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沙龙,为你而来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二单元情境读写

2022-11-02 07:18毛建清
初中生世界 2022年39期
关键词:示例

文/毛建清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邓悠然 沈 麟 汪子涵)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王杨竹韵)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张 睿)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意思是说,人类如芦苇一样平凡,甚至脆弱,但人类会思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精神空间。在十四五岁的年纪,又恰逢生活在日新月异、观念百花齐放的时代,这个时候的我们,抽条的不只是身体,疯长的还有各种想法和困惑。四顾茫然时,我们不如缓一缓,听听前贤的声音,看看身边的世界,想想自己的事情,再和朋友交流交流想法,稳固自己的精神空间后,再从容出发。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二单元,正是为此而来。在这里或谈人生,或论教养;有自我审视,有与人争锋;能情辞恳切,也有妙语讥讽。希望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能理解梁启超、雨果、利哈乔夫、毕淑敏的观点,也能看见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人文情怀、思辨精神,并学会经营自己的精神空间。这一期的情境读写,我们将走进一场青春沙龙,在心灵的碰撞中,自渡,也渡人。

升入九年级后,在日益加大的升学压力下,班级里最近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人为未来焦虑,有人对当下迷茫,有人在努力和放弃之间徘徊、挣扎。班主任察觉后,便提议用一节班会课来组织一次青春沙龙,让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想法。你们小组对此非常感兴趣,早早就开始准备,全力投入。

任务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你们组长发现,语文九(上)第二单元的课文中,不少论述对当下的问题有警醒作用。于是大家决定先一起研读第二单元的《敬业与乐业》《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三篇文章,提取和整理其中的主要观点,以及其他有意思的论断。

提示:梳理议论性文章时,先中心论点,后分论点,再更次一级的论断……依次整理。

◆示例

篇目中心论点我在意的其他论断分论点人不能没有业《敬业与乐业》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敬业最必要乐业就更好敬业就是做事专一做事圆满成就第一等人生专一就可把事做到圆满苦乐在心,不在事无业者身心无所安置,最苦厌恶本业者无处可逃,最苦《论教养》做个有教养的人优雅风度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美好《精神的三间小屋》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他人优雅风度的基础是一种关照态度要妥善处理精神世界中的爱恨,使生活多些光明温暖要努力找寻适合自己的事业,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要分清自我和他人,为自己留出足够多的精神空间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的发现:论述的层次可以是总分式,也可以是递进式

◆评析

同学们将观点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了梳理,并对分论点之下的论断也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从而相对全面、系统地抓住了第二单元的内容,为后面的沙龙活动准备了丰富的话题。在整理观点时,不拘泥于课文原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使得观点更加简洁。

任务二:妙言法门,上下求索

观点再犀利,也要恰当地表达才能使人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在梳理观点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观点是要有依据的,表述更要有逻辑。考虑到沙龙现场的交流需要,组长认为有必要在言语的逻辑和技巧上也做些准备,于是又给大家布置了以下两个小任务:

(1)请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敬业与乐业》中的“敬业”部分(课文第6、7自然段)的思辨过程。

◆示例

分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论点敬业就是专一做事(是什么)敬业带来合理的生活(为什么)言论:“主一无适便是敬”论理论证事例: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事例论证敬业最为必要道理论证敬业关键在于专一(怎么做)言论:“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事例:木匠、政治家、挑粪工、军人言论:“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反面)我的发现:论述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是什么”到“为什么”到“怎么做”);论证充分

◆评析

同学们按照主次顺序和先后顺序整理了各级观点,并找到了每一条观点的论据,辨明了论证方法,也注意到了论证的角度,从而呈现了论点与论点、论点与论据、论据与论证的关系,以及论证内容和论证角度的区别。

(2)下面是从本单元和以前学过的一些议论性文本中搜集的在表达上很有特色的语段,请大家先声情并茂地读一读,再品一品这些语句的表达特色,最后以表格的方式进行归纳、提炼。

①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敬业与乐业》)

②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③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精神的三间小屋》)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⑤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示例

1 2 3 4 5 6表达特色与效果举例生动,有生活气息,使读者/观众深有同感,增强说服力通过并列、递进、转折、假设等复句的使用,清楚、有力地展示、分析、下结论,增强说服力运用反语和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艺术手法,强烈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增强感染力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生动且充满感情,增强感染力通过排比、对仗等艺术手法,使语句整齐,音节和谐,感情强烈,增强感染力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同异,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对应语句①①②⑤①②⑤③④⑤①

◆评析

同学们能够从“感染力”(情)和“说服力”(理)两方面入手,考量如修辞、句式、措辞等在表达中的具体作用,还注意到了不同复句类型在论述中所起到的作用。

任务三:听疑解惑,切中肯綮

1.找出问题的关键。

周密的准备之后,沙龙开始了。第一个环节是“匿名的纸条”。班主任从事先收集的匿名调查问卷里抽出了两张放在投影上,内容如下:

(一)

