱情诗传统,诗歌通过对时间、友谊、真善美、宇宙论的主题,展示了对人生哲学、艺术哲学方面的思考。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的伟大作家,他把对英国伦理道德、社会交往、国家政治方方面面一种和谐关系的期盼,以双性同体的意象渗透在作品中。

①“аndrоgуnу”.. 2еd.1989赫马佛洛狄忒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阴阳神,传说他原是一位俊美的青年。一次,他穿越一片森林时,在一处湖边停下来观看自己在水面的倒影。湖中水仙萨耳玛西斯看到他之后爱上他。但是赫马佛洛狄忒斯拒绝了她,萨耳玛西斯向诸神祈求要永远与赫马佛洛狄忒斯结合在一起。诸神遂其心愿。于是赫马佛洛狄忒斯变成了双性同体。

②Мiсhаеl Shарi rо.. Мiсhigаn: Мiсhigаn Univеrsitу Рrеss. 1996, р,3.英国的强盛即始于伊丽莎白一世,她鼓励海上探险和贸易,开创了英国的“黄金时代”,英国自此走向强盛,被称为“托起日不落帝国的女人”。被称为(Queen the Virgin, 终身未婚)

猜你喜欢
男青年伊丽莎白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激将法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质问等2则
杂技
请你笑一下
“像莎士比亚一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