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元代古船的前世今生

2022-11-04 11:39朱巍
大众考古 2022年5期
关键词:海船泾河古船

文 图/朱巍

太仓,是一座具有4000 多年历史的港口城市,春秋时吴王于此置仓,故名“太仓”。域内河网密布,通江达海,自古为长江通海之门户。元至元十九年(1282),朱清、张瑄以太仓刘家港为始发港,开通了漕粮海运的新路线,加之元廷开放对外贸易,太仓番商云集,外通日本、高丽、琉球等国,号称“六国码头”。

元代的太仓刘家港是长江口最大的良港,“粮艘商舶,高墙大桅,集如林木”。当时的半泾河“东流出大海”,是刘家港的重要港汊。2014 年,半泾河北部发现一艘元代古船并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这印证了文献的记载,为太仓是元明时期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提供了实物证据。

半泾古河 沉船重现

半泾河全长20 余公里,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河道,位于太仓古城东门外。2014 年5 月,半泾河万丰村段清淤时发现一艘木质沉船。2014 年8—12 月,南京博物院联合太仓博物馆对沉船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整体搬迁至万丰村海丰农场进行文物保护。古船残长17.83 米,宽5.76 米,高1.56 米,是江苏境内近年来发现的最大的一艘古代船舶。对沉船进行14C 测定,其建造年代大致在元代,距今至少660 年历史。

《嘉靖太仓州志》记载:“半泾横带城东数里,南入娄江……昔水面弘广,帆樯云集,海潮迅涌。”半泾河南端与古娄江交汇,在元代是刘家港的重要港汊,由于其处于海船出入的必经之路,因此特别繁盛。元代太仓诗人马麟《半泾潮生》诗中“鱼船商舶喜通津,挝鼓椎牛祀海神”一句,描写了当时大量海船停泊于半泾河,在出海前举行击鼓、杀牛等祭祀海神仪式的热闹场景。早在1993 年,半泾河南段就已发现过元代沉船残件。2014年古船的出土则以更有力的实物证据揭示了元代半泾河及刘家港的繁荣。

元代古船 通江达海

太仓元代古船主体保存较为完好,丰富了中国古船在用材、结构、工艺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为江浙一带造船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船体特征

古船纵剖面模型

古船修复前的尺寸为:长17.83 米,宽5.76米,高1.56米;修复后为:长19.8米,宽5.55 米,高1.71 米。古船为货船,可载重30 吨,排水量为45 吨,航速为12 节。船体平面略呈柳叶形,前端横剖面“V”形,后端横剖面“U”形,共11 个隔舱,双桅。古船的船型与平头、平底的沙船不同,与尖底的福船有很大差别,从造船材料上看也不属于广船,从船体线型特征来看属江浙船,具体来说,与长江地域的鱽鱼船有许多相似之处。船体外板和龙骨均采用松木,护舷木为杉木,舱壁板底部为樟木,舱壁板上部为杉木,桅座为樟木。全船均采用铁钉连接,有钩钉、方钉、蘑菇钉等,采用中国传统的油灰捻缝。

图①古船护舷木位置 图② 船壳外板上有海蛆盗洞,证明此船曾长期在海上航行运输 图③“龙骨吊”结构,为国内首见

鱽鱼船船体狭长,因形似鱽鱼(即刀鱼)而得名。鱽鱼船“尾阔可分水,面敞可容兵,底狭尖可破浪。粮储器仗,置于簧版下;标牌矢石,分之两旁。可容五十卒者,面广丈有二尺,长五丈。”《宋会要》载:“鱽鱼船可堪出战。”宋高宗亦曾下令征用民间鱽鱼船,以作军用。

护舷木,是船两舷甲板外缘的纵向构件,承受船舶靠岸或两船靠拢时的撞击力,以保护船舷,同时增强船体结构的强度。

古船设二道护舷木,木板多处有海蛆钻蚀的盗洞,结合出土位置、船型,古船既可以在内河、长江上行驶,又用于近海行驶。

先进的造船技术

古船出土时船体近三分之二保存完好,展现了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独一无二的“龙骨吊”。古船有7 处舱壁板与龙骨连接的部位,设有方木制成的“龙骨吊”,作用是使船的龙骨与舱壁相连接更加牢固可靠。“龙骨吊”,在太仓元代古船出土前,一直未能见到实物。谈及“龙骨吊”的文献,也仅见明代郭汝霖《重刻使琉球录》中“兜鞠”一语,“”指“龙骨”,“鞠”即“锔”。太仓元代古船是目前国内唯一考古发现的有“龙骨吊”建造技艺的,为中国古代舟船建造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船体线型

第二,美观实用的船体线型。古船船首近似尖首,接近“V”形,船体中、后部为“U”型,船尾型线略收,有着较大的长宽比。整体线型光顺、流畅、优美。这样的线型适合南洋、北洋沿海岸航行。近似尖首,有利于减少兴波阻力。船体中、后部呈“U”形,可获得较大的舱容,多装载货物,同时保证了船体航行中的稳定性。尾部型线略收,导流较充分,可提高舵效,减少形状阻力。水阻力的降低和较大的长宽比,无疑对提高航速带来便利。由于船不大,吃水也不深,亦能在内河一些航道上航行。

