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苏州的首场时装秀

2022-11-02 08:00黄恽
苏州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亚国货时装

黄恽

曼妙的音乐声中,T型台上,一溜时装模特正迈着猫步婀娜多姿地走来……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组建模特表演队以来,我们就经常能从现实或电视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在苏州,这样的时装秀,在1933年第一次出现,当年称国货时装表演大会。

“国人爱国,请用国货”。

这场由美亚织绸厂和同仁和、乾泰祥绸缎局共同发起的时装表演大会,在苏州还是创举。消息一出,一下子轰动了苏城。

“寓提倡国产于娱乐之中”,组织者虽然找到了这样冠冕堂皇的名义,报纸记者却还是有点不以为然,认为时装表演不过是一种“消极之办法”,只是大家顺应世界潮流,“未可厚非”。未可厚非,其实是含有贬义的词,意思是可以“非”,但不要过度的“非”,可见报纸记者在赞同之余,含有保留的意味。

大家都知道,1929年发生了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国以农立国,农产品以丝、茶为大宗,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出口遭到严重冲击,转而开拓国内消费市场,提出“丝绸之提倡,似属当务之急,今以时装大会为号召,亦时代所需要”,甚至上升到爱国这个层面来推销国货。同时,上一年上海刚经历一·二八淞沪抗战,正如张爱玲所说:马蹄后飞沙走石的政治混乱局面下,市民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只能打理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贴身环境,譬如衣服,“让高高的衣领以适宜的角度斜斜地切过两腮”。

在这种情势下,商家的推销手段就有了更多的花样,在丝绸面料和服装制造方面,时装表演大会也就呼之欲出了。

苏州的时装表演大会,承上海而来。据记载,1929年由上海鸿翔时装公司首创,出现了时装表演,当时还没有专门的时装模特,电影明星就成了最先试水的人,张织云、宣景琳、胡蝶等都曾为鸿翔的旗袍代言。

到了1932年8月,上海美亚织绸厂,为了推销它生产的新品真丝糺缦绉面料,和先施公司合办了一个时装展览会,在上海滩轰动一时。

美亚织绸厂诞生于1920年,最初开设在上海徐家汇马浪路(今马当路),创办人是浙江吴兴双林镇的莫觞清。这人是洋行买办出身,脱离后自己创业,找到了一个得力帮手同乡人蔡声白。蔡声白是个奇才,18岁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官费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纺织。回国后,莫觞清聘他为美亚厂经理,并把女儿嫁给了他。就任经理后,蔡声白订购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器械,在外网罗人才,在厂里大力开发,推出很多款丝绸新品面料,为了宣传国货,扩大销售,他还“触电”搞起了纪录片,请来导演兼摄影陈惟中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推出了历史上首部专门介绍国货的纪录片《中华之丝绸》。

糺缦绉是美亚织绸厂在1932年推出的新品面料。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三十年代初,蔡声白在《申报》上刊登了《悬赏征求织物图案启事》,邀请刘海粟、江小鹣、张聿光、李秋君、陆小曼这五个画家作为评判委员,结果评出了杨雪玖设计图案为一等奖的一大批设计图案,美亚趁机推出了1931年的时装面料糺缦绉,这是一种表面有凹凸感皱纹的真丝面料。

糺缦绉的糺缦两字,来源于《尚书》中的《卿云歌》,这个歌还曾在北洋政府时期用作过国歌。诗里有一句:卿云烂兮,糺缦缦兮。蔡声白用来比附这种绸缎的丰富色彩和新型花样。

☉《大光明》首页广告

蔡声白把纪录片和时装表演大会结合起来,到全国各大城市展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一度还向东南亚输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由此又想到上海的后花园苏州再搞一次。于是派人找到了销售糺缦绉、开在观前的同仁和绸缎局,请求合作。同仁和绸缎局除了经销各种丝绸面料,还设有时装成衣部,聘有富于时装经验的职员量码、裁缝,这就给推销糺缦绉成衣创造了条件。9月初,同仁和了解到美亚的打算,一拍即合。双方议妥。决定由美亚派时装设计师到苏州来合作设计开发“二二秋季服装”。所谓“二二”,乃是指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他们共同设计出了沐浴服(即今浴袍)、逍遥服(即今休闲装)、闺秀服、二美服(姊妹款)、交际服、茶舞服、夜宴晚服(晚礼服)等多种款式的新型秋季时装,面料都采用糺缦绉。

