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基于安顺市塘约村的调研

2022-11-01 07:07敖婷婷
物流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运输物流农产品

敖婷婷

(贵州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0 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的重要问题和热点问题,要提高农民收入,就要注重农产品的问题,农产品的物流问题是农产品走出农村最重要的一方面,一直备受农民与社会的关注。《农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要求加快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建设,改善商业、邮政服务、快递和运输等企业在农村地区的设施网络布局。“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到“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具体路径。农产品物流指通过仓储、运输、配送等方式,实现农产品从农村向城市以及其他地区的运输,这能够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物流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是我国农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我国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方面进行一系列发展规划在不断完善,可以预见,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总额将继续增长。这次调研主要针对农产品的物流问题,以安顺市塘约村为例,为农村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探寻出合适可靠的发展道路。

1 塘约村实地调研现状

塘约村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管辖的一个行政村,是闻名的乡村示范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共921户3 542人,该村曾是贵州省省级二类贫困村,村民面临的各种贫困情况突出,在“穷则思变”的思路下,塘约村村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开辟了一条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特色的乡村社会重建之路。塘约村是农产品生产大村,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是塘约村“富”起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量的农产品外销就涉及到农产品的物流问题。本文从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配送环节分析塘约村农产品物流全过程。

(1)种植。塘约村由合作社和村民合作的种植基地达到3 000 余亩地,在普通的种植基础上拥有10 000m的玻璃大棚种植地为种植特殊经济作物提供条件。蔬菜种植大棚的覆盖达到20 000m。塘约村分季节种植莲花白、香芋南瓜、韭黄、大葱、毛节瓜、西葫芦等蔬菜2 000多亩,种植果林1 000余亩,共计3 000余亩。

(2)采摘。采摘的过程全程由村民参与,节省了外部劳工费,也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基本上采取人工的方式,人均采摘量约500kg/天,效率偏低。人工费为100元/天。采摘的蔬果将被统一运往农产品电子商务分拣中心和产品交易市场。

(3)加工。加工的技术方面由合作社与政府协商,根据政府的技术帮扶政策,进行统一的农产品加工增值,比如该村的莲藕,一部分直接存鲜出口,另一部分通过技术压缩研磨,制成藕粉向外输出。除政府提供的人才帮扶外,加工环节聘请了当地青年进行学习操作,在提供就业的同时传输技术,让成本更小化,同时也缓解了现代农村的空心化问题。

(4)包装。由当地村民完成简易包装,大都采用散卖包装,没有形成统一品牌,严谨性较为欠缺。由于成本限制,包装后的农产品保鲜时间短。

(5)运输配送。采取冷藏车运输,主要配送至湖南、海南、广西、广东等地区。长途运输成本略高,配送时间长短不易把控。农产品的销售忽略了当地市场,影响了农产品在当地的售卖。

塘约村采取的是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主要为契约型物流。这种物流模式是公司与农户或合作社之间通过合同进行合作。这是目前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塘约村采用的是四种契约型物流模式中的“公司+合作社”形式,合作社承接农产品的对外销售,这种模式中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稳定,也使农产品质量管理得到加强,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有待提升的地方。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本文运用SWOT分析塘约村的物流状况,对农村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出建议。

2 塘约村农产品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全面分析塘约村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挑战与威胁,以此为例了解农村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短板,并结合优势,给出适合农村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建议。

2.1 优势分析(Strength)

2.1.1 地理位置优势。安顺塘约村隶属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距乐平镇3.5km,塘约村距沪昆高速匝道口6km,距平坝区城区约18km,距安顺市区25km,距离贵阳市中心城区30km,属于贵安新区。其地质条件较好,拥有宽阔的农田,地形地势最大高差约200m,地势较为平坦。《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0)中城镇职能结构规划乐平组团为新兴的西南地区现代物流基地之一。

2.1.2 农产品产业发展优势。塘约村坚持创新成立村级合作社,将农户零星种植转换成适度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通过聘请专家研究塘约村的气候与土壤,因地制宜种植适合本地区的农产品,产出的农产品质优价好,还建立了草莓园、香菇棚、蔬菜基地、灰鹅基地等大规模生产农产品的基地,农产品种植产量远高于其他同等级的村子。

2.1.3 物流基础设施优势。塘约村合作社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其合作社下设劳务输出、建筑、运输等公司,并建立了农产品电商分拣中心和800m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在贵州其他农村地区基本没有这样规模的物流基础设施,塘约村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其他农村地区起到了示范作用。

2.2 劣势分析(Weakness)

