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2-11-03 11:40侯绍靖钱益芳沙之敏曹林奎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青浦青浦区稻米

侯绍靖,钱益芳,沙之敏,曹林奎*

(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 200240;2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700)

稻米是我国主要口粮,约占总口粮的60%,全国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产业的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1]。近年来,国际市场对优质大米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越南优质大米占大米出口总量的27%,出口优质大米被视为越南大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出口稻米著称的泰国、巴基斯坦也将稻米品质放在首位,其稻米生产全过程均实行严格的品质质量控制,并在全球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品牌,泰国出口的稻米中,高质量稻米占45%左右[2-4]。日本优质稻米注重口感和外观,其享誉世界的“越光”大米约占其国内稻米总产量的1∕3[5]。总体看,我国水稻生产量多,但存在品质不高的问题,绿色优质稻米供给还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6]。

水稻是上海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稻谷产量占上海市粮食总产量的82.1%。曹黎明等[7]回顾总结了近10年来上海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概况,提出上海水稻产业已有序步入优质化和品牌化发展轨道。但上海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土地资源约束趋紧、绿色优质稻米供给不足,生态环境冲击较大等挑战[8-12]。青浦区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一体化示范区,生态和地理环境优越,有着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先决条件[13]。稻米产业作为青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促进青浦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已成为青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分析青浦区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目标及其对策,旨在促进青浦区水稻产业的绿色发展,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为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1 青浦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1.1 水稻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变化情况分析

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区内环境优美、土壤肥沃、水系丰富,适合农业生产,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14]。青浦区的农业总产值主要是来自种植业,且最近5年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按当年价格计算,2018年种植业产值为14.91亿元(人民币,下同),在青浦区农业总产值中占比达到71.8%,反映了种植业在青浦区农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近5年来,青浦区水稻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占比不断提高。2018年,青浦区水稻播种面积8 005 hm2,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95.59%,稻谷产量67 665 t,占粮食总产量的97.92%,总产值达到2.03亿元。水稻已经成为青浦区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15](图1,图2)。

图1 2014—2018年青浦区水稻种植规模变化情况Fig.1 Changes of rice planting scale in Qingpu District from 2014 to 2018

图2 2014—2018年青浦区稻谷产量变化情况Fig.2 Changes of rice yield in Qingpu District from 2014 to 2018

1.2 优质稻米规模化生产稳步提升

一是不断优化推广优质水稻品种。2019年,青浦区优质稻推广选择‘青香软梗’(2016年上海市优质稻米评比“银奖”)和‘沪软1212’(2018年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作为主推优质稻品种,其中推广面积‘青香软梗’为3 000 hm2,‘沪软1212’为100 hm2。其他主要规模化种植优质水稻品种,如‘秀水121’为1 133 hm2,‘花优14’为1 600 hm2,‘秋优金丰’为1 200 hm2,稻米品质均达到国标优质米一级标准。2020年,青浦区开始实施水稻主导品种推广目录政策,引导种植户种植水稻优良品种,有效减少不符合本地区市场导向、影响农田环境品种的种植,推动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

二是不断增加优质稻米生产基地。2019年通过水稻产业体系建设,辐射带动上海优禾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等13家合作社(企业)开展优质大米开发,种植面积达652 hm2。全区已创建绿色高质高效水稻面积3 267 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当前主推技术模式有:休耕轮作型(绿肥-水稻、深翻-水稻)、生态种植型(稻田养鸭、稻田养蛙、稻田养鳖等),辐射带动全区水稻品质提升,实现稻米产业优质高效。

三是不断提高规模化种植程度。青浦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较好。目前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的水稻面积已经占全区水稻面积的96%以上,水稻机械化种植率达到82%以上。小农户分散种植经营方式正在逐步减少,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1.3 优质稻米品牌创建不断增强

当前,青浦区持续推进优质稻米品牌化发展,一方面通过品种、技术、设备融合,不断提升青浦优质稻米内在品质,另一方面通过注册大米品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发展青浦优质稻米品牌。目前,已经涌现一批地产优质稻米品牌。如,“青浦薄稻米”已经成功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淀湖源味”成功创建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并注册国家商标。

