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指导方法

2022-11-04 13:06杨倩雯
幸福家庭 2022年7期
关键词:黄瓜科学游戏

■文/杨倩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纲要》《指南》)指出,将科学作为幼儿园五大教育内容之一;将“自主探究、回归生活”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旨;珍视游戏教学的独有价值,坚持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的教育主旨。由此可见,科学区活动是幼儿教育重要的教学途径,是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最佳途径。本文立足于“玩中学”课题,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规律、发展阶段,对科学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深度学习能力展开探讨,简述“玩中学”的概念,从环境、活动、自然、操作四个角度出发,提出几点教育建议,以期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玩中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第一,在玩中学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生活原则。受年龄与能力的影响,大班幼儿的思维发展有限,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较为浅薄,对各种规则及生活原则认知模糊。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利用游戏开展趣味教学,能让幼儿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幼儿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为幼儿未来的小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玩中学能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游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交往方式,能让幼儿产生各类情感。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与同伴展开合作、沟通、交流,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幼儿会在游戏中形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促使其理性面对挫折与困难,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及心理特征,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在玩中学能促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大班幼儿具有好动、好玩的特点,在游戏中展开科学探索,能让幼儿在追、跑、跳、摸索、感知中获得全新的经验,发现自然界及生活环境中的奥秘,在游戏中促使幼儿的思维能力、骨骼肌肉、观念意识等多方面得到同步成长。

二、“玩中学”主题下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指导方法

(一)环境带动意识,提供科学操作情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幼儿起到了隐性教育的作用,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大班幼儿年龄处于五至六岁,各方面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除此之外,《纲要》也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基于此,在构建科学区游戏时,教师要注重周围环境的引导,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引导幼儿与环境展开互动,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欲及学习兴趣,促使幼儿在与环境沟通、互动的过程中强化科学素养,为后续的深度学习做好充足准备。

在构建科学探究性环境时,教师可以对班级内部进行设计。科学需要不断探究、不断尝试、不断发现,才能感悟到其中蕴含的原理。基于此,教师在装饰环境时,可以对班级的空白墙体进行装饰,在墙体上投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科学探究游戏,让幼儿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墙壁上投放了“惯性小球”游戏,并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幼儿1说:“为什么小球不会偏离轨道,一直在轨道中平稳前行呢?”幼儿2说:“小球为什么不会滑落出轨道,而是稳稳地落在了终点?”教师回答道:“你们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小球为什么会一直在轨道中前行,而不会飞出去呢?请小朋友们再次仔细观察,并借助图书区的百科书寻找答案吧!”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再次展开尝试,并对活动内容展开探讨:“小球的滚动是有规律的!”“小球每次从上面下来都会加速!”幼儿探讨后,又尝试着使用大小不同的球,如玻璃球、乒乓球、纸团、泡沫球等等,最终发现,小球在行驶的过程中有一个加速度的过程,在落到下一轨道后会受到缓冲,然后再次向前滚动,最终稳稳地落在终点的小盒子中。在幼儿自主总结完知识后,教师可以升华学习内容,为幼儿讲解有关“惯性”的物理知识,帮助幼儿展开深度学习,进而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自主探究活动,提供自由探索契机

