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痛点针刺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2022-11-02 06:41梅求安周仲瑜苏道静瞿亿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急性期益气证候

梅求安 周仲瑜 王 刚 杨 坤 苏道静 瞿亿明 郭 爽

[1.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期主要是由外力作用使患者纤维环破裂,髓核膨(突)出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从而出现腰背疼痛、双下肢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1-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牵引疗法、物理因子疗法、药物脱水、抗炎、止痛等方案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感,但整体效果欠佳。LDH属中医学“痹证”“腰痛”范畴,气虚血瘀、经络不通为其主要病机。益气活血方是化瘀通络经典名方,可促进机体气血运行、化瘀通络,恰合LDH急性期病机[3]。针刺是中医外治的重要方案,其中激痛点针刺是通过针刺精确破坏触诊肌肉组织的激痛点,快速降低腰部、下肢肌筋膜张力,从而有效缓解疼痛[4],但其与益气活血方联合使用是否能进一步提升LDH急性期患者治疗效果尚未可知。基于此,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LDH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激痛点针刺联合益气活血方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LDH中西医诊断标准[5-6];处于急性发作期,病程<7 d;年龄>18岁;视觉模拟量表(VAS)[7]评分≥3分;未采取系统治疗措施;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脊柱结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严重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等需行手术治疗;脊椎手术史;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等;妊娠或哺乳期女性;病变部位皮肤有皮损或感染;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LDH急性期患者126例,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体力劳动强度、责任节段、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益气活血方治疗。1)常规治疗: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969)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156)、20%甘露醇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784)250 mL,静滴,每天1次,输液治疗3 d,注意补充电解质;同时每天进行两次腰椎牵引治疗,牵引力为患者体重的1/4~1/3,每次30 min;疼痛严重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97),每次75 mg,每日1次。2)益气活血方:防己10 g,生黄芪20 g,炙黄芪20 g,白术10 g,当归10 g,川芎15 g,地龙10 g,木瓜10 g,威灵仙10 g,水蛭6 g,白芥子6 g;疼痛甚者加制草乌5 g,制川乌5 g。加水500 mL煎至200 mL,早晚分2次温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激痛点针刺治疗。对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下段、多裂肌等筋膜激痛点进行针刺灭活,按照受损神经节段确定下肢目标肌群激痛点后依次灭活;以钳捏式触诊、滑行式触诊、深部触诊法精细触诊,定点消毒后快速针刺入皮下,缓慢进针调整至激痛点,快速提插3~5次,以患者可耐受、远端牵涉痛、局部肌肉颤搐为宜,得气后留针20 min。两组均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评分。治疗前后均对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进行评估,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8]评估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总分0~29分,得分越低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2)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取血清,采用迈瑞BS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联免疫法测定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试剂盒由仪器配套提供;采用Waters公司的XEVO TQ-S型超高效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柠檬酸、赖氨酸、丙酮酸、β隐黄素等差异代谢物水平。3)肌电图。两组治疗前后采用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MyoMove-EOW表面肌电图仪进行检测,取一对Ag/AgCl表面电极,分别做A、B标记,检测患者直立位、俯卧位、坐位椎旁肌表面肌电均方根(RMS)、中位频率(MF)。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疗效标准[6]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临床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95%为临床治愈;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95%为显效;直腿抬高试验可疑阳性,临床症状缓解,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0%为有效;未达以上评估标准为无效。有效+显效+临床治愈为总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描述,采用χ2检验;有序变量采用秩和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及JOA评分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及JOA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及JOA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间 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JOA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63)对照组(n=63)11.62±3.05 4.06±1.27*△10.98±3.21 4.72±1.35*6.89±1.32 2.03±0.51*△7.06±1.44 2.32±0.62*10.26±1.95 22.76±2.78*△9.94±2.02 21.40±3.04*

2.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介质含量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血清5-HT、PGE2、S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5-HT、PGE2、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介质含量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介质含量比较(±s)

组 别 时 间5-HT(μmol/L)PGE2(μg/L)SP(m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63)对照组(n=63)1.01±0.21 0.41±0.12*△0.98±0.19 0.47±0.13*36.82±7.03 19.67±4.68*△38.71±7.64 22.09±5.32*520.46±60.27 290.34±48.76*△514.43±52.89 313.08±50.04*

2.4 两组治疗前后差异代谢物水平比较 见表5。两组治疗后柠檬酸、赖氨酸、丙酮酸、β隐黄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柠檬酸、赖氨酸、丙酮酸、β隐黄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差异代谢物水平比较(mmol/L,±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差异代谢物水平比较(mmol/L,±s)

组别观察组(n=63)对照组(n=6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柠檬酸0.17±0.06 0.27±0.08*△0.18±0.05 0.23±0.06*赖氨酸6.84±1.06 14.02±3.72*△6.58±1.10 12.34±3.45*丙酮酸0.21±0.07 0.40±0.10*△0.23±0.06 0.35±0.08*β隐黄素3.24±0.85 12.59±3.65*△3.51±0.92 10.81±3.93*