此外,青浦区还通过举办“青浦薄稻米”品鉴会的形式,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创造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青浦薄稻米”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优质稻米的竞争实力,也培育了一批优质稻米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品牌。目前,青浦“蛙稻米”品牌陆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并连续6年获得“上海名牌”称号、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万亩春”和“优禾谷”获评2019年上海地产绿色优质大米品牌,而“张马”优质稻米品牌也成功申请商标专利。目前品牌化优质大米的生产规模已达1 522 hm2,占到全区绿色优质大米生产总量的71.2%。青浦优质大米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2 青浦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健全,绿色优质稻米少

优质虽然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但必须要在之前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控制。要求在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加工过程、检验包装和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上都要严格遵循绿色食品生产的有关标准[16]。当前,青浦区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体系尚未构建完善,具体可以从水稻的生产方式、生产规范、产品标准和质量认证等方面来实现[17](表1)。

表1 优质稻米的生产标准分类Table 1 High quality rice production standards classification

青浦区稻米生产主要以常规稻米生产为主,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的稻米种植规模较小。目前,绿色优质稻米生产规模为2 000 hm2,占水稻总面积的24%,有机认证水稻面积更少,仅为137 hm2,占青浦区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7%,而东北五常市(县级市)单有机稻种植面积就达到1.40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11.29%[18]。通过绿色和有机认证的经营主体主要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主,如上海自在青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有优质稻米有机化种植面积113 hm2,绿色种植面积401 hm2,是青浦区规模最大的绿色优质稻米生产企业;上海泖荡稻米专业合作社,其绿色优质稻米生产规模达到了69 hm2。总体来看,青浦区绿色和有机标准优质稻米的种植面积仅占水稻总面积的25.7%,种植规模偏小。

2.2 深加工能力不足,稻米产业化程度低

2018年青浦区稻米加工总量为14 081.74 t,稻谷生产总量为67 665 t,占稻谷生产总量的20.81%。这反映了当前青浦区稻米销售还是以初级稻谷产品和大米直接上市为主,稻米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绿色稻谷加工总量为6 163.7 t,占到绿色稻谷认证总量的59.59%。绿色优质稻米粗加工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种植稻米,但是绿色稻谷认证总量仅占全区稻谷生产总量的15.29%。可以看出,当前青浦区绿色优质大米的种植规模和产量依然不是很高,稻米深加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课题调研表明,青浦区的稻米深加工企业,如上海自在青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与上海青西粮食烘干中心展开合作,对优质稻谷进行烘干、加工、存储和包装,与光明食品有限公司开展稻米深加工产品合作,推出以绿色优质蛙稻米进行深加工的粥米系列、米粉系列,糙米茶等多款衍生产品,深受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青浦区目前缺少对优质稻米进行深加工的企业,其他经营主体基本没有优质稻米衍生产品,基本上以稻米的粗加工为主(表2)。

表2 2018年青浦区绿色稻米粗加工情况Table 2 Rice industrialization in Qingpu district in 2018

2.3 稻米品牌众多,但影响力不高

随着我国消费升级换代加速,大米市场的角逐逐步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国内市场上广泛认可的高端优质大米品牌主要有从国外进口的日本“越光”大米和泰国“孟乍隆”香米,以及我国东北的“五常”大米、“北大荒”大米等品牌。它们在外观品质或食味品质方面与普通大米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2019年中国品牌价值排行中,“北大荒”品牌价值789.18亿元,是领跑中国农业的第一品牌;而“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677.93亿元,高居中国大米品牌第一位[19]。上海目前也有“崇明大米”和“松江大米”两个国家级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高,辐射范围广,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相较于国内大米名牌还存在一定差距。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青浦区有36个新型经营主体注册的大米品牌。在上海市比较知名的有“蛙稻米”“优禾谷”“万亩春”等品牌。此外,还有“青角”“泖荡”“夏阳米道”“蔡伯伯鸭稻米”“练塘大米”“光盛大米”等数十家地区大米品牌。注册主体均为农业企业或者农业专业合作社。由此产生内部竞争剧烈、外部竞争不足的局面,未能形成有效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联合体或稻米品牌联盟。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品牌经营主体往往单独面对市场竞争,导致稻米整体品牌竞争力不强[20]。

3 青浦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优质稻米产业作为青浦区提出的优先打造“四个一”,即“一粒米、一枚果、一棵菜、一条鱼”的重要环节,要发挥青浦区江南鱼米之乡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大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力度,依托“青浦薄稻米”品牌,做好稻米生产加工和产销对接,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稻米附加值,最终实现青浦稻米的优质优价。

