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医院出圈:新思维 新定位 新筹谋

2022-11-07 02:04吴佳男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8期
关键词:高质量医院发展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党建引领,全盘考量,市县医院破除“圈层”桎梏,核心思路是结合区域实际,大胆实践。

7月31日上午,第十六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圈层聚焦”系列,主题为“市县医院:以‘出圈’思维成就更好自己”的分论坛如约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洛阳市中心医院(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松森、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党委书记李建英、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邓志明、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韩忠厚、襄阳市中心医院院长邢辉、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高嵘、遂宁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余周等医院管理者,分别带来了市县医院的转型、“出圈”和高质量发展之道。

本次论坛上、下半场,分别由曹健和李松森主持。

提及地市级医院,业界往往首先想到“夹心层”一词。尽管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市级医院诊疗能力持续增强,但放眼全国,在医保支付改革、大型医院越建越多、医疗联合体内仍存在“虹吸现象”等多重压力下,若想发展得更好,此类医院还须持续夯实自身专业特色,找到更适宜当地百姓健康需求的发展方略。

曹健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松森洛阳市中心医院(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

李建英:强化组织抓落实 战斗堡垒聚合力

“党建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谱篇章”,李建英带来了太和县中医院近年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他表示,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党委正确领导下,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党建与中医药文化、业务工作、作风效能、党风廉政建设深度融合,现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正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政治引领把方向,四个聚焦增动力;强化组织抓落实,战斗堡垒聚合力;抓实作风促效能,彰显担当提效力;党风廉政树正气,勇于创新激活力”,这是医院党建的核心理念。

李建英说明,“四个聚焦”,指的是聚焦医院顶层设计、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和堵点问题、聚焦职工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聚焦党建与中心工作,与中医药文化紧密融合的问题。他举例,医院党委将党建与业务密切结合,近年间充分吸收了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创造性地将中医“五行五味”知识和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其中,使党建内容通俗易懂,更深入人心。

近年来,医院不断强化“三培养”机制的完善,以此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既是党员又是业务骨干的,将被培养为学科带头人或管理干部。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李建英最后介绍,在制度和纪律面前,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违章违纪要从重处罚。在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下,近年来,全院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担当意识明显增强,执行力度明显加大,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李建英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党委书记

聚焦医院顶层设计、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使党建内容通俗易懂,更深入人心。

邓志明:以国考为指挥棒 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抓手

邓志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党建引领是发展基础,也是多项创新实施的重要保障。

“新形势下地市级医院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邓志明在主题演讲中介绍,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98年,至今已有124年历史,是湖南省首家西医医院。百余年发展过后,当下已成为区域综合能力领先的大型三甲医院。

2021年,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确定为湖南省四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诊疗范围将跨区域辐射1000万人口,已获得国家给予的2亿元专项财政资金;自2019年开始,常德市财政为医院定额拨款,从每年320万元增加至每年800万元。

各方助力之下,医院近年间以绩效国考为指挥棒,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常德医院建设为两大抓手,将发展目标设定为“一院三区”齐发展,打造“区域中心、省内领先、全国百强、行业标杆”医院。

“当然,目标再远大,也要落于实践。”邓志明介绍,当下,中国公立医院面临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医保持续收紧带来的新变革、医改纵深推进衍生的新形势,以及各行政机关重点监管的新环境等各项压力。

邓志明强调,目前,医院业内一流的高压氧楼、科教楼已投入使用,急救中心妇儿中心综合大楼在年内也将投入使用,这些硬件设施,将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是发展基础,也是多项创新实施的重要保障。”邓志明表示,近年来,医院不断强化“规矩意识”,推进清廉医院建设“二十条”:建立健全清廉医院建设制度、加强清廉文化建设、开展清廉行风整治,以及加大了执纪问责的力度。

具体举措上,建立了《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每半月召开一次,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个别酝酿、充分沟通、一经决策,坚决执行”。

在学科建设的“创新”上,目标被设定为到“十四五”末,力争达到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1~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个以上,市州级省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全覆盖。

