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脐橙产业发展现状及黄龙病防控探讨

2022-11-07 08:26谭巧巧黄小兰秦泰春褚奇奇马舒意
江西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黄龙赣州市脐橙

谭巧巧,黄小兰,秦泰春,褚奇奇,马舒意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330013,南昌)

0 引言

江西省赣州市是我国最适宜脐橙种植的地区之一,赣南脐橙远近驰名、享誉中外。脐橙集中分布于赣州南部的安远、寻乌和信丰3个县,种植面积高达全省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1]。赣州市素以“世界橙乡”为名,产区也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规划”中的“柑橘优势生产基地”,截至今日,脐橙种植面积世界排名第1、年产量世界第3[2],在国际鲜果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日前,该市出台了《赣南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其中明确表示将建立健全从品种品牌到人才技术及全产业链社会化的保障、支撑、服务和提升体系,致力于建设赣南脐橙优质产品供应链,打造世界级优质脐橙产业基地。经40多年来的战略扶持措施,赣南脐橙产业规模发展迅猛、市场潜力不可估量[3]。

然而,柑桔黄龙病作为一种毁灭性的灾害流行于大多数脐橙产地,造成经济损害巨大。该病害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寄存在植株上,并通过病虫媒介扩散所引发,在潜伏期内感染大片区域且不易察觉,当前尚无专业药物进行根治,仍处于难以有效防治阶段[4]。实践证明,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仍是目前主推方法。加上近几年的新冠疫情,脐橙产业发展不免受到冲击[5],在如今新的大背景下,产业发展和黄龙病阻截防控值得深入探讨。

1 赣南脐橙研究区概况

1.1 赣南脐橙主要产区

脐橙最早的品种——华盛顿脐橙是1870年通过巴西的甜橙枝变形成,中国作为脐橙果树原产国之一,大概有4 0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植物学家通过数次引种栽培技术正式将其传入中国[6]。当下,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脐橙,主产国包括美国、巴西等,中国脐橙的主要产区为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多个省份。

脐橙生长适于酸性土壤,赣州市作为我国南方城市以酸性红壤为主,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加上多山地、丘陵,充分满足脐橙生长优势条件,成为中国脐橙最适宜发展的产区之一。据最新统计,赣州市脐橙种植面积11.7 万hm2,稳居世界第1;产量130余万t,排名世界第3,一直享誉“中国脐橙之乡”“世界橙乡”之称,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脐橙集中地[7]。产区主要分布于安远、寻乌和信丰3个县,南康、于都、宁都、瑞金等其他县域也均有分布。

1.2 赣南脐橙品种数量

赣南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表皮光滑细腻,肉质酸甜适中、脆嫩无渣,可食率高达85%以上,根据果形可分为大果、中等果和小果,三者味道无异,都是老少皆宜、走亲访友的佳品。目前,赣南脐橙包括十多种适生优质品种,常见的有纽荷尔脐橙、奈维林娜脐橙、华盛顿脐橙、红肉脐橙等,其他品种小局域分布(例如,汤姆逊脐橙、脐血脐橙、晚脐橙、福罗斯特脐橙等)。其中,纽荷尔脐橙占种植总面积的90%左右[8]。赣南脐橙品种各异,产地来源丰富(表1)。

表1 赣南脐橙品种数量

1.3 赣南脐橙品牌发展历程

区域品牌的培育是脐橙提高产量、保证销路、获得利润、扩大收入的必由路径[9]。换而言之,产业要发展必须加快品牌建设,高效利用品牌效应。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化建设效果显著,政府、市场两方面倾力合作,赣州政府顺应时代趋势,品牌建设投入量逐年递增,脐橙商标从最初的“小橙子”发展为如今价值过亿的“大橙子”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今,赣州市被誉为“世界橙乡”,赣南脐橙也已列入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获“中华名果”等美誉,同时,其作为江西省唯一产品成功入围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清单[10]。赣南脐橙品牌发展历史悠久,预计2025年,赣南脐橙品牌价值居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前列,科技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也将随之显著提高(表2)。