已经初三了,但是我对学习还是很抗拒。我也知道要努力,可是我基础差,稍微有点困难就觉得好辛苦、好累;而且我还管不住自己,总想着打游戏、看小说。可是还有大半年就中考了,我还有救吗?(小A)

(二)

我看起来没心没肺,但其实过得很压抑。我家里条件一般,吃穿不如有些同学那么好。他们讨论的话题,很多我也插不上嘴。同学嫌我又土又傻气。我也为此努力过,买贵的鞋子,去了解流行的东西,学别人说话的样子。但这样的我很累,而且依旧不太合群,我该怎么办?(阿风)

看完之后,班主任要大家找出他们问题的症结,再列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形成解决方案。

◆示例

小A的问题症结:

(1)他看到了学习和考试的关系,但没看到学习本身的意义;

(2)他在学习中没有成就感,只有挫败感,故而想着逃避;

(3)他没有做到心无旁骛,而且自律性较差。

我的回应:

(1)要看到学习对自身成长的意义,而非仅为中考或者他人的评价而学习;

(2)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慢慢累积,渐进努力,在层层进步中获得成就感;

(3)学和玩都是劳神费力的,苦中得乐才是更大的快乐。

阿风的问题症结:

(1)过于在意物质条件在同学相处中的影响;

(2)一味迎合他人而迷失自我。

我的回应:

(1)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并非物质条件,而是精神世界是否投契;

(2)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成为优秀的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认可。

◆评析

两份分析都是从问题中寻找关键词,而后围绕关键词重新组织正面观点。从小A的自述中,找到了“学习意义”“成就感”“玩和学”三处关键症结;从阿风的自述中,找到了“物质条件和交友”“自我和交友”两个关键话题。一旦找到对方的问题所在,回应就能够有的放矢了。

2.阐述我的看法。

在刚才的环节中,你们组表现特别好,班主任就请你们组从上面的方案中选择一份,撰写一份发言稿,明天语文课上上台发言。

提示:要保证论述逻辑清晰合理,观点论据充分。又因为是发言稿,除了称呼和问候之外,更要注意语言应通俗易懂,举例、说理都要贴近听众。在这基础上,如果能再亲切一点,有趣一点,就更好了。

◆示例

小A同学,你好!

迷茫的青春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所以不要慌,在初三这样关键的时刻,你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有一颗准备站起来奔跑的心。这已经很棒了!

但是提到学习,你的眼睛里可不能只有考试呀!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学习也影响人的一生。就拿一只学习飞行的小鸟来说,它勤奋练习,终于学会了飞行,飞上了蓝天,飞上蓝天就结束了吗?不,它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可以筑造更好的树巢,可以更容易获得果腹的虫子,可以在季节变迁时迢迢迁徙,可以在凶险的自然中更好地生存,它获得勇气和智慧,也享受自由和世界——它会获得作为鸟而言的圆满生活。而你也一样。你通过学习,学会了学习本身,把握住自己的生活:你学会了做事和做人,你会遇见更好的人和事,你外不匮乏,内不空虚,一生笃实。看见学习的真正意义,获得更持久的学习动力,这就是你要做的第二步。

说完学习的意义,再说回你当前的学业。既然有了弯道超车的想法,就要做好第三步:直面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踩稳努力的第一个台阶。不然“眼大肚皮小”,自然“竹篮打水一场空”。请定下心来,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这几个问题:我在哪些方面有欠缺?我应在哪些方面下更大的功夫?深入地解剖自己,在正确方向上积累,才会有真正的效果。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邓悠然 沈 麟 汪子涵)

◆评析

该示例先给予对方肯定,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后引导,帮助小A同学看清学习的长远意义和努力的正确方向。层次合理,逻辑清晰。论述时引用中外名言和俗语,发人深省又不失亲和力;以鸟学飞来类比譬喻,将学习的意义从抽象转为具体,可谓言浅而意深。这种步步为营的布局,旁征博引的论述,流畅自如的人称转换,很有《敬业与乐业》的风格!

任务四:布局谋篇,掷地有声

沙龙的第二个环节是“谁有不平事”。大家可以吐露自己最近遇到的不平事,交流看法。活动刚开始,小余同学就“嗖”地一下子站了起来,向大家说起一件让他特别不平的事情:

“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是关于北大教授戴锦华和日本学者交流南京大屠杀的。戴教授说,那些日本学者面对南京大屠杀这个话题,总是大谈日本在二战中受到的伤害;还有的说自己是战后出生的,所以根本不了解战争;他们关于战争的认知都是教科书灌输的……我真是气愤极了,想发评论又不善言辞——我该怎么去反驳?”

