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橡胶沥青复合料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

2022-11-07 05:35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20期
关键词:摊铺机压路机摊铺

刘 霞

(奉新县交通运输局,江西 奉新 330700)

0 引言

橡胶沥青罩面养护技术是把废旧轮胎加工成橡胶粉作为原材料,同普通石油沥青复合成为橡胶沥青复合料,广泛运用于公路养护工程中,该技术对公路路面病害有明显的抑制和预防性养护作用,并且废旧橡胶再利用,具有节能环保意义。案例工程采用该技术对病害路面进行养护,该文结合案例实践,从复合料配合比设计、铺筑施工、施工质量测评等方面介绍该技术。

1 工程概况

某二级公路,为双向两车道,总长32.75 km,设计车速为80 km/h。经运行多年,部分路面出现车辙、裂隙、坑洼等病害,损坏程度认定为中等,公路管理部门决定对严重病害区段进行维修养护。由于该地区夏季多雨高温,裂隙比较严重,因此对于区段养护采用橡胶沥青罩面技术,对病害路面进行简单处理,直接铺设橡胶沥青罩面。

2 材料生产级配

细骨料选择0~5 mm粒度的石灰石机制砂,粗骨料选择5~10 mm和10~15 mm粒度的花岗石碎石,胶结材料采用由A级70#石油沥青掺30目20%橡胶粉的改性橡胶沥青。应用液态酰胺防剥落剂,以解决破碎花岗岩卵石对沥青附着力差的问题,防剥落剂用量控制在沥青总重量的0.3%[1]。

按照目标配合比确定骨料,向拌和楼上料并加热,之后从热料仓回取骨料进行筛分,再基于目标配合比,进行复合料合成级配计算,获得合成级配,所确定的骨料生产配合比为:(机制砂0~5 mm):(花岗岩5~10 mm):(花岗岩10~15 mm)=25∶51∶24。沥青 ARAC-10复合料生产级配见表1所示。

表1 沥青ARAC-10复合料生产级配

基于不同的骨料级配掺量,实施马歇尔试验。取基于工程经验和目标配比所确定的最佳油石比7.0%标准,按±0.30%浮动,形成三档试验配比,进行马歇尔试验,最终确定施工用最优油石比为7.0%[2]。

在最优沥青骨料比下,制作ARAC-10沥青复合料的车辙和马歇尔试件,开展马歇尔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融冻劈裂、车辙试验。试验显示,马歇尔剩余稳定度88.50%,融冻劈裂强度比85.30%,动态稳定度为5 221次/mm,ARAC-10沥青复合料有较好的高温及水稳定性,可以在案例项目中应用。

3 橡胶沥青复合料路面施工要点

3.1 施工准备

橡胶沥青复合料罩面施工前,对旧路面进行处理,为上层施工提供较好的工作面,确保施工质量。针对不同病害的特点,制定有效的处置措施,消除隐患风险,确保橡胶沥青复合料罩面质量,以保证和延长使用周期。

(1)修补原路面。对存在病害的原路面进行修补,主要包括坑槽、裂缝、车辙等病害。

1)坑槽。修补路面坑槽常应用热拌沥青复合料填补法,坑槽修补过程为:修补原理→凿挖坑槽→填补复合料→碾压夯实→清理施工场地。

2)裂缝。橡胶沥青复合料罩面虽然有很好的抗基础层反射裂缝的能力,但是也要注意基础层的裂缝,应将轻度与中度裂缝统一进行开槽,再使用路面专用封闭胶进行灌缝处理。

3)车辙。由于罩面可以修复轻度车辙,所以在罩面施工之前,轻车辙可以不处理,但是严重车辙一定要处理。对深度超过1.5 cm的严重车辙,应刨铣旧路面的上、中面层,刨铣宽度应依据车辙具体位置确定,之后用热拌沥青复合料分层回填。

(2)路面拉毛处理。为了利于乳化沥青黏层油发挥功效,旧路面应做拉毛处理。先将路面杂物清理干净,再用刨铣机拉毛,拉毛深度控制在3~5 mm。完成拉毛后,须将路面上残余的石屑清理干净。