表2 赣南脐橙品牌发展历程

2 赣南脐橙产业分析

2.1 政策分析

自1971年,信丰县安西园艺场从湖南邵阳引种156棵“华盛顿脐橙”起,赣南脐橙的“神话”便开始了。1991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高效益的江西”;1993年赣州地区开始实施“兴果富民”战略,将脐橙产业作为调整农业发展结构、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点;1997年经过连年开发,脐橙面积初具规模,正式进入资本化运作[11]。20世纪以来 ,赣南脐橙不断刷新名片,脐橙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不断加强脐橙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市政府每年不少于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示范基地建设[12]。先后制定了《赣州市脐橙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加快赣南脐橙产业发展升级的实施方案》《赣南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等一系列帮扶政策和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助力打造世界级优质脐橙产业基地。

以《赣南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计划”)为例,围绕“好土种好树、好树成好园、好园出好果”的工作路径,提出了坚持科学引领、夯实人才技术、构建服务体系、推进品质提升、实施营销升级、加强品牌建设、促进“三产”融合7个方面的举措,由点及面、全方位、多层次从上层建筑角度促进赣南脐橙产业保质保量高水平发展。总而言之,党政机关高度重视地区性特色产业建设,上至法律法规,下至硬件设施,都予以了全面保障,充分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2.2 种植情况分析

近10年赣州市果园面积总体趋势稳中有进,2021年高达36.3 万hm2,同比增长18 万hm2,然而脐橙种植面积受黄龙病疫情影响相对起伏较大。2013年赣州市首次发现黄龙病疫情,直至2017年连续4 a果园和脐橙种植面积连年降低,2018年恢复增长,2019年两者种植面积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分别为44.98%和3.62%。可见柑桔黄龙病对脐橙产业种植情况影响较大(表3)。

表3 赣州果园面积、脐橙种植面积及各自增长率

2.3 产量情况分析

江西省柑桔产量10年间略有起伏,2014年受病害影响,产值较上一年下降30.56 万t,同比降低18.52%;赣州市脐橙产量变化与江西省柑桔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8年之后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高达138 万t,增长率为23.27%;中国柑桔种类多样,尽管局部产区受病害或自然因素影响有所减产,但全国柑桔产量2011—2020年持续攀高,2020年产量高达5 121.87万t,未来几年预计产量还会继续攀升(表4)。

表4 2011—2020年产量数据表

2.4 市场行情分析

脐橙是我国各地竞相栽培的柑桔良种,因其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钙、铁、钾、钠等人体生长所必需的各类营养元素且食用方式多样,故而备受推崇[13]。赣州脐橙大约11月中下旬开始成熟,此时口感微酸,到农产品交流会举行时,刚好大批量上市,1月份前后进入采摘末尾期,该期间脐橙甜度刚好,口感最佳。

近些年,赣南脐橙走向各地,走出国门。随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赣南脐橙”这一品牌热度递推价格走势较早些年也出现了新的变化。2021年冬季脐橙采摘上市以来,价格普遍在12~20元/kg,与2020年基本持平。通过大量市场调研,脐橙均价保持在7.8元/kg,成本约1.4~3.0元/kg,每亩净利润1.8万元左右(表5)。尽管,国外价格较高的欧美甜橙通过进口填补部分市场份额,但从总体而言,赣南脐橙在我国脐橙鲜果市场上稳中有进,潜力无限。

表5 赣南脐橙市场均价表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市场发展的越好,客户需求水平也会“水涨船高”,两者相辅相成。随着市场行情发展态势,并且全球正处于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新一代的果农无论从产品产量、品牌宣传、市场营销,还是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应该费一番心思。现如今,电子商务线上营销模式备受推崇,立足现有网络平台(例如: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可快速实现农产品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14]。国外消费群体对橙汁的需求进而拉大出口效益,开辟国际市场也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同时,就商务线上营销而言,产品价格参差不齐、仓库储存空间少、专业网络销售人才匮乏、物流配送“断链”现象不断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5-16]。总之,脐橙产业发展从方方面面都需要严格把关,具体的生产销售环节还需在日后不断协商、磨合。

