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迁安手工造纸的历史文化价值
——以迁安博物馆馆藏文物捣碓俑的研究为例

2022-11-01 05:27郭力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4期
关键词:手工文物博物馆

郭力菲

(迁安博物馆,河北 迁安 064400)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类博物馆兴起让文物“活”起来之风,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博物馆中悄然兴起,这让全国博物馆的文物研究工作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伴随着老百姓对精神文化追求的不断提升,综合性博物馆这种多功能的文化类场所,不仅仅要侧重于陈列、展示、收藏、教育等功能,还要持续开发研究、社教、保护、共情等方面的功能。

迁安博物馆紧跟时代潮流,创办馆刊《文物说》,全馆工作人员动起来,踊跃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现已出刊4期,收集研究文物背后的故事70余篇。其中有一件文物——东汉时期的捣碓俑,是研究的焦点,其是1992年迁安市于家村汉墓出土的。本文从出土文物捣碓俑为切入点,进而研究挖掘其所携带的文化价值和开发意义,从而有效开展迁安手工造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 让文物“活”起来,做非遗文化传承的实物佐证

1.1 捣碓俑的发现

捣碓俑陈列于迁安博物馆历史文物二厅,小小的浮雕置于展柜墙壁上,如果不经讲解员介绍,它和展柜中同一批出土的陶器无异样,外观质朴无华,但就是这样一件普通的低温釉陶,背后代表着的可能是迁安古人的大智慧、大贡献。让捣碓俑真正“活”起来,让捣碓俑“说话”,让它背后的文化价值“走出”展柜,才是博物馆完成陈列、教育、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

捣碓俑出土于迁安市东汉时期于家村汉墓。于家村汉墓是199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发现地是一处汉代墓群,但未进行发掘。1992年当地修筑冷大公路,推土机取土时不慎将东部的汉墓破坏,文物保管部门的同志第一时间开展对墓室的抢救性发掘工作。该墓是典型的汉代砖砌多室墓,有被盗掘过的痕迹,造成一定数量的文物遗失。抢救性发掘出土百余件陶器,少量铜器、铁器、石器等。陶器以泥制红陶、灰陶为主,多施绿釉,经修复后陶楼、连枝灯、连釜灶、博山炉、庖厨俑、侍俑、捣碓俑、陶鸡、陶犬、陶猪等造型精美,生活气息浓郁,可以看出这座墓是典型的汉代地方豪强地主生活的折射。

捣碓俑的出土,充实了该墓的出土器物,让这座曾经被盗的墓室丰满起来,亭台楼宇、鸡鸭猪犬、庖厨侍俑彰显的是墓主人身份的显贵,而捣碓俑的出土让人们不禁对墓主人生前是做什么的产生了好奇之心,也想探究捣碓俑刻画的俑具体在做什么。

1.2 捣碓俑背后的意义

出土的这件捣碓俑是高浮雕造型,呈现双人脚踩踏板捣碓的形状,二人头戴高冠,上身着交领右衽短衣,下身着方便的务农裤装,双手手扶栏杆,站在一个小平台上,单脚踏板,板前为一长梃,梃下有一台状支撑体。梃前端嵌入一长方形碓头内并高高翘起,碓头后重,与碓头相对的是一个小平台,应为碓石,从二人的踏板姿势看,应该是齐踏齐放,步法十分协调。

这种造型和许多造纸作坊中用于砸桑皮的捣碓工具极其相似。走访三里庄和苏格庄等仍旧保留一些旧式造纸作坊的村庄,并且询问了一些老工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造纸过程,其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捣碎桑皮这类造纸原料。文博工作者把捣碓俑的照片给老工人们看后,他们都认为这件捣碓俑模型与老式的捣碓极为相似。他们回忆,当年砸桑皮就是将一根长木放在中间有“十”字形凹槽的石轴上,长木前端绑有碓头,其下有一方形碓石,碓梃很长,碓尾呈扁平状或附有长板,人立于其上利用杠杆原理来捣烂造纸原料,其形式酷似于家村汉墓出土陶模型浮雕画像。

如果于家村出土的捣碓俑真的就是反映当时手工造纸工序的模型,那么说明迁安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掌握了手工造纸技术,并且极有可能以庄园经济为生产模式,作为豪强家族或自给自足,或生产经营的经济模式。

1.3 从捣碓俑看迁安手工造纸

迁安地理位置优越,北依燕山,境内滦河、青龙河穿流而过,为迁安造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环境。据县志记载,素有“北方纸乡”之称的迁安所生产的桑皮纸、毛头纸等品种闻名全国,当时著名的书画家刘炳森老师曾用迁安纸留下了“南宣北迁”的墨宝。捣碓俑的出土,作为迁安手工造纸的文物佐证,可以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迁安手工造纸的历史追溯到东汉时期。迁安作为手工造纸之乡可谓古有文献、文物之证明,今有名家名师之颂扬。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2019年新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介绍迁安市非遗项目和保护传承工作,对手工造纸做了生动详细讲述。另外在民俗风情展厅中设了大篇幅介绍迁安手工造纸的工序和造纸工具。由此,通过这件捣碓俑可以窥探迁安手工造纸的历史渊源。