《指南》在科学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基于此,教师在构建“玩中学”大班科学区域探索活动时,应当解放幼儿的双手与思想,使其独立思考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在做中学,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在构建科学区域探索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大班幼儿感兴趣的知识出发,利用幼儿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科学探究意识。例如,在一次活动中,一名幼儿提出“怎样才能让鸡蛋漂浮在水面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其作为科学探索活动的契机,为幼儿准备活动道具,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如探索活动开始前,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实验道具:鸡蛋、清水、食用油、食盐、洗衣粉。教师问幼儿:“大家都知道鸡蛋落入水中会沉入水底,我们怎样能让鸡蛋浮在水面上呢?”幼儿1说:“加很多很多水会不会让鸡蛋浮起来呢?”幼儿2说:“我们可以为鸡蛋制作一个降落伞,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就好了!”教师说:“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说出了不同的猜想!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活动道具,请小朋友们走进科学区尝试一下吧!”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叽叽喳喳地走进了科学区域,并尝试用不同道具开展实验,认真、积极地观察、讨论着实验现象:“加入食用油并不会让鸡蛋浮起来!”“洗衣粉不仅没有让鸡蛋浮起来,还出现了很多白色的泡泡!”“我放了很多很多的食用盐,鸡蛋一点点漂浮起来啦!”在幼儿的探讨下,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经验,发现食盐的加入会改变水的密度,在达到一定密度时,鸡蛋就会浮上水面。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从幼儿的日常讨论出发,利用幼儿平日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设计了科学区域活动。在活动展开后,教师没有以直观经验为主,而是鼓励幼儿通过尝试、观察、讨论等途径,自主探究科学现象。在科学现象观察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答案,最后得知关于“密度”的科学知识。这种教学活动能满足幼儿的探索欲,让幼儿在实验学习中观察现象,并通过动手获得直观经验,逐渐形成深度学习与探索的意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利用自然资源,科学认知自然现象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中,强调了自然资源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提出了“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教育理念。基于此,教师在开展科学区域活动时,要利用好自然环境中的教育元素,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周围的生长环境及科学现象,促使幼儿正确地看待动植物的生长动态,丰富幼儿的认知,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良性的发展。

例如,在大班户外科学区域自主探索中,孩子们对种植区“躺在地上的黄瓜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黄瓜苗躺在地上?怎样才能让它站起来?”针对这些疑问,教师创设了探索活动“黄瓜的拐杖”。

教师问幼儿:“小朋友们发现了黄瓜苗‘懒懒的’,小小的秧苗‘躺’在了地上,它们怎样才能站起来呢?”幼儿1说:“黄瓜苗东倒西歪地‘睡’了一地,每次进入植物园都会不小心踩到它们!”幼儿2说:“这样可不行!这样我们还怎样吃黄瓜呢!”幼儿3说:“黄瓜是不是也像爷爷奶奶一样,需要一个小小的拐杖呢?”教师说:“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黄瓜苗最需要的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去翻阅百科书,看一看怎样才能让黄瓜苗‘站’起来吧!”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图书区,通过翻阅绘本得知黄瓜苗“站”起来需要搭建架子。在得到答案后,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我们要用什么物品搭架子呢?”最终,通过师幼之间的共同协商、探讨,幼儿与教师总结了活动需要的道具,木条、绳子、塑料管、废旧树干等,并兴致高昂地走进了操作区,一同为黄瓜制作“拐杖”。

这一活动满足了幼儿对自然科学的探索需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帮助幼儿逐渐建立了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满足了深度学习的教育目标,提高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四)操作探索科学,挖掘深层科学原理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于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的能力。在幼儿展开科学区域活动时,教师应将个人教学经验与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将领域知识以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并传授给幼儿,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形成乐于探索、愿意参与、敢于表达、勤于思考的意识。探索科学知识及现象是最容易满足幼儿年龄特点及性格发展需求的途径。教师要利用好幼儿的这一特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展开趣味学习,逐渐挖掘更深层次的科学原理,进而达成区域活动的目标。

例如,在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时,孩子们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路上的车轮都是圆形的?”教师要利用好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尝试探索不同形状的“轮胎”,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挖掘更深层次的科学原理。如教师说:“老师听到有小朋友们讨论问题‘轮胎为什么都是圆形的’,老师也很好奇,所以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形状的轮胎,请大家动手尝试一下,为什么轮胎都是圆形的呢?其他形状不可以吗?”

教师的问题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操作着教师准备的不同形状的轮胎,并总结出了科学现象及学习经验,如“三角形的轮胎会卡在车身上!”“正方形的轮胎不会转动,只能一直向前推着走!”“六边形的轮胎虽然能动,但是看起来很不安全!”在实验过程中,幼儿发现了不同形状轮胎的奥秘,最终总结出“圆形的轮胎最安全、速度最快”,同时,教师也升华了科学知识,为幼儿讲解了“摩擦力”的原理。

总而言之,在玩中学、寓教于乐是当下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形式。大班幼儿正处于创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要抓住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及活动兴趣,引导幼儿在想象、尝试、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经验框架,真正地体验到科学区域活动的魅力,促使幼儿建立深度学习、深度探索的良好学习意识。

猜你喜欢
黄瓜科学游戏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摘黄瓜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