2.2.1 农产品的易损特性。塘约村往外运输的农产品多为新鲜蔬菜,蔬果类农产品易坏且损耗高,这种特性导致其物流成本高。塘约村地处内陆,但农产品大多数运往沿海地区,运输方式以货车运输为主,运输方式简陋,运输时间长,运输成本高。除此之外,蔬菜农产品不易储存,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温控等条件的要求高。

2.2.2 农村物流配送技术落后。农村物流技术落后不仅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严重,还导致农村

物流管理低效、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数据传递报送速度慢且不够准确,严重影响农村物流整条供应链各方面的有效运作。农产品仓储、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落后,也导致农村物流成本高。贵州地区现代物流的专业化水平相对东部地区较为落后,要提高农村物流配送技术,才能解决农村地区农产品在存储、运输、配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3 农村物流政策供给不到位。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部分地方还处于空白状态,导致农村物流发展无章可循,也导致农产品需求方对农村农产品物流配送等问题缺乏信任,农产品物流活动达成难度高,农村缺少物流政策的支持,农产品物流也就难以发展完善且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2.3.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颁布加快了农村发展的步伐,也加快了乡村特色优势资源的构建。在相关政策的帮扶下打造安全的农业产业链可以解决留住年轻劳动力问题,也可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在推进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过程中,塘约村应充分利用这一战略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利用效率。

2.3.2 物流信息技术的提升。大数据时代下,物流信息的价值不断被挖掘。在种植方面,对作物生长的优劣进行统计数据分析,从而选择更加科学的种植方式。采摘方面,根据采摘后不同的保存方式进行采摘统一管理,也是信息的利用方式之一。加工和包装方面,利用物流信息进行分析,采取更加利于销售的包装和加工方式。

2.3.3 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兴起。社会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兴起,对原本的运输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配送技术高于农村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承包运输、仓储、包装和加工更有益于农产品的流通,有助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节约资源,也提高了利用效率。

2.4 威胁分析(Threaten)

2.4.1 市场竞争压力大。许多农村地区都在进行规模种植,农产品生产过多,供过于求,导致市场农产品低价。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会导致农产品生产的效益越来越低。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更好的运输方式,更低的物流成本。

2.4.2 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的环境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无规划的开采矿物资源对环境的破坏、过度使用化肥造成土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给农产品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隐性的食品安全风险常常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呈现,这会导致农产品销量降低,阻碍农村农产品流通,从而对农村物流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3 农产品物流发展建议

3.1 找到适宜的农产品销售路径

以塘约村为例,该村的农产品主要远销沿海地区,由沿海地区企业上门采购运输。运费虽由买方承担,但因距离远,收购农产品价格就会相对降低,运费相当于由农民间接承担。塘约村向外输送的大多为新鲜果蔬,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导致其保质期短,运送到沿海地区会导致农产品的损耗大。构建适合的“乡+县+市”的物流网络,能提高农村物流的效率,塘约村距离平坝区、安顺市以及贵阳市均不超过30km,可探寻一条以塘约村为中心呈同心圆的方式向外扩展的销售路径,扩展顺序为:塘约村—乐平镇—平坝区—安顺市—贵阳市—周围省市—沿海地区,这样节省了大量的物流运输成本,同时保证了销路。

3.2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农产品想要更好的走出农村,就要制定和颁布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是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和市场不断完善的前提条件,可以起到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配送的监督管制。针对农产品物流安全的检测和要求,能够约束农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合法经营、公平竞争,保障人们食品安全的需求。

3.3 抓住机遇,提升农村农产品物流配送技术

在发展现代农业背景下,我国对农产品物流运输进行资金和基础设施扶持,为农产品物流提供相应的条件,促进农村物流在农产品配送方面的持续发展。对于农产品物流来说,除了需要完善冷链物流等物流配送技术外,其基础设施和物流配送路径也需要相应的完善。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建立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平台,路径的便利性以及天气等自然因素都可规范在内,促进农村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提升农村物流整体竞争力。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物流的配送技术。

3.4 农产品品牌化,提高核心竞争力

调研发现,塘约村的农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塘约村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研究出最适合该村生产的农产品,打造特色产品,使农产品品牌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3.5 打造绿色农产品,发展绿色物流

打造绿色农产品需注重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运用网络直播农产品的生产和制作,打消消费者的顾虑,让消费者买得放心。赋予农产品“健康”“安全”“源自大山”等标签,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控标准生产农产品,做值得信赖的农产品,缓解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现代物流的发展提出了“绿色物流”这一概念,农村地区在打造绿色农产品的同时,应该发展绿色农产品物流,节能降成本,保障安全,让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

4 结语

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制约了农产品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农产品走出农村。农村地区应该抓住机遇,促进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本文针对塘约村农产品物流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运输物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