2 让非遗“亮”起来,做历史文化接续的精彩见证

2.1 文献记载,追溯历史,造纸有踪可循

据《迁安县志》记载,迁安造纸业始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当时燕王朱棣称帝,迁都北京,为繁荣北方经济,令江南部分居民北移,其中有3户李姓人家迁至迁安,驻足城南,建三李庄村。因他们曾从事纸张生产,懂造纸技术,于是以迁安桑皮为原料,开始手工造纸。

大明宣德年间(1426—1435),仅三李庄村就有5家造纸作坊。用桑皮造纸,纸优利多,造纸业日盛。

到清雍正年间(1723—1735),滦河以东,三李河两岸41个村庄皆有造纸作坊,主要生产“毛头纸”,也叫土纸。

乾隆九年(1744)为纪念造纸创始人蔡伦,在三李庄街口修建一座蔡公祠(亦称“祖师庙”),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祭祀活动。

道光五年(1825),三李庄文人岳振峰编写一本两千字的《纸坊杂字》,作为附近村塾的课程之一,开头几句为“要开纸坊,家俱一堂;梯杆抄案,捏尺帘床;揣捣石槽,切刀大缸;混水耙子,木碓皮筐……”。

随着造纸业的发展与创新,纸张品种不断增多。到清朝末年,主要品种有“一九、三五、大呈文、二呈文、三呈文、白三抄、黑三抄、仿纸”等近20个品种,纸张畅销东北各省及京津等地。

民国初年,西李铺人李显庭,一次偶然机会从市场上发现纸大优质的高丽纸,引发他对本地产毛头纸改革的兴趣。光绪十九年(1893),32岁的李显庭毅然前往平壤一家纸厂做工学艺,历时5年返回家乡,经过反复试制,终于1904年试产高丽纸成功,遂将自家作坊改称“显记纸厂”,从而改变了迁安土纸的生产面貌,增加了新品种。此后,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纸张产量,他于民国初又两下高丽学习机械造纸技术,返乡后,委托天津玉聚成机械厂生产出造纸机,经反复试制,于1913年夏生产出第一批机制纸。并与1921年将显记纸厂迁至水源条件较好的三李河西岸,生产红辛纸和油杉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迁安造纸业进一步发展,到1956年,全县实现合作化,当时共有造纸手工业社20余个,1958年以后纸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2.2 手工技艺,传世流芳,造纸有标可榜

上文提到迁安境内的大部分纸厂随着社会的进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生产。机器统一生产出来的纸张质量难免会缺少些紧密度和柔韧性,用过迁安桑皮纸的大师都知道用手工生产的桑皮纸创作,发墨浓淡相宜,特别适合写诗作画。日常生活中,桑皮纸可以用来做灯笼、糊窗户等极其普通的生活性事宜,直到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偶然购买了几张桑皮纸,发现特别适合自己的画风,从此以后,便经常用桑皮纸进行创作,著名的《紫气东来》《会师东京》等作品就是用桑皮纸创作的,如此桑皮纸才登上了大雅之堂,众多画家也纷纷效仿。这样一来,迁安的桑皮纸在国内书画界越来越受到青睐。

为什么如此多的书画家都爱用桑皮纸创作呢?追其根源可能就是桑皮纸纯手工生产,工人们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缜密严谨,一丝不苟,这才成就了迁安桑皮纸的高质量、高水平。如下是迁安手工抄桑皮纸的环节及工序。

