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生长习性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2-11-07 15:48许红妮
新农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油松林生长习性油松

许红妮

(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正宁分局中湾林场,甘肃 正宁 745300)

1 油松生长习性

油松树木通常具有较好的气候和环境适应性,可以实现广泛分布,无论是海拔100米的低洼地带,还是26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均可进行油松种植,其根系十分发达,且具有较深的扎根,是一种深根性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抗风抗旱和耐寒性能。将此类植物种植于相对贫瘠的土壤环境中,也可维持自然生长。由于油松不具备良好的抗盐碱性能,需要将其种植于微酸或中性土壤环境下,方可健康生长。

1.1 土壤条件

油松树叶一般相对较为茂密,在其顶端时常出现绿色树冠。根部则往往植根于土壤之中。一旦种植于盐碱地或水涝多发地,通常难以生长。油松对土壤条件并未提出过高的要求,油松常生存于疏松质地的土壤中,具有良好排水性能,微酸性土壤是良好的油松种植地。油松往往难以生存于碱性土壤之中,故应尽量避免将油松种植于pH超过7.5的碱性土壤中。

1.2 抗旱性能与耐寒性能

油松具有较为良好的抗寒性能,即使环境温度达到了-25℃,也正常生存,适应大陆性气候地带。环境较为湿热,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长发育。作为一种十分典型的耐旱类植物,油松即使在降水量仅有300毫米的区域,也可维持正常的生长状态。土壤条件过于干旱,则可能相应影响幼树的正常生长,甚至可能导致油松幼林出现成片枯亡的情形。

1.3 喜光性

油松是喜光类植物,处于全光的条件,油松能维持较好的长势,但是,若生长环境中的光照较差,则导致油松出现发育不良的问题,甚至枯萎。由于幼苗时期的油松更偏好阴凉地区,在刚开始种植时,应为油松幼苗提供充足的遮蔽条件,待种植4~5年后,则需为油松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避免因光照有所缺失而影响油松的整体生长状态。最后,要求在实际栽植中注意油松的间距,避免因栽植密度过大而削弱采光质量。

1.4 生长性

油松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4~5年的油松达到40~70厘米高度,待到30年左右,其生长速度会表现出相对缓慢的变化趋势,若生长环境及生长条件十分适宜,相应延长油松的生长旺盛期,使其得以相应延长50年。至于人工油松林,在结束造林的5~7年,其长势会明显迟缓,等到15年左右,则会出现明显分化,要求在此时落实油松砍伐工作。

2 北方油松林频发病虫害的原因

2.1 自然因素

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始终十分脆弱,以西北地区为例,该区域内常表现出严重的荒漠化问题,且生态系统单一,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整体环境质量。通常情况下,大自然环境会相应影响油松林的病虫害水平,如温度、水源及土壤状态等。全球温度变暖,北方地区温度提升,出现过多的极端异常天气,导致油松林害虫类型增多。北方地区冬季常发生降雪,影响害虫扑杀,亦增加病虫害风险。

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频繁地开采和环境改造,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北方油松林种植面积增加,松林呈现出单一化的树种,极易被病虫害侵袭。定期开展砍伐培育活动,导致砍伐周期与油松生长周期出现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此外,由于未能在砍伐后开展积极的油松林养护,相应增加了油松林环境恶化的风险。油松林的抗虫害水平相对较差,导致其发生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对整片油松林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人工培育的油松林幼苗在运输过程中亦会受到较为严重的病虫害侵扰。

3 油松林常见病虫害类型

油松林病虫害防治难度大,主要原因在于病虫害的类型较为复杂,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所需采取的防御方法复杂。树龄、季节及环境状态不同,油松林所面临的病虫害类型会相应表现出差异。以乔木及灌木为例,较为常见的病虫害类型为锈病,具体的症状表现为树叶枯黄泛黑,常表现出黄点或黑点密集成片的情形,一旦严重,可能引发树叶凋零。北方油松林患上病症后,其外表面生成大面积的淡绿小斑,时间长,便出现成排的黄褐色斑点,产生成片的丘状凸起,使油松针叶逐渐枯黄乃至脱落,对其新生的萌芽造成影响,导致整棵油松树逐渐枯死。

4 油松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4.1 药物防治

应对各类病菌引发的病虫害问题,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定最佳的病虫害类型,积极做好药物采买工作,针对各类灭杀病菌予以充分调配,确定最佳的灭虫杀菌时机,并在相应的位置上喷洒所购的药物。利用杀虫药进行病虫害防治,要求分阶段实施,争取让药物得以发挥最佳的杀虫灭菌效果。要求在油松林病虫害感染高发季节前,展开全面杀菌处理,针对锈病较为突出的区域,要求充分关注栽种时间在4~10年期的油松树,处于该树龄阶段的油松树极易感染病菌,造成针叶锈病。夏季到来前,需要有关林业机构及管理部门积极做好特效药喷洒工作,通过喷洒退菌特及波尔多液等药物,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防御效果。油松林干腐病多见于6、7月,此类病害的病菌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度过寒冷的冬季,借助风雨乃至昆虫实现传播,有非常突出的感染性。为此,要求积极选用科学的特效药,实现对于此类病菌问题的有效防治,制定科学合理的喷药计划表,以确定最佳的药物防御治疗时间和周期。

4.2 科学抚育管理

充分关注油松林生长区域,结合其生长习性和相应的位置环境,确定最为适宜的种植环境。妥善处理好栽种距离及树种的关系,避免对油松林的健康情况造成干扰。结合油松林的自身特点,确定最为适宜的混交树种,以达到良好的林木混交效果,切实规避病虫害问题。建立统筹全局的观念,因地制宜进行油松林抚育,同时,充分关注油松林种植实际,确定最为适宜的油松树种。

4.3 科学规划和高效管理

油松林得以维持良好的生长态势,要求针对其砍伐周期和间隔予以充分管控,设置合理的砍伐时间间隔,构建高质量的森林生态环境。为此,要求设定合理严密的砍伐方案,结合油松的生长周期确定相应的砍伐时间间隔,以充分保障砍伐及抚育速度的协调性,让整体油松林生态的平衡性得到充分保障,以免由于开采不合理及过度砍伐等问题而对油松林的整体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油松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林木,大面积的油松种植可以显著提升区域的生态性,在此背景下,人们普遍采取人工种植的方式进行油松种植。为了让人工种植的油松维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应对油松生长习性充分了解,采取积极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实现林木栽培高效管理,为林木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让林木正常生长,同时,积极把握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管理手段,争取从源头消灭病虫害问题,让油松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油松林生长习性油松
蚕豆有限生长习性的遗传分析与种质筛选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荞麦的生长习性及高产种植技术
北方油松林病虫害预防及措施研究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建平县规模型油松林近自然化抚育改造技术探究
城市绿化中不同位置油松林木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甜瓜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
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