第三,防水抗沉的水密隔舱。古船共设10 道隔舱板,计11 个水密隔舱。水密隔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一个个舱区,使各舱室形成互不相通的“防水壁”。该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始于晋代,唐代以后被广泛应用。船舶设置舱壁,有利于提升船舶的结构强度和抗沉性,并减少货损。

第四,牢固耐久的铁钉连接。中国在秦汉时期已经普遍用铁钉连接船板。用铁钉连接船板使造船更为方便、快捷,船舶更为牢固可靠,使用年限、维修周期变长。

第五,中国特有的油灰捻缝。艌料俗称“油灰”。以桐油、麻丝(或竹丝)、石灰(或蛎灰)按比例捣合而成。桐油是中国的特产。板缝先打入粘有桐油的麻丝(广东、广西用竹丝),再以艌料捻缝,最后全船涂刷桐油加以保护。太仓元代古船所用艌料,即由桐油、麻丝和石灰构成。

太仓古船的首桅座

太仓古船的主桅座

第六,安全合理的桅座设置。中国的海船和部分内河船,桅杆下部设桅座和桅夹。船的桅杆和帆加起来很重,船帆受到风力,经过桅杆传递给桅夹、含檀、桅座,可以较均匀地将外力分布于船体,推动船的航行,有利于减少应力集中,对船的强度和安全性有益。太仓元代古船留有两个桅座,证明古船至少有两面船帆。

独特的造船习俗

在古船主龙骨与短的首龙骨搭接处,挖有圆孔,俗称“保寿孔”,内藏有两枚用红布包裹的北宋“大观通宝”铜钱。这是船舶建造时放入的,目的是祈祷航行平安、顺利。这是中国古代造船通行的习俗,如福船多在“保寿孔”放七枚铜钱、一面铜镜,称“七星伴月”;浙船则习惯放五种金属及五种粮食,称“五金五谷”。

元代海船的运营

太仓古船是元代海船的实例,其具体运营情况可据古代文献留下的蛛丝马迹做一番查考。

太仓古船主龙骨与首龙骨连接处的“保寿孔”

主龙骨与首龙骨连接处发现的两枚“大观通宝”

元代来华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其《游记》中记载,中国海船“共分三类,大的称作‘艟克’,复数是‘朱努克’;中者为‘艚’;小者为‘舸舸姆’。大船有十帆,至少是三帆,帆系藤蔑编织,其状如席……船上造有甲板四层,内有房舱、官舱和商人舱”。据此可知,太仓古船达不到“艟克”的规模,或许是“艚”或“舸舸姆”中的一种。

关于元代海船的人员配备,据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尚衍斌教授的研究,元代海船一般配有船总管(又称“纲首”,即船长,一般由巨商充任)、部领(即水手长)、舟师(又称火长,即领航员,负责掌管指南针)、舵工(或称大工、长年,负责掌舵)、碇手(负责碇、锚)、亚班(即管理樯、桅的水手)、梢工(即普通水手)、直库(负责管理武器)、杂事(负责日常杂务)。

元人郑元祐在《侨吴集》中记载,元代对海运所用漕船实行雇募制,“论船户大小、载粮多寡,官以石给钞,雇募之,谓之‘水脚钱’”。“石”为计量单位,元代的“一石”约合今75.4 千克。“水脚钱”有利可图,船户“趁时买物,修造海船……为有余利,争趋造船,专心运料”。雇募制确保了海运的持续有效运行。

《元史》记载元朝对海贸所用商船,实行“官本船”制度,是元廷为垄断海外贸易而实施的一种办法,由政府出资建造海船,并发给本钱,选人出海贸易,所得利润由官府得七成,经手人得三成,并明令禁止私人“用己钱入番为贾”。

古船沉没的原因

太仓元代古船的船首、中部、尾部有三处人为破洞,洞眼内部有利器破坏的痕迹,内大外小,说明古船是人为破坏自沉。

古船船首、中部、尾部三处人为的破洞

那么人为破坏自沉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明《弘治太仓州志》记载,元末起义军领袖张士诚占领苏州以后,为了防止海盗的侵扰,将太仓至和塘尾堵塞以屏蔽海潮,导致半泾等河港堵塞,“市民无贩海之资矣”。原停泊于半泾河的古船也许就是因为河道的堵塞而无法继续航行,遂被废弃了。

太仓博物馆展厅中修复后的古船

历时七年 修复展示

古船自2014 年发现以后,在万丰村海丰农场进行了近5 年的前期文物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展现对古船的研究、保护成果,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实物的对比,经众多业内专家反复论证,严格遵循传统造船流程,古船于2019 年6 月搬迁至太仓博物馆地下中庭进行修复,并于2021 年9 月完成布展,公开展出。修复后的古船各种部件俱全。观众可在专为古船打造的展厅内一览元代海船之风采,近距离感受古代太仓作为海运、外贸大港的辉煌历史。

猜你喜欢
海船泾河古船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沉睡的船
古船和木墩
Snow
海事知识小学堂
我曾漂过大海
古船和木墩
幸福的泾河水
海洋星探组 先进的中国古代海船
重构白板舟:3D建模在疍民古船复原中的应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