第一个环节,备料,首先是备桑皮料。

穿皮:用木碓捣桑皮(也有用碾子),目的是脱去皴子(老皮)。

沤皮:将脱皴桑皮泡在盛有石灰水的瓮里,烧沤两天左右,目的在于使桑皮变柔软。瓮一般使用石块在地下砌成,圆形。

蒸皮:将沤好的桑皮放在大锅中蒸煮,以助纤维帚化。

化皮:即将蒸好的桑皮用碾子轧或人穿着鞋去“贬”,目的在于把残存之皴全部脱掉,然后运到河边,放置在“场子”(挖好的泉水池)里,化去黄褐色,使桑皮变白或肉红色。

晒瓤子:把化好的皮放草地上晒干,入库备用。

买纸边:去印刷厂买裁下来的下脚料,买石灰、白土子、葵花秧等。

第二环节,制浆。

过棍:就是将穰子浸泡后,用石碾碾轧,使之变得更加柔软,再用手除去残存的白条类。

做饼子:将过了棍的洁净的桑皮运到河边冲洗,最后去掉所有杂质,做成一个个皮饼。

砸碓:把皮饼子撕成小条小块,放在木椎下砸成长片,咂成皮条。

切皮:将皮条码在切皮床上,用木板吊紧,以刀切碎。

捣料:将切粹的皮料放在石槽里,加适量的水,用木槌去捣,捣成粥状。

轧边:用石碾将泡湿的纸边反复碾轧,使之成粥状。再放置大瓦盆内,用手反复去擦,名曰“擦边”。

打磵:将皮、边的粥状料放置在石磵内的水中,再加上白土子、黏液等,用木杆反复划打使材料彻底帚化。

第三个环节,抄造。

造纸:由造纸工人用竹帘抄造,下托,榨去水分,此时称为“纸块”。

第四个环节,烘晒。

晒纸:由晒纸工人将纸块放在纸架子上,一张张捣边,用新制的笤帚贴墙上(一是冷墙,一是火墙)。

第五个环节,剁纸。

揭纸:将贴晒在墙上的干燥了的纸揭下来。

选纸:将一沓沓的纸张剔出残纸,以保证质量。

铰纸:有些纸为了去毛边,便由工人用剪子剪去毛边,有的是用木锉锉去毛边。

打捆:将剪(锉)好的纸,一刀一刀地垛好,然后用绳子捆紧,以备上市。

2.3 出土文物,补充文献,造纸始于东汉

县志记载乾隆九年(1744),在三李庄捐资修建了祖师庙,庙宇1952年被毁。留有重修碑记和庙前走廊石柱上的石刻对联,“文革”时期又被砸碎,只剩残骨,字迹模糊,上联是“开抄始于后汉”,下联为“规模成于大清”。于家村汉墓出土的捣碓俑模型,形象地再现了捣碓的情景,为证明迁安手工造纸的悠久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实物佐证。专家推断于家村汉墓的年代为东汉晚期偏早一点,这一点足以证明迁安手工造纸从东汉时就已经开始了,比县志记载还要提前至少1200年的时间。

3 相得益彰,文物见证非遗的传承

迁安手工造纸的传承与保护时不我待。目前,迁安境内从事这一古老技艺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真正按照传统工艺造纸的已不多见了,手工造纸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身为文博人,我们有义务保护与传承手工造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3.1 以展厅为依托,形成“固定宣传场所”

现在迁安博物馆除了历史文物二厅有关于捣碓俑的介绍外,民俗展厅里陈列着关于迁安手工造纸的古老工具和古法工序图,另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里有关迁安手工造纸的介绍。博物馆里的文物,就是这个展馆的解说员,让文物富有生命力,能够“活”起来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精心布置展厅的陈展方式,以最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再通过讲解员娓娓道来的讲述,让观众对捣碓俑、对迁安手工造纸有更深入的了解,必然会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当然,博物馆所展示的一切,都离不开讲解员这一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使者。作为博物馆的代言人,他们是文物的讲述者,更是宣传非遗的主要广播员,向公众传递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实践着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的目的。

3.2 开展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打造“流动宣传场所”

迁安手工造纸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囿于博物馆这类固定场所,应该广泛开拓其他宣传场所,打造“流动宣传场所”。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等基层活动,是非遗文化走出馆舍、走向百姓的重要宣传手段。举办这些基层活动能够让非遗更贴近群众。此外,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日等节日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在特殊节日里向群众讲述非遗知识,能够让非遗文化更深入人心。

让非遗走进校园,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可以让孩子讲讲当地的传说故事,唱唱当地的民歌民谣,玩玩以前的传统游戏,做做一些简单的传统手工艺,这既是对非遗的传承,又是一种保护。与此同时,非遗进校园活动能够使非遗贴近年轻人的心灵,使非遗文化在未成年人中传播,这无疑是一种最好的传承。

为了加深公众印象,让公众了解手工造纸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赴迁安手工造纸传承人蔡之军处和李姑店学习观摩手工造纸全过程。去之前先利用博物馆的文物捣碓俑和民俗展厅中完备的造纸模型和造纸工具向学生讲解迁安手工造纸的历史发展,再到现场观摩,学生对手工造纸和捣碓俑的传承谱系便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此类社交活动保护与传承手工造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了从娃娃抓起,确实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3.3 拓宽渠道,开拓文创产品市场

博物馆作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打卡地,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更强调服务的多元化,文创产品的开发已经是博物馆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县级综合型博物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开发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这一现状,在文创产品开发上增加筹码无疑是迁安手工造纸的一大福音。

迁安博物馆根据自身情况,目前开发的文创产品有迁安宣纸一类,在文创产品种类上还有待继续开拓研究,尽量弥补博物馆非遗传承单一功能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公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满足公众参观的获得感。

3.4 举办非遗文化传承小讲堂

文化讲堂也是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做的有益尝试。通过定期开办文化讲堂,博物馆的非遗传承工作能以参观讲解之外的方式展示出来,创新的同时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博物馆可根据地域文化优势,充分发挥阵地作用,与非遗文化协会等部门合作,定期在馆内举办讲座等活动。通过博物馆广泛的受众,让非遗知识传播出去,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非遗文化传承小讲堂的开办不仅使博物馆成为引领大众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更使非遗保护与传承有了另一种有效的方式。

综上所述,迁安古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的手工造纸术跨越历史舞台近2000年,凭借悠久的历史传承,考究的手工技艺,迁安手工造纸2007年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每个人都应倾全力保护好人类的“活态灵魂”,让非遗的文明火种得以延续。相信经过不懈努力,迁安手工造纸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必将会迎来崭新的春天。

猜你喜欢
手工文物博物馆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
手工剪纸
手工DIY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珍贵的手工面
文物掉包案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