3 柑桔黄龙病的阻截防控

3.1 黄龙病概况

柑桔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以“红鼻子”果和叶片多种黄化为症状,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其严重威胁柑桔产业健康发展。柑桔植株患黄龙病会受到系统性病害,尤其是根部,普通药剂难以到达,截至目前尚未发现可以根治黄龙病的有效措施,故又被称为柑桔产业的“癌症”。它是由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所引起,病原菌共3种,即亚洲种(C. Liberibacter asiaticus)、非洲种(C. Liberibacterafricanus)和美洲种(C. Liberibacteramericanus)。其中,亚洲种在世界分布范围内最广,引发病害损失最大,中国境内黄龙病病原菌多为该种[17-18]。同时,黄龙病致病菌(韧皮部杆菌)属于一种不可培养的微生物,其性质复杂,相关致病机理科学界一直在持续研究[19]。据全国农技中心报道,2021年全国柑桔黄龙病发生面积约14.7万hm2。由于其潜伏期较长,多存在6—12个月,所以植株一旦患病可在2—5 a内完全丧失结果能力或死亡,若不及时处理,其蔓延速度惊人。

黄龙病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植株保护难题和病菌灾害,主要通过苗木、嫁接、木虱传播等途径扩散[20]。中国已有300多个县不同程度暴发黄龙病,赣州市自2013年以来,因植株感染该病而砍树近5 000余万株,给果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21-22]。如上文所述,柑桔染病后,前期枝叶出现均匀黄化或斑驳黄化,后期因根系逐渐黑化腐烂,整个植株出现寿命短、产量低、品质差等症状,经济效益大打折扣。经多方考证,不利的柑桔品种、气候状况和栽培模式等都会加大黄龙病的发生概率[23-24],制约整个行业运行。所以,无论是从生态保护或是产业效益,黄龙病的深入研究俨然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3.2 黄龙病相关研究

目前,各界学者就柑桔黄龙病的问题提出了各种想法,试图理清其发病机理,相关研究不计其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Ma等[25]2022年最新研究证实,柑桔黄龙病是一种病原体触发的免疫疾病,可通过抗氧化剂(如尿酸、芦丁)或赤霉素缓解。Mattos-Jr D等[26]实验发现,提供给患病植株较高剂量的Ca或Ca+Mg,相比低剂量的对照组而言具有更高的电子传递速率。管冠等[2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年限对果园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性质影响不一,长期施肥不利于构建根际健康微生态系统;次年,研究发现柑橘黄龙病对不同染病级别脐橙的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染病中后期,相应的果园土壤生物学性质均明显下降[28]。现阶段,研究人员从宏观到微观、从纵向深入到横向对比、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治,就柑桔黄龙病都在积极探索更全面、更深入的防治方案。

此处,本课题组基于已获数据从染病植株的土壤生物学性质角度浅谈黄龙病与根系土壤之间的关系。因脐橙植株生长喜湿热,本研究具体采样点选择赣州市于都县仙下乡正兴农场的脐橙种植果园。对黄龙病不同程度感染的土壤和健康土壤采样,把黄龙病典型植株(HW)、黄龙病疑似植株(HW1)和健康植株(J)的土壤作对照,其理化性质分析如表6。

表6 土壤理化性质

数据显示,发病植株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小于健康土壤,而全碳含量则高于健康土壤,染病程度越深,土壤全碳含量越高。此前有研究证实,肖力婷等[29]采用不同生草类型对橘园土壤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进行测试,表明适宜的生草栽培方式有利于土壤可持续发展。是否可以效仿,通过增加土壤某元素含量达到根系生长理想环境,这一假设还需验证分析。

