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老兵真本色

2022-11-04 02:22河南正道
金秋 2022年13期
关键词:干休所老伴

※文/河南·正道

38处负伤九死一生

王占山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丰南县(今唐山市丰南区)一个穷苦家庭,从小他就目睹了日本鬼子的兽行,也亲历了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乡亲们欢庆雀跃的场面,“共产党是穷人救星”的信念根植在王占山幼小心灵里。

王占山从小就胆识过人,10岁那年,他加入儿童团,拎着红缨枪村头站岗放哨。有一次,王占山被偷袭的日本鬼子团团围住,鬼子让他唱个歌,他张口就唱“儿童抗战个个有精神,齐心协力一起打日本……”鬼子听翻译官说了歌词内容,气得哇哇大叫,提溜着王占山的两条腿就往水缸里淹,王占山却没丝毫惧怕。这时,村外起了枪声,鬼子丢下王占山跑了。

1947年,18岁的王占山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他追求进步,第二年8月便光荣入党。不久,平津战役打响。在攻打金汤桥的战斗中,连队指导员、同时也是王占山入党介绍人的马占海身先士卒,在炸暗堡的路上被敌人子弹射中,壮烈牺牲。

“共产党员打仗就要勇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党牺牲,无比光荣。”这是王占山入党时指导员对他的教导。如今,指导员牺牲了,担任连队通信员的王占山毫不犹豫地抱起炸药包,快速跃进、迂回,向障碍物挺进,成功炸毁障碍物,铺平通往胜利的道路。金汤桥被攻克后,王占山所在连队仅剩24人,他挥舞起胜利的战旗,默默地在心里念叨:“指导员,您安息吧,我没有给共产党员丢脸!”

1953年,王占山随着部队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能否打出军威和国威,对王占山和战友们又是一次生死考验。

7月18日,朝鲜金城巨里室北山,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战役迎来关键一战。战前动员大会在小山洞里进行,24岁的王占山坚定表态:“我是共产党员,请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我!”

战斗打响后,“联合国军”仗着空中优势,对王占山所在阵地轮番轰炸。王占山被炮弹掀起的石块埋了进去,战友们把他扒出来,他对战友们喊:“我没事儿,人在阵地在,寸土不让!”

连长牺牲前,将指挥权交给王占山。仅剩的76名战士在他的带领下勇猛顽强,没有子弹就用石头砸,和敌人肉搏,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进攻。战斗进行到第二天,久攻不下的敌军采取封锁战术,切断供应。王占山和战友们几乎弹尽粮绝,几个刚入伍的战士一下子没了谱,久经沙场的王占山对大家说:“咱们打死那么多敌人,他们身上都有枪弹,夜里敌人不进攻,咱们下去搜集弹药,不就有救了?!”

那天夜里,王占山把战士们分成四组,几次潜入敌人阵地,一晚上找回18挺机枪、10多支步枪,还有一兜手榴弹。战友们没吃的,王占山又带人摸到敌人伙房,找了半袋子萝卜、罐头,让他们开心的是,还翻到两盒香烟。带回这么多战利品,战士们士气大振。在王占山指挥下,4天4夜,他们打退敌人38次进攻,歼敌400余人,全连仅剩6人,阵地寸土未失。

我方援军到来,浑身是伤的王占山没等送到朝鲜人民军医院,便昏了过去,并被当成烈士。后来,一位战友老乡到处找他,找到他后摸摸还有气,把他送去抢救,历经4天4夜抢救,王占山“死”而复生。

战后,王占山被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王占山参军以来,先后参加辽沈、平津、两广、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等40多次战役,负伤38处,至今后脑仍有弹片没取出来。

1958年,王占山随部队从朝鲜凯旋,作为志愿军总部代表中的一员,受到毛主席、周总理亲切接见。毛主席和王占山握手的照片,至今存放在军事博物馆里。

生活俭朴甘当“穷司令”

从朝鲜战场归来,王占山在部队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他清醒认识到,国民党政权之所以垮台,自上而下的腐败是重要原因。因此,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维护党员良好形象。

日常生活中,王占山节俭得近乎“抠门儿”。刚从安阳军分区副司令员位置退下来那几年,王占山不习惯闲下来没事做的日子,在家里坐卧不安,老伴席蕴兰怕他闲出病来,就把家里买菜的任务交给他。

老伴没想到的是,别人买菜都是拣新鲜的买,王占山买的全是隔夜、打蔫的,有时甚至捡人家掰下来的菜叶子、菜帮子。老伴埋怨他太抠了,王占山不以为然地说:“择一择、切一切都一样,这菜比新鲜的便宜多了!”老伴说咱们有工资花,那么省干什么,王占山振振有词:一没偷二没抢,捡来的怎么了?这要是在朝鲜战场,能救活多少志愿军战士啊!老伴拿他没办法,只得由他了。

王占山当过军分区副司令员,他的家却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装修,屋内陈设朴素简单,除了彩电,摆的都是老式家具,家里最抢眼的就是满墙的老照片,见证着他一生的荣光。

穿衣方面,王占山觉得干净大方就行,典型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一次,老伴看到王占山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旧衬衣,嗔怪他说:“别人都喊你王司令,我看你就是个穷司令!”