(3)喷洒黏层油。为了加强旧路面同沥青罩面间的黏结力,喷洒改性乳化沥青作为黏层油。喷洒温度控制在60~80 ℃,喷洒量以1.3~1.5 L/m2为宜,黏层油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喷洒车应以适宜的速率匀速前进。要实时检查乳化沥青的喷洒均匀度,不可有喷洒过量或遗漏等情况,如有应立即调节喷头或给予人工补喷。黏层油喷洒后,应配置相应的交通管制标志,严禁车辆进入导致污染,直至完成面层施工。

3.2 复合料拌和

复合料拌和在搅拌站进行,一定要严格执行试验室提供的生产配合比配置复合料并搅拌充分。复合料拌和生产中,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90~200 ℃,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80~190 ℃,复合料出场温度控制在170~180 ℃,复合料废弃温度控制在200 ℃,具体控制参数如表2所示。通过试拌,沥青复合料的拌和时间控制在45~50 s,以使沥青充分包覆骨料。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生产周期不应低于50 s,干混时间不应低于15 s。

表2 沥青ARAC-10复合料拌和温度控制参数

操作人员应按表3温度控制参数,严格控制复合料的搅拌温度。每车成品料都要进行外观查验,确定无糊料、无花白料以后才可卸车。依据规范需求,现场试验室对复合料成品采样并开展检测,检测技术指标包括油石比、密度、间隙率、稳定性、流动值等,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放行。如果部分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必须立刻与搅拌站联系,停止出料,并分析原因待解决问题以后再继续生产。

3.3 复合料的运输

沥青复合料应使用大吨位的自卸车进行运输,用于运输的车辆数量,应与搅拌站生产能力、摊铺机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配套适应,防止摊铺现场等材料。

送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应清扫干净,并在车厢板涂上沥青隔离剂或者防黏剂,但是车厢底部不得聚积余液。装车时应数次移动车位,分次装车,以减少复合料的离析。为了保证复合料到现场的温度,又因橡胶沥青复合料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料车应盖上篷布。

送料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应由专人检测温度,橡胶沥青复合料温度不得低于165 ℃。在摊铺过程中,送料车应在摊铺机前停下并等待,前车卸完料后,应倒退至摊铺机工作区域前1~2 m,不可与摊铺机履带顶撞,摊铺机顶住送料车,送料车在前进的同时缓慢卸料。送料车卸料时,应每次将车倾倒干净,若有剩余,应适时清理,但不可随意丢弃。

3.4 复合料摊铺

橡胶沥青复合料应使用履带式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机的摊铺宽度应低于7 m。为了满足现场通行要求,采取半幅式施工。摊铺时应使用同一台摊铺机,摊铺机司机应操作经验丰富。摊铺机宜采取非接触型平衡梁控制摊铺厚度。复合料的松散摊铺系数依据复合料的种类,通过试铺试压确定。

摊铺机作业前,应将熨平板提前预热,使其温度不低于100 ℃。在摊铺机就位之前,熨平板有必要垫以木板,垫板厚度按所在区段或工作面的松铺层厚度减去压密厚度确定。摊铺机一定要连续、均匀、缓慢、不间断摊铺,不可随意变速或中途停车。摊铺速率应控制在1~3 m/min。摊铺时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路拱和横坡,并观察复合料是否发生离析。

3.5 复合料压密

(1)设备要求。由于橡胶沥青本身的黏度很高,故复合料面层不宜采用橡胶轮压路机碾压,以免橡胶沥青黏在橡胶轮胎上。压路机的重量应符合相关要求,由于采用半幅式施工,压路机配备数量可以低于常规高速公路施工配置,可使用两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包括一台大型压路机和一台小型压路机。

(2)压密原则。橡胶沥青复合料的压密分为初压实、复压实和终压实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压实须遵守慢压紧跟原则。复合料摊铺后,应紧跟摊铺机进行初压,以避免复合料温度降低过多,压密度不符合要求。单段碾压长度不宜太长,不可存在推移、开裂现象。压路机应由下坡角向上坡角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不可少于20 cm。超高区段施工时,应由低侧逐渐向高侧碾压。碾压时应保持碾压轮清洁,钢轮可涂防黏剂或隔离剂,禁止喷水或刷柴油[3]。

(3)温度和速率控制。双钢轮大型压路机初压时,采用静压与振动压实互相结合的方法。静压1次,振动压2~3次,碾压温度不得少于155 ℃。复压采取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2~3次,复压温度不能少于135 ℃。终压采取双钢轮小型压路机静压1~2次,终压温度不能少于90 ℃。注意做好碾压面收光工作。温度和速率控制具体见表3所示。

