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特色探索“好玩”的育人方式

2022-11-04 03:24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王彧钊
华夏教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厨房劳动基地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 王彧钊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孩子进入学校,就把生命中最宝贵、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交给了学校和教师。学校要从“甄别人才”“培养人才”,转变为“人人成才”,去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动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中找到自己的发展之机。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1998年成立至今,一直在探索办一所“好玩”的学校。学校通过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所“好玩”的学校,构建一个“能玩”的课程体系,探索一个“好玩”的育人模式,升华学生的学习境界,培养一群“会玩”的学生。

一、“好玩”的学校

在办学目标引领下,整体构建学校教育框架,在课程、环境、制度、师资、家校沟通等各种载体中,形成学校独有的“好玩”的育人文化。特别是教学活动的场所、环境布置、文化设施等,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的观念和行为。因此,为落实“好玩”的办学理念,学校从教室、文化墙、实践基地等方面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一)“好玩”的教室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地,教室环境对学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每个班级都按不同的主题进行了个性化布置,从学习兴趣、学习心理出发,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学习。

(二)“好玩”的文化墙

文化墙是学校宣传自身教育理念的窗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它的打造与美化校园及学校自身文化有效融合,先后建立了泥巴墙、体育墙、名人墙、安全墙、诗文墙、毕业墙等。每一组文化墙都从各自主题出发,宣传学校育人理念,并通过大队部活动,形成人墙互动,让每堵墙说话,从而形成有趣、有意义的墙文化。

(三)“好玩”的基地

学校建设了许多好玩的实践基地,如“动动”科技馆、“露露”气象站、“乐乐”小动物饲养场、“菁菁”农艺园、“园田小灶”野炊基地、江南民间物品陈列室、“棋缘”棋谱园、“墨趣”休憩园、“在厨房”等。这些实践基地,激发了学生的玩心,为学生实现“玩中学”提供了平台。

以“在厨房”实践基地为例。学校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礼仪教育、环保教育整合于厨房,提出了“在厨房”项目学习概念。“在”是一种行动、一种体验、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精神,旨在把厨房作为学校的综合实践基地,作为一个资源平台,开展一种基于整合思维的课程学习,落实“以劳明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这一理念。

1.培养目标

学健康之知识。“在厨房”课程资源开发中,我们以厨房为中心,展开各种劳动实践,通过蔬菜种植、食物采买、食物清洗整理、食物制作、厨房整理、垃圾分类等活动。每一样活动的开展,涉及诸多的知识性内容,在相关劳动知识的学习中,使得学生的劳动能力得以提升,对于厨房中的种种,他们能够收获一技之长。

育向上之态度。“在厨房”课程资源开发中,发掘乐趣是开发的重点。学校将厨房布置乐趣、食物准备乐趣、食物制作乐趣、食物分享乐趣、厨房整理乐趣进一步发掘,将一个小小的厨房构建成为激发学生快乐成长的生态场域。通过烹饪中的各种劳动,使学生认识自我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把劳动看作自己应该做的事,把尊重家人劳动、他人劳动作为人生准则。学会主动承担劳动责任,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劳动。

习自主之习惯。正确价值观的建立,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的习惯,让“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劳动,每一份劳动都应当被尊重”的理念,在厨房中的一次次行为中升华,从而让学生建立参与家庭劳动的习惯,让孩子的习惯得以养成,让孩子真正成长。

养独立之精神。在劳动中展开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礼仪教育、环保教育五大内容,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厨房小事对“人”的重要性。通过这一教育资源平台的使用,使得“五育”并举,从而树立学生的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明白“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劳动,每一份劳动都应当被尊重”。

2.课程内容

一间厨房:我们的教育基地。和厨房相联系的是饮食。饮食对于人类乃至一切生命的存在与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饮食有关的厨房,便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场所。中餐享誉世界,而中餐的意义则不仅仅是吃饭和营养,还包含了中国人自己的哲学和艺术,民族和文化的风格,更是与我们中国人的性情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搭建一个中式厨房,作为我们的教育基地,借着这个平台,我们将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健康营养、礼仪人伦等内容整合进教育中,让每一个孩子通过这一平台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好玩”的课程

除国家课程外,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以“好玩”为切入口,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激发学习兴趣,建立一个以“玩”为核心的学科拓展课程。首先是以实践基地为主题的活动拓展课程,其次是以兴趣为主题的学科拓展课程,如玩语——趣味成语、经典诵读,玩数——传统游戏玩数学,玩科——寻找科技之乐等。这些拓展课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围绕“好玩”的学校,学校要求课程名称能紧扣人心,课程内容生动有趣。因此学校开设了“舞动的心灵”“‘棋’乐无穷”“悦读汇”“足球小将”“科学‘嗨’起来”“快乐绣吧”“我是旅游小达人”“弹指之间”等50多门拓展课程。学生在拓展课程的学习中,丰富了选择,培养了兴趣,张扬了个性,提高了能力。

学校根据不同内容,对拓展课程开展多样化评价。如通过作品展——剪纸、折纸、十字绣、花艺类等,通过表演——吉他、葫芦丝、舞蹈、声乐、舞动心灵等,通过达标——棋类、球类、毽子、华容道、赛车等,通过比赛——24点王PK赛、魔方达人等,通过考证——考取小裁判、考取导游证等,通过纯文本展示——旅游达人的旅游攻略等。

三、“好玩”的评价

“我是四Li好少年”——这是一项融合学生学习、生活、德育等各方面发展的系列德育活动。主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每个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都能得到不一样的展示机会,并完成自我评价。

(一)“礼”—— 知礼、懂礼、有礼

礼,《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这里把它引申为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该养成的礼仪,该形成的文明习惯,要求学生知礼、懂礼、有礼。

学校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应用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礼貌修养。

(二)“力”——活力、能力、魅力

力,指学生校园生活要充满活力。这份活力和快乐可以是同学给予的,也可以是老师给予的,还可以是在学校活动中体会到、感受到的。有了这份活力和快乐,更加爱学习,爱学校,爱生活,爱生命!

学校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艺术、阅读、科学、运动,为不同的学生搭建不同的展示舞台,彰显他们的个人魅力。各种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陶冶了情操,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历”——经历、历练、阅历

历,指在学校生活中要有历练,成为有经历的人。学生通过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各级各类展示活动,体会到成功感,并在与人合作中逐渐成长。为此学校开展“我是运动小健将”“我是科技小状元”“我是诵读小明星”“我是超级大卖家”“我是精明小买手”“我是小小艺术家”等活动。学校还带领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团区委、教育局、街道、社区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的活动,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形成了美好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立”——立行、立心、立人

立,《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建立、树立之意。古人也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这里指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正确自省,扬长避短,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学校开展了校园“红绿灯”、情绪气象台、友情“三十六计”、和父母对话、和名人对话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注重情商培养,提升心理素质,增强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决心,树立健全的人格,为其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学校通过这四个“Li”字的提炼,让德育活动主题化,给不同学生提供不同展示舞台。学生根据这四个“Li”字,不断自我暗示,自我要求,自我提高,自我评价。学校、老师、同学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不断鼓励、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厨房劳动基地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萌萌兔在哪里
拥有这些厨房神物“小改造”也能翻身
我的厨房我做不了主
妈妈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