对于老伴的话,王占山却怀起了旧,讲起他参加辽沈战役时,解放军队伍每路过一个村庄,老百姓就将玉米饼、菜饽饽,或是冒着热气的馒头,硬是塞到他们手中。王占山感叹说:“我们的命是老百姓给的,现在我们条件好了,就要想方设法反哺群众。”

离休后,王占山始终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干休所配他的专车不坐,外出时总爱骑辆自行车,并开玩笑说:“我这个‘专车’绿色节能无污染,还能锻炼身体,比坐小车舒服多了。”直到85岁那年,家里人怕他骑车出问题,才剥夺了他骑自行车的“权利”。

平时,王占山最看不起的就是耍特权行为。一次,他感到身体不适,情急之下前往驻地医院就诊。按他的级别,可以住好些的病房,但他坚持住普通病房、开普通药。王占山还教育身边人说:“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能活下来够幸运了,不能再给组织添麻烦!”

王占山从不假公济私,更不给家人谋私利。当团长时,妹妹想让他把外甥带到部队当兵,王占山婉言谢绝,并对妹妹说:“孩子的路要靠自己闯,我不能开这个口子,不然,对不起党对我的培养!”

平时,王占山很注重家风建设,对子女严格约束,不允许家人利用自己职位谋利益。儿女们在这样的家风中成长,从没做过给老爷子脸上抹黑的事儿。

王克林是王占山的大儿子,有一次,他外出办事,怎么也打不到车。这时,干休所一位司机驾车路过,主动提出开车送王克林。王克林想起父亲的告诫,对司机说:“谢谢您,坐公车是违反规定的,我还是打车吧!”

人格魅力感染身边人

工作中,王占山一身正气,处处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有一年,安阳军分区干休所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参加招投标的有近20家建筑单位,军分区成立项目考察组,王占山是成员之一。

通过查阅建筑单位递交的资料,考察组认为郑州一家建筑单位实力比较突出,决定由王占山带队前往郑州考察。赶到郑州已快到午饭时间,那家建筑公司十分热情,要为考察组安排午饭,王占山认为吃人家的嘴短,说话就没有底气了。在他带领下,考察组在路边饭馆按出差标准吃了午饭。

王占山平时不给组织添麻烦,却喜欢“自找麻烦”。有段时间,有人反映干休所公车使用有问题,王占山便从家里搬个小马扎,往大门口一坐,数着进出车辆,每出入一辆车,就往小本子上画一道,这一坐就是一个月。后来,干休所根据他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严格的公务用车办法,确定“不准批近用远,不准中途拐弯”等“八不准”。

离休后,王占山对人宽厚,有难必帮,用独有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张鑫是安阳干休所政工科干事,刚调来时,王占山就给他送来一大堆书,嘱咐他多读书。张鑫想把书钱付给王老,王占山笑着说:“我不要钱,你只要把工作干好了,就是对我的回报!”张鑫工作认真努力,平时有什么思想问题,还找王老请教,王占山总是尽心帮他化解。

一天夜里,王占山牙疼得睡不着,老伴要打电话给医务室护士曹小静,想让她送点止痛药。王占山阻止老伴:“黑灯瞎火的,让人家小姑娘跑啥,又不是要命的事!”他强忍到第二天上班,才到医务室包了药。

离休后,王占山担任安阳军分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被十多所大中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从1993年起,王占山就力所能及地购买教学用具、书籍资料等,给附近的学校和学生提供资助。

对于安阳市三官庙小学、建安小学、三十三中学生来说,王占山爷爷就是他们的人生导师。一次,王占山到三官庙小学作报告,他没有看到平时总喜欢缠着他提问题的那个孩子。当得知孩子家里出现重大变故时,王占山十分不安,当天亲自上门慰问,给孩子送来3000元钱,并再三叮嘱孩子父母,千万不能耽误孩子学业。

平时,王占山爱穿带兜军装,他的上衣左口袋是专门用来装党费的。每个月,王占山都会提前到干休所交党费,国家一有大事,他就会送来特殊党费——两千、三千、五千不等。扶贫帮困、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汶川抗震……几十年来,王占山记不清捐过多少款,交过多少特殊党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王占山将3000元特殊党费亲手交到政委手中,说:“以前在战场上保家卫国,现在,国家和人民有难,我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前半辈子光想着打仗,后半辈子,只想着还能给党和国家做点啥。”老伴席蕴兰这样评价王占山。获得“七一勋章”后,王占山经常回忆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授勋章的情景,他对家人感慨地说:“感谢党和国家还没忘记我这个老兵,我要把余热奉献给国家。”

猜你喜欢
干休所老伴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幽默的老伴
和老伴一起洗脚
关于加强和改进干休所经费保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种地种爱种思念
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探讨
黔东南州干休所精心组织活动 情系住所老干部遗孀
退休老人就怕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