表3 沥青ARAC-10复合料碾压控制

压实后的沥青路面应该自然冷却,完成施工24 h后或者面层温度<50 ℃时方可通车。

3.6 施工接缝处理

(1)纵向接缝。由于采取半幅式施工,当沥青路面的纵向接缝无法采取热接时,应采取人工直切缝或刨缝。顺直刨缝时,应在边缝处涂洒乳化沥青,以提高左右路面的黏结效果。

(2)横向接缝。全部采取平接缝。以3 m尺测量,接缝位置确定在摊铺层脱离直尺的位置,然后用切缝机齐后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锯开摊铺层时留下的砂浆冲洗干净,并涂上少许黏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开始摊铺。采用钢筒式压路机横向压实,从已铺设路面的跨缝逐步移至新铺路面。

4 施工质量测评

4.1 铺层厚度

厚度是影响面层强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厚度不足,整个路面的结构强度都可能受到影响,并且还会降低复合料罩面对基础层反射裂隙的抑制作用。依据公路路面测试规程,每200 m取一次芯样,使用游卡尺直接测量芯样对称实际高度,实际测量厚度与路面设计厚度之差即为路面厚度合格标准。经测量,该检测区段沥青罩面厚度符合设计需求,罩面厚度4.0 cm。

4.2 平整度

平整度反映路面施工质量,事关驾驶舒适性。为评估沥青复合料罩面的平整度,依据公路路面测试规程,选取复合料罩面1 km长度区段,每200 m测量两处,一共检测10处。使用3 m直尺法,开展平整度检测。经检测,该区段橡胶沥青罩面厚度都符合设计需求。

4.3 抗滑性能

橡胶沥青ARAC-10复合料罩面,有结构深度大、噪声低等优点。现场检测时,应用人工铺沙法检测路面结构深度,由同一技术人员操作,以降低人为误差。

选取5个横截面进行检测,每一截面上选取3个测量点。各个测量点的圆径值分别测量两次,并计算出每个测点的结构深度。铺砂法检测显示,结构深度最小值在0.83 mm,最大值在1.02 mm,符合设计值0.8 mm的要求。结构深度大,说明复合料罩面纹理深度大,可为轮胎在高速行驶时提供较好的附着面,增强行车安全性。

4.4 摩擦系数

路面防滑能力可通过摩擦系数显示。采用摩擦系数摆式检测仪测量潮湿情况下复合料罩面的防滑值。在测量区段选择5个测点,每一个测点测量5次,以评价路面的抗滑性能。整个测试过程应由同一测试人员完成,以降低人为要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经检测,复合料罩面摩擦系数在70,明显符合不低于55的设计需求,说明复合料罩面防滑功效很好[4]。

4.5 渗水效果

案例地区雨水充沛,水损现象普遍。橡胶沥青复合料罩面的防水效果能否符合需求,直接关系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选取1 km路段长度,每200 m检测1个点,共5个测量点,使用路面渗水仪开展橡胶沥青复合料罩面渗水检测。测试过程中,要注意查看测试仪器与路面间的密封性,确保密封良好。由试验结果可知,橡胶沥青罩面的透水系数在60 mL/min,符合抗渗性设计要求,良好的抗渗性可以提高复合料罩面抗水损性能。

4.6 跟踪观测

养护工程竣工通车后,为了研究沥青罩面质量随应用时间的变化,对养护路面开展了跟踪观察。经过半年的运行,可以发现,路面平整、干净,没有显著病害。通过对裂隙处理段路面的跟踪观察,结果表明,该路面状态良好,没有发现反射裂隙,说明施工前对旧路面裂隙的处理功效较好,橡胶沥青复合料罩面具有良好的抗反射裂隙能力。

5 结语

综上,该文通过概述橡胶沥青复合料在具体工程中的运用,经合理设计复合料的配比,并严格控制各施工前后质量,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测评显示,橡胶沥青复合料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该工程中运用符合预期,建议该技术在类似工程中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摊铺机压路机摊铺
压路机技术发展浅析
沥青路面双横坡一次摊铺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标准化施工中3D摊铺技术的应用
身体压路机
3D摊铺技术在路面施工中的运用
基于RC6—9控制器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控制系统开发
摊铺机提升液压系统仿真研究
双层摊铺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摊铺机熨平板连接螺栓组的受力分析
福格勒新型摊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