“2019年、2020年国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均为A级,稳居全省地市级医院前列。”邓志明介绍,强化病案首页三级质控体系建设、诊疗行为管理、合理用药管理、医用耗材管理等,医院的精细化运营正在不断改进之中。

余周:找差距,理思路,人才学科两手抓

余周遂宁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地市级医院要走学科亚专业发展之路,亚专业的细分又是整合条件下的细分。

“以学科整合促进医院发展。”遂宁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余周在演讲中表示,《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中,明确将遂宁市中心医院列为成渝中部地区区域医疗高地的“主战场”。

被赋予这一职能,是医院多年间努力拼搏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余周介绍,多年来,医院历届领导班子为推动医院发展付出了艰苦努力,但由于医院初期整体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与省内同级医院对比差距巨大,2005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通过调研分析,寻找差距,理清思路,提出了“人才学科两手抓”的发展战略:短期目标是扩大医院规模,提升服务能力,增加业务收入;长期目标则是人才学科两手抓,以人才培养为基础,通过外招、内升和联合培养,以学科发展为动力,将目标“分科到户”,充分调动全员的主观能动性。

自2005年至2013年,第一阶段,医院的学科专业细分、独立成科和扩大规模迅速实现。2005年,医院新建2.4万平方米的外科大楼启用、河东院区规划建设外扩,院外租用的酒店也被改建为病房;同时,大量引进医生和护士,以缓解人员不足甚至断层的危机。

8年过后,医院病区由17个增加至32个,主要学科均独立成科,业务量明显增长,全院省级重点专科数量达到3个,人才、科研等工作有所进展。

从2018年至今,医院以患者为中心,调研分析前期整合的经验、问题和教训,确定“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科资源整合”,在推进学科整合的同时,也要注入医学人文要素,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和全新诊疗体系,提供患者一站式服务,让医疗活动围着病人转,解决为“人”服务的问题。

在具体实践上,医院以疾病分类为基础进行整合,以疾病系统分类建立诊疗中心,让中心主任作为责任人,以资源、绩效为管理途径,以疾病MDT团队作为突破口,实现患者最佳治疗效果,即实现“最佳疗效、最小损伤、最优医疗经济学效益”的目标。

“医院多年间的改革,一直基于市区行政区划不断更迭、社会经济水平不高、医疗资源不足这一‘内忧’,以及与成都、重庆、南充毗邻的‘虹吸效应’这一‘外患’之下。”余周强调,作为地市级医院,没有哪个学科在所有专业上都能一直保持领先,做强学科要走亚专业发展之路,亚专业的细分,也应是整合条件下的细分。

韩忠厚:党建熔炉历练精兵强将

韩忠厚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

思想熔炉建设有特色、组织熔炉建设有探索、作风熔炉建设有举措。

“党建是老话题,也是新课题。”以《建公立医院党的熔炉,吹新时代奋进号角》为题,韩忠厚带来的是秦皇岛妇幼保健院近年间的党建成效。

多年来,韩忠厚一直在思考,公立医院的党建要思考什么,做什么。在他的理解中,更好地进行党建工作,首先是要建立一个“熔炉”。在这一熔炉中,每个党员干部和职工,都要得到熏陶、教育和培养,之后实现成长。目标,是让公立医院的队伍,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战斗力,确保这支队伍永远沿着党的方向奋勇前进。

“思想熔炉建设有特色、组织熔炉建设有探索、作风熔炉建设有举措。”韩忠厚认为,抓医院中层的党建至为重要。

近年来,医院不断完善行政科室主任的轮岗制度,对中层干部的考核有探索,对中层干部的选拔有探索,将中层干部考核由年底一次集中考核,转化为全年常态化、分散式、阶段性360度考核。仅在2021年,医院就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先后对105名中层干部进行了360度的考核,先后访谈了1060名干部职工。

“所有干部和职工间的互相评价,最终整合成访谈录。”韩忠厚介绍,此类访谈录,已结集成册,下发到科室,在专题会上进行公示,成为医院“360度党员双评”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举措。