2.5 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6。两组治疗后直立位A、B电极及坐位B电极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治疗后坐位A电极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坐位A电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俯卧位A、B电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直立位、坐位A、B电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俯卧位A、B电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查结果比较(±s)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查结果比较(±s)

组别观察组(n=63)对照组(n=6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直立位A 122.39±21.06 140.35±20.16*△118.64±23.72 131.92±18.64*B 119.06±19.34 139.25±19.04*△121.52±20.73 130.87±17.98*俯卧位A 132.06±15.27 138.42±18.24 136.02±17.51 136.05±20.11 B 132.99±18.76 137.52±20.31 134.25±15.72 135.98±17.64坐位A 103.05±15.72 112.67±14.28*△101.96±13.29 104.35±12.98 B 106.35±12.74 120.58±13.07*△108.03±10.98 114.36±11.95*

2.6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见表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7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LDH急性期患者疼痛剧烈,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发展为慢性LDH,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保守治疗仍是LDH急性期患者的首要选择,其治疗关键在于改善机体微循环、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根水肿,从而减轻患者疼痛[9]。但西药治疗个体差异化明显,如何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仍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

中西医结合是目前临床治疗LDH急性期的有效方案之一。中医学认为,LDH的发病与经络、气血、脏腑有关,多因脉络空虚,外邪侵袭诱发经气失和,血流受阻,不通则痛,故应以益气活血为治则。益气活血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行血祛瘀;防己长于祛湿;白术健脾化湿,与防己合用利水消肿,与黄芪合用既能补肺气、实肌表,预防外邪侵扰,又能补脾健胃,使气血生化有源;当归补血活血兼行气,补而不滞;川芎温经止痛、活血化瘀兼行气,与当归合用活血祛瘀兼行气止痛;木瓜柔肝软筋、祛湿通络,可助防己利水渗湿;威灵仙散寒湿邪、通络止痛,助防己健脾除湿、利水消肿;白芥子逐瘀止疼,与威灵仙合用可增强化痰祛湿之功效;水蛭、地龙化痰散结、通络止痉。诸药合用,外邪得除,水湿得行,痰瘀得消,气血运行通畅,诸症可愈。刁志君等[10]通过试验证实,益气活血方能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加快破裂型髓核重吸收,利于改善LDH症状。本研究发现,治疗后对照组大部分患者LDH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达预期效果。此外,针药结合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为进一步提升疗效,本研究在益气活血方基础上加用激痛点针刺,结果发现,观察组疗效显著提升,疼痛程度及各项症状缓解,腰椎功能障碍减轻,肌力明显改善,安全可靠。激痛点针刺直接对病变肌肉群上的肌筋膜激痛点进行针刺,将激痛点灭活,引发强烈脊髓反射,破坏或改变脊髓中枢感觉支配,降低激痛点活性,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11],加之益气活血方中防己、白芥子、威灵仙等镇痛作用,川芎、木瓜、地龙、水蛭等对机体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有效缓解肌肉痉挛[12],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此外,激痛点针刺可调节交感神经活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低痛觉感受器兴奋性,抑制传入神经将伤害感受器产生的疼痛信号传至脊髓后角,减少疼痛介质释放,这与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5-HT、PGE2、SP等疼痛介质减少明显相符,可见治疗后疼痛减轻与其疼痛介质含量降低密切相关。

LDH的发生及转归过程中均伴随代谢物变化,差异代谢物的变化是评估机体生物转化、合成代谢的重要指标[13-14]。本研究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柠檬酸、赖氨酸、丙酮酸、β隐黄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柠檬酸、丙酮酸为三羧基循环的重要物质,与机体能量代谢程度密切相关,且丙酮酸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15-16];赖氨酸是机体必需氨基酸,可促进钙吸收,刺激软骨细胞再生,加速骨骼生长[17];β隐黄素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可拮抗氧化应激诱发的炎性反应[18]。由此推测,益气活血方联合激痛点针刺可加快LDH急性期患者能量代谢,促进骨组织修复,且兼具抗炎、抗氧化等作用。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黄芪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且可调节细胞代谢,促进机体线粒体功能恢复[19];防己可通过增加炎症细胞环磷酸腺苷浓度,抑制白三烯B4、前列腺素E2合成,减少中性粒细胞游出,控制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20];当归中的有机酸、挥发油、酚酞类等具有抗炎、镇痛、调节机体免疫等多种功效[21];白术可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合成及释放[22];同时激痛点针刺可降低肌筋膜张力,促进软组织放松,改善局部微循环;二者联用可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有效增强机体能量代谢。

综上所述,激痛点针刺联合益气活血方可有效降低LDH急性期患者疼痛介质含量,增强机体能量代谢,促进患者症状、肌力改善,安全有效。LDH急性期经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但复发风险较高,中西医结合的方案能否降低预后复发率尚未可知,仍需更多实验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急性期益气证候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益气补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