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措施

2022-11-01 15:34长春财经学院王微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2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信息

文/长春财经学院 王微

新时代要求高校教育发生一定的改变和调整,要满足时代发展趋势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高校全体教职工都需秉承良好的大数据意识,学生同样需要深入了解大数据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高校需要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和宣传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系统完善的监管机制;教师需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完成集体推送和个性推送工作,并利用各种不同的平台开展教育活动。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

(一)教育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传统教育时代大学生与新时代大学生有诸多不同之处,最大的区别是如今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性,拥有独特的个性,这与时代发生的变化存在一定关联。相对于过去的学生来说,现如今学生拥有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网络,了解和掌握更加广泛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变。教育工作者需要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在第一时间找到学生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

(二)更加精准地培养学生个性。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稳步提升,学生的思想也变得更加开放,其思想变化和心理状态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和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需要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分析影响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精准地开展学生个性化培养,保证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健康成长。

(三)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行为习惯。面对当前的信息时代,学生不仅能够从各种书籍中获取知识、了解世界,还能借助网络平台获取更加多样化的信息。大学生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学生无法准确辨别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容易受到误导,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此时,教师需要借助大数据监督和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准确把握学生所具有的行为习惯,并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正确引导和纠正。这不仅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还能为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诸多便利。

二、大数据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一)学生尚不具备良好意识。如今的高校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可以借助网络随时获取与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相关的各类资源和信息。大学生处于形成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非常喜欢探究互联网上的各种思想和文化,但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不够稳定,受到负面影响时将会出现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偏差。此外,部分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大数据意识,未能将大数据应用到正确方向。

(二)高校未能重视大数据平台建设。目前,很多高校开始将大数据应用到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此外,大数据平台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但从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各个部门如同信息孤岛,拥有独特的信息化数据平台,非常不利于大数据平台建设。

(三)大数据存在安全隐患。大数据能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好处,但同时学生的信息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多个方面的数据会被学校的数据管理中心集中采集和分析,一部分信息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中,还有一部分涉及学生隐私的个人信息输入时应受到严密保护,但目前部分高校缺少清晰的界定标准,未能真正保护好学生的信息安全,部分工作人员缺少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大数据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措施

(一)增强大数据意识。要想保证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那么需要全体教职工都具备较强的大数据意识。高校需要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培训活动等,使全体教职工都深入了解大数据的概念、数据处理过程、数据采集方式、分析方法等,了解大数据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运作模式,这样才能让全体教职工都将大数据技术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所有的学生需要积极学习大数据技术,这样才能在日常学习中积极配合教师,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创新完善。例如,所有教师上岗前,学校可开展培训活动,保证教师形成良好的大数据意识;在每学期开始前,学校同样需要开展与大数据技术相关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顺利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每学期结束时,学校需要开展评比活动、教学考核,了解教师应用大数据的具体情况。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机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创新需要得到高校基础设施的帮助和支持。因此,高校需要秉承良好的大数据意识,投入足够的资金采购大数据配套设施,重视数据平台的优化和建设,从根本上保证数据平台运行的合理性与稳定性。高校还应当建立更加便利和稳定的校内网络,在网络技术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支持,聘请专门的人员管理和维护网络平台。此外,高校应当建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库,以共同研发或采购的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源,同时鼓励全体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数据库的构建中,逐渐打造出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数据信息平台。例如,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喜好、专业等提供完善的数据信息系统,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资料,如艺术、情感、生活等。高校除了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外,还应当主动承担起数据信息的监控和管理责任,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系统完善的监管机制。高校应当引用一些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技术,如信息反追踪技术、数据拆分技术、数据销毁技术、加密技术等,格外重视学校的顶层安全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据信息的安全等级,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的信息隐私安全。例如,高校需定期检查数据平台的安全性,开展相应的检查管理工作,了解技术人员的工作情况与信息安全保护情况。如,技术人员在某次检查活动中发现安全漏洞,快速做出反应,设计安全补丁,记录下此次问题的处理方法,并上报给领导。这样的快速处理能最大程度保护学生的信息安全,同时避免日后出现同类型的问题。

(三)精准推送教育内容。借助大数据技术不仅可让教师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还能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高校思想政治资源的有效传播与受众思想行为存在一定关联。面对当前的大数据背景,思政教育资源的传播相对更加快速和便捷,大数据的支持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传播更具有精准性和目的性,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第一,个性推送。教师能够借助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如某些学生课余时间用来浏览军事网站、购物网站等,那么教师就可借助手机信息、网页以及校园广播等方式,将学生感兴趣的思想政治信息和思想政治产品推送给学生,在满足学生喜好的同时,使其掌握充足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第二,群体推送。群体推送指的是教师能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认真分析高校内某一特定的教育对象群体,了解这一群体所共同关注的一些热点,进行科学的研判、精准的分析,准确把握和了解这一群体的行为趋向,并有目的性地开展一些固定领域、主题以及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师需要根据目标群体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和研判该群体的共同社交圈,选择符合学生共同喜好与价值取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利用高校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方式进行推送或植入,使学生能够在讨论与互动的过程中真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并在正确的引导下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和思想。例如,针对党的生日,教师可推送一些与之相关的新闻、文章、手抄报等,还可开展一些与之相关的短片小论文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更加顺利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独特化的学习需求。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需要增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大数据意识,开展宣传活动与培训活动,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推送,运用多种不同平台开展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办公室政治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订阅信息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展会信息
政治法律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