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再生的奥秘

2022-11-04 11:57王佃亮
发明与创新 2022年32期
关键词:海星内脏海参

◎王佃亮

自然情况下,动物组织器官损伤后可以再生,某些低等动物损伤后的组织器官残体甚至可以再生出完整个体。

蚯蚓断成两段可以再生,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可再生?

图1 土壤中的蚯蚓 (图/图虫创意)

再生之王——海绵

可爱的“海绵宝宝”是大家熟悉的动漫形象,家庭常用的刷锅洗碗的泡沫塑料也被称为海绵,而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海绵却是一种多细胞低等海洋生物。

海绵神秘而古老,早在6亿年前就生活在海洋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竟没有弄明白它究竟是动物还是植物。直到16世纪末,显微镜诞生后,人们观察到海绵细胞并没有细胞壁,才明白原来海绵是动物。

海绵的身体结构十分简单,仅由内、外两层细胞组成,中间为中胶层,没有头、尾、躯干、四肢。由于身体柔软,遍布孔洞,像泡沫塑料,且生活在海洋中,故名“海绵”。

海绵因其体内有不同种类的海藻共生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其形状也千姿百态,有片状、块状、圆球状、扇状、壶状、树枝状等。

在经历了数亿年的进化后,庞大的海绵家族仍有1万多个“成员”,它们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奥秘就在于海绵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

有人对海绵进行了再生能力测试实验,他们从海绵上切走了一小块,再将这一小块海绵搅碎并放入培养皿中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零碎的细胞竟然能够重新组合。组合后的海绵细胞聚集体又能重新长成海绵。难怪海绵会被人们称为动物界的“再生之王”。

图2 海绵(图/图虫创意)

分身有术——海星

众所周知,海绵宝宝有个好朋友叫“派大星”,派大星是一只粉红色的海星。

海星属于棘皮动物,也生活在海洋里。多数海星外形似五角星,体色艳丽,有红色、橘黄色、紫色、蓝色、青色等,是可爱又迷人的海洋动物。

海星属于肉食性动物,以小型贝类、甲壳类、鱼类等为食,海水养殖一般避讳它。海星进食双壳贝壳时,先用腕足吸住两片贝壳,利用腕足吸盘的真空作用,将两片贝壳拉开,然后从口里吐出胃来,迅速分泌消化酶,直到贝壳的闭壳肌及内脏部分被消化,贝壳完全张开,再用胃包裹食物送入口内。

海星行动迟缓,经常遭受鸟类、大型鱼类等天敌的威胁,还好其再生本领大,物种得以生存下来。在海滩上,能偶尔看到一只“受伤”的海星,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只海星的新腕足已悄然长出。

假如将健康的海星“分身”后抛入海中,几天后,海星的每根腕足都能再生出小腕足和小口,大约一个月后,旧腕足脱落,数月乃至一年后,一只肢体健全的五腕足海星就会神奇再现。

科学家研究发现,当海星受伤后,后备细胞就被激活了,这些细胞中包含身体所失部分的全部基因,并和其他组织合作,重新生长出失去的腕或其他部分。而且,被“分身”后的前60天,海星腕足再生速度很快,大约能长出腕足的40%~50%,此后再生速度逐渐变慢。

图3 水下的海星 (图/图虫创意)

吐脏再生——海参

在浩瀚的海洋里,海参是渺小又柔弱的一员,但它的生命力很强。海参属于海洋无脊椎动物,据统计,全世界有900多种海参,有些生活在万米海底,不能食用。可食用的海参呈纺锤体,即头部和尾部较细,中间躯干部较粗。此外,海参的背部遍布疣足。

海参在遭遇天敌、过度拥挤、水质污染、水温过高等强烈刺激或不良环境下,身体会收缩并排出内脏,这种现象被称为“排脏现象”。

不过不用担心,排出内脏的海参还能再生出新内脏。

海参内脏的再生从消化道开始,所需时间因不同的物种而异,短则7天、长则145天便可完成。整个再生过程分阶段进行,伤口愈合是第一阶段,然后依序再生肠组织膜、管状肠管等。这种强大的再生能力使海参即便遇到强敌也能保护自己。

动物新个体的再生就是干细胞不断产生和发育成熟的过程,一些类型的成熟体细胞可脱分化为干细胞参与再生。

在海参内脏再生的过程中,有多种细胞迁移参与形成原基,包括神经细胞、肌细胞、体腔上皮细胞、变形细胞、淋巴细胞等。海参的干细胞位于体腔上皮内,再生初期参与了原基形成。同时,海参体腔上皮细胞脱分化形成的干细胞也参与了原基形成。可能是由于海参体内“库存”干细胞数量太少,它们只好将大量成熟体细胞转化为干细胞,以加快内脏再生速度。

图4 海床上的海参 (图/图虫创意)

动物生存之道

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动物具有再生能力。例如:当壁虎受到惊吓或遭遇天敌时,只要一碰它,它就会立刻断尾逃生,一段时间后,新的尾巴会从断尾处再生出来;将大雁的喙切去,可以再生出完整的新喙;虾的须子断了,可以再生出新须子;鱼的鱼鳞掉了,可以再生出新鱼鳞。再生是一些动物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它们的“生存之道”。

猜你喜欢
海星内脏海参
感谢海参
海星有几只眼睛
空心猪
好吃的内脏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过多吃腰子男性易不育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奇奇小笨探秘海洋世界(十)小海星,快跑
海参
海星有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