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11-07 08:51刘云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微血管

刘云飞

(云南省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云南 昆明 650000)

三叉神经痛属于痛证,在中医学中属于“偏头痛”“面痛”等范畴。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眼、面颊部出现剧烈、并放射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烧灼样、抽掣样疼痛。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保持神经的完整性,并发症少,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避免血管压迫脑干致血压升高等不良状态,能根治三叉神经痛[1]。由于手术是开颅手术,术中对脑组织的压迫,对周围神经牵拉,以及术后颅内压的改变,导致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剧烈的疼痛。腕踝针是一种新型针刺疗法,主要通过针刺腕部及踝部相应部位起到治疗作用[2]。观察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云南省中医医院耳鼻喉科腕踝针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云南省中医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60例三叉神经痛并接受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3~58.4岁,平均(50.0±0.5)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0.2~56.5岁,平均(48.0±0.4)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并接受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者;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8分,不需要止疼药物干预者。

1.3 排除标准 患有其他严重生理疾病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者;意识或认知障碍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疼痛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疼痛知识健康宣教。于患者入院后24 h内及术前、术后进行宣教,内容包括对疼痛及镇痛药物的认识、疼痛评估方法、镇痛药物选择等,目的是缓解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及焦虑情绪,从而能更好地配合镇痛治疗。(2)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通过听音乐、看电视、讲故事等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3)选择合适体位,抬高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侧,轻柔翻身。尽量减少因体位改变压迫患侧引起的疼痛。(4)采用热敷、冷敷等理疗方法。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9部分:腕踝针》[3],采用腕踝针进行护理。(1)取穴:根据临床症状,宜取患者术侧上1、上2区,上1区在掌侧面小鱼际肌近端的尺侧腕部;上2区在手腕掌侧面的中央部分。(2)操作方法: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留针部位,以进针点为中心常规消毒,消毒区域直径大于5 cm,选取0.25 mm×25 mm的毫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批号:191001),针刺方向朝向症状端,针体与皮肤呈15°~30°平面角斜刺入皮下,然后将针体放平后沿皮下浅表层平行推进,进针长度大约20 mm,针身停留在皮肤浅表层,进针者感觉针下松软,针刺时患者无酸、麻、胀、滞感。若针刺过深,针尾翘起,需将针取出重新进针,针刺完毕后用胶布固定。(2)时间:术后6 h、12 h、1 d、2 d、3 d、4 d、5 d,每次留针40 min,7次为1个疗程,连续护理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量表评定,量表由一条0~10 cm的直尺组成,0代表无疼痛,10代表疼痛感最强,分别于每次腕踝针操作后40 min评定术侧疼痛情况。(2)镇痛效果。按照国际标准疼痛分级法评价疗效:①完全缓解:疼痛级别在处置后下降10级;②显效:疼痛级别在处置后下降≥5级;③有效:疼痛级别在处置后下降2~4级;④无效:疼痛级别下降<2级。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VAS评分 观察组术后6 h、12 h、1 d、2 d、3 d、4 d、5 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镇痛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2组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患者VAS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3.1 应用腕踝针可降低术后VAS评分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可引起一系列生理及病理变化,而剧烈疼痛则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多器官损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更容易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腕踝针应用于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的患者,可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减轻患者痛苦。

3.2 应用腕踝针可提高镇痛效果 腕踝针的镇痛机制,是通过皮下浅刺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的变化,从而产生镇痛效果,可有效提高镇痛疗效,缓解传统镇痛治疗中使用镇痛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4]。本研究结果显示,腕踝针应用于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患者,可提高镇痛效果,合理、有效的镇痛可减轻或预防疼痛对患者身体、心理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地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早期活动度,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3.3 应用腕踝针可增强护理人员参与疼痛控制的主动性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云南省中医医院耳鼻喉科近几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对术后疼痛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的同时,也处于疼痛管理的第一线,是患者疼痛状态的评估者,是疼痛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者和指导者[5]。因而更要掌握疼痛的新知识,改变疼痛护理的理念。腕踝针的应用可增强护理人员参与疼痛控制的主动性。护理人员经过正规腕踝针操作培训后,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为患者缓解疼痛,减少其对止痛药物的需求和依赖,也可以避免患者因担心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而隐瞒疼痛。

腕踝针作为一种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成为近来护理工作的研究热点之一。腕踝针镇痛以其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疗效确切等特点,得到临床的充分认可,并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本团队发现,将腕踝针应用于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中,积极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充分发挥医院的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镇痛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但如需进一步推广该治疗方法,则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探索出腕踝针更大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微血管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疼
三叉神经痛,“疼”你没商量
微血管心绞痛:没有冠状动脉狭窄的心绞痛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