α多样性是反映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重要参数。其中ACE指数和Chao1指数值越大物种越丰富; Simpson指数值越高物种多样性越低,Shannon指数值越高物种多样性越高。本课题组采样发现,典型病株根际土壤中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健康植株;真菌的丰富度低于健康植株,但其多样性略高于健康植株(表7)。总之,黄龙病与根系土壤之间关系复杂,生物学性质等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表7 土壤多样性指数分析

3.3 黄龙病阻截防控技术

自20世纪发现黄龙病,至今已有100余年。在此期间,无论党政机关、科研学者或是普通农户都对其投入了巨大精力,现如今,黄龙病已经成为脐橙产业的毁灭性威胁。庆幸的是,尽管黄龙病疫情“来势汹汹”,但它仍然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检疫性病害。通过合理的物理化学方法,创新防治思维,积极研发耐受产品和施用科学技术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病害对果树的侵扰,保证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3.3.1 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全面增强果农“应防尽防”意识 多数农户凭经验管理果园,严重缺乏系统性的科学知识。政府倡议可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大规模的疫病综合防控的宣传、培训和指导等活动,各村委设立专职部门,定期分发防控手册,安排技术人员具体到田间地头引导工作。充分引起果农对病害的重视,全面增强果农“应防尽防”意识。

3.3.2 建立黄龙病防控标准化示范基地,强化果园管理水平和指导服务 建立疫病防控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力保证科学技术不能流于形式,使果农真正做到“看得见、学得会”,充分落实黄龙病防控方案。示范基地的选址应远离黄龙病病区,四周设立生态隔离带,对其中苗木种植等情况的疏密程度也需仔细斟酌。分批次安排果农进园参观学习,督促果农做好相关记载,随时随地可安排专业人才进行答疑解惑,提高果农对自家果园的管理水平。

3.3.3 创新防治手段,加快抗病优势苗木培育,增强检疫力度 近些年,随着纳米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生物分子等各项技术日益成熟,其在黄龙病防治方面也有不少应用。陈仕钦等[30]研究发现抗生素是唯一明确的可直接用于病害短期防治的化学药物。当下较热门的多形式调用水杨酸、氨基丁酸、油菜素内酯等其他小分子物质来刺激植株提高诱导活性或激发其自身内部防御机制进而产生抗体等相关研究同样层出不穷。总之,要积极创新防治手段,严格实施苗木引种的相关规定,筛选有资质的企业和机构进行长期合作,不仅要提高被引苗木的检疫力度,坚决禁止有毒苗木进园,更要加快优势苗木研发,提高其耐受性和创新性。

3.3.4 清除木虱和带病植株,制定相关补助方案 多批次药物喷杀传病虫媒——木虱,注意用药关键期,坚决连根挖除确诊或疑似带病植株,以病区为中心一定范围内植株为保险起见,均要集中砍除烧毁[31]。后期现场可喷洒生石灰进行消毒,对残留病树树桩可涂抹煤油、柴油或者草甘膦等类似除草剂,再用一定厚度的黑色塑料袋将其盖严盖实。同时,整合各项资源,因地制宜落实中央财政给予农业专项补助资金,减少农户经济损失,提高其种植积极性。

4 结论与展望

综上,脐橙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受制于政策、产量、市场、品牌、病害等多个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各界配合。要进一步研发高耐受性的优质品种,强化品牌建设,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根据市场行情与时俱进。同时对黄龙病的问题也可以从根系微生物环境、栽培模式、植株自身免疫机理去探讨,以期早日找到根治方法和途径。

猜你喜欢
黄龙赣州市脐橙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等价转化
老骥伏枥 为霞满天
——庆祝江西省赣州市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
特约撰稿专家 黄龙光 编审
启航
黄龙河川道
江西赣州市老年大学校歌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