时装表演大会的地点定在青年会(在北局,原新艺影剧院旧址),准备从上海聘请电影明星胡蝶、王人美、阮玲玉、陈燕燕等担任时装模特,在会场展演。后来又把乾泰祥绸缎局拉了进来,成为上海一家生产厂家,苏州两家销售店家的格局,来共同举办这场苏州历史上的时装首秀。

设想虽好,实现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久,同仁和就对外宣称,聘请上海电影明星来苏表演的设想备受打击,这些电影明星有的因为档期冲突,有的因为价钱问题,一个都请不动,纷纷婉拒来苏。不得已,美亚厂方面只能改请歌舞团和苏州美人胡觉、郑谊芳、王莉莉和姚蕴珍加盟。这几个姑娘都是苏州人,胡觉和王莉莉是当时上海有名舞厅的当红舞女,她们的身价比电影明星下了一个档次。

胡觉、郑谊芳和王莉莉都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活跃于苏州的交际花,到三十年代初,多少有点过气的味道,且这几个人在苏州也是芳躅久杳,不是在上海生活,就是在苏州深宅中闲居,肯不肯前来抛头露面,一现色艺,还在不定之天。

☉ 当年报上广告

要做成事,人才为先。这些方面,组织者当然了然于胸。除了时装模特,还需要宣传人才。在当年,只能因陋就简,蒐罗苏州的人才是最方便的。于是,首先想到了江红蕉,他是旧派文学作家,湖南学政江标的侄子。江红蕉也是一名记者,曾在《时报》做过战争前线的访员。他当时正在美亚厂老板手下工作,任总管理处秘书。这次时装表演大会,他责无旁贷,负责筹备和布置工作。由于他的关系,联系了范烟桥,让他来编辑一张时装表演大会的特刊。时间匆促,范烟桥必须一日间征稿发排,次日出版一张四开的特刊。好在范烟桥长袖善舞,在文人中交游广阔,用苏州话来说他在文人中很吃得开,马上拉了周瘦鹃和程瞻庐两位老友,还有笔名青霜的同行等。这几个人在文坛上是有名的“快手”,几乎每天都写很多文章,下笔纚纚而不能自休,或者说能做到倚马立就。周瘦鹃笑言:范烟桥催稿,“立等逼索,文字之债,真急于除夕之钱债也”。除夕之夜逼债还可以到“赖债庙”暂避,这个文字债却急如星火,无法逃避。笑谈归笑谈,大家都准时交稿,范烟桥拿到稿子,却只是请这几个作者“参观周少甫的小玩意”再加上看本电影作为酬谢,并再三向作者表示,自己也是看江红蕉的面子,纯粹义务编辑,做的是蚀本生意,敬请谅解。

在范烟桥的努力下,特刊应时而出。

☉ 百乐门舞星胡觉

10月9日上午,美亚织绸厂会同同仁和、乾泰祥在中央饭店开席宴客。请客的对象是报界记者和国货商场员工。报界记者,必须请他们多宣传多美言,国货商场员工,要他们多辛苦多劳作,那几天也许可以和当今的“996”相提并论,所以必须事先酬谢。记者青霜写道:

筵设中央花园中,由江红蕉君招待……是日共设四席,余与瞻庐、烟桥等同席,《新苏导报》主任王兆杰,亦高居首位,惜日逢吃素,满席肴馔,不敢插箸。后虽另添炒糖菌一碟,然食者纷纷,只得另加豆腐,才能下饭。王君素不吃亏,此筵似未免吃亏太大矣。