3.1 构建标准化绿色生产体系,打造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首先,由青浦区稻米协会会同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青浦薄稻米”为核心,围绕“绿色食品A级”标准,结合青浦实际,制定“青浦薄稻米”的绿色生产标准化体系。在原有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和认证等奖补政策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符合绿色生产标准生产的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政策支持,做好优质稻米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优质稻米标准化绿色生产。其次,要加强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标准的应用推广和培训指导,并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从源头上保证薄稻米的品质,确保地产优质大米质量。最后,要继续推动青浦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基础设施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良、种植规模相对集中连片的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基地,有效巩固和提升水稻绿色生产能力。因地制宜,适度推广稻-虾、稻-蛙、稻-鸭等稻田生态种养技术模式,有效减少面源污染,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稻田综合效益[21-23]。加快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观念的转变,实现稻米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3.2 建立品牌准入清单制度,提升稻米区域公用品牌使用价值

“青浦薄稻”是长三角米市对青浦原生优良稻米的总称,以谷粒饱满、出米率高、米质优良而得名。据历史资料记载,“青浦薄稻米”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品质优异,色香味俱佳,是米中佳品,享有盛名,不仅誉满我国江南,还出口到东南亚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享誉中外。

“青浦薄稻米”是青浦水稻的优势品牌,人文历史渊源深厚,稻米品质优良。目前已经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议以此为契机打造优质稻米专用品牌。一是要建立“青浦薄稻米”品牌准入和使用清单制度,严格审核品牌申请和退出机制,推动以市场准入制来规范品牌稻米营销,树立青浦特色的优质稻米品牌形象,保障品牌的质量和信誉[24]。二是要加强品牌宣传,积极组织开展青浦优质稻米品鉴及区域公用品牌优质稻米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青浦薄稻米”的知名度,让“青浦薄稻米”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产品。

3.3 组建区域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当前青浦区水稻生产的组织形式,以采用“公司+农户(基地)”和“农民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为主,如以龙头企业上海自在青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的“蛙稻米”生产,也起到了一定的发展带动作用。但从生产到营销的完全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极大的增加了公司的生产和监管成本,不利于“蛙稻米”产品的市场竞争。而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受制于生产规模和资金水平,在市场营销方面无法投入巨大成本,也缺乏营销渠道和经验,面对市场的竞争和波动,很难实现稻米优质优价的价值转换。这两种模式当前都存在一定不足和局限,没有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分工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

青浦区可以依托上海自在青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恆阳粮油有限公司等稻米生产和加工企业,建设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等利益联结形式,形成关联紧密、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全产业链联盟。明确成员各自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职责,就是农业龙头企业专心抓稻米加工和市场销售,水稻专业合作社专心抓“技术服务”,家庭农场(或农户)专心抓“种植生产”,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现1+1>2的功效,保障稻米再生产的良性发展[25-26]。

3.4 拓宽稻米营销渠道,提升稻米全产业链价值

营销环节是稻米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使优质稻米实现价值增值是营销环节亟需解决的难题,特别是绿色和有机大米优质不优价,是当前青浦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瓶颈。绿色和有机大米在品质方面有较大提升,但由于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优质”大米不一定能被市场所认可,即“优质”不一定能实现“优价”[27]。孔伟炎[28]对上海消费者的实例研究,认为消费者对绿色大米的认知情况是影响其购买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品牌宣传和扩宽营销渠道,来实现优质稻米生态高值。

当前青浦区稻米营销渠道过于单一,合作社和农户生产的稻米主要是自产自销,通过熟人圈、微信商城,参加交易展会等方式实现营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优质稻米的价值增值,其营销渠道也存在不稳定的风险,受市场和客源变动的影响比较大。因此优质稻米经营主体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形式,积极参与农超对接、线上销售、电商平台等模式,与盒马生鲜、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光明随心订、世纪联华、麦德龙等电商、超市平台紧密合作,建立稳定的产销直供平台,组团销售、抱团发展,以销定产,优质优价,提升稻米全产业链价值,确保再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青浦青浦区稻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青浦工业园区召开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对接活动
稻米香喷喷
7.2.4全景声影视厅 上海市青浦区御湖别墅香水湾
在这里,与100个世界相遇——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以“绿色青浦,上善之城”打造城市新形象
上海青浦宋代家族墓碑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