大家听了也很生气,纷纷开始思考起来。你们小组在讨论后,形成两种思路:一是以理服人;二是以情动人。老师听后也觉得都不错,就让你们小组内部分工,都试一试。

方案一(以理服人):抓住对方观点的漏洞,有针对性地摆事实、讲道理,让谬论站不住脚。

谬论的依据:

(1)将日本的战争罪行与战争后果割裂开来,从而使日本从加害者变成受害者;

(2)认为没有亲历过战争就无法了解战争,所以认为讨论战争没有意义。

反驳:

(1)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造成巨大伤害,所以遭到战争反噬;

(2)战争造成的伤害、损失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以未经历战争就无法了解来否认。

◆示例

日本,二战中死亡人数约为31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1416人。这数字听起来挺吓人的,是吗?那再来看看中国“微不足道”的数据:南京大屠杀持续多天,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死于日本官兵的刀枪之下,平均每天有7500位同胞在惨绝人寰的屠杀下含冤而逝;二战持续了六年,中国在这六年中有1800万同胞牺牲,平均每天牺牲8219人!

这一切的伤害,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战争。那么,战争的挑起者是谁?是你们日本。大声喊冤的是谁?是你们日本!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的是谁?还是你们日本!一个杀人犯指着自己杀人时划破的手指说“不公平”,甚至想借此掩盖自己的罪行,岂不荒唐?那真正的受害者,又该向何处讨个公平?

你们确实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倘若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历史而否认历史,不知日本有没有历史这一门学科?若有,还是改为故事课更为妥帖。若没有,那所谓的“战争伤害”是否也可因此认为是虚假的?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王杨竹韵)

◆评析

该示例首段,将中日的战争创伤以数据清晰呈现,这种事实论据有着不容辩驳的说服力;次段,连续三句情绪激烈的设问,将情感推至高点之后,又以杀人犯来类比譬喻日本否认战争罪行的理由之荒谬,最后以两组反问收结,气势一再上扬,沛然莫御;尾段,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反驳历史虚无主义,巧妙又辛辣。痛快!

方案二(以情动人):借鉴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写法,具体形象地使读者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给南京带来的巨大创伤。

◆示例

南京,沉睡着六朝的古老往事,荟萃了江南的诗画风流,三千年时光沉淀出的风雅典丽,尽数凝缩在这一方天地的烟柳画桥、人烟辐辏之间,任四时轮转,八节往还。春风缱绻,秋香浮动;夏荷清圆,冬雪欲残。元宵有灯,端午结彩,中秋赏月,重九登台,岁暮天寒时,除夕花火来。缠一条秦淮河带,缀一颗栖霞明珠,额上抹着一片莫愁湖,拥揽一座雨花台,更有牛首烟岚,钟阜晴云,栖霞胜境,石城雪霁。她静静地立于东方,不施粉黛而丽质天成,富贵堂皇又温良和善,缀雨花石,衣云锦服,走过一朝又一朝的岁月,任时光将她一点点深刻成中华文明的印记。中国不能没有南京,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但是南京死去过一次。

那一天,一群来自日本的强盗闯入这里,烧杀抢掠。于是粉墙血染,锦绣焚灰;杀人如草,尸积如山;文明尽丧,豺狼冠缨。他们将她的人民变成杀戮的靶子,还要在报纸上为杀人比赛的勇士奉上热情的赞誉。

这就是“无辜”的日本在中国的南京所做的事。

等这群凶手终于被正义之士擒获,他们却要顶着鼻青脸肿的样子,逢人就说自己被加害的遭遇,却对自己为什么落到这般田地讳莫如深,闪烁其词。

这如果不是抵赖,又是什么呢?

现在,就在我们身边,有一群拒不认错甚至还到处叫屈的杀人犯、强盗。

大家都要小心。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张 睿)

◆评析

小作者心里住着一个古典的南京,所以能用典丽的语言铺排出南京如诗如画的风流神韵,字里行间熔铸了无限的热爱和温情。而后笔锋骤变,由南京之“死”引出侵略者的罪恶,悲愤莫名;又形象化地描绘侵略者的抵赖行径,突出其卑鄙、虚伪、狡猾。最后的警告,既是对历史的铭记,对今天的警醒,也是对侵略者的回马一枪。全文情沛辞丰,淋漓而不失克制,极有感染力。

小伙伴们,在这一期的青春沙龙中,我们得以用另一种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去理解、接纳前人的良言警句,并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各种表达观点、态度的言语技巧。我们倾听他人的烦恼,梳理现象背后的症结,有针对性地给出意见或建议,表达自己的爱憎和关切。在修葺他人精神小屋的同时,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审视、巩固和延展。

这期沙龙里,我们进行了不少有意义的语文实践:用新学的复句知识去审视论述中的情理奥妙;练习了用关键词来提炼他人的诉说和观点,而后有针对性地开解或反驳;在回击日本学者的谬论时,我们用了利哈乔夫铺砌事例加对比的写法,又借鉴了雨果诗意描绘的笔法和欲抑先扬的布局,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蓦然发觉,语文,不就应该这样去学,这样去用吗?

沙龙不会只有一次,语文和生活的交融也不会停止,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相逢!

猜你喜欢
示例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阅读·训练”答案
上期“趣味·读写练”答案
这些知识我们应该知晓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2014年浙江高考问题作文诊断(中)
2014年浙江高考问题作文诊断(上)
《中考“仿写”题解题技法指津》参考答案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