同步而生的是,该医院创办了干部成长学院,每周授课一次,以线上加线下的方式。旨在推动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立足岗位,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大练兵”和“大比武”。

同样,在干部选拔标准、学组组长选拔标准、知名专家选拔标准和名医工作室选拔标准等辅助下,医院当下的党支部由十九大之前的7个,增加到现在的52个,基本实现了党支部建在病区、建在科室的目标。

“满足社会期待的程度,决定了医院发展的高度。”韩忠厚表示,让意见、建议、纠纷和投诉都成为推动各项工作持续改进的动力和源泉,这是医院在新时代的重要目标。

“发现问题绝不放过、发现问题瞒报绝不放过、不找出问题根源绝不放过、再出现此类问题绝不放过。”韩忠厚最后表示,唯有让员工凝心聚力,才能最终实现医院全员面对新时代医改任务,有所备,有所为,坚定信心,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邢辉:“专业化”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邢辉在演讲之初,首先介绍了医院的历史传承和红色基因。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襄阳市中心医院目前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正朝着精细化运营和发展的新征程跨越式迈进。

邢辉表示,在新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患者、奉献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医院有了新的愿景: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区域医学中心。

医院当下的发展新目标,落于聚焦医疗质量,以“专业化”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创新管理机制,以“精细化”积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发力科研教学,以“一体化”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基石;提升优质服务,以“人性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打造智慧医院,以“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坚持党建领航,开启“现代化”医院建设新征程。

邢辉举例,“专业化”推动“标准化”建设,医院近年间在实现标准化诊疗过程中,先后修订了229个病种的诊疗常规机制,不断推进医疗组长负责制,合理设置医疗组,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展开常态化的合理检查、用药、标准化医嘱、临床路径等规范诊疗督导。同时,深入推进5S管理工作,规范各区域5S管理标准,以此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5S”素养。

近年来,医院每月还组织全院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目前已累计开展63期。

2021年度,医院获批国家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试点项目,成为A级达标单位,湖北省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医院,全国仅有30余家。

此外,医院近年来先后获批7个委市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今年4月底,医院还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共建医院;今年7月15日,襄阳中心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签订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攻关等方面,正步入新发展阶段。

“稳步推进RBRVS绩效管理+成本管理+DRG/DIP系统一体化上线工作,促进医保付费改革与医院运营管理相融合。”邢辉表示,这正成为医院应对绩效国考和精细化运营的新战略。

邢辉襄阳市中心医院院长

“一体化”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基石,“人性化”推动高质量医疗服务。

高嵘:勇于“出圈” 登高才能望远

高嵘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智慧医院建设是地市级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支撑。

以“出圈”思维改革创新,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高嵘最后带来的是,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年间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考。

他介绍,近年来,坚持党管人才,创建“双带头人”机制,去年,医院重新架构了党支部。在24个党支部中,双带头人覆盖率达到90%。

实行“三培养”工作机制过程中,医院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22人次),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65人次),把党员中的骨干培养成管理干部(33人次),医院近年来的党建目标,旨在推进医院显现“千方百计争一流、千家万户惠民生、品质苛求做先锋”的新气象。

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团队近年来的目标在于不断健全和完善纪检监察机制,成立纪委,设立专职纪委书记;同时对疫情防控进行督查和落实考核。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责任清单,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医院近年间与中层干部签订了“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希望基层筑牢廉政预警防线,更好地实施清廉文化强基工程:开设“清廉盈语”专栏,坚持正面引领与反面警示有机结合,突出教育在先、提醒在前,医院多项举措正显现成效。

“智慧医院建设,是地市级医院的责任,也是医院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辅助和支撑力量。”高嵘表示,近年来,医院不间断升级互联网医院云端健康服务体系,优化线上诊疗服务,在区域率先推出“慢病配药门诊”“药物咨询”等服务。目前,医院35个科室330名医生进行在线服务,让区域患者少出门、少跑腿,实现了和远程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更好保证了专家和患者诊疗体验与线下的一致性,最大化提升了患者就医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高质量医院发展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萌萌兔医院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