席半,红蕉起立致词,将此次来苏表演时装宗旨,详为判解,一为救济丝绸业,使各界明瞭国货绸缎之可爱,如买丝绸,非买国货不可。次述美亚厂之组织内容,津津讲求,头头是道。次由乾泰祥胡应生致词,然后李楚石推举王伟公,惜王老口才不如楚老,结果仍由楚老起立演说。好话连篇,惜只顾一方,而开罪于苏地厂家,于是小班英豪张寿鹏即席起立,与楚老讨论时装与异装之别,屁股上野鸡毛翘得比头高一句,博得欢声不少,而那句心理测验,须深入奥秘,又有密圈可得。末由仇兄答谢,于恭祝国货发达,连带及报纸广告兴隆,报馆老板发财,伙计一律加薪,仇兄系理财专家,才能发此妙论,青霜深愿此仇兄金口应验,俾一班措大,咸得叨受实惠,不致常叫苦连天也。

上文或需要作一点解释:吃素的王兆杰无肴下箸,只能给他另炒糖菌。炒糖菌即我们现在常说的油焖松树蕈,此物过去春夏之交常见,现在则比较尠见,所以只用来制作面的浇头了。王伟公是报人,李楚石做过青年会的干事,也是齐门地块的豪绅,口才很好,曾想恢复齐门外的望齐台。李楚石这次讲话却有点顾首不顾尾,赞扬了主人(上海厂家美亚),没有留余地,惹得张寿鹏讥讽。张寿鹏是苏州商界的后起之秀,后来做了苏州的商会会长。仇兄指报人仇昆厂(音AN,同庵),当时正主持《苏州明报》。

筵席尽欢而散,下一步就是等待时装表演大会开幕了。

在《苏州明报》上,这个时装表演大会被冠以“苏州破题儿第一次”,可谓名副其实。时装表演大会共举办3天,正式开幕时期定为10月12日下午1时,这是开幕式和演讲时间。公开参观则在当天下午5点和13日、14日。每天下午2点和5点各有两场表演,每人凭入场券进场,在模特表演前,还播放美亚织绸厂自拍的纪录片电影《中华之丝绸》。

据署名紫电(按:很可能就是上面那个青霜,青霜紫电典出王勃的《滕王阁序》,都是古代宝剑之名)的《时装会开幕花絮》说:

……表演时装大会开幕的第一天,钟才二下,青年会中已挤得人山人海,那糺缦绉五色缤纷地供在外面,以便太太、奶奶看了表演,就地购买。表演的地方,是在青年会影戏场里,虽然门首有着警察守门,可是场子里面,却比了“满江红”还要挤得插脚无地,只看见一个个的头颅,好似成了一片海涛,人气氤氲,其热无比,紫电托福作了一位记者,总算在靠外门首的记者席上弄到了一只座位,然而因外面的后门时时开放,来宾续续进来,大有坐不安席概况,于是伟公阿土仁兄(指王伟公),大叫其后患无穷。

《满江红》是明星公司拍摄的电影,由张恨水小说改编,这几天正好在苏州放映,票房表现极佳,轰动一时。作者近取诸譬,把看时装表演的市民和电影《满江红》观众相比较,当年读者一读就明白,如今必须在此解释一下。

二时余,表演开幕,演讲名人,乃一一登台,骈坐幕前,由江红蕉主席,行礼如仪后,即由一四五岁之小妹妹行剪带开幕礼,黑幕乍展,幕后布景,乃展现于观众眼前,先由主席报告此次开会宗旨,系使国人认识国货,语多意深,此次美亚同仁和乾泰祥举行此国货展览,予苏人以国货之认识,用意至堪钦佩……官长训词后,张一鹏苍头突起,大放厥词,博得全场掌声雷动。张老爱国著著先人,其创建之救国之里,卫生设备,色色俱全,惟房价之昂,乃使穷措大不敢顾问,其亦如时装表演,于提倡国货之外,尚提倡奢侈乎?……演讲毕,小妹妹等续续登场,计小弟弟二,小妹妹六,分立两旁,末则黑幕重展,而表演之时装小姐,并立登场,所衣时装,绚烂璀美,华艳绝伦,惟此种装束,以之登华堂吃喜酒,则尽雍容华贵之能事,非行之街衢中,尚嫌不能普及,深愿此次表演诸女士,常御此新装,尽力提倡,俾成风行一时,则推销前途,庶有豸乎,诸女士勉勗。

☉ 仙乐舞星王莉莉

时装表演大会作为苏城破天荒第一次,吸引了所有苏州人的眼球,大家争相往观,热闹非凡。不过,记者紫电对张一鹏的发言颇有微词,“救国之里”指养育巷东的救国里房产,是张一麐、张一鹏兄弟联合投资开发的高档小区,租金为全苏之最,所以记者说他提倡奢侈。记者同时提到台上展演的时装,多少有点脱离实际,即只能用于台上表演,而不能成为生活中的家常服饰。不得不说如今的时装展也有这个问题,笔者与紫电颇有共鸣。

台上的时装模特共有6人,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胡觉,“表演小姐中,以胡小姐最为美艳,御蓝色游行装,雍容华贵,老牌交际花确有其名领群芳之姿态也”。据记载,胡觉还曾想拉在上海的电影明星,苏州人黄莺来参加表演,特意修书一通,大意是说:一女子,虽会游戏人间,但国民之责任,果非可卸脱也。对国家,对社会,应如何致力,致不失人生之意识,时装表演,虽属鼓吹性质,但提倡国货,亦尽服务社会之微忱耳。黄莺当时在两江体专读书,所以最后没有同意出席。此前说到的姚蕴珍,当时是上海著名的圣爱娜舞厅的红舞女,并没有应召而来。再说郑谊芳,她在苏州成名,自然是因为美貌和善于交际。她和朱静臣婚姻的离离合合也在苏州引起过轰动。郑谊芳还养过两只猴子,经常牵着猴子徜徉到观前街上,显得有些另类。时装表演第一天,郑谊芳上台时,收到很多嘘声,结果她缺席了第二天的表演。为此,张一鹏为她仗义执言:为国事大,郑小姐似不必介怀。听了张一鹏的劝慰,郑谊芳第三天又来登台,另外登台表演的还有王莉莉等4人。“日昨表演,江红蕉君手执声筒,一一从旁报告,若者为某小姐,所穿为什么装,缕为指明。足使若干参观之苏州小姐,睹于目,入于耳。知所遵循。于提倡国货方面,确可收到若干效果。”出于爱国目的的时装表演,本质上属于义演,所以6个模特并没有薪酬,后来由美亚厂每人赠送四件时装,作为感谢。这大概也是电影明星不肯来苏的一大原因。

那时候的苏州,时装表演属于新生事物,市民对此没有什么心理准备,都持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多的想法,服装买不起,模特看得起,所以这三天里,北局真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看热闹的市民。他们在台下对模特评头品足,肆意轻薄,使表演人承受了不少心理压力。

相对于上海来说,苏州的社会风气还是比较保守的。昆曲同期或堂会,作为高尚娱乐,是大家闺秀和名门贵妇的一种娱乐方式,但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并不对外。如果遇到赈灾义演,他们才会在大庭广众一露真容。商业性的时装表演大会,请不到大家闺秀和名门贵妇,这也就是时装表演只能请到舞女们前来撑场面的原因。

国货时装表演大会在喧嚣中结束,国货糺缦绉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市民也开拓了眼界,商家获得了声誉和收益,可谓皆大欢喜。

在90年后的今天,苏州的这场时装表演首秀,已经少有人知道了,真实的历史都不是以历史的形式记录的,拨开历史的尘埃,让我们一瞥历史上的苏州,也有着开放和包容的现代内核。

猜你喜欢
美亚国货时装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国货新生
消费者心目中的“国货”
国货之光
时装
漫画&时装请签收你的儿时梦
美亚的爱与哀愁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激活时装新形